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高級中學舉辦院士講座
12月2日,深圳高級中學舉辦「紫堡大講堂—院士專場」第二場活動,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理學院院長楊學明為眾多學子帶來了《追求科學卓越》的講座。楊學明在講座中提到,科學的發展源於人類對自然世界的探索,也影響著人類的世界觀,例如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地球位於宇宙中心、地球是靜止的」這類世界觀,則源於人類對自然界粗淺的觀察,而隨著近代科學方法論的提出以及眾多因素,人類有了更多的方法去觀察世界,也形成了新的世界觀,從靜態到動態、從宏觀到微觀、從簡單到複雜、從單一到交叉,經典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等理論不斷更新著人們的世界觀。
-
俞大鵬院士做客解讀量子「黑科技」
實驗室邀請了中國科學院俞大鵬院士,以《歷史大變局下的科技自主之路——量子科技領域的挑戰與應對思考》為主題,圍繞量子科技的研究現狀、面臨的挑戰以及應對措施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分享。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講席教授、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中國電子學會量子信息分會主任委員,長期從事半導體量子線等低維納米結構的可控制備及其物理性質的光電熱力磁調控研究,為低維量子材料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做出重要貢獻。
-
俞大鵬院士解讀量子黑科技
實驗室邀請了中國科學院技術部院士俞大鵬,以《歷史大變局下的科技自主之路——量子科技領域的挑戰與應對思考》為主題,圍繞量子科技的研究現狀、面臨的挑戰以及應對措施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分享。,現任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講席教授、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中國電子學會量子信息分會主任委員,長期從事半導體量子線等低維納米結構的可控制備及其物理性質的光電熱力磁調控研究,為低維量子材料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做出重要貢獻。
-
中國科學院院士俞大鵬介紹深圳量子行動:三維量子霍爾效應入選...
原標題:中國科學院院士俞大鵬介紹深圳量子行動:三維量子霍爾效應入選「十大進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俞大鵬11月12日在「改變世界的新興科技
-
盒子科技榮獲「致敬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創新企業」
「致敬深圳經濟特區成立 40 周年——創新企業」。在當天由《經濟觀察報》舉辦的深圳經濟特區成立 40 周年特別盛典上,經過眾多智庫機構、專家學者的評審,盒子科技這家植根深圳、在創新中持續成長的企業獲得這一殊榮。
-
深圳特區40年④|楊學明院士:讓大科學裝置成為源頭創新的「利器」
新華網深圳8月6日電(孫倩文)創新是深圳經濟特區的基因。歷經40年,深圳的人工智慧、5G技術、電子信息產業等領域走在全國前列,科技創新水平不斷提速。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站在這個時間節點,深圳將如何勇立潮頭,賡續奮進,譜寫創新發展「新樂章」?
-
深圳30年科技創新之路 從科技沙漠到創新先鋒城市
30年間,深圳經濟特區從創新資源極度匱乏的「科技沙漠」,成為第一個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試點。 深圳把「高交會」搭建成為創新成果交易、創新資源交流的平臺。 站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回望,人們很難想像,30年前的深圳只是一個小小的漁村,近2000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只有2名工程師:一名是獸醫,一名是修拖拉機的。 30年間,深圳從創新資源極度匱乏的「科技沙漠」,成為第一個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試點。深圳是如何走出一條科技創新之路的?
-
清華副校長薛其坤南下深圳!離諾獎最近的物理學家擔任南科大校長
作為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之一,深圳已經走過快速發展的40年,成為高科技的聚集地和高科技企業的沃土,下一個40年發展,更需要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和助力,近年來,深圳在發展高等教育方面可謂不遺餘力。但深圳的高校中,作為新興創新型大學,南方科技大學肩負著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重大使命,無疑是深圳高等教育的標杆。4、南科大下一個十年讓人期待。
-
清華大學朱邦芬院士工作站落戶深圳中學,強強聯合!
然後,邵卓博士就院士工作站的工作內容進行了簡要介紹:「朱邦芬院士團隊邀請相關領域專家為深中學子舉辦科普以及科技前沿講座,為深中理科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提供指導;以院士工作站為紐帶,清華物理係為深中的近代物理創新實驗室的建設提供支持,搭建隧道掃描顯微鏡系統,共同開發實驗課程,對實驗教師進行培訓,為參與課題研究的同學提供指導等。」
-
深圳特區40周年 金融科技企業順勢而為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40年時間,深圳從曾經的邊陲漁村演進成為亞洲第五大城市、完成了全球第十一位金融中心城市的華麗蛻變。在敢為人先的改革開放中,深圳書寫了一部充滿活力、改革創新的奮進史。
-
深圳發布 | 深圳本土高校首個金融EMBA設立;深大1個實驗室、南科大...
今天發布的是一組深圳本土高校的最新動態: ● 港中大(深圳)開設深圳本土高校首個金融EMBA項目; ● 深圳大學微眾金融科技實驗室正式揭牌; ● 南方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及應急管理學院揭牌。 劉明康教授與鄭永年教授探討大變革時代的國際局勢及中國應對 據項目主任、港中大(深圳)經管學院校長講座教授艾春榮教授介紹,項目課程在注重前沿金融知識的基礎上,強調未來科技(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對金融管理的影響以及中國金融管理實踐,著力於戰略與創新思維、視野與格局的提升。
-
中科院俞大鵬院士在深圳中學開講量子科學!他都講了些什麼?
為了讓深圳中學的學生了解量子力學的相關問題,樹立不忘初心、科學報國的理想,深中大講堂邀請了中國科學院俞大鵬院士為同學們帶來深中新學年的開學第一講。俞大鵬院士9月4日下午,深中大講堂暨市政協「委員講堂」在深圳中學高中部成美樓先鋒劇場舉行。
-
「院士專家校園行」 來了!10場線上科普講座等你參與
近日,2020年廣州「院士專家校園行」在雲端與青少年見面。多位專家向青少年進行了「如何吃出聰明的大腦」、「仿生學和仿生材料」等10場科普講座。 今年,廣州 「院士專家校園行」活動 邀請到不同領域的專家錄製了10場線上講座,內容包括青少年比較感興趣的身體保健、防疫知識、海洋生態、實驗動物等,內容豐富、通俗易懂。各位校園師生及家長可以登錄騰訊 視頻搜索「穗青少年科普」或掃描下方二維碼獲取講座視頻。
-
教育--深圳年鑑
(2018)暨第34屆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創新本屆活動的組織管理形式與賽項設計,全方位展示深圳市中小學科創教育前3年的進展和成效;舉辦4期高水平教育論壇,124門課程通過繼續教育專業科目課程評審; 編輯出版《深圳教學研究》《教育觀察》《深圳教育藍皮書(2016—2017年卷)》《深圳創客教育藍皮書(2015— 2017)》《國際教育動態》等刊物。
-
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啟幕 人才齊聚共話創新發展
論壇特設主旨演講環節,特邀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理事長沈向洋,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2017年圖靈獎得主大衛·帕特森等7位大咖嘉賓,給大家帶來了一場思想盛宴。
-
半月談|深圳40年,社區成了基層治理「能量場」
深圳40年,社區成了基層治理「能量場」半月談記者 孫飛 陳宇軒 印朋城中村隱患一大堆,志願者服務一陣風,智慧治理停留在「紙上談兵」……這些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攔路虎」,困擾著許多城市的治理升級之路。看起來是「死結」,是否一定解不開?有座城市說出了帶著底氣的「不」。這座城就是深圳。
-
深圳「人才日」:人才齊聚 共話創新發展
論壇特設主旨演講環節,特邀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理事長沈向洋,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2017年圖靈獎得主大衛·帕特森等7位大咖嘉賓,給大家帶來了一場思想盛宴。
-
8大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發布 鍾南山院士點讚深圳防疫工作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通過視頻為大會致辭,點讚深圳防疫工作及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稱坪山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為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生物醫藥產業核心引擎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鍾南山、張伯禮視頻致辭本屆峰會以「『峰』在哪裡——生物醫藥技術與安全」為主題,邀請兩院院士、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500強生物企業高管、創投機構代表,共話行業創新與機遇,共建生物醫藥科技發展之路,活動規模遠超歷屆。開幕會前,「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院士通過視頻為大會致辭。
-
深圳創新成長的文化基因
【經濟特區40年@治理現代化】198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橫空出世。深圳這個曾經的小漁村,在短短40年的時間裡奇蹟般地成長為一座創新之城,被描述為「史詩級巨變」。深圳為什麼能?歷史機遇論、地域優勢論、政策支持論、舉國支援論等,眾說紛紜。從社會演進的視角,我們勾勒出深圳與創新高度契合的基因特質和文化特徵,並以此透視40年深圳創新成長的基礎邏輯。
-
2020深圳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圓滿閉幕
日前,在深圳坪山舉行的2020深圳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圓滿閉幕。大會期間,吸引了國內外BT界大咖的目光,各項活動精彩紛呈、乾貨滿滿。開幕式主論壇邀請到美國工程院院士孫勇奎、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明傑、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張丹3位院士及浙江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南科大3所高校生命科學院院長同臺研討,共話生命科學前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