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俞大鵬院士在深圳中學開講量子科學!他都講了些什麼?

2020-12-04 校園快報

深中大講堂

2019.09.04

量子力學研究是21世紀的前沿研究熱點,世界各主要國家都紛紛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為了讓深圳中學的學生了解量子力學的相關問題,樹立不忘初心、科學報國的理想,深中大講堂邀請了中國科學院俞大鵬院士為同學們帶來深中新學年的開學第一講。

俞大鵬院士

9月4日下午,深中大講堂暨市政協「委員講堂」在深圳中學高中部成美樓先鋒劇場舉行。學生們早早地進入會場,翹首等待科學家俞大鵬院士,當俞院士走進會場,掌聲經久不息。陪同出席本次活動的領導有深圳市政協副主席王大平,深圳中學校長朱華偉、副校長羅吉祥,以及市政協相關領導和31位政協委員。深圳中學教學處副主任王粵莎主持活動。

俞院士首先回顧了三年前自己與深圳中學的緣分,肯定了深圳中學的學生素質,鼓勵學生們樹立信心、潛心學術。而後,俞院士介紹了自己的成長之路,他深情地回憶了兒時的故事,感謝寧夏故土培養了他。在回憶中,俞院士尤其提到自己的家訓傳統,從小就在他心中埋下了正心修業、齊家報國的種子。談到對科學的認識,俞院士說父親在兒時經常給他勾畫科學之夢,讓他從小就對科學充滿了嚮往。

時代造就人才,個人命運總是跟國家命運緊密相連。俞大鵬院士講到,1977年高考的恢復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從未離開過故土的他,第一次坐上火車來到上海華東理工大學求學。雖然考上北京大學是他和父親的夢想,但是他現在回憶起這段往事,依然感慨:「人生的起點並不重要,只要努力終究會實現夢想。」

俞大鵬院士憑著這股西北漢子的韌勁,在科學的路上不斷攀登,後又遠渡重洋,前往法國南巴黎大學學習物理學。「異國終究是他鄉」,俞院士雖然有在法國工作的機會,但他依然選擇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20世紀90年代,俞大鵬院士實現了青春的夢想,開始了在北京大學的任教生涯。眼底未名水、胸中黃河月,即使面對當時北大簡陋的科學條件,俞院士依然充滿信心。「有夢想就會有新成就」,他們這批在北京大學工作的年輕人終於實現了科學的突破。

北京大學是俞大鵬院士的伯樂,他也以成績回報北京大學給予的機會。在俞院士的帶領下,北京大學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物理科學家,並且擁有了一個可以和世界任何高校匹敵的研究團隊。憑藉出色的成績,2015年,他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俞院士自信地告訴同學們:「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千萬不要以一時的成敗論英雄。只要我們跟著感覺走,對科學世界一直充滿好奇心,終能結出碩果。」

成績面前,俞大鵬院士又在思考,當選院士意味著身上的責任更重,他不滿足於只在北京大學繼續研究的路徑,依然想追求卓越與極致。於是,他南下深圳,奔著實現量子計算的夢想而來。他鼓勵同學們:「360行,行行出狀元,我們要有把科學工作做到極致的雄心壯志。你們趕上了一個偉大的時代,一個偉大的時代要有偉大的胸懷,我們應腳踏實地為祖國貢獻力量。」

什麼是量子力學、什麼是量子計算的問題?俞大鵬院士講述了量子力學的發展歷程,並告訴同學們量子力學已經成為了美國、英國、歐盟等主要國家的重要研究戰略,他們對量子力學的成果和人才採取限制措施,中國的量子領域幾乎陷入了無人區。這些教訓告訴我們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我們自己開展量子研究才是發展的硬道理。於是,在俞大鵬院士等人的推動下,深圳市成立了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

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是具有中國特色、代表深圳精神的重要科研單位,目的就是要深化國家量子戰略布局,搶佔戰略制高點、實現科學領跑、取得顛覆性的技術。

俞大鵬院士表示,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大量引進人才,科研隊伍十分強大。同時,他再次鼓勵同學們從小要根植科學的種子,擔當報國,歡迎同學們以後加入到量子計算的研究中。

俞大鵬院士的講座開拓視野,令人振奮,相信定在同學們心中播下希望的種子,等待未來開花結果!

來源:深圳中學

相關焦點

  • 首期「松湖論壇」「青年論壇」開講!俞大鵬院士解讀量子黑科技
    實驗室邀請了中國科學院技術部院士俞大鵬,以《歷史大變局下的科技自主之路——量子科技領域的挑戰與應對思考》為主題,圍繞量子科技的研究現狀、面臨的挑戰以及應對措施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分享。俞大鵬院士在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松湖論壇」開講嘉賓簡介俞大鵬,中國科學院技術部院士
  • 首期「松湖論壇」、「青年論壇」開講!俞大鵬院士做客解讀量子「黑科技」
    實驗室邀請了中國科學院俞大鵬院士,以《歷史大變局下的科技自主之路——量子科技領域的挑戰與應對思考》為主題,圍繞量子科技的研究現狀、面臨的挑戰以及應對措施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分享。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講席教授、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中國電子學會量子信息分會主任委員,長期從事半導體量子線等低維納米結構的可控制備及其物理性質的光電熱力磁調控研究,為低維量子材料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做出重要貢獻。
  • 院士俞大鵬執信開講:跟著感覺走 保持童心
    金羊網訊 記者蔣雋報導:4月19日,廣州市執信中學「執信大講堂」迎來中國科學院院士俞大鵬。他以自己的成長經歷告訴面臨高考的高中生:「人生是馬拉松,將來考到哪兒去,努力過了就不用後悔,沒考上北大、清華、哈佛,也不用懊惱,不要一次成敗論英雄。跟著感覺走,從事你最有靈感的方向和領域。」
  • 中國科學院院士俞大鵬介紹深圳量子行動:三維量子霍爾效應入選...
    原標題:中國科學院院士俞大鵬介紹深圳量子行動:三維量子霍爾效應入選「十大進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俞大鵬11月12日在「改變世界的新興科技
  • 俞大鵬:信息爆炸時代,量子技術是終極解決方案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文 鍾華登/圖 「量子技術是高性能計算的終極解決方案。」11月12日,在第22屆高交會的「改變世界的新興科技」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俞大鵬發表了關於量子技術的演講。
  • 看懂量子科技,看看國內最大的量子大會院士們說了什麼?
    10月18日,在頗有歷史背景的浙江嘉興,舉辦了一場頂級科學交流大會——《2020量子信息技術學術交流大會》。本次大會由中國電子學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為主辦方,更是受到了嘉興市委及人民政府、嘉興市科學技術協會、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等多個單位的承辦支持。
  • 清華大學/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鄭泉水院士課題組招聘博士後
    鑑於這種前瞻性認識,在清華大學和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世界第一個超滑技術研發機構——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超滑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超滑所」)的物理和實驗室即將在2020年底建成,由鄭泉水院士擔任所長,聚焦在創造和研發基於結構超滑材料體系的若干具有重大的國家需求或巨大的市場前景的革命性技術產品。超滑所擁有世界一流的結構超滑研發設備及能力和充足的資金支持,擁有實驗設備200餘臺,配備研發及工藝人員。
  • 南方科技大學舉辦凝聚態物理「南山院士講堂」和「南方論壇」
    中國教育在線訊1月12-13日,南方科技大學舉辦凝聚態物理「南山院士講堂」與凝聚態物理「南方論壇」。12日上午,凝聚態物理「南山院士講堂」在人才公園求賢閣舉行,我校校長陳十一出席活動,副校長滕錦光主持開幕儀式,南科大/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俞大鵬主持院士講堂。  陳十一對與會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歡迎,對南山區委組織部對論壇的支持表示感謝。陳十一介紹了南科大的基本情況以及物理系的情況。
  • 點線動態丨深圳院士講座(第40場)大變局之下的科技創新之路——量子行動在深圳
    「量子是指組成我們宏觀世界的微觀粒子處於能量不連續的量子態:量子態之間能量的交換是一份份進行的,最小能量單位--量子」俞大鵬院士首先向大家科普了有關量子的基本知識。重點就國內外量子科技產業發展趨勢、如何全面提升量子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等方面展開演講。俞院士表示,現在計算機的算力已經逼近極限,發展量子計算是應對無序的大數據的解決方案。
  • 清華大學朱邦芬院士工作站落戶深圳中學,強強聯合!
    他2019年獲得了清華大學最高榮譽——突出貢獻獎,他就是朱邦芬院士。5月21日上午,深圳中學與清華大學物理系共建的「朱邦芬院士工作站」揭牌儀式在深圳中學立人樓508會議室舉行。由於疫情影響,儀式採用「雲揭牌」形式。
  • 國家實驗室,深圳何時實現零突破?
    深圳商報記者 王海榮 1月6日一大早,中科院院士俞大鵬在朋友圈裡曬了一把興奮的心情。由他與潘建偉院士共同擔任大會主席的第23屆量子信息處理國際會議在深圳召開,全球量子計算與量子信息理論界的重量級人士齊聚一堂。 俞大鵬是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的院長,也是鵬城實驗室量子計算研究中心的負責人。
  • 北京大學王恩哥院士聯合南方科技大學俞大鵬院士發表Nature成果
    然而,不管是熱力學還是動力學角度金屬都更傾向於形成低指數晶面,因此可控制備高指數晶面的單晶金屬箔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成果簡介】韓國蔚山科學技術院的丁峰、南方科技大學的俞大鵬院士以及北京大學的王恩哥院士、劉開輝研究員(共同通訊作者)等人報導了一種製備多種單晶銅箔的晶種生長技術。
  • 薛其坤——給中央政治局講量子科技的院士
    2016年9月19日,被稱為中國民間諾獎的「未來科學大獎」揭曉:生命科學獎花落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煜明,物質科學獎花落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這一科學界和商業圈聯袂設立的民間科學獎項,被期冀或將成為「中國的諾貝爾獎」。2018年1月8日,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頒發給了薛其坤院士團隊完成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
  • 科學匯 | 潘建偉院士給中學生上的物理課:愛因斯坦的好奇心和量子力學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鄭琳最近,西湖大學公開課「湖心講堂」第一課開講,首場就邀請到了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潘建偉教授。大家都知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就是潘建偉院士帶領的團隊研發的。這個實驗讓愛因斯坦困惑愛因斯坦是我們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有一個信念:上帝是不擲骰子的。這是什麼意思呢?同學們都學過牛頓力學,它可以用來計算日月星辰的運動軌跡,可以計算什麼時候衛星可以經過我們的頭頂。也就是說,任何粒子的運動狀態都可以精確預言。如果是這樣,就會引出一個概念:決定論。
  • 科學發展如何引領人類世界觀的改變?深圳高級中學舉辦院士講座
    12月2日,深圳高級中學舉辦「紫堡大講堂—院士專場」第二場活動,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理學院院長楊學明為眾多學子帶來了《追求科學卓越》的講座。 楊學明從人類歷史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講起,表示人類歷史上經過了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技術革命三次重大革命,科技的飛速發展的基礎是人類對自然和世界的認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 它真的會變成現實 中科院院士陳仙輝做客南渝中學
    昨日(20日),「南渝講壇」第八期有幸邀請到陳仙輝院士為南渝全體師生們作「神奇的超導和應用」講座。他從運用開始說起,帶領著孩子們在物理的世界裡暢遊,他告訴孩子們,保持夢想,才有讓它變成現實的可能。>教授、中科院強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1998年獲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201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從「植物智慧」講到「嫦娥工程」 院士和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團五年...
    原來,近五年來,在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西安分院的領導下,中科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巡講團西安分團專家,走遍陝西省各個地市和西部地區甘肅、新疆、西藏、寧夏的中小學做科普和農技培訓。圖為中科院院士徐宗本作成長立志報告翻山越嶺給山裡的孩子講「月球車」「嫦娥工程」科普巡講團西安分團專家翻山越嶺到一些偏僻的山村,如去紅色革命根據地照金小丘鎮中小學、照金工農紅軍小學、富平白廟學校
  • 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科大校長!曾給中央...
    11月19日晚,記者從南方科技大學官網獲悉,中科院院士、原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已出任南方科技大學(下簡稱「南科大」)新一任校長。  本月1日,在深圳「人才日」舉行的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上,薛其坤進行大會演講並接受本報記者的專訪,他的演講內容也恰好是關於在深圳創辦一流大學的思考。他在演講中認為,決定時代走向的重大科學發現、重大技術發明都是由少數傑出人才創造的,深圳能否建成先行示範區一個非常重要的標誌就是能否培養出這樣的傑出人才,而要培養出這樣的傑出人才,就必須建設世界一流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