青科會分論壇多個項目落地 溫州大學打造科創人才「搖籃」

2020-12-05 杭州網

浙江日報

科技之光,久久璀璨。今年10月中旬,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溫州舉辦,7大分論壇活動由溫州大學承辦。繼去年青科會召開後,溫州大學持續承接「峰會」溢出效應,在交流中謀發展、在創新中育先機,一年來,在國際交流、成果轉化、人才引育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溫州大學未來是很有希望的一所大學,能為浙南閩北贛東區域的可持續發展發揮重大的作用。」水生態環境健康國際研討會後,中國科學院院士、溫州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金振民感觸滿懷:「重視教育、重視人才,溫州確實是科技創新的熱土,溫州大學有潛力成為科技人才培育的『搖籃』。」

此次峰會上,溫州大學廣結科創「碩果」。作為青科會唯一化學分論壇,綠色化學國際研討會上,該校與3位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初步洽談人才引進事宜,向專家全方位展示溫大特色和實力;邀請重量級專家對學校高原學科進行針對性指導。

就雷射與光電智能製造領域,學校、浙南科技城作為代表方與台州三鷹泵業有限公司、上海大學科研團隊等單位現場籤約了12個有代表性的人才智力合作項目;學校雷射與光電智能製造研究院還分別與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光子中心團隊、廈門嶸拓物聯科技有限公司籤署了「超快雷射創新實驗室」「智能工廠物聯網創新中心」等平臺建設,進一步助推溫州雷射光電產業的內涵式和跨越式發展,也標誌著該校雷射與光電產業技術創新的逐步成熟。

在水生態領域,溫州大學與京都大學合作成立「國際水資源與水生態研究中心」,今後將在水環境治理及水生態保護領域,開展國際合作研究,構築流域水生態環境管理的新模式,共同為世界水資源保護和生態治理貢獻力量;在數字經濟方面,溫州市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基地、浙南(溫州)數字經濟產教融合聯盟、溫州市數字經濟研究院等在溫州大學陸續落地,也將助推學校新興科學技術培養能力的提升。

此外,溫州大學多個項目授牌揭牌,完成籤約及證書頒發。包括溫州大學創新創業基地揭牌、瑞安中學校友創新創業基地揭牌、北航科創智能製造創業孵化基地揭牌;北航投資有限公司合作協議籤約、深圳比特微電子有限公司合作協議籤約、浙江大灣區實業有限公司合作協議籤約以及為溫州市數字經濟專家委員會專家頒發證書。

科創人才是高校教育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借力此次峰會,溫州大學圍繞電氣工程學科發展,採用報告會與研討會結合形式探討人才培養模式;金屬綠色製造論壇上,中外學子技術交流也為高校人才培養提供借鑑和經驗。

科創成果為高校教育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溫州大學有關負責人表示,該校還將繼續發揮人才教育優勢,不斷提高學術水平和影響力,在優質教育基礎上,提升科學研究水平,為溫州乃至全省、全國科學創新發展貢獻力量和智慧。

相關焦點

  • 聚焦青科會 | 未來已來!溫州創新澎湃動力,勢不可擋
    產業園、風投基金專門扶持因峰會而聚的新興產業項目和人才峰會結束後,溫州主動對接科研院所、科創平臺及科技專家,積極推進平臺、人才、項目落地。其中,最突出的成效是立足峰會成立的「一器一園一基金」(即青科孵化加速器、青科產業園、總規模20億元的青科基金)快速落地。以今年8月才投入使用的青科孵化器為例,截至目前已註冊入駐了28家企業,其中不乏科技含量高、技術力量強的新興技術企業,它們的誕生或將對溫州產業升級產生重要影響。
  • 2020世界青科會鹿城分會場3天後「不見不散」,精彩搶先看
    其中,位於七都的「甌越院士之家」將舉行院士入家儀式,拓展引入海外高層次人才、國內頂尖團隊、高層次人才項目等,打造輻射長三角地區的產學研一體平臺,落地峰會成果。開啟「未來之門」科創力量「多點開花」科技創新項目、科技企業和創投基金的紛至沓來,得益於鹿城創新生態圈建設的穩步推進。
  • 國內外科技大咖雲集溫州迎盛會,各界人士殷切寄語
    溫州將鞏固提升「一器、一園、一基金」(即產業孵化加速器、世界青年科學家創業園、20億元青科會產業基金)的運營模式,以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帶來的人才科技資源為依託,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成熟項目落地;將圍繞「十百千」目標(落地10個平臺、落地100個人才科技項目、服務1000家企業),梳理對接16個創新平臺
  • 2020世界青科會籌備緊鑼密鼓!情況怎麼樣?記者帶你去探營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的活動安排了「1+13+15」的框架,其中1是指開幕式;13項主體活動主要是指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圓桌會、中外大學校長圓桌會、國際青年女科學家論壇等國際交流活動;同時,整合在溫高校、市有關單位、縣(市、區)的資源,吸納和謀劃一些準備長期持續舉辦的活動,安排了15項延伸系列活動。
  • 聚焦青科會 | 全球大咖雲集,高濃度智慧凝聚!峰會亮點提前看
    」「中外大學校長論壇」「國際青年女科學家論壇」「大學創業世界盃全球總決賽」等系列活動,覆蓋了93個國家和17個國際組織。此外,圍繞「十百千」目標,即落地10個平臺、落地100個人才科技項目、服務1000家企業,溫州市還將在峰會期間舉辦「民營企業人才周」系列活動,來宣傳溫州的人才政策、人才環境,增強對高端人才團隊的吸引力。
  • 22個「一區一廊」重大科創項目今天集中開竣工
    姚高員在講話中希望集中投用的重大科創項目(平臺)加快產出,最大化發揮創新乘數效應,打造形成標誌性科創成果;集中開工的重大科創項目(平臺)加快建設,最快速度建成投用發揮效用,推動形成「眾馬奔騰」之勢。全市各地各部門及各創新主體要乘勢而上,築巢引鳳、做優生態、高效服務,最大力度掀起創新發展熱潮,讓創新的主力軍在溫州越聚越多、創新的主旋律在溫州越唱越響。
  •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校堃:讓溫州向有科技內涵的城市轉變
    青科會的召開,讓越來越多的領導、專家學者關注與支持溫州的發展。受到青科會召喚,眾多專家學者來溫州洽談合作項目、眾多企業家來溫州投資興業、圍繞青科會主題的各類論壇也陸續舉辦……這些都在說明,青科會為溫州營造了一個科技的氛圍,讓溫州從一個商業都市逐漸向有品位、有文化、有科技內涵的山清水秀的城市轉變。
  • 2020世界青科會看甌海之20餘位院士齊聚 甌海人才科技成果集中亮相
    近日來,甌海這座城市熱鬧非凡,來自全球的青年科學家陸續到達,他們即將在這裡參加世界青年科學家高級別的盛會,而透過這些青年科學家的視覺,甌海人才資源和科技成果被一一呈現在眼前,這裡不僅有頂尖科學家成果轉化,更有數十個平臺支撐科學家創業創新,百餘個項目和人才正在甌海享受這些成果。小編帶你深入甌海,一起發現甌海人才之美。
  • 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正式啟航 這些重磅舉措助溫州精彩蝶變
    此次合作計劃通過5年努力,累計引進培育在溫州(主要在甌海、含杭州前孵化基地)註冊落地科技型企業100家,總體形成從科技研發到成果產業化的產業發展生態鏈;引進和培育高層次人才110人;設立浙江大學工程師學院溫州分院;根據產業需求聯合培養研究生(含在職研究生)250名以上;累計為溫州特別是甌海區引進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家;取得發明專利申請200項,發明專利授權50項;浙江大學溫州科創小鎮建設啟動後
  • 聚焦青科會 | 以科學之名讓大鵬展翅
    生於溫州的構造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金振民不吝為家鄉「應援」:「除了企業家,溫州還是科學家的搖籃。」、企業家、創投家『三界融合』創新發展,全力打造新時代科創中國示範窗口。」中國科學院大學溫州研究院引進了稀土材料、高性能石墨烯、高純半導體碳納米管電子墨水等一批中科院、國科大產業化項目,已有6個產業化項目進入臨床試驗或市場化階段。同步加速推進的還有科思技術(溫州)研究院、光子集成創新研究院、北鬥產業基地、中國眼谷·中央孵化園、大唐5G等標杆項目。
  • 楊榮和:打造北航泰山科創園 建設人才崛起新高地
    ,黨工委書記楊榮和履行人才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親自謀劃、部署、推動,圍繞該項目聚力攻關,打造人才工作亮點品牌,開創產業升級新局面。【解說】在泰安旅遊經濟開發區北航泰山科創園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單國鋒正在與幾位項目經理對接軟體質量與可靠性測試中心的核心設備安裝調試事宜,北航泰山科創園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之中。
  • 提升溫州科技創新活力!浙大溫州研究院10個研究中心授牌
    生命健康分論壇暨醫療產業高端人才交流會在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舉行,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醫學人工智慧研究中心、智慧醫療健康研究中心、精準醫療研究中心、智能診療設備製造研究中心、數據智能研究中心、智慧建設研究中心、建設工程BIM應用聯合研發中心、納米新材料研究中心、新型建材研究中心、柔性包裝機械研究中心等十個研究中心授牌成立,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建設,進一步提升提升溫州科技創新活力。
  • 溫州,站在科學的拐點上
    「我們園區以『資本驅動』為特色,圍繞數字經濟、智能裝備、生命健康、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前沿新材料等五大戰略新興產業,依託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的科技人才資源,深度整合全球溫商資源和長三角創投資源,推動科學家、企業家、創投家『三界融合』創新發展,全力打造新時代科創中國示範窗口。」世界青年科學家創業孵化器相關負責人說道。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園區產值超11億元,全年有望突破20億元。
  •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10月18-19日在浙江溫州舉辦
    本屆峰會設置了一系列的青年論壇,比如引進了大學創業世界盃賽,一批國際一流高校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高校充分參與;舉辦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圓桌會議,有30多個國家的青年代表、知名大學的青年教授和學者到會。另外,中國科協已明確將第十六屆中國科協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放在峰會開幕式上進行。
  • 探討大腦的可塑性,頂尖專家聚集第二屆深港科創論壇
    10月18日,第二屆深港科創論壇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諾貝爾獎得主厄溫·內爾、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葉玉如、深圳大學副校長張學記、國家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專家組組長裴端卿等頂尖專家發表相關演講。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慶生出席並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