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林日 任重】當地時間8月31日,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在選舉關鍵州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市發表演講,強力批評川普對國家而言是「有毒的存在」,抨擊其「無法阻止暴力,因為多年來他一直在煽動暴力」。川普及其團隊不甘示弱,針鋒相對地稱是拜登在為暴力示威者「打掩護」,「極左政客」助長了暴力行為。當天,雙方陣營在不同場合就美國由抗議引發的騷亂局面相互攻訐。美國政治新聞網認為,這種你來我往的過招標誌著大選進入一個新階段,「誰的領導將給國家造成嚴重威脅」成為如今雙方爭論的關鍵問題。當地時間周二,川普計劃到訪威斯康星州的基諾沙市,這裡是29歲非裔男子布雷克身中7槍的城市。他能扮演一個「安撫者」的角色嗎?有美國人是這麼期望的;也有媒體說,基諾沙之行是川普競選活動的延續——將暴力與民主黨人執政的城市聯繫起來,因此,他的訪問可能進一步製造分裂。
拜登:如果他連任,美國的暴力會減少嗎?
據《紐約時報》報導,在8月31日的講話中,拜登抨擊川普反覆無常和極具煽動性的執政風格讓美國更加不安全。他說,川普在「很久以前就喪失了對這個國家的道德領導力」,當大火燃燒時,「我們的總統在煽風點火,而不是在滅火」。
針對川普在大選期間一直強調「法律和秩序」,拜登向選民發問:「有人認為,如果他連任,美國的暴力會減少嗎?」他稱,川普可能認為「法律和秩序」的口號讓自己更強大,「但他未能呼籲其支持者停止在美國充當武裝民兵,這表明他是多麼軟弱」。拜登強調,「到目前為止,他從來沒有解決問題,自己卻是問題之一」。
拜登在講話中將抗議與暴力行為區分開來,強調騷亂、打劫、縱火都不是抗議,「這些根本是目無法紀的行為,肇事者應該受到起訴」。對於川普此前指責自己是極左勢力的「工具人」,拜登向選民們發問:「我看起來像一個對暴徒心軟的激進社會主義者嗎?」他說,自己想要一個安全的美國,「遠離新冠肺炎疫情,遠離犯罪,遠離種族暴力,遠離壞警察」。
《紐約時報》評論說,8月31日的講話是拜登近期「罕見」地離開自己的居住地德拉瓦州,到其他地方開展競選活動,這是他目前為轉移共和黨人在上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批評聲浪所做的「最突出努力」。拜登試圖讓這次選舉成為對川普人格及其疫情應對的「全民公投」。
川普:極左政客妖魔化我們的國家
幾個小時後,川普在白宮記者會上對拜登的講話給出「奇怪」的評價,並稱「極左政客妖魔化我們的國家和警察的危險言論助長了暴力」。川普競選團隊發表聲明,指責拜登沒有譴責那些在美國城市「製造恐怖」的極左翼分子,稱他為暴力抗議者開脫。美國政治新聞網站認為,這是來自川普方面的「誤導性回應」,因為拜登的講話內容涉及了他們提出批評的地方。8月31日,川普競選團隊在社交媒體發布一段經過剪輯的視頻,宣稱「在喬·拜登領導的美國,你不會安全的」。
川普與拜登當天的過招並未就此結束,前者在記者會上為被控一級謀殺、涉嫌槍殺兩名反種族抗議者的裡滕豪斯辯護,這在美國引發爭議。川普描述道,這名17歲少年當時試圖擺脫示威者,然後他摔倒了,受到「猛烈攻擊」,「我猜他陷入大麻煩,原本有可能被殺死」,因此採取自衛行動。此案發生在基諾沙。
而在俄勒岡州波特蘭,川普支持者在上周末向抗議警察暴力行為的人群發射彩彈和胡椒噴霧的做法也飽受批評。對此,川普8月31日堅稱,自己的支持者是「和平的」,「彩彈是防禦性的,這不是子彈」。他再度將矛頭對準民主黨人執政的城市,稱芝加哥、紐約犯罪問題嚴重,波特蘭一直在燃燒,這些都被自己的支持者看在眼裡,因此他們進行抗議。
針對川普上述言論,拜登發表聲明稱,他最近兩天都在公開表態中譴責「打著任何政治旗號的暴力行為」,「我敦促總統一道表明這樣的態度,即和平示威是對的,暴力是錯的……如果唐納·川普做不到,那麼他就不是合格的總統。因為顯然,他傾向於看到更多暴力事件發生」。8月31日,拜登的發言人安德魯·貝茨將川普稱為「美國歷史上最目無法紀的總統」。
到訪基諾沙,川普會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當地時間周二,美國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基諾沙。據CNN9月1日報導,川普擬在當天下午開始訪問行程,先視察一處「受暴徒活動影響」的地方,再前往一所高中以及城市緊急行動中心。離開前,他將參加一個討論社區安全議題的圓桌會談。另有消息人士稱,拜登的顧問們正在討論最快本周訪問威斯康星州的可能性。
川普的基諾沙之行自始至終都受到抵制。「請不要來基諾沙,你造成的傷害已經夠多了。」美國《芝加哥太陽報》8月31日的社論說,川普會煽動恐懼,而這僅僅是為了11月的大選。威斯康星州是關鍵搖擺州,他無法拒絕鞏固基本盤的機會。
基諾沙市長與威斯康星州州長已經對川普來訪表達不贊同的立場。不過《華盛頓郵報》1日說,當地人的態度十分複雜。前市議員凱文·馬修森表示,自己的大部分家人與朋友都歡迎總統,因為他能「挽回(混亂的)局面」,此前試圖這麼做的地方領導人都「失敗了」。也有人認為,要先看川普將釋放怎樣的信號,再對他此行做出評價。
《華盛頓郵報》稱,尚不清楚1日的基諾沙是否會出現大規模抗議活動。「我本來計劃組織示威,」一名反種族歧視團體的負責人說,「但後來我想,最好還是忽視他。他希望看到對峙的場面……然後說,『看,這些民主黨人和我們打架』。」社會活動人士傑西·傑克遜也認為,川普希望利用示威者為自己的競選活動「打廣告」,促使「受驚」的白人去投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稱,一些基諾沙的社區領袖不打算在川普視察的地方組織活動,而是希望人們在布雷克被槍擊的社區聚集。
當地時間周一晚,川普證實尚沒有計劃與布雷克的家人見面,原因是對方希望律師在場。《紐約時報》1日批評道,川普很少在公開場合提及布雷克的名字,更不用說對其案件發表評論,只是曾在回答提問時表示,視頻中拍攝到的槍擊場景「不是好苗頭」。該報評論說,一般來說,總統訪問由警察槍擊而引發騷亂的城市前,人們都預期他扮演的是安撫者的角色,然而,現在外界基本不期待川普能起到「鎮痛」作用。相反,他近來的言論令人擔心其會將基諾沙的訪問當作製造政治分裂的武器。
美國《國會山報》稱,愛默生學院8月31日公布的民調顯示,拜登以49%的支持率領先川普2個百分點。根據此前一天美國民主研究所與英國《快報》聯合公布的民調,川普的支持率比拜登高2%,選情之膠著可見一斑。另有最新民調顯示,美國軍人對川普的支持率正在下降,從去年12月的42%降至目前的37.4%,而支持拜登的比例超過43%。
閱讀更多內容請參見今日出版的《環球時報》或下載登錄新版「環球TIME」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