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世家,書香世家
在西漢的時候,班固的先祖班氏可以說是當時的名門望族,有極大的威望。在漢成帝的時候,班氏出了一名班婕妤,她是一名女辭賦家。而班昭的父親班彪的青年時候生活在兩漢交替之際,那時正是王莽新朝。班彪十分有眼光,有政治頭腦。他先勸說稱霸天水的隗囂歸順劉秀,可惜隗囂沒聽。後投奔竇融,為其出謀劃策,使其歸順劉秀,最終竇融立下了很多功勞,並成為東漢的開國大將軍。後來光武帝準備對班彪委以重任,但班彪以有病為由拒絕了光武帝。不過雖然班彪沒在朝廷上,但他卻為朝廷提了很多的建議。班氏家族一直以來人才輩出,歷代長子都是官居要職,其他子弟也都是顯貴。從遠祖到班彪,其間幾百年間,家族積累了大量財富,也漸漸成為書香世家。
班彪生了兩男一女。而他的三個孩子在歷史上都十分出名。長子班固,寫了漢書,為後來人們研究歷史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材料。二子班超,我們或許更熟悉他,「投筆從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些成語都和他有關,他曾經出使西域,為東漢王朝加強對西域的管理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們一家人都為中華民族書寫了一段輝煌的歷史。小時候的生活環境對人的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所以說班固以後有那麼大的成就離不開家庭環境。她出身於顯赫的家族和書香門第,所以為其日後成為才女和歷史學家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繼承父兄遺志,完成漢書巨著
班固的父親班彪十分喜歡歌賦、詩詞和歷史典籍,而且家族的藏書十分巨大。他希望成為司馬遷那樣的史學家,也可以寫出一本歷史巨著,所以他一直孜孜不倦的在研究史學。班彪十分的喜歡史記,他對司馬遷的史記既有讚譽,又有不滿意的地方。於是他作後傳數十篇,這也算作是對史記的一種續寫吧。
班固本人的才學也是十分出眾的,從小名聲在外。他繼承父親的志願,繼續撰寫漢書。而在這個過程也出現了一個插曲,那就是有人偷偷告發班固「私改國史」,班固進了監獄。班固的弟弟出面向皇帝做出了解釋,漢明帝看了班固的漢書,十分的高興,對班固的才能大為讚賞,認為他是寫歷史的人才,進而讓他主持校勘典籍。對班固而言,這也算是因禍得福吧。之後漢明帝資助班固繼續編寫漢書。
公元79年,漢章帝召開了一次十分重要的文化會議,在這次會議上,班固奉皇帝的旨意整理總結成了歷史上有名的白虎通義一書。經過25年,班固基本完成了漢書的寫作,真實地記錄了西漢方方面面的歷史,而其寫作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而這部書也是繼史記之後又一部巨著,有很高的文學地位。後來大將軍竇憲被皇帝下令處死,而身為其幕僚的班固也因而受牽連,最終禁錮而亡。但班固的很多著作都沒有完成,尤其是班固所著的漢書,所以皇帝下令讓班昭續寫漢書,此時的班昭43歲。
班昭自小受到良好的環境薰陶和家庭教育,而且從小就十分聰明,又十分努力的學習,讀了很多的書籍。所以說這些都讓她的學問和寫作能力都非常的好。在漢代,早婚是人們十分崇尚,而這正好與現在的年輕人是相反的。班昭14歲就嫁給了同郡的曹世叔。不過她的婚姻是不幸的,她的丈夫因病早早的就離開了她,對班固的人生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不過雖然經歷了這麼大的打擊,但她並沒有向生活妥協,而是以堅強的意志坦然面對生活,含辛茹苦的養育兒子。真是一位堅強而偉大的女性。班昭受命繼續撰寫漢書後,大部分時間都居住在東觀藏書閣,不斷搜集各方面史料,認認真真的揮筆寫作,無論春夏秋冬,還是白天黑夜,經過數十載的努力寫作,終於完成父兄的遺志,將漢書這部著作完成。
史學著述的開拓創新
對於班昭而言,她在她哥哥班固編寫漢書的時候就已經參與其中,所以編寫起來很順利。而她編寫漢書就是整理、校核和補充父兄的雜稿。而在漢書的傳播過程中班昭有很大的貢獻。百官公卿表和古今人表兩部作品開了一個先河,那就是專門介紹職官制度。這兩部著作拓寬了歷史研究的範圍,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
一代才女,文採斐然
班昭的德才當時聞名天下,皇帝都十分讚賞。多次徵召她入宮為皇后和后妃講學。而班昭也是一位十分優秀的老師,讓她的學生都十分尊重,能得到皇后和后妃這些高貴的女性的尊重,也由此可見班昭確實不是一般人。人們當時都稱班昭為「曹大家」,這是對她才華的肯定。
班昭一生寫了大量的著作,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作品都已經失傳了。這確實讓人很遺憾。不過她的賦由於大多是奉命而寫,所以有些內容過於誇張,但是有些賦確實文筆精彩,語言生動,故而一直流傳下來。她所寫的散文也是別具一格,很有特色,讓人讀起來很有趣,十分吸引人去閱讀。
在班昭續寫漢書期間,她的哥哥班超卻一直在西域,此時的班超年齡也大了,希望能回歸故土,怎奈朝廷沒有理會。班昭想起去世的哥哥班固和已經年老的哥哥班超,心裡很不是滋味。所以她決定幫哥哥班超回歸故土。她用自己的才學和真摯的情感上書皇帝。最終皇帝深受感動將班超接回故土。
影響深遠的「女聖人」
因為班昭寫了女誡,所以被封建正統學者尊為「女聖人」。對於女誡這部書而言,既有有道理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女誡既對中國的歷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同時也傳播到中國的鄰國,成為其封建理念的一部分。
由於班昭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書寫史學和文學作品,所以慢慢的身體也得病了。大約在漢永寧元年,在留下大量的文學著作和史學巨著後,作為史學家和才女的班昭的生命走到了人生的盡頭,離開了這個世界。由於她的才學聞名天下,在人們心中有很大的威望,連皇太后也素服舉哀,對班昭表示悼念。
班昭的人生,平凡與偉大伴隨其一生。作為女性,她既有普通女子所具有的基本情感,也有才女所具有的特別之處。儘管處在婦女沒有任何權力的封建社會,但是她通過自己的才能和勤奮,為中國古代史的研究留下了很多著作,也為中國古代文學留下了輝煌一筆。
本文由歷史的訴求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