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最近,一條關於手機上網危害可比塑化劑的微博受到網友的廣泛關注。微博稱,手機上網會產生比平時多5萬到6萬倍的電磁波。那麼手機上網的電磁輻射真的這麼厲害嗎?
走在大街上,隨處都能看到手機「低頭族」,而說起對手機的依賴,不少西安市民都覺得手機是打發時間的必備品。
西安市民:「上班之後睡覺之前,吃飯等車回家之後都會(玩手機)。」
西安市民:「現在好像真的玩手機的頻率大家都很高,通訊這麼發達,大家好像離了手機和網絡,就是有些很不適應。」
那「低頭族」如此高的手機上網和接聽使用頻率,電磁輻射也隨之增大嗎?電磁輻射方面的專家告訴記者,我國手機的發射頻率在900到1800之間,對應的輻射限制應該是12伏每米.而手機在接打時,上網下載時,只是在電磁波進行交換的一瞬間,才能產生電磁波的輻射。隨後專家通過電磁輻射檢測儀器,分別檢測了不同距離撥打電話時所產生的輻射數據。
陝西省輻射環境監督管理站電磁輻射監測室主任李建偉:「看見沒?三點多,五點多,探頭這個位置就是耳朵和頭的位置,接通了以後它就低一些。當這個探頭距手機三十公分以外,這時候接通的瞬間就比剛才小了很多。說明電磁波從發射出來到接收端的衰減是比較快的,所以建議大家接聽電話能夠用有線耳機,儘量能遠離探頭。」
李主任說,正常手機上網時產生的輻射數據,其實和撥打電話時差不多,而主要是電磁波本底值的增大。通俗的說就是在同一個地方很多人集中使用手機上網或撥打電話產生的電磁輻射輻射,遠遠高於一個人單獨使用手機。
陝西省輻射環境監督管理站電磁輻射監測室主任李建偉:「比如說五六年前,我們測得是0.6或0.8伏每米這個水平。現在就是達到1.5或1.2伏每米。這說明整個城市的電磁輻射本底值在抬高1014據我們初步研究,好像是與這個無線設備的應用廣泛分不開 。」
李主任特別提醒,平時使用手機時,大多都超不過輻射限制的12伏每米,但如果長時間使用手機上網,輻射數據量的累積也會造成對身體的危害。所以「低頭族」們,是時候抬抬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