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最火的電視劇當屬《延禧攻略》,最大快人心的劇情當屬作惡多端的裕太妃被雷劈電擊。然而,此橋段一經播出,立刻在網上掀起熱議。不少網友認為,該橋段脫離現實,純屬虛構。
事實上,被雷劈電擊也絕非不可能。據氣象部門統計,每個人都有被雷劈中的可能,概率為一百萬分之一。
人有旦夕禍福,說不定,你就不幸的成為那一百萬分之一!
正如相關媒體報導,最近,趙先生就遭受雷劈電擊,全身無力倒地而被送至醫院急診室。據醫務人員描述,患者到達搶救室時生命體徵沒有明顯異常,只是肢體無力,被雷擊的右手青紫一片,雙下肢皮膚顏色不正常。
聽起來真的有點可怕,那麼,被雷劈電擊到底是怎麼回事?又該如何避免成為那一百萬分之一呢?
今天,小九請來了北京急救中心資深急救專家、北京市紅十字會應急救護教育工作指導中心專家委員會專家賈大成教授,讓他來跟大家一起聊聊如何預防雷擊。
7種情況預防被雷擊
賈大成教授介紹,當天空出現雷陣雨時,一般會帶有多量電的雲朵接近地面,而當它與地面異性電之間形成足夠大的電位差時,就可衝破中間的空氣,發生劇烈的放電現象,此時看到的火花是閃電,聽到的聲音是雷聲,稱為雷電。
而雷電接觸到房屋樹木時,會將其破壞甚至焚毀。在接觸到人畜時,亦會使人畜受傷、死亡。
聽起來好可怕,那麼,又該如何預防中招呢?做好以下幾點:
1.高大孤立的樹木和建築物往往容易遭雷擊,人們在雷電交加的時候不宜在山頂、山脊或景區建築物頂部停留。遠離各種電線桿、高塔、旗杆等,還要避開樹木、草堆、山洞口、大石下。
2.萬不得已要在大樹下避雨的情況時,則注意與樹幹保持3米的距離。如果來不及離開高大物體時,馬上找一些乾燥的絕緣物放在地上,並將雙腳合攏,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
3.在雷雨天氣中,儘量不要在曠野裡行走。若必須時,要穿塑料等不進水的雨衣,摘掉手錶、眼鏡、發卡、項鍊、等金屬物品。
4.不宜在曠野用金屬杆的雨傘,把帶有金屬杆的工具如鐵鍬等扛在肩上,也不宜繼續進行戶外運動,不宜繼續在水邊、水面釣魚、遊泳。
5.有些人在雷雨天氣中,為了能儘快趕到目的地,更加快速的駕駛摩託車或騎快自行車及在雨地裡狂奔,這些是錯的,除雨天路滑的情況外,如果人體的跨步越大,電壓也就越大,也就越容易傷人。
6.雷鳴電閃時,應將門窗緊閉,防止空氣形成對流,而雷電進入室內擊傷人體或擊毀物品。雷雨時更要禁用手機。
7.雨地裡不要許多人擠在一起,如果在雷電交加時出現頭、脖頸、手等似螞蟻爬走,頭髮豎立、皮膚顫動的感覺時,說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趴到地上。
學會急救知識很重要
雷擊的後果也是極為嚴重。賈大成教授表示,雷擊會引起內臟嚴重損傷、顱腦損傷、骨折、血管內臟破裂、昏迷、假死等症狀。
而被雷電擊中的人,心臟會發生強烈收縮,腦和脊髓小動脈痙攣、缺血,往往呼吸、心跳立即停止。同時,身體表面還會見到各種各樣的損傷,如電流的出口與入口、電灼傷、碳化等。一旦電流進入機體後沿血管走行,還會導致血管壁變脆、破裂出血,形成花紋(又稱「雷擊紋」)上向下蜿蜒行走,直到腹股溝或延伸到足跟部。這一般也被看作是被雷擊的重要證據。
當然,如果實在不幸被雷擊也別慌,遭雷擊後如果搶救及時、得當,還是有可能救活的。在雷擊的現場可進行以下方式進行急救:
1、對於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應在4分鐘內進行心肺復甦,越早越好,只單純進行胸外心臟按壓亦可。
2、遭受雷擊者的衣服如果著火,切勿因驚慌而奔跑,可在地上翻滾,以撲滅火焰,或者趴在有水的窪地、池中熄滅火焰,否則,受傷的人會燒及面部,可能死於缺氧或燒傷。
3、如有骨折等,應做相應處理。
最後,賈大成教授提醒:如若遇到人被雷擊,千萬別忘記撥打急救電話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