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謙君子葉聖陶,中國兒童文學之父,懷瑾握瑜心若芷萱

2020-12-06 有文化的小樣兒

「田野裡夜間的風景和情形,只有稻草人知道得最清楚,也知道得最多。他知道露水怎麼樣凝在草葉上,露水的味道怎麼樣香甜;他知道星星怎麼樣眨眼,月亮怎麼樣笑」,就在以前,我們的孩子們還沉迷於《白雪公主》悽美的愛情故事,還津津有味的品讀著《一千零一夜》中一個個奇異荒誕的世界。

美麗的童話

但是《稻草人》的橫空出世打破了這一現象,也正是因為有了葉聖陶,才有了中國兒童的文學世界,孩子們才有了屬於自己的童話,我難以想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是如何妙筆生花寫出那般爛漫動人的文字的。

稻草人

1894年,葉聖陶出生於江蘇蘇州,溫文爾雅的江南水鄉自也孕育了葉聖陶謙謙有禮的人格,1916年,年僅22歲的葉聖陶譜寫出了中國第一部童話作品《韜草人》,這讓人耳目一新的文學創作形式,在中國文壇上自然也是引起了很大爭議。但不得不承認,這部作品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國也由此有了自己的童話,這樣重大的意義是中國任何一部兒童文學作品都比擬不了的,葉聖陶的名字也開始變得家喻戶曉,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關注起了兒童文學世界。

葉聖陶

我一直很佩服葉聖濤,我喜歡他獨特卻又客觀的見解,他總能想人所不能想,及人所不能及,他能看見孩子們眼中熠熠的星光,他能讀到灰色世界裡的五彩斑斕,每當我拿起葉聖陶的書,總是手不釋卷,字裡行間裡溢出來的天真和美妙讓人不禁莞爾一笑,他對文學創作的愛早已深入骨髓,他對這個世界總是有著新奇而又特別的看法。

葉聖陶手稿

葉聖陶的文字雖然看起活潑開朗,但是實則卻帶著一種苦難和悲哀,意趣雋永的語言卻是有著細膩深遠的藝術格調,他的文字總有一股奇異的力量,似涓涓的流水,又好似恢弘的江河,總是在不經意間便動人心弦,我佩服葉聖陶深厚的文字功底,每當我捧起他的書,我就沉迷於其中,不知不覺,一個安靜的下午已經度過,葉聖陶的書用來消磨時光,是最好不過了,看他的書,你能從詼諧中感受到悲哀,從天真中感受到不幸,那樣的文字怎能不令人心動?

葉聖陶與友人

但是,我認為,相比於一些葉聖陶優美的文字,他的人格魅力才讓人更加欽佩,對待平輩葉聖陶是文溫爾雅,對待晚輩總是疼愛有加,待人接物總是有著一股子和氣,平易近人的笑容總是讓人忍不住想更多的了解他一些,「溫、良、恭、儉、讓這五個大字是做人的一種美德,我覺得葉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

這是臧克家對他的評價,是對於自己的事業,或是對於自己的創作,他總是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常常修改自己已經寫好的文章,直到深夜,我深深佩服葉聖陶的這種精神,也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如他一般的人。

葉聖陶

我想每個人都需要這樣的精神食糧吧,那不僅僅是你為了夢想不懈奮鬥的動力,更是讓你在心酸疲憊時可以支撐的肩膀,葉聖陶的身上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很多,虛心求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修養,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漸漸的發現,越是德高望重的人反而愈加虛懷若谷,我們社會不也正需要這樣的人嗎?

葉聖陶故居

各位小可愛們,你們還知道哪些關於葉聖陶的童話故事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別忘了給小編一個關注哦!

相關焦點

  • 導演劉競:千帆如歌濯本心 心若芷萱 且美且行
    初識劉競,她是顧盼生輝,儀態萬千的演員,可當嫋娜少女羞,歲月無憂愁的形容劉競;再識,她是踏浪前行,無畏無懼的導演,仍懷瑾握瑜心若芷萱,昔日靈氣盡在,又見修養存藏。「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聽說過居安思危的我們都知道以水性比人性,可以得出成與敗之間的關係。
  • 2月16日:中國現代作家、兒童文學作家、教育家葉聖陶逝世
    新華社北京2月15日電(記者李曉建)1932年2月16日,日本在中國東北策劃組成偽「東北最高行政委員會」。日本當局發表聲明,稱「東北已脫離中國而獨立」並決定成立偽「滿洲國」。    1982年2月16日,第一次「全國千名優秀體育教師獎」評選活動在北京揭曉,並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授獎大會。這次評選的對象是中、小學體育教師。
  • 從葉聖陶的《小白船》,淺談兒童文學在孩子成長路上的3大意義
    尤其對於孩子們而言,兒童文學作品是他們打開世界的一扇窗口,也是他們與世界、與未來產生連接的最好通道。好的兒童文學作品,在孩子成長道路上有著無可比擬的重要意義。我想說:「好的兒童文學作品,是兒童走向世界的階梯。」在兒童文學的海洋中,美麗的大自然,廣袤的宇宙,複雜的社會都是蘊藏其中的珍寶,它們通過各種各樣的作品形式增長孩子的知識,擴大他們的視野。
  • 非虛構寫作與中國兒童文學
    自新文學運動以來,中國現當代兒童文學已走過百餘年。回顧百餘年發展歷程,非虛構寫作傳統為我們觀察中國兒童文學的歷史嬗變提供了一個獨特視角。 繼承「文以載道」的創作傳統中國現當代兒童文學誕生於新文化運動的大潮之中,與以成人為讀者對象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同頻共振。
  • 兒童文學如何正確啟迪心智
    兒童文學作為一種受眾特殊的文學,在幫助兒童認識社會、認識歷史、豐富生活經驗、增長知識、啟迪心智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優秀的兒童文學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反之,則對他們的成長無益,甚至有害。
  • 空姐日誌:亦靜亦動,懷瑾握瑜
    童亞琳SEPTEMBERI Do Gril在藍天的懷抱裡飛翔對自己的職業恪盡職守,亦靜亦動,懷瑾握瑜飛行六餘載,她始終保持著剛接觸飛行時對這個行業的敬畏心和熱忱,空乘的工作不僅是貼心優質的服務,將旅客安全舒心的送達目的地,更是飛行的最終使命和意義。
  • 清末民初兒童文學翻譯探究
    與此同時,以梁啓超為代表的中國先進人士在目睹國家危難後,開始積極尋求救國方法,提出「小說乃國民之靈魂」的觀點,文學被當作社會改良的有效工具。由於兒童觀的轉變,兒童從「縮小的成人」成為「未來國民」,人們在關注成人文學的同時也將目光投向「未來國民」,開始有目的地譯介外國兒童文學作品。因此,清末民初的兒童文學翻譯極具現實性。
  • 兒童文學翻譯的研究範式
    此外,全球營銷策略及改編成電影,對兒童文學經典跨界傳播起到了推動作用。圖畫書翻譯是兒童文學作品特有的翻譯難題。圖畫書在西方許多國家的發展已相當成熟,近幾年在中國圖書出版市場的份額也在大幅增加。兒童文學批評家方衛平認為,「我們對圖畫書的文化認知和審美感受程度,在整體上還十分有限」。兒童文學翻譯家林良也曾指出,我們對兒童書中的插圖不甚重視。
  • 提升我國兒童文學研究品質
    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徐德榮表示,儘管我國兒童文學研究在兒童文學史、兒童文學原理和兒童文學批評等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但研究的深度、廣度和創新度尚待加強。在兒童文學史方面,需要通過更多的實證來展現中國兒童文學萌發和演進的歷史脈絡;在兒童文學原理方面,需要新的研究範式來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兒童文學學科;在兒童文學批評方面,需要創造良好的批評氛圍,為年輕學者提供更多展示深刻思想和敏銳洞察力的機會。我國兒童文學研究人員已形成了老中青的梯隊態勢。
  • 青華中學學生在「葉聖陶杯」作文大賽獲獎
    一等獎獲獎證書  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4月3日訊 (記者 劉慧慧) 在第17屆「葉聖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中,煙臺青華中學有4名學生獲獎,其中呂曉傑獲得了一等獎  記者了解到,「葉聖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由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主辦、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和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中學生》雜誌社承辦,參賽對象為高中生。青華中學四位同學呂曉傑、陳怡佳、楊晨瑜、潘一婷經過初賽到決賽層層選拔,在專家組嚴謹而公正的評選中脫穎而出,分獲全國決賽一等二等三等獎。
  • 首屆中國兒童文學徵文大賽榜單上線 TOP150 作品動態刷新
    11 月 20 日,恰逢世界兒童日之際,首屆中國兒童文學徵文大賽的榜單頁在人民日報數字傳播、中國福利會、閱文集團等平臺同步上線。閱文起點讀書站內作家倍梵能的《星遇空寂》、小鹿麼麼的《茅草垛裡的風箏》、QQ 閱讀站內作家克拉索特金的《獵人與輕騎兵》等多部作品均登上首日榜單。
  • 多位兒童文學作家評論家雲上對話「童年中國書系」
    本報訊近日,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與冰心獎辦公室共同主辦「『童年中國書系』出版座談會——『對話』與『聲音』:淺議兒童文學創作的邊界、蛻變與突破」出版座談會,二十八位兒童文學作家、評論家齊聚網絡,雲上巔峰論「道」。  冰心獎創立者之一、兒童文學作家葛翠琳先生特意為座談會發來賀辭。
  • 優秀的兒童文學,提供的是什麼
    單從這幾個開頭,就知道這類用心的兒童文學不同於單純講「故事」的爽文,避免平直淺白,具有審美的難度。  追求審美就意味著追求「微妙」的美學。「微妙」意味著意義的多樣性,它促使心靈進行更多的思考。聖·埃克絮貝裡《小王子》全書瀰漫著一股罕見的憂鬱氣息。玫瑰花每天以她敏感多疑的虛榮心折磨著小王子,一直到小王子逃之夭夭。
  • 優秀的兒童文學,提供的是什麼?
    單從這幾個開頭,就知道這類用心的兒童文學不同於單純講「故事」的爽文,避免平直淺白,具有審美的難度。追求審美就意味著追求「微妙」的美學。「微妙」意味著意義的多樣性,它促使心靈進行更多的思考。聖·埃克絮貝裡《小王子》全書瀰漫著一股罕見的憂鬱氣息。玫瑰花每天以她敏感多疑的虛榮心折磨著小王子,一直到小王子逃之夭夭。
  • 兒童文學作家稀缺 優質作品少
    隨著國內文化事業的繁榮和兒童文學的發展,湧現出了越來越多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家和作品,在為這些可喜的現象感到振奮和鼓舞時,我們也慢慢清醒認識到,兒童文學的創作和出版上仍有一些問題是無法忽視和迴避的。曹文軒、常新港、張之路、沈石溪四位深受孩子們喜愛的兒童作家被稱為「兒童文學四大天王」,他們代表著中國當代兒童文學創作中四種重要創作類型,探索追求兒童文學創作的美學高度、思想深度、題材廣度與人性關懷的厚度,在近二十年的歲月中逐步成為一代又一代中國孩子閱讀的新經典。
  • 城訊|從《鄉愁》引起福州話文讀熱議~誰似《謙謙君子》壽山一片石
    由中國寶石協會主辦的2000年北京第十八屆全國珠寶、首飾暨中國「國石」候選石精品展覽會期間,中國寶石協會牽頭舉行了「中國『國石』評選活動」,再石種類的評選中,福州壽山石不負眾望,以28票的高票榮獲第一名,被譽為「石中之樣」。
  • 70位作家70部作品,集結70年兒童文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蔣肖斌)10月20日,由北京出版集團旗下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主辦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兒童文學經典作品集」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北京出版集團總編輯李清霞介紹,「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兒童文學經典作品集」是一套總結現當代中國兒童文學成果和經驗,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而策劃的大型兒童文學叢書。70位作家70部經典作品,在今年10月前全部完成出版。叢書以作家個人作品精選集的形式,全方位、多層次地呈現當代中國原創兒童文學的多維風景,是中國原創兒童文學繁榮創作的集中體現。
  • 見證近三十年兒童文學發展的《蒲公英》,正「憑藉好風,播撒種子」
    從每年發起的「新青藤」童書榜、向農民工子弟學校贈書,到推動中日兒童文學交流、推介上海作家動態,這些點滴細節都呈現在了有近三十年歷史的會刊《蒲公英》之中。 一年一期的《蒲公英》刊物中,每期都有許多知名兒童文學作家和關心上海兒童文學發展的人士亮相,分享自己對兒童文學當下癥結和未來發展的評析或寄語。
  • 「百年上海兒童文學展」巡禮滬上五代兒童文學作家風採
    展覽通過「起航」「變革」「復興」「引領」「傳承」五個板塊,介紹了中國兒童文學的輝煌成就與跨越式發展。作家牆上可領略跨越了五代的九十多位上海兒童文學作家的風採。    「百年上海兒童文學展」從現有上海兒童文學基地館藏中擷取部分資料進行展陳,展出近三百件涵蓋百年來上海兒童文學發展史上小說、童話、幼兒文學、報告文學、散文、詩歌、理論研究等不同載體的作家史料,包含創作手稿、作品、藏書、報刊、信函、證書、照片、學術交流等不同類型。    上海是中國兒童文學的重鎮和發源地,現代意義上的兒童文學在這片土地醞釀、探索、啟航。
  • 首屆年度兒童文學新書榜發布,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
    (徐 航 攝)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只恆文)兒童喜歡閱讀什麼類型的圖書,兒童文學作品在當下該如何立體呈現,兒童文學創作的突圍路徑在哪裡……這些家長和兒童文學閱讀與寫作中的問題,你不妨到首屆年度兒童文學新書榜中找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