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電磁波致癌?健康使用手機有學問

2021-01-12 網易

2017-10-22 14:30:00 來源: 秋雨梧桐

舉報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手機電磁波列入可能致癌物名單中,而刊載於《美國醫學期刊》的一篇研究也發現,講50分鐘手機,便會讓靠近手機的腦部區域過量活動。

  接聽電話時,靠近手機的腦部組織,會吸收手機發射無線電波。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調查發現,即便是暴露於安全值以下的電磁波環境中,也會傷害人體細胞的DNA,造成突變並導致癌症。

  將手機拿離耳朵5公分,訊號對腦部的強度只剩下原來1/4,拿離10公分,就只能造成原來1/16的影響。用附有麥克風的耳機或藍芽耳機,都能在通話時讓手機遠離腦部。

  將手機放在包包或背袋裡,更能減少接觸電磁波的機會。尤其要告訴身邊的男性,研究發現習慣將手機放在口袋的男性,其精子數量比一般男性減少25%。

  手機的漂亮外殼,也能減少電磁波的強度,特別對手機24小時連上網,接受訊息的人來說,任何能減緩電磁波傷害的努力,都應該嘗試看看。

  無論是在狹小空間、移動中的車廂,或是手機低電量時,都會讓手機更用力的發送訊號,使腦部接受更強的電磁波。慎選通話地點與時間,才能減少暴露於電磁波之下的機會。

  另外,根據一項研究成果,發現就算駕駛使用了免持聽筒進行對話,仍可能增加與前車追撞(Rear-End Collision)的風險。

  研究中,作者招募42位年齡介於30~40歲,並具有駕駛執照的受試者。受試者被要求以時速50公裡的速度於駕駛模擬器內進行道路駕駛,並在急煞之前先減速至時速40公裡。

  每位受試者皆分別進行三輪測試,模擬開車時拿手機講電話、以免持聽筒講電話,以及未受任何幹擾的狀況。

  研究團隊發現,就算駕駛在開車時不是使用手機,而是用了免持聽筒來進行通話,其大腦亦可能超過負荷,使他們在面對前車突然煞車時,反應時間較完全不受幹擾的組別出現延長,並可能因此增加追撞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美國政府證實手機電磁波會致癌
    美國國家毒理部(NationalToxicologyProgram)近日發布一份重要研究證實,手機電磁波和癌症之間存在直接關聯
  • 手機電磁波會致癌?腫瘤科醫師破解
    核心提示:關於手機電磁波致癌的傳言層出不窮,電磁波真的會致癌嗎?專家指出,現今關於手機致癌與否的論述,大多是根據流行病學研究報告而來。然而,這些研究,通常是回溯性且伴隨許多幹擾因素,無法確認其因果關係。
  • 【重磅提醒】美國確定:手機電磁波就是致癌!!趕快學習降低傷害的10種方法
    前美國國家毒理部科學家梅爾尼克表示:「人們總愛說使用手機沒有致癌風險,現在是終結這項說法的時候了」。研究人員指出,「由於近年來全球手機普及率逐漸擴及到各年齡層,即使手機電磁波造成的致癌率不是很高,對公共健康造成的隱患仍不容小覷」。
  • 手機電磁波對兒童的危害更大
    現在已經是智慧型手機的時代,每個人手上都有一部或者兩部智慧型手機,而人們也已經把手機納入每天必備的用品,很多人片刻都離不開手機,甚至已經成為一種依賴,就連孩子們也都非常喜愛手機,2、3歲的孩子都可以用手機玩遊戲,看來手機有的時候比家人更重要,地鐵上、公交車上到處都是低頭一族,自己顧自己,旁若無人。
  • 隱蔽式褲袋解決手機電磁波輻射問題
    隱蔽式褲袋解決手機電磁波輻射問題 2006-07-07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記者  蘇鐵鷹)隨著手機在中國城鄉的迅速普及,電磁波輻射帶來的耳鳴、頭暈等不適反應逐年增多
  • 【生活】手機電磁波對兒童危害大 家長應儘量避免讓孩子玩手機
    可是手機雖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但是同時會對我們的健康產生危害,尤其是對兒童,手機有非常強烈的電磁波,而這種電磁波首先傷害的就是兒童,而美國一項新的科學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手機電磁波對兒童健康的危害要比成年人更大,兒童必須儘量避免與手機電磁波接觸。
  • 手機、電腦輻射會致癌嗎?輻射危害究竟有多大?
    「電線發出的輻射對身體有害,例如令兒童患上可怕的白血病」、「手機輻射會損傷腦細胞,引起DNA突變,導致某些腦部腫瘤的高發」、「照CT致癌!輻射堪比原子彈!」的報導也紛紛冒出。我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電子物品是不是真的致癌?醫療檢查為防癌還能做嗎?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
  • 女子玩手機被怒斥 今天你被電磁波傷害了嗎?
    女子玩手機被大叔怒斥(視頻截圖)  近日,一名女乘客搭乘火車時,疑似使用手機時,離一名中年男子太近,引發對方不滿。這名男子不斷大聲彪罵,說被電磁波侵犯,雙方爆發激烈口角。  相關知識  在處於安全級的電磁環境下,如果長期幻想電磁波會對自己的健康造成損害,必然會因為精神壓力過大產生焦慮、恐懼、煩悶等心理問題,進而影響內分泌,直至影響到自身健康。所以正確認識電磁波的產生的原因和其可能造成的危害、並掌握如何降低或避免生活中常見的電磁波的影響是很有必要的。
  • 美國政府斥資2500萬美元研究表明:手機電磁波可致癌 !
    一個長期爭論的關於手機與癌症之間聯繫終於被證實!美國政府斥資2500萬美元,由美國國家毒理學部發布,歷時數年研究表明,手機電磁波與癌症之間的聯繫被證實!       在這份研究的附錄中,科學家指出:由於近年來全球手機普及率逐漸擴及到各年齡層,即便手機電磁波造成的致癌率不是相當高,對公共健康造成的隱患仍是不容小覷。
  • 手機輻射之害有哪些「謠」
    一名美國婦女使用手機7個月後發現罹患腦瘤,且形狀與位置和她使用的手機接近。她懷疑腦瘤是由手機輻射引起,並將手機製造商、運營商、零售商一併告上法庭,最後該案以「缺乏切實可靠的科學證據」被駁回。   時至今日,關於手機輻射是否有害的問題,仍然需要科學的辨別。
  • 電磁波輻射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
    最近,5G的消息更是讓網友感嘆5G手機還沒用上5G手機致癌的謠言先來了我們擔心電磁波會影響身體健康,同時我們的生活又離不開它,且不說電磁波每時每刻都無形地穿過我們的身體,手機信號、微波爐的微波、X光、CT掃描……這些為現代生活提供便利的設施,都依靠電磁波運作。
  • 丹麥研究否定手機致癌 車上打手機輻射傷害增大
    手機輻射是否危害人體健康,一直存在著爭論。手機廠商和電信專家幾乎一致認為使用手機無害,而絕大多數生物學家、醫學家、環保學專家卻認為使用手機危害人體健康。此前,一些相關實驗由於設計不同,結果難以取得一致。其中一些實驗認為,手機電磁輻射會引起神經衰弱、心悸胸悶、頭暈目眩、精神不振等病症,甚至可能誘發腦部腫瘤,危及生育能力,造成胎兒畸形。
  • 藍牙耳機可能致癌?!蘋果手機第一個站出來回應了……
    藍牙耳機可能致癌對這條近日引發熱議的消息對此,蘋果回應了,專家和醫生也給出了建議近日有消息稱,蘋果AirPods(藍牙無線耳機)可能致癌。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公共健康系教授莫斯科維茨(Joel Moskowitz)表示,由於藍牙耳機電磁波頻率較低,可能會削弱大腦血管壁屏障,而大腦血管壁是阻止化學毒素入侵體內的重要器官。
  • 西媒:研究表明手機電磁波並不會導致患腦腫瘤
    因此,伽馬射線和X射線依次是電磁頻譜中最強大的射線。緊隨其後的是紫外線、微波爐和手機釋放的微波輻射、收音機和電視發射的電磁波以及電流發射的電磁波。儘管紫外線是罹患皮膚癌的一個因素,因此在曬太陽時做好防護工作非常必要,但暴露在可見光、自然光和人造光中最多不過是會感覺到溫度的升高。而X射線的一個光子所含能量是一個日光光子的上萬倍,是手機或天線釋放電磁波光子能量的10億倍。
  • 手機信號發射塔會致癌嗎?
    手機信號發射塔、衛星接收器、高壓電線……這些看似產生輻射的設備,對孩子、孕婦以及體弱多病的人,究竟會不會有健康風險?請關注——「我家附近四五十米外有兩個手機信號塔,請問對健康有影響嗎?」「我家附近有高壓電線經過,因為家裡有孕婦,我們都比較小心,不知道該不該搬家?」
  • 闢謠丨手機、電腦、ipad等電子設備輻射會致癌嗎?
    這道題如果讓我回答的話,我想說:跟20年前相比,我們現在身邊的電子產品越來越多了,人們對健康的擔憂也越來越多了。#百裡挑一#記得那時候我還在上中學,上網還是撥號的,手機流行小靈通,什麼路由器、電視盒子、IPad都還沒有蹤影呢。再看看今天,智慧型手機、路由器、電腦筆記本、平板電腦、智能家電,形形色色的科技產品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場景。
  • 手機防輻射貼片 降低96%電磁波?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防輻射服、防輻射膜、防輻射袋等各類防輻射產品層出不窮,近期,一種新型的手機防輻射貼片,聲稱能降低96%以上的電磁波,在網絡上走紅,售價從3元到100多元不等,深受不少淘友歡迎。
  • 手機上網電磁波會增強上萬倍嗎?
    首先,通常人們說的手機「輻射強度」是指手機的發信功率,也就是手機發射出來承載著語音和數據信號的電磁波的功率。這個強度只與手機信號的強度有一定的關係,是由手機基站控制的。每個手機都會不斷地向最近的基站發送信號,如果來自某個手機的信號太弱,造成通話無法正常進行,基站就會發出指令讓這隻手機增大電磁波強度;如果來自某個手機的信號太強,為了減少手機間的相互幹擾,延長通話時間,基站就會命令手機降低電磁波強度。由此看來,手機上網無疑也是一種通過信號來傳遞信息的過程,確實會引起電磁波的強弱變化。
  • 專家:手機貼能擋96%電磁波純屬「忽悠」
    手機聽筒貼上一個金屬的貼紙,就能屏蔽電磁輻射?眼鏡片上鍍有專用膜後,就能隔離電腦輻射?以往,「防輻射」產品主要集中在孕婦用品市場,目的是為了呵護 「準媽媽」肚裡的寶寶;可如今,越來越多的產品聲稱能「防輻射」,瞄準的消費者群體也從孕婦向所有人群擴張。記者調查這些「防輻射」產品發現,大多數沒有 相應的國家標準,而所謂的防輻射效果也玄之又玄。
  • 防雷專家稱手機電磁波不會引來雷擊
    今年7月,四川綿陽一村民在用手機接電話時,被雷擊中當場死亡,報導中又認定,手機是引來雷擊的罪魁禍首。  如此多疑似「手機引雷」事件發生,加之電視廣播中不斷提醒人們在雷電天氣時,不要使用手機,難道手機真的會引雷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