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突現大量蟲子,專家稱這種「么蛾子」清理乾淨即可

2020-11-22 騰訊網

楚天都市報8月7日訊(記者劉孝斌 王永勝 實習生李翠婷)家住漢陽區琴臺大道國信新城小區的王女士,在母親臥室裡發現很多不認識的蟲子,十分擔憂。今日,華中農業大學副教授周興苗表示,這是一種小蛾子,幼蟲喜歡吃穀物、棉織品之類的物品,居民不必擔憂。

今日,40多歲的王女士表示,大約在20多天前,放置在70多歲母親臥室床尾凳與床之間的衣服上,發現不少不認識的蟲子。這些蟲子外面是白色的網狀物,裡面包裹著一個不到1釐米長的黃顏色蟲子。最近,這些蟲子不僅在母親臥室裡的褲子、真絲襯衣上出現,還在毛巾等織品上出現。

「既不知道怎麼這些蟲子叫什麼,也不知道如何處理,家人都非常擔憂。」王女士表示,所以向楚天都市報求助,看這些到底是什麼蟲子。

今日上午,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王女士家,她家是一樓,樓下有一層架空層。她母親的臥室有大窗戶,窗外的外有多根高大的樹木。約1.5長的床尾凳上面蒙著織品,上面還有一些死掉的黃顏色蟲子。打開床尾凳,裡面裝著棉絮等物,上面也有包裹在白色網狀物內的黃色蟲子,有的長著翅膀。

華中農業大學副教授周興苗看過記者發過去的照片後表示,王女士家發現的蟲子實際是一種類似谷蛾的小蛾子,小蛾子的幼蟲喜歡吃穀物、棉織品之類的物品。這些小蛾子可能是居民不經意間帶回家,也可能是從門窗等處飛進居民家,然後繁殖。小蛾子除了會啃食物品,沒有大的危害。居民如發現小蛾子,及時清理即可。可以用糖醋水放到臉盆裡,然後加一點兒肥皂水或者洗衣液誘殺小蛾子。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雲南農大發現「么蛾子」命門
    作為盛軍教授團隊中的一員,經過一年多的研究,從事外來入侵物種研究的桂富榮對這種來自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外來客」已經非常熟悉。「這種『么蛾子』特別能飛,每晚可飛行100公裡,它們還擅長群體作戰,很快能啃光一整片玉米地,啃完後列隊遷移到下一片地,外號『行軍蟲』。
  • 「么蛾子」要來整事了!早發現,早治療!
    有一種么蛾子食量大、特能飛並且還特能生。我國發現這種么蛾子時間是2018年12月26日,發現時間早。防禦及時,所以去年沒在中國造成太大危害。據央視報導,2020年,受境外蟲源、省內定殖蟲源和國內回遷蟲源「三股勢力」的疊加影響,截至4月19日,已在15個州市101個縣發生,累計發生面積62萬畝次。
  • 家裡的花葉子總出么蛾子,學著用「啤酒」兌點「醋」,挺立又油亮
    前幾天花花家裡的君子蘭也出現了情況,開花倒是沒問題,可是葉子卻把花給夾住了,出現了「夾箭」現象,這可以說是很糟糕了,不過花花又新學了一招,絕對能治服花葉的各種么蛾子。要想對付君子蘭「夾箭」的現象,有兩種方法。都知道,君子蘭開花需要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溫度不適就會導致花長得不好或者是根本長不出來,所以我們可以先從改變盆土溫度入手,讓花長出來。
  • 別總想著蝗蟲 防治這種原產美國的"么蛾子"才是當務之急
    但一種來自美國的「么蛾子」卻從2018年底2019年初開始入侵我國,這種叫做草地貪夜蛾的飛蟲與沙漠蝗有一點比較相似,就是特別「能飛、能吃、能生」,一夜能飛150公裡。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在要求穩定糧食生產、抓好重大病蟲害防控時,唯一提到具體名稱的害蟲就是這個草地貪夜蛾。
  • 「美人計」誘殺「么蛾子」|草地貪夜蛾|李繼虎|科技特派員|誘捕器|...
    嚴防「么蛾子」捲土重來便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在田地裡如路燈一般的裝置叫「性誘劑誘捕器」。如同施行美人計一般,性誘劑不斷釋放雌蛾的通訊信號,吸引雄蛾前來交配,隨後將雄蛾困進誘捕器。這種誘捕器可用于田間蟲情監測,也可以誘殺雄蛾減少田間雌蛾的交配。依靠該所技術團隊的研發成果,性誘劑釋放的信息高度專一,只吸引草地貪夜蛾的雄蛾「入甕」,而非其他昆蟲,準確率高達95%。
  • 非洲"么蛾子"來中國了!一天啃光一片玉米地
    夜間行動,有組織有紀律,攻佔全球,我們戲稱它為非洲「么蛾子」,它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重大農業害蟲,短短數日就能糟蹋上萬畝農作物,被侵害者甚至變成「光杆司令」…… 這種「危力」巨大的「么蛾子」就是外來物種,草地貪夜蛾。
  • 南充突現大量「蜈蚣」嚇壞路人 專家:是草鞋蟲
    (網友提供)  2日上午,在位於南充市北幹道的體育中心內,不知從何處鑽出一群群類似蜈蚣的蟲子,百米長的路面上到處都是,嚇壞了從旁經過的市民。  為何會出現這麼多蟲子呢?昨日,華西城市讀本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據了解,這些蟲子是草鞋蟲,因為連日的高溫,草鞋蟲受不了熱,於是從它們居住的地方爬了出來。
  • 深圳多地突現大量小黑蟲!穿這顏色衣服要留心!
    深圳多地突現大量小黑蟲走在路上淋到一身「蟲子雨」,家裡衣服也遭罪,布滿了黑色小蟲。這兩天,不少市民反應,深圳出現了不明來源的黑色小蟲!深圳市民吳先生介紹,他經常途經寶民一路,路邊的行道樹上滿是黑蟲,「黑蟲如豆粒般大小,不時從樹上掉落在路邊停放的車,一些還掉落在行人身上。捏死後有一股很大的臭味,令人噁心。」
  • 「么蛾子」明年危害或更嚴重!瑞麗已實行實時監測
    「么蛾子」明年或更猛!今年草地貪夜蛾遷飛入侵雲南其適生區面積幾近全境在雲南16州市125個縣都發生危害草地貪夜蛾是世界性重大農業害蟲,它具有寄主植物廣、繁殖能力強、危害損害重和通過遷飛導致大範圍成災的特點。
  • 家裡大米生蟲怎麼辦?幾個竅門教給你,有效預防蟲蛾生長
    如果採取的是真空包裝,基本上是不會存在蟲子或蟲卵。因為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根本不知道它是從哪冒出來的,所以就有了一個名詞「么(妖)蛾子」,用來比喻一些無中生有的事情。 家裡常見的蛾子大致分為兩種。
  • 驚現「么蛾子」啃食嫩玉米!成都青白江上演鬥蟲記
    就是那個一夜能飛100公裡,擅長群體作戰,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重大農業蟲害,外號「行軍蟲」的「么蛾子」。 「上周五(7月24日)發現的,經過防治,現在幼蟲基本都消滅了。」成都市青白江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比去年晚了十多天,發現「么蛾子」玉米地大概二十多畝,現在基本已經控制住了。那麼,這些「么蛾子」,是如何被控制住的?
  • 這種蟲子拖著菱形「袋子」吐絲結繭,許多廣州人家裡都發現了!對...
    蟲子在地板上爬住戶家中每天抓10多隻擔心泛濫成災「以前從沒見過這種蟲」,馮先生一家入住新房兩年多,年初偶然發現,家中臥室靠近地腳線的牆角出現一種白色小蟲,平時會拖著一個菱形「袋子」緩慢地在牆上爬行,遇到動靜會停下來,
  • 「么蛾子」要作怪?3000套誘捕器搞它!
    原標題:「么蛾子」要作怪?3000套誘捕器搞它!草地貪夜蛾,您知道是什麼嗎?作為世界十大植物害蟲之一,它的繁殖能力強,對植株危害性大。為了防控這種害蟲,近日,濟源質保質監站在全區範圍內投放了3000套誘捕器,確保秋糧豐產豐收。
  • 圍堵「陸資」民進黨當局又出「么蛾子」
    圍堵「陸資」民進黨當局又出「么蛾子」 2021-01-07 04:12:2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朱延靜 責任編輯:朱延靜
  • 雲南農大發現「么蛾子...
    「這種『么蛾子』特別能飛,每晚可飛行100公裡,它們還擅長群體作戰,很快能啃光一整片玉米地,啃完後列隊遷移到下一片地,外號『行軍蟲』。它們的繁殖速度還特別快,雌蛾一生可多次交配產卵,一般產卵700-900粒,在溫暖的條件下,可產6-10塊卵,每塊100-200粒卵,最多可產卵1500-2000粒。」桂富榮說。
  • 家裡面放很多的米,米裡面就容易生很多蛾子,米還是一樣能吃的
    米生蛾子了還能吃嗎?有些人家裡屯了很多米,時間一長,米裡面就生了很多蛾子,扔掉可惜,可是又怕吃了不安全。那到底米生蛾子了還能吃嗎?讓小編來告訴你吧。大米是稻穀經清理、礱穀、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後製成的成品。
  • 溫州常見的蛾子
    不過最近三伏天的白天實在太熱了,讓我這種廢宅出門爬山是要我的命。幸好么蛾子是趨光性的,所以拍蛾子的活動可以在晚上進行。於是前段時間就每天在陽臺上繞一圈,看看今天又燈誘了什麼么蛾子。發現每隔幾天都能看到新的么蛾子,現在拍的多了以後整理了一下發現一轉眼就拍了23種了,於是又決定更新一篇文章。因為大部分的照片都是在家裡拍的,看我照片的背景就知道了,所以文章裡的蛾子絕對是溫州常見的。
  • 在農村的家裡,如果發現有這種蟲子,我們就應該重視起來了
    如果你在你的農村家庭看到這種蟲子,可要小心了。起初,不少村民們只是很奇怪,沒怎麼注意,但是幾天後他們會發現了這東西移動的。昨天還在這裡,今天就去了另一個地方。事實上,它是家庭中常見的害蟲,它是衣蛾的幼蟲狀態。對於衣蛾來說,農村朋友可能並不陌生。在小的時候,這種事情在家裡更常見,特別是在燈光下,總是有壁虎在捕捉昆蟲的。但是我們看到的飛蛾是一種會飛的東西,很像蝴蝶。
  • 廣州多地突現大量小黑蟲,密密麻麻還難殺!有黃色衣服的要注意了
    這幾天,有不少市民向南都「記者幫」反映,廣州多地出現了大量的黑色細小蟲子
  • 家裡12個地方招蟲子
    消滅家中蟲子的最好方法就是封死所有吸引蟲子的「誘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