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雷專家稱手機電磁波不會引來雷擊
據介紹,雷電天氣發生時,雲層中積累了大量的正電荷,而地面則產生大量的負電荷,「手機產生的電磁波相當於提供了一個通道,讓正負電荷相接,從而會瞬間把雷給引下來」。劉樹華教授還表示,手機即使不處於工作狀態,只要和基站之間有電磁波的產生和接收,也可能引發雷擊。對於防雷專家提出的電磁波信號相當弱不會引雷的說法,劉樹華稱:「即使能量弱,也會提供雷電通道。」
-
手機上網產生更多電磁波 專家:"低頭族"該抬頭了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最近,一條關於手機上網危害可比塑化劑的微博受到網友的廣泛關注。微博稱,手機上網會產生比平時多5萬到6萬倍的電磁波。那麼手機上網的電磁輻射真的這麼厲害嗎?走在大街上,隨處都能看到手機「低頭族」,而說起對手機的依賴,不少西安市民都覺得手機是打發時間的必備品。西安市民:「上班之後睡覺之前,吃飯等車回家之後都會(玩手機)。」西安市民:「現在好像真的玩手機的頻率大家都很高,通訊這麼發達,大家好像離了手機和網絡,就是有些很不適應。」那「低頭族」如此高的手機上網和接聽使用頻率,電磁輻射也隨之增大嗎?
-
專家科普:避雷針其實是「引雷針」
專家科普:避雷針其實是「引雷針」 2020-08-12 19: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飛機失事原因:雷擊?
飛機失事原因:雷擊?」 飛機本身就是個很大的屏蔽體,為防止雷擊,飛機上還會裝有防雷電裝置,它一般安置在機翼的翼尖處,亦叫「放電刷」。飛機遭到雷擊後,電流可以從「放電刷」中放出去,「放電刷」即起避雷針的作用。此外,飛機內部一些電子設備包括儀表、通信系統都會對雷電防護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飛機裡的人員安全係數還是比較高的。
-
可控放電避雷針對引雷塔引雷能力的影響研究(摘)
,設計了1:12.5 的縮比引雷塔模型,利用波形參數為 -250 /2500μs 的負極性操作波對縮比模型塔開展接閃放電試驗。試驗結果表明: 在長度為1 m 的空氣間隙下,裝有可控放電避雷針的模型塔較裝有普通避雷針的模型塔更容易發生接閃,不同於普通避雷針的迎面流注的連接位置,可控放電避雷針上行先導的連接位置要更靠近高壓電極的頭部,且平均放電電壓和平均擊穿時間也要更小一些。分析認為,可控放電避雷針具有提前預放電的能力,較普通避雷針更容易產生上行先導,改變了模型塔頂部的空間電場分布,進而影響了模型塔的引雷能力。
-
專家:手機貼能擋96%電磁波純屬「忽悠」
手機貼能擋96%電磁波?最近,一種指甲蓋大小的金屬貼紙在手機配飾市場和文具市場頗為走紅,它的名字叫手機防輻射貼、手機防磁貼、手機屏蔽貼或手機屏蔽膜。在福州路上的一家文具店裡,記者看到這些金屬貼紙被做成各種卡通形象,售價不過幾元錢,卻聲稱貼在手機聽筒上後,就能「阻擋手機96%以上的電磁波」。
-
隱蔽式褲袋解決手機電磁波輻射問題
隱蔽式褲袋解決手機電磁波輻射問題 2006-07-07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記者 蘇鐵鷹)隨著手機在中國城鄉的迅速普及,電磁波輻射帶來的耳鳴、頭暈等不適反應逐年增多
-
手機電磁波會致癌?腫瘤科醫師破解
核心提示:關於手機電磁波致癌的傳言層出不窮,電磁波真的會致癌嗎?專家指出,現今關於手機致癌與否的論述,大多是根據流行病學研究報告而來。然而,這些研究,通常是回溯性且伴隨許多幹擾因素,無法確認其因果關係。
-
手機貼能擋住96%電磁波?
手機貼能擋住96%電磁波?或是稱貼在手機上就能「擋96%電磁波」。對此,專家指出,手機輻射主要是電磁波輻射,接通電話時,手機聽筒或天線部分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此類輻射。從理論上說,通過金屬或陶瓷等材料隔斷電磁波是可行的,但在通話中用金屬吸收電磁波是絕對不可能的,「如果96%的電磁波都被阻隔掉了,還怎麼通話?」 眼科醫生則指出,用電腦引起的眼睛不適並非輻射所致,主要原因是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引發的視疲勞。
-
大腦中的腦電波易受手機電磁波幹擾
■背景:在日前廣州舉行國際神經腫瘤治療論壇上,專家指出:近30年來,我國城市男性腦癌發病率狂增100%,女性增加50%,這可能與近年來手機的頻繁使用有關。緊接著,從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又傳出消息,動物實驗研究表明,手機對胎兒的腦組織有損害。
-
手機電磁波對兒童的危害更大
現在已經是智慧型手機的時代,每個人手上都有一部或者兩部智慧型手機,而人們也已經把手機納入每天必備的用品,很多人片刻都離不開手機,甚至已經成為一種依賴,就連孩子們也都非常喜愛手機,2、3歲的孩子都可以用手機玩遊戲,看來手機有的時候比家人更重要,地鐵上、公交車上到處都是低頭一族,自己顧自己,旁若無人。
-
電磁波容易破壞鳥蛋和蛋中胚胎
鴿舍附近有行動電話基地臺的鴿友請注意!繼西班牙與比利時科學家研究發現,行動電話基地臺發射的電磁波會對鳥類造成傷害後,印度國立旁遮普大學研究小組,也證實,手機和行動電話基地臺發射的電磁波,容易破壞鳥蛋和蛋中胚胎。研究報告表示,手機和行動電話基地臺發射的電磁波頻率在九百到一千八百兆赫(MHZ)之間,雖然屬於微波,但已經可以穿透薄弱的蛋殼和雛鳥的腦殼。
-
英國電磁波過敏患者的世界(組圖)
然而,有一個特殊群體,對各種電子產品產生的電磁場會產生過敏症狀,也就是「電磁波過敏症」(EHS, Electromagnetic Hypersensitivity)患者。目前沒有明確證據,能證明電磁波與人體出現疲勞、頭暈、失眠的症狀有關。有科學家認為,所謂的「電磁波過敏症」完全是一種心理疾病。
-
掌握科學防雷知識 減少農村雷擊危害
第三方面,和農村特定的環境也有一定關係,這些地區因地形相對複雜或田間比較空曠,是雷擊災害最容易發生的地點。我們可以看到,農村裡導致人員傷亡的雷擊事故,也主要都是發生在較為空曠的野外,這是農村環境的一個很大的特徵。
-
手機防輻射貼片 降低96%電磁波?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防輻射服、防輻射膜、防輻射袋等各類防輻射產品層出不窮,近期,一種新型的手機防輻射貼片,聲稱能降低96%以上的電磁波,在網絡上走紅,售價從3元到100多元不等,深受不少淘友歡迎。
-
美國政府證實手機電磁波會致癌
美國國家毒理部(NationalToxicologyProgram)近日發布一份重要研究證實,手機電磁波和癌症之間存在直接關聯
-
手機電磁波致癌?健康使用手機有學問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手機電磁波列入可能致癌物名單中,而刊載於《美國醫學期刊》的一篇研究也發現,講50分鐘手機,便會讓靠近手機的腦部區域過量活動。 接聽電話時,靠近手機的腦部組織,會吸收手機發射無線電波。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調查發現,即便是暴露於安全值以下的電磁波環境中,也會傷害人體細胞的DNA,造成突變並導致癌症。 將手機拿離耳朵5公分,訊號對腦部的強度只剩下原來1/4,拿離10公分,就只能造成原來1/16的影響。用附有麥克風的耳機或藍芽耳機,都能在通話時讓手機遠離腦部。
-
手機充電時被控制?網友實測:是受電磁波幹擾
據錢江晚報報導,一名姓楊的女士這兩天遇到了件令她毛骨悚然的事,自己的iphone手機好端端地放在桌子上充電,在沒人碰的情況下,自己就打開了攜程app。等她發現的時候,手機竟自己訂了個萬元的總統套房,就剩支付這一步了,嚇得楊女士趕緊拔掉了數據線,手機這才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