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青科會 | 以科學之名讓大鵬展翅

2020-10-13 科技金融時報

古往今來,科學家不斷求索:真理何所許?未來何所歸?諾貝爾獎獲得者、俄國生理學家伊萬·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認為,「科學的未來,屬於勤奮而謙虛的年輕一代」。

在北緯28°00'、東經120°42'之處,一群叫作「溫州人」的奮鬥者,正在以科學之名叩響通往世界中心的大門,「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是他們推開這扇大門的一把鑰匙。

世界青年科學家創業孵化器

●改革春風裡的科技萌芽●

百越之地的草莽與永嘉學派的雅致並存,闖蕩天下的變通與堅守傳統的固執交融,這就是溫州的氣質,複雜而深邃。在40多年改革開放史上,溫州始終以「先行者」「探路者」的姿態佔據濃墨重彩的一筆。

1980年,年僅20歲的溫州布料攤攤主章華妹拿到了編號為「10101」的新中國第一張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由此開啟以「溫州模式」為代表的中國民營經濟成長之路。

幾乎同一時期,溫州科技發展的種子也在改革春風裡迅速萌發:1978年,溫州市開始試製7萬和20萬電子離子注入機,組織集成電路生產線和控制離子注入機的微型電子自動化工程會戰;有「騎士發明家」之稱的趙永鎬回溫創辦原化工部化機院氟塑料應用技術研究所,後成為國內研究氟塑料纏繞法襯裡技術第一人,他也被譽為「氟塑料襯裡防腐產品之父」;1988年,「溫州第一能人」葉文貴開始了他的造車夢,2年後,裝著小型汽油發動機的混合動力車成功上路。這是中國第一輛混合動力車,也是當時全球充電跑得最遠的混合動力車。

據統計,1978—1985年間,溫州地區獲得國家級、部省級獎勵科技成果達202項。「世人都誇溫商聰明,這是有『基因』可尋的。」生於溫州的構造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金振民不吝為家鄉「應援」:「除了企業家,溫州還是科學家的搖籃。」

誠如他所言,翻閱檔案,可以看到以姜立夫、洪氏閭、蘇步青、谷超豪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溫州籍科研先驅,憑科學之力,不斷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在金振民看來,溫州能擁有「中國改革開放先行區」「民營經濟重要發祥地」等享譽海內外的金名片,離不開科學的智慧與貢獻。

正泰物聯網傳感器產業園

當前,中國民營經濟呈現「56789」的特點,即整個經濟體系中,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而在溫州,這些指標均達到「99999」。依靠核心技術與自主創新,「溫州製造」變身「溫州智造」,進軍航天領域,走出正泰、德力西、華峰、奔騰雷射等一大批優秀的民營科技企業。

2019年,溫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2%,總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三位,GDP排名躍至全國第三十位,超過瀋陽、長春、石家莊等省會城市;同年,該市科技進步監測有10項指標排名居浙江首位,新增領軍人才、博士、碩士、本科生均增長60%以上……

●峰會引領下的「乘數效應」●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2019年10月26日-27日,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溫州舉行,諾貝爾獎得主、海外院士專家、著名青年科學家代表以及國際科技組織負責人等約800人出席,代表覆蓋10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

這一刻,全球才俊雲集,溫州熠熠生輝。就在這一年,「一器一園一基金」(即世界青年科學家創業孵化器、青科產業園、總規模20億元的青科基金)等系列峰會成果落地開花,效應持續溢出。

位於世界青年科學家創業孵化器的溫州數智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剛從福建落戶到溫州的網際網路企業,其科研人員平均年齡在30歲左右。企業CEO沈凡星介紹,他們正在利用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研發數位化智造平臺,幫助溫州老牌鞋業實現生產全流程的數位化管控,降低40%生產成本,加速企業轉型突圍。

據悉,世界青年科學家創業孵化器今年7月已經全面投用,截至目前已註冊入駐了29家企業。該園區是浙南、閩北、贛東地區唯一集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級眾創空間三合一的「國字號」科技園,集聚國家重量級領軍人才43人,累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40家、科技企業103家。

「我們園區以『資本驅動』為特色,圍繞數字經濟、智能裝備、生命健康、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前沿新材料等五大戰略新興產業,依託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的科技人才資源,深度整合全球溫商資源和長三角創投資源,推動科學家、企業家、創投家『三界融合』創新發展,全力打造新時代科創中國示範窗口。」世界青年科學家創業孵化器相關負責人說道。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園區產值超11億元,全年有望突破20億元。

此外,青科基金一期2億元已開展投資業務,現對7個擬投項目進行立項,並對2019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籤約並列入進度考核的65個項目進行跟蹤,有39個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

本土科研產業也正在高歌猛進,各類「國字號」重大項目蜂擁而至。中國科學院大學溫州研究院引進了稀土材料、高性能石墨烯、高純半導體碳納米管電子墨水等一批中科院、國科大產業化項目,已有6個產業化項目進入臨床試驗或市場化階段。同步加速推進的還有科思技術(溫州)研究院、光子集成創新研究院、北鬥產業基地、中國眼谷·中央孵化園、大唐5G等標杆項目。

一派火熱中可以窺見,溫州正充分發揮峰會的「乘數效應」,積極培育新動能。「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的舉辦,讓溫州民營經濟、民營企業在家門口感受到了全球科技發展的強力脈動,為溫州量大面廣的民營企業提供了零距離接觸國內外高端科創資源的機遇,搭建了交流與思辨未來科創趨勢的全球性平臺。」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如是說。

●世界眼光中的未來暢想●

創新的動力,在於科技與人才。

溫州醫科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校堃就是溫州近年「引賢納士」的「成果」之一。

壁虎斷尾為何還能再生?現有糖尿病為何藥物不能根治?為什麼有些人脫髮後還能再生、有些則不能……一連串問題,都能在李校堃領銜的「細胞生長因子」課題中找到答案。

作為調節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細胞生長因子」是生物藥物研發的重要切入點。李校堃帶領科研團隊潛心於此,走出了一條基礎理論研究和科研成果轉化的道路,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將「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家族開發為臨床藥物的國家。由他領銜打造的重大科研轉化平臺「中國基因藥谷」,已獲得溫州市政府20億元投資,於今年9月底正式投用。

在李校堃看來,當前溫州正處於新一輪改革起航的關鍵時刻,是最需要科技創新、最需要人才支撐的時期,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的舉辦,正是一股「好風」。

好風憑藉力,助我上青雲。2019年10月以來,乘著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的東風,溫州正呈現科技創新「高原崛起、高峰凸顯」之勢。如今的甌越名城,更渴望「能人」加持。


溫州市國家大學科技園

今年9月,在短短一周之內,溫州頻頻出招:9月22日,溫州市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推進大會舉行,14個重大科創平臺項目在會上集體籤約,引流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上海大學、四川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校高端科創資源,匯聚一批高精尖人才和高質量項目,為該市加速構建「一區一廊一會一室」創新格局注入強勁動力。9月24日,溫州把招引人才的新聞發布會「搬到」了浙江高校資源最集中的杭州、「開進」名校浙江大學,發布了「510計劃」:即10萬崗位、10項政策、10億資金、10大活動,1年招引12萬名高校畢業生。

「溫州敞開懷抱,熱忱邀請各路英才加入『溫州一家人』。」在新聞發布會上,溫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勝傑表示,溫州將拿最大誠意,送最重「大禮」,邀請各路英才到溫創業創新。

「匯聚天下英才,共創美好未來」。帶著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美好明天的暢想,溫州,在科技創新的遞增曲線上大鵬展翅。

來源:新華網
編輯:陳嘉宜

相關焦點

  • 福州天空現「大鵬展翅」奇觀!
    曹操與劉備觀之,於是乎兩人就談論起來了。曹操說:「使君知龍之變化?」劉備回答:「不知道。」於是乎曹操熱情洋溢地說到:「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龍之變化就如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歷四方,必知當世英雄。」劉備就把天下的諸侯一一列舉,但都被曹操貶的一文不值。最後曹操說:「當世英雄非使君與曹耳不可。」
  • 雲南七彩祥雲福建「大鵬展翅」,相繼出現,2021年是祥瑞的一年?
    在雲南七彩祥雲之後,1月8日我國福建省的上空竟然出現了大鵬展翅的雲朵,在短短幾天時間內,大鵬展翅和七彩祥雲相繼出現,那麼這究竟預示著什麼呢? 在1月8號網友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這樣一張照片,可以看得出來整個雲朵呈現出大鵬展翅的形狀,但是之前當地居民表示從來沒有見到過這樣的場景。
  • 聚焦青科會 | 未來已來!溫州創新澎湃動力,勢不可擋
    >2019青科會剪影外人看到了熱鬧,溫州則看見了機遇峰會結束後不到一年溫州迅速落地了孵化器、入駐孵化器的溫州數智芯科技有限公司起源於福建廈門,企業看中的是溫州「鞋業之都」的地位,專門定位於傳統製鞋企業的數位化改造。通過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企業研發了數智芯鞋業數位化智造平臺,能幫鞋業工廠實現生產全流程的數位化管控。
  • 2020世界青科會看甌海之20餘位院士齊聚 甌海人才科技成果集中亮相
    2020世界青科會看甌海之20餘位院士齊聚 甌海人才科技成果集中亮相 2020/10/19 15:28 來源:大咖新聞網 瀏覽:2110
  • 聚焦青科會 | 全球大咖雲集,高濃度智慧凝聚!峰會亮點提前看
    本屆峰會將圍繞習總書記賀信「科技的未來在青年」的定位,凸顯「全球視野國際議題中國聲音浙江風採」,繼續以「匯聚天下英才、共創美好未來」主題,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實現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科技創新共同體的時代價值,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圍繞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聚焦青年與未來等國際議題等內容展開深度研討
  • 深晚報導|2020年大鵬生物多樣性公民科學報告出爐
    2020 年 9 月 13 日晚," 魅力大鵬 " 城市自然探索家計劃分享會在深圳中心書城舉行,《深圳大鵬半島生物多樣性公民科學報告》發布。與科學調查的不同在於,這是普通公眾可以參與的、以觀察為主的調查方式,也是可以快速獲知當地生物多樣性概況、對環境和生物幹擾較低的調查方式。
  • 青科會分論壇多個項目落地 溫州大學打造科創人才「搖籃」
    浙江日報科技之光,久久璀璨。今年10月中旬,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溫州舉辦,7大分論壇活動由溫州大學承辦。繼去年青科會召開後,溫州大學持續承接「峰會」溢出效應,在交流中謀發展、在創新中育先機,一年來,在國際交流、成果轉化、人才引育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 藍色引擎提速大鵬新區,點亮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新名片
    地處南海之濱的深圳不僅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更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樞紐城市和粵港澳大灣區領軍城市。南海綜合開發將成為中國未來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深圳能否藉助南海開發之勢,一躍成為全球最強城市之列?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海上絲路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春宇認為"非常有可能"!
  • 藏玩閣衝雲霄大鵬灰模公布!
    而他們家第三位成員大鵬都已經公布灰模圖了,看樣子過不了幾個月就會發售,咱們一起簡單看一下!圖片轉自微博用戶@藏玩閣CANG-TOYS大鵬作為衝雲霄五位成員中唯一的空中部隊,背後的大翅膀總是非常吸睛的,這次藏玩閣的大鵬自然也不例外,後背翅膀的尺寸相當可觀。看圖片中的展示效果,翅膀全部展開翼展應該超過40公分了!
  • 深圳大鵬新區:打造產業融合發展創新高地
    目前,大鵬新區已擁有包括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工程實驗室、技術中心、孵化器、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創新載體共23個,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生物育種創新研究院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2個重點科研機構也落戶新區。
  • 大鵬邀專家把脈「十四五」規劃
    大鵬新區「十四五」規劃綱要編制課題組組長,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中國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國平代表課題組介紹了大鵬新區「十四五」規劃綱要編制相關情況。在全面科學開展生態環境評估的基礎上,加快推進海洋碳匯核算,全面守護好「綠水青山」,推動「藍色經濟」高質量發展。在爭當可持續發展先鋒上大有可為深圳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郭躍華指出,大鵬新區「山海連城,濱水親海」,要用好自然資源的生態本底,在探索「美麗中國」實踐,特別是在推動綠色發展、低碳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方面創造更多先行示範的經驗。
  • 大鵬金翅鳥與龍王為何都是佛教護法神
    大鵬金翅鳥與龍兩者都是佛教的大護法神!兩大種族雖是畜牲道但是神通廣大,我們肉眼凡胎是看不到的首先我們認識一下大鵬金翅鳥,它的大超出我們凡人的想像,有多大呢,大鵬金翅鳥是神鳥大到就算看見了還以為是一座山,
  • 中科院俞大鵬院士在深圳中學開講量子科學!他都講了些什麼?
    談到對科學的認識,俞院士說父親在兒時經常給他勾畫科學之夢,讓他從小就對科學充滿了嚮往。時代造就人才,個人命運總是跟國家命運緊密相連。俞大鵬院士講到,1977年高考的恢復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從未離開過故土的他,第一次坐上火車來到上海華東理工大學求學。
  • 乘「峰」破浪 激活創新之城
    10月18日至19日,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以下簡稱「青科會」)在溫州舉辦。本次峰會以線上線下結合、境內境外互動的方式進行。12位諾貝爾獎、沃爾夫獎獲得者和113位中外院士領銜,來自12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科技組織的近800名科學家、企業家、創投家等雲聚一堂,交流科學探索經驗,搭建科研成果轉化之橋。
  • 築夢珠江展翅飛翔 近50名臺灣大學生實習結束後有意在穗就業
    築夢珠江展翅飛翔 近50名臺灣大學生實習結束後有意在穗就業 2019年08月30日 15:1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築夢珠江 展翅飛翔—2019臺灣大學生廣州實習體驗分享會暨結業典禮」成功舉辦。
  • 2020世界青科會鹿城分會場3天後「不見不散」,精彩搶先看
    作為2019世界青年科學家(溫州)峰會的主承辦地之一,去年鹿城舉全區之力做好會場建設、環境整治、維穩安保、服務保障等系列工作,確保「5個π」圓桌會、鞋革產業自動化技術對接、科技創新與精神醫學國際論壇等活動順利進行。
  • 俞大鵬:信息爆炸時代,量子技術是終極解決方案
    11月12日,在第22屆高交會的「改變世界的新興科技」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俞大鵬發表了關於量子技術的演講。俞大鵬解釋道。 如今隨著網絡和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每天產生的數據量正呈指數級增長,信息爆炸的時候需要顛覆性的處理技術,量子計算應運而生。據悉,普通計算機使用電子的兩種狀態,分別被定義為0和1。但著名物理學家理察·費曼曾提出,有可能利用電子的所有32個量子態來進行快速計算,其計算能力將十分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