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第一女歷史學家,被後人稱為女聖人!

2020-12-04 歷史的訴求

出生世家,書香世家

在西漢的時候,班固的先祖班氏可以說是當時的名門望族,有極大的威望。在漢成帝的時候,班氏出了一名班婕妤,她是一名女辭賦家。而班昭的父親班彪的青年時候生活在兩漢交替之際,那時正是王莽新朝。班彪十分有眼光,有政治頭腦。他先勸說稱霸天水的隗囂歸順劉秀,可惜隗囂沒聽。後投奔竇融,為其出謀劃策,使其歸順劉秀,最終竇融立下了很多功勞,並成為東漢的開國大將軍。後來光武帝準備對班彪委以重任,但班彪以有病為由拒絕了光武帝。不過雖然班彪沒在朝廷上,但他卻為朝廷提了很多的建議。班氏家族一直以來人才輩出,歷代長子都是官居要職,其他子弟也都是顯貴。從遠祖到班彪,其間幾百年間,家族積累了大量財富,也漸漸成為書香世家。

班彪生了兩男一女。而他的三個孩子在歷史上都十分出名。長子班固,寫了漢書,為後來人們研究歷史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材料。二子班超,我們或許更熟悉他,「投筆從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些成語都和他有關,他曾經出使西域,為東漢王朝加強對西域的管理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們一家人都為中華民族書寫了一段輝煌的歷史。小時候的生活環境對人的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所以說班固以後有那麼大的成就離不開家庭環境。她出身於顯赫的家族和書香門第,所以為其日後成為才女和歷史學家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繼承父兄遺志,完成漢書巨著

班固的父親班彪十分喜歡歌賦、詩詞和歷史典籍,而且家族的藏書十分巨大。他希望成為司馬遷那樣的史學家,也可以寫出一本歷史巨著,所以他一直孜孜不倦的在研究史學。班彪十分的喜歡史記,他對司馬遷的史記既有讚譽,又有不滿意的地方。於是他作後傳數十篇,這也算作是對史記的一種續寫吧。

班固本人的才學也是十分出眾的,從小名聲在外。他繼承父親的志願,繼續撰寫漢書。而在這個過程也出現了一個插曲,那就是有人偷偷告發班固「私改國史」,班固進了監獄。班固的弟弟出面向皇帝做出了解釋,漢明帝看了班固的漢書,十分的高興,對班固的才能大為讚賞,認為他是寫歷史的人才,進而讓他主持校勘典籍。對班固而言,這也算是因禍得福吧。之後漢明帝資助班固繼續編寫漢書。

公元79年,漢章帝召開了一次十分重要的文化會議,在這次會議上,班固奉皇帝的旨意整理總結成了歷史上有名的白虎通義一書。經過25年,班固基本完成了漢書的寫作,真實地記錄了西漢方方面面的歷史,而其寫作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而這部書也是繼史記之後又一部巨著,有很高的文學地位。後來大將軍竇憲被皇帝下令處死,而身為其幕僚的班固也因而受牽連,最終禁錮而亡。但班固的很多著作都沒有完成,尤其是班固所著的漢書,所以皇帝下令讓班昭續寫漢書,此時的班昭43歲。

班昭自小受到良好的環境薰陶和家庭教育,而且從小就十分聰明,又十分努力的學習,讀了很多的書籍。所以說這些都讓她的學問和寫作能力都非常的好。在漢代,早婚是人們十分崇尚,而這正好與現在的年輕人是相反的。班昭14歲就嫁給了同郡的曹世叔。不過她的婚姻是不幸的,她的丈夫因病早早的就離開了她,對班固的人生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不過雖然經歷了這麼大的打擊,但她並沒有向生活妥協,而是以堅強的意志坦然面對生活,含辛茹苦的養育兒子。真是一位堅強而偉大的女性。班昭受命繼續撰寫漢書後,大部分時間都居住在東觀藏書閣,不斷搜集各方面史料,認認真真的揮筆寫作,無論春夏秋冬,還是白天黑夜,經過數十載的努力寫作,終於完成父兄的遺志,將漢書這部著作完成。

史學著述的開拓創新

對於班昭而言,她在她哥哥班固編寫漢書的時候就已經參與其中,所以編寫起來很順利。而她編寫漢書就是整理、校核和補充父兄的雜稿。而在漢書的傳播過程中班昭有很大的貢獻。百官公卿表和古今人表兩部作品開了一個先河,那就是專門介紹職官制度。這兩部著作拓寬了歷史研究的範圍,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

一代才女,文採斐然

班昭的德才當時聞名天下,皇帝都十分讚賞。多次徵召她入宮為皇后和后妃講學。而班昭也是一位十分優秀的老師,讓她的學生都十分尊重,能得到皇后和后妃這些高貴的女性的尊重,也由此可見班昭確實不是一般人。人們當時都稱班昭為「曹大家」,這是對她才華的肯定。

班昭一生寫了大量的著作,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作品都已經失傳了。這確實讓人很遺憾。不過她的賦由於大多是奉命而寫,所以有些內容過於誇張,但是有些賦確實文筆精彩,語言生動,故而一直流傳下來。她所寫的散文也是別具一格,很有特色,讓人讀起來很有趣,十分吸引人去閱讀。

在班昭續寫漢書期間,她的哥哥班超卻一直在西域,此時的班超年齡也大了,希望能回歸故土,怎奈朝廷沒有理會。班昭想起去世的哥哥班固和已經年老的哥哥班超,心裡很不是滋味。所以她決定幫哥哥班超回歸故土。她用自己的才學和真摯的情感上書皇帝。最終皇帝深受感動將班超接回故土。

影響深遠的「女聖人」

因為班昭寫了女誡,所以被封建正統學者尊為「女聖人」。對於女誡這部書而言,既有有道理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女誡既對中國的歷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同時也傳播到中國的鄰國,成為其封建理念的一部分。

由於班昭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書寫史學和文學作品,所以慢慢的身體也得病了。大約在漢永寧元年,在留下大量的文學著作和史學巨著後,作為史學家和才女的班昭的生命走到了人生的盡頭,離開了這個世界。由於她的才學聞名天下,在人們心中有很大的威望,連皇太后也素服舉哀,對班昭表示悼念。

班昭的人生,平凡與偉大伴隨其一生。作為女性,她既有普通女子所具有的基本情感,也有才女所具有的特別之處。儘管處在婦女沒有任何權力的封建社會,但是她通過自己的才能和勤奮,為中國古代史的研究留下了很多著作,也為中國古代文學留下了輝煌一筆。

本文由歷史的訴求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孟子只是亞聖,孔子才是聖人,但有五位君主也被稱為「聖人」
    古代對人的尊稱中,恐怕沒人能超過孔子,他是中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由於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得孔子的地位在後世讀書人心中更高,後來孔子被稱作"聖人",而儒家學說的繼承和發展者是孟子,孟子只是被稱為"亞聖"。
  • 中國古代4大聖人,第1名被諸子百家稱為「宗師」,孔子排倒數
    文/醉佳人歷史短視頻中國古代4大聖人,第1名被諸子百家稱為「宗師」,孔子排倒數歷史上總有那麼一類人,他們所做過的很多事,都被後人銘記,而且所做的事,可以說大多都對社會的發展和歷史的演進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 中國古代的7大「聖人」:亞聖孟子,詩聖杜甫,文聖孔子,酒聖…
    中國古代的7大"聖人":亞聖孟子,詩聖杜甫,文聖孔子,酒聖…在中國古代封建時期產生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流傳到現在沒被人們冠以十分尊敬的稱謂。比如我國唐代大詩人李白就被人們稱為詩仙,中國有一句古話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那麼從古至今幾千年以來可以被人們冠以'聖'這個稱謂的人可是有很多,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些常見領悟中的聖人吧!不得不提的就是有著亞聖之稱的孟子了,孟子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又一位偉大思想家。
  • 中國古代4大聖人,孔子排了第4位,排第1位的被稱為百家宗師!
    在古代的四大聖人名師中,孔子排在第四。孔子是春秋末期的魯國人,祖籍在如今的河南。他是古代有名的思想,教育家,是他倡導了私人教學的開頭,是儒家學的創始人。他帶著部分弟子四處遊歷了多個國家長達十幾年。在晚年的時候寫了六部經書。
  • 中國古代第一女科學家,是如何把一生過成傳奇
    王貞儀,200多年前的第一位中國女科學家! 默默無聞的一生裡她曾堅定地抬頭仰望星空,她的一生尤如流星般短暫,留下的卻是永恆的璀璨。 (一) 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是我們對古代女性的第一印象。
  • 先天聖人中有兩個女神仙,裡面沒有女媧娘娘
    說到先天聖人,很多讀者想到裡面一定有女媧娘娘,但是在《西遊記》中也有六個先天聖人,然而裡面並沒有女媧娘娘。人們常說「天地本無極,無極生太極」,在書中有兩個不同的空間,其中一個叫做先天無極界,另一個叫做開天太極界。
  • 何謂聖人,哪些人可以稱為聖人?
    但後來的諸子百家,乃至古今各種宗教、學派,也都有自己認定的聖人,但道家的黃老列莊;儒家的堯舜孔孟;墨家的大禹等聖人是受到後世公認的。不過孔孟可以稱為聖人,他們貴在自己的德行堅持,可以說是人倫之至。聖人也可以說是為人達到頂峰之人,他們的思慮不在己在眾,是以德行教化萬民不以名利為先,古來聖賢皆寂寞,他們以身作則卻不受認同,總不被理解,這在尋常人眼中亦是可悲,不過在聖人眼中亦是一種高潔的堅持。同時在君主時代這聖人也是地位的象徵,古來帝王者位及至高者皆稱為聖,故有聖上這亦是天子的另一種尊稱。
  • 中國十大聖人,你了解多少?
    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創始人。漢以後,孔子的學說逐漸成為中國封建文化的正統,影響極大,後世一直把他尊為「聖人」,號稱「至聖先師」。亞聖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國(今山東鄒縣東南)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著有《孟子》一書,是儒家的經典之一。他被認為是孔子學說的正宗繼承者,與孔子並稱為「孔孟」,尊為「亞聖」。
  • 中國古代的十大才女,看看你知道幾個
    中國古代的十大才女,看看你知道幾個。在我國的古代都是重男輕女的,在當時是比較流行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女子一般都是在家相夫教子,但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依然還是出現了很多的才華橫溢的女子,她們也是千古流芳。
  • 《三生三世》中有五個上神級別的女神仙,墨淵的母親是先天聖人
    在電視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中最厲害的神仙就是上神級別了,在劇中有很多法力無邊的上神,比如天地主宰的東華帝君,也有四海八荒第一戰神的墨淵上神,然而在電視劇中也有很多法力高強的女神仙,也是上神級別的女神仙。
  • 法國「聖人」在中國傳教期間欺壓百姓,玩弄女教徒,最終被處死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聖人」是指智慧最高、品德最高尚的人,或者才德兼備的人,亦或是其思想可以影響一個國家甚至全世界的大善人,例如孔子。然而,西方有一個「聖人」卻在中國無惡不作,甚至因他發生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他的名字,被中國人永遠銘記,因為他造成了我國近代史上一段屈辱的歷史。
  • 狂野亞馬遜的女戰士實際上存在嗎?
    (1)亞馬遜女戰士傳說古希臘人在歷史和神話中都一再提到她們,她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紀左右。被描述為強大的戰士,對自己的技藝如此執著,以至於砍下一隻乳房以便成為行動敏捷的弓箭手。他們僅生活在女性社會,出於生育目的,每年接待男性戀人一次。這些兇猛,獨立,崇拜女神的婦女被稱為亞馬遜。
  • 劉伯溫預言未來中國將誕生一個聖人,真相驚人
    而聖人降世的傳說在世界各處層出不窮,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都有關於聖人降世的傳說,看來,在這個問題上,世界古今中外的人士的思想出奇的一致。民間神人劉伯溫也曾有有一段預言,是關於紫微聖人的。未來教主臨下凡,不落宰府共官員,不在皇宮為太子,不在僧門與道院,降在寒門草堂內,燕南趙北把金散。看來,這位未來教主出身寒門,估計會在京津一帶傳教。
  • 古代有個敢說話的人,被稱為「聖人」
    犧牲(祭品)既成,粢(zī,古代供祭祀的穀物)盛既潔,祭祖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社」指土神,「稷」指穀神,後「社稷」演化為即國家)。 用現代話翻譯出來是: 孟子說:「百姓最為重要,國家其次,國君為輕。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應允的做國君,得到國君應允的做大夫。國君危害到土神穀神(指國家),就改立國君。
  • 著名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李學勤去世 曾指中國古代文明被貶低
    在甲骨學、青銅器等領域均有重要建樹 李學勤1933年3月生於北京,是著名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中國先秦史學會名譽理事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 希臘神話中的亞馬遜女戰士是真實存在的嗎?
    現代歷史學家認為在公元前8世紀的《荷馬史詩》中首次被記載的亞馬遜人是虛構的。但之後在20世紀90年代,考古學家開始在同一個區域的古代戰士墓葬中鑑定出女性的遺骨。根據研究學者Adrienne Mayor所說,其中一些遺骨上有著戰鬥時留下的傷痕,比如說扎入骨頭的箭頭,而且作為陪葬品的兵器也符合古希臘作品中的亞馬遜人。
  • 孔子是「至聖」,孟子是「亞聖」,那儒家其它四位聖人都是誰?
    後來曾參被稱為「宗聖」,意思是他是孔門的正宗,孔子早逝的傑出弟子顏回則被稱為「復聖」。後來曾參的後人、顏回的後人和孔家共用一個家譜,著名主持人曾子墨就是曾家的後代。子思則被稱為「述聖」,他又教導出了一個傑出的弟子孟子,孟子和孔子並稱為儒家的「至聖」和「亞聖」。
  • 世界歷史上最著名的十大聖人,三位來自中國
    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聖人,三位來自中國 聖人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一種人,他們對於人類思想的影響是很重大,雖然過去了數百年甚至數千年,但依舊存在於我們生活之中。世界十大聖人,為世界的發展和思想進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時至今日,他們仍站在人類的至高點。
  • 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五位女將領
    中國古代的女性,地位都是比較低的,甚至沒有受教育的機會,因此中國古代的女性,名人數目相對沒有男性那麼多,尤其是能上戰場的女將,更是鳳毛麟角了。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五位女將領。
  • 中國古代最傑出女科學家 僅活29歲 死後203年名字被一小行星命名
    由杜石然主編的《中國古代科學家傳記》中,提到的女科學家僅有一位。專門研究中國科技史的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所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中,也極少提及中國女科技人員。我們之前的教科書上也僅提到宋末元初的黃道婆,但她也只是改進了棉紡織技術;還有就是嫘祖,即我們的祖先黃帝的結髮妻,她是養蠶業的發明人。然而,不管嫘祖還是黃道婆等只不過是跟科技有關,還談不上科研,真正的女科學家確實難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