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楠,見過嗎?能祛風溼,強筋骨,益肝腎

2020-09-04 太極本草


石楠

來源產地

為薔薇科植物石楠的葉或帶葉嫩枝。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otinia serrulata Lindl.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但以夏、秋兩季採收者為佳,採後曬乾即可。

生於海拔1000-2500m的雜木林中。

分布於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又名千年紅、筆樹、石眼樹、扇骨木、鑿角、石綱、油蠟樹、水紅樹。


【原形態】

石楠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4-6m,有時可達12m。小枝褐灰色,無毛。葉互生;葉柄粗壯,長2-4cm,老時無毛;

葉片革質,長橢圓形、長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9-22cm,寬3-6.5cm,先端尾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疏生具腺細鋸齒,近基部全緣,上面光亮,幼時中脈有絨毛,成熟後兩面皆無毛。

本種葉片形變異較大,幼苗期鋸齒有針刺。花兩性;復傘房花序頂生,總花梗和花梗無毛;花便長3-5mm;花密生,直徑6-8mm;萼筒杯狀,長約1mm;萼片5,闊三角形,長約1mm,先端急尖;花瓣5,白色,近圓形,直徑3-4mm;雄蕊20,外輪較花瓣長,內輪較花瓣短,花葯帶紫色;花柱2,有時為3,基部合生,柱頭頭狀,子房先端有柔毛。

梨果球形,直徑5-6mm,紅色,鮮豔著目,後成褐紫色。種子1顆,卵形,長2mm,棕色,平滑。花期4-5月,果期10月。


性味功效

《全國中草藥彙編》

辛、苦,平。有小毒

祛風止痛。用於頭風頭痛,腰膝無力,風溼筋骨疼痛。

《中藥大辭典》

味辛苦,性平,無毒。

入肝、腎經。

祛風,通絡,益腎。治風痺,腰背酸痛,腎虛腳弱,偏頭痛,風疹。祛風補腎。用於風溼筋骨痛、陽痿遺精。

《中華本草》

味辛;苦;性平;小毒

祛風溼;止癢;強筋骨;益肝腎。主風溼痺痛;頭風頭痛;風疹;腳膝痿弱;腎虛腰痛;陽痿;遺精

【歸經】

肝;腎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或吹鼻。

相關焦點

  • 植物中的「啃老」之物,卻真者難求,可以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溼
    與之相似的還有一種植物,它是植物中的「啃老」之物,也是依靠「拼爹」,地位隨爹而定,而有一個特點就是真者難求,養生尤其善於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溼。桑寄生的特點是四氣屬甘,五味屬苦,養生之功主要在於「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溼」,因此結合實際的應用方法而言,它的養生益處可以按照兩個方面闡述。一、用桑寄生養生可以除風溼。
  • 身披金色絨毛,養生「堅腎益血,強肝養氣」,強壯腰背筋骨、關節
    甚至還可以給我們帶來健康,戰勝疾苦,比如有一種植物與金毛犬同名,也叫做「金毛」,它身披金色的絨毛,典籍中記載養生可以「堅腎益血,強肝養氣」,不僅如此,用它養生還祛風寒溼,養腰背而強壯腰背筋骨、利關節、固腎精。
  • 「自然科普」槲寄生:祛風溼補肝腎 強筋骨降血壓
    全株有祛風溼、補肝腎、強筋骨、降血壓及安胎、催乳作用。來源:大連自然博物館
  • 【本周靚湯】強筋骨,補肝腎,心心念念的羊肉暖身湯來啦
    對於風溼痺痛、肝腎陽虛的人群 更應抓緊這最佳的進補時節, 多選用補肝腎、強筋骨的中藥材 男女都能喝的補腎湯 ▼▼▼ 鹿筋性溫,入肝、腎經,有強壯筋骨、祛風溼的功效,食療中多用於輔助治療慢性腰腿痛、四肢麻痺、關節酸痛等症。杜仲有補肝腎、強筋骨的作用,巴戟除了補腎陽、強筋骨外,還有益精血、祛風溼的作用。
  • 每天了解一點中藥-牛膝(補肝腎,強筋骨,逐瘀通經,利尿通淋)
    《名醫別錄》有言:「療傷中少氣,男腎陰消,老人失溺,補中續絕,填骨髓,除腦中痛及腰脊痛,婦人月水不通,血結,益精,利陰氣,止發白。」圖片來自網絡 牛膝味:甘、苦、酸;性:平;歸經:歸肝、腎經; 功能:補肝腎、強筋骨,逐瘀通經,引血下行
  • 刺果藤,見過嗎?祛風溼,強筋骨,主風溼痺痛,腰肌勞損
    祛風溼,壯筋骨。主治產後筋骨痛,風溼骨痛,腰肌勞損。外用治跌打骨折 《中華本草》 味辛苦;辛;性微溼。祛風溼;強筋骨。主風溼痺痛;腰肌勞損;跌打骨折。 【歸經】 肝;腎經
  • 斑鳩佔,見過嗎?能祛風溼,壯腎陽,主風溼痺痛,腎虛陽痿
    2019-08-13 15:32:13 來源: 太極本草 舉報   斑鳩佔,見過嗎
  • 桑寄生的功效與作用 桑寄生能泡水喝嗎孕婦能吃桑寄生嗎
    主要可以用來去風溼,健肝腎,還能夠強筋健骨,能夠有效緩解腰膝酸軟,四肢無力的情況,能夠去風溼骨痛,還能夠對高血壓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醫學上會把桑寄生用來煎藥,能夠有效抵抗骨髓灰質炎病毒,還有一定的鎮靜作用,也能夠起到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 中醫治療帕金森病宜滋補肝腎 積極、耐心地配合醫生 共同對抗疾病
    而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往往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患者在由坐位變為站立位時,極易出現血壓波動,導致頭暈、眼前黑蒙甚至暈厥等症狀,表現為反覆跌倒發作,此時宜用滋補肝腎、活血柔筋法治療。身患帕金森病十餘年花甲老太反覆跌倒發作61歲的邵奶奶家住河南商丘,身患帕金森病有12年之久。
  • 一味祛風溼中藥既能祛風溼又能通經脈,號稱「大能通十二經穴」
    我今天主要給大家介紹這樣一味號稱能通十二經脈的中藥,它的名字叫路路通。那觀其名字我們也可以記住它的主要功效,路路通,大致可以理解為全身各路都能通。在祛風寒溼藥裡有好多常見常用的藥,如獨活,威靈仙,川烏,蘄蛇,烏梢蛇,伸筋草等等。臨床中這些常用藥效果也不錯。
  • 【今日講解】祛風溼藥:防己
    為行散清利之品,均能祛風溼、止痺痛,治風溼痺痛。防己性寒,清熱力強,尤宜熱痺。防己又善清利下焦溼熱而利水消腫,治水腫、小便不利、痰飲及腳氣浮腫。 防己
  • 石楠:背靠大石,手扶楠木,紅果滿枝,亮麗示人
    薔薇科蘋果亞科石楠屬, 又名筆樹、將軍梨、山官木、石綱、石楠柴、石眼樹、鑿角、鑿木、將軍柴。常綠灌木或小喬木。
  • 農村隨處見的草接骨靈,見過嗎?能祛風溼,舒筋絡
    主治風溼筋骨疼痛,乳腺炎,瘡癤紅腫,骨折。《中藥大辭典》性熱,味澀微辛。祛風溼,舒筋絡。《中華本草》澀;微辛;性涼。祛風除溼;舒筋活絡;清熱解毒。主風溼痺痛;跌打損傷;乳癰;瘡癤;熱淋;溼熱洩瀉【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先用凡士林紗布包繞後,將本品衝爛或配藥敷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