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近三十年兒童文學發展的《蒲公英》,正「憑藉好風,播撒種子」

2020-11-26 騰訊網

中文科幻世界最大的數據可視化和關聯查詢網站公測開放 | 隈研吾設計的村上春樹圖書館發布最終效果圖 | ......

近年來上海作協主管的上海中日兒童文學美術交流協會以更為專業化、學術化、文學化的工作方向得到各方高度評價。從每年發起的「新青藤」童書榜、向農民工子弟學校贈書,到推動中日兒童文學交流、推介上海作家動態,這些點滴細節都呈現在了有近三十年歷史的會刊《蒲公英》之中。

一年一期的《蒲公英》刊物中,每期都有許多知名兒童文學作家和關心上海兒童文學發展的人士亮相,分享自己對兒童文學當下癥結和未來發展的評析或寄語。今天分享的文章來自上海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王偉,他為今年的《蒲公英》書寫了文章《憑藉好風,播撒種子》,期待會刊「一起承擔好向廣大的兒童文學讀者播撒種子的使命,一起為新生命的心靈成長護土、培根、澆水,一起為未來塗抹上一道明麗的基色」。

任哥舒先生要我給《蒲公英》寫篇寄語,我感到有些忐忑。因為每逢說到兒童文學,我的內心都會泛起一種酸澀的回味,感到一種無法彌補的缺憾。

我的童年正逢荒蕪年代。嗷嗷待哺的我們,常常只能從劫後餘生的少量成人書中去探尋世界。記得我看的第一本「兒童文學」是少兒版《西遊記》,轉借到手時早已翻爛了封面封底,一副逃過大難、苟且偷生的樣子。就是那樣,我還是讀得津津有味、欲罷不能,因為急著要還、再借很難,我不得不動手在作業本上抄了兩三回,把猴王出世、大鬧天宮的故事,變成了屬於自己的讀本。後來又陸續讀到少兒版、64回的《水滸傳》,充滿革命意蘊也少長鹹宜的《高玉寶》和《閃閃的紅星》。

就在這飢不擇食的狀態中,我和許多同輩人跨越了童年。很快,一大批兒童文學刊物和書籍雨後春筍般冒出時,我們自恃已摸到成年的門檻,早已不屑那些「小兒科」——我們跟一個時代,就這麼毫不留戀地揮別了。至今我還常想,沒有經歷過兒童文學滋養的我們這一代,是否真正地長成了健全的人格和心理,是否有些美好的東西,未能在最適宜的時間嵌入我們的心靈。

我因此有些逝水如斯的喟嘆,也因此深切地感到兒童文學對於一個人成長、對於一個靈魂塑形鑄造的不可或缺。我對兒童文學和兒童文學作家們,常懷敬畏和敬重之心。那些寫作者手中的筆,真的有千鈞重啊!

我覺得自己應該謹言慎語,但兒童文學界的朋友們總是熱情邀我參加活動,熱情要我表態發言。如今,任哥舒先生的盛情也卻之不恭,我就借蒲公英這樣一種秉性特別的植物,有感而發說幾句吧!

蒲公英藉助風的力量,把自己的種子播撒出去,在新的土壤上孕育出新的生命。我想,我們的刊物,應該對得起「蒲公英」這個名字賦予它的生命力,把播撒種子作為自己始終如一的職責和擔當。《蒲公英》的播撒,就是助力協會凝聚和培養一批充滿仁心、仁愛的兒童文學作家,讓大家在同一面旗幟、同一個平臺上,傾心交流,悉心探求,精心磨礪,同心奉獻,一起承擔好向廣大的兒童文學讀者播撒種子的使命,一起為新生命的心靈成長護土、培根、澆水,一起為未來塗抹上一道明麗的基色。

蒲公英是一種承載夢想的生命,歡悅的小傘兵漫天飛舞,把探尋的觸角伸展到世界各個角落。而夢想是創新的動力,作為協會的重要園地,《蒲公英》應致力於為加盟協會的兒童文學寫作者和工作者,提供創新的動力和輔助。我一直以為,上海是中國兒童文學的重鎮,擁有陣容完整的老中青三代兒童文學作家和薪火相傳的優良傳統,誕生過一系列重要作品。而在變動不居的新時代,只有傳統的繼承,耽於廝守一塊田園淨土,是難以行穩至遠的;同時,因為特殊的城市地位和影響,上海在兒童文學領域,更有向世界展示中國的使命。從這些意義上說,我們的兒童文學創新發展,具有更為廣泛的意涵。對於少年兒童,夢想、幻想常常是同義詞。新時代是一個充滿幻想的時代,秦文君會長提出要開掘幻想類的兒童文學,讓幻想文學和現實主義的創作形成雙翼。我覺得,這就是創新發展的一個方向。

蒲公英是一位播種希望的使者,要在新地方孕育新成長,就要能生根、發芽,而孩子們的心靈就是我們紮根的土壤。兒童文學不應是一種裹著糖衣、單向灌輸的說教文字,不只是新時代的《千字文》和《幼學瓊林》。它除了向孩子們傳輸知識,更要滋潤他們的心靈,給予他們成長的希望和自信。互聯互通社會的少年兒童,其心靈世界的瑰麗奇異,超乎我們的想像。我們和他們,其實是在同步跟進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我想,如果《蒲公英》能夠導引協會的作家們,以一種平等的心態,更好地走進孩子們的天地、親近他們的心靈,那麼刊物和協會的生命力,一定會得到有力的接續和延展。

我翻閱前兩期的《蒲公英》,在這個安靜的園地裡,看見了一片繁花密枝。許多話題,顯現了協會作家們的敏感、敏銳和思索、探索。除了秦文君會長提到的幻想與現實的雙翼,還有文學與科普的結緣和都市兒童的特有生態、童年體驗的生命情懷等等,這些都是值得上海兒童文學特別關注的,一旦做出努力,其結果是可以讓上海兒童文學獨樹一幟的。我覺得,作為一個交流協會的會刊,《蒲公英》還可以多些外來經驗和跨界融合(比如文學和美術)的介紹,讓協會的成員得到更多的學習借鑑。

上海作協宣傳片

在巨鹿路愛神花園院內,一面爬滿老藤的高牆邊,懸掛著「中日兒童文學美術交流協會」的銘牌,和詩詞學會、上海文學基金會的銘牌排列在一起。每次抬眼看到它,總讓我感覺在提醒我:這個交流協會是上海市作協大家庭中的一員。那塊鍍銅銘牌的表面,有著點點滴滴的鏽斑,面貌顯得蒼老,但我知道它內裡的年輕態和綿延的生命力。協會集聚了那麼多上海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家,他們在為上海兒童文學的參天大樹持續澆灌;協會還有《蒲公英》,只要有好風,就能讓生命的種子飄揚。

新媒體編輯:鄭周明

配圖:攝圖網、出版書影

2021·文學報40周年·訂閱有禮

訂閱2021年全年報紙,截圖發公號後臺,隨機贈送40周年文創一份。

每天準時與我們遇見的小提示:

相關焦點

  • 蒲公英行動:播撒民族文化的種子
    自2003年開始,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無數次地往返於城市和邊遠民族地區之間,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教育公平,通過自身的力量把民間美術引進教學,保護民族地區文化的多樣性。在他們之中,有藝術家、美術教育工作者,他們都是「蒲公英行動」的志願者。
  • 一位民間勸學者播撒「蒲公英種子」
    從2008年起,邰勇夫花光了自己10餘萬存款,奔走了近千所學校免費演講上千場次,聽眾達到20餘萬人次,收到熱烈反響。  他說:「我雖然是個小人物,但卻願意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出一份力。這種聲音,有人講,總比沒有人講強。」
  • 蒲公英的種子
    小姑娘羞澀地叫了一聲「老師好!」然後就自覺地站在一邊聽著父母在給我們介紹家庭情況,水沒有了馬上給我們添上。曾經有一段時間我總覺得像他們一樣的學生大部分會少一股靈氣,和那種睿智的眼神以及寬廣的視野,這些缺乏的素質並不利於他們以後自身的發展,但現在另一種想法佔據了我的頭腦,他們身上所擁有的那些品質才是他們以後成功的關鍵。奉獻精神,吃苦耐勞,能替別人著想往往是這些東西才覺得一個人的發展。
  • 【最美輔導員】王靜:用心播散「夢想種子」的蒲公英
    王靜,女,漢族,1983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2010年6月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同年7月留校擔任專職輔導員工作,是首屆江西公費師範生的專職輔導員。中國教育電視臺《我是輔導員》專欄節目於2019年4月12日播出了王靜老師的事跡,喻她為播散「夢想種子」的「蒲公英」輔導員。2020年,她榮獲了第十二屆「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稱號。
  • 作家原草支教3年創作《蒲公英的種子》:從細微處真誠觀照農村兒童...
    她叫原草,當再次出現在大眾視野的時候,帶來了一部根據自己支教的真實經歷創作而成的《蒲公英的種子》。研討會由著名作家、河南省兒童文學學會會長孟憲明主持。◆根據真實支教經歷創作,字裡行間充滿了愛和溫暖原草,自由撰稿人、作家、河南省兒童文學學會副會長,曾獲文化部蒲公英優秀兒童文學銀獎,已出版多部兒童文學作品,如長篇小說《半個太陽》《螞蟻成長》《神偷與神探》《獨個歷險記》等,中篇童話《書孩子》《奇遇茶杯樹》等,以及「沙畫傳統故事繪本·我們的節日」系列圖書。
  • 蒲公英種子作文(精選五篇)
    ,一顆渴望到天空旅遊的蒲公英種子。這個時候風婆婆總會用清涼的風給我解熱。有時,我睡覺時,風婆婆也會輕輕搖動著我,哼著歌,伴我入眠。在夢裡,我夢到風婆婆告訴我要載我去天空中旅行呢,我聽了,別提多高興了。欣喜之餘,我覺得有人在搖動我,原來是媽媽啊。媽媽問我:「還想不想去旅行?」我聽完立刻高興地說:「當然了。」媽媽叫來風婆婆,耳語了一番,我發現自己竟然真的飄了起來。「風婆婆,照顧好我的孩子。」「再見媽媽……」我有點兒戀戀不捨的說道。
  • 蒲公英種子一樣播撒的最美現象成為浙江最美的風景
    最美媽媽吳菊萍驚世一舉,最美司機吳斌忍痛一剎,最美爸爸黃小榮勇敢一躍,最美交警吳連表捨身一推……這些像蒲公英種子一樣播撒的「最美現象」,已經成為時下浙江最為美麗的風景。  榜樣的力量,潛移默化地滲入城鄉的「精氣神」  改革開放帶來了浙江經濟高速發展,2012年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
  • 繪本| 蒲公英種子的旅行
    蒲公英種子的旅行  它是一粒小小的  害怕離開母體的蒲公英種子  冬天來了  風越刮越大,越刮越猛  種子緊緊地抓住花託  它感到狂風無情地吹過身旁
  • 蒲公英的花語是什麼,蒲公英寓意著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
    蒲公英在很多人的心中是一種自由的象徵,美麗的蒲公英總是被一陣風就輕易帶走,我們從不知道它的歸宿在哪,那取決於風的方向,現在正是蒲公英開放的季節,大家知道蒲公英的花語是什麼嗎?今天小花就來和大家聊聊蒲公英的花語吧!
  • 蒲公英:被風吹走的種子就像飄忽不定的愛情一樣
    文:閃對「蒲公英的花語是無法停留的愛,被風吹走的種子就像飄忽不定的愛情一樣,一吹就散。蒲公英還有著不切實際的愛情的意思,大多數愛情都是無法長久的,這才顯示出愛情的珍貴之處。蒲公英種子落地生根,還有頑強的花語含義。」
  • 蒲公英栽培技術,蒲公英種子
    蒲公英栽培技術   蒲公英又名黃花地丁、婆婆丁、黃花苗等,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既可作為蔬菜食用,又可全草入藥,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是一種珍貴的藥食兼用型植物。蒲公英種子發芽蒲公英在春、夏、秋季均可播種。條播,按行距25-30釐米,開0.5-1釐米淺溝,將種子均勻撒入,播後用鋤推平。如乾旱可及時澆水。高6-8釐米時定苗。做藥用的株距一般定為20-25釐米,做菜用的株距適當密一些。  3.田間管理。注意中耕鋤草。為促進生長,要及時追肥,以氮肥為主。在開花前與結籽後澆水追肥1次,這時蒲公英葉子已完全覆蓋地面,只要拔除田間個別大草即可。
  • 蒲公英的傳播方式,蒲公英種子傳播方式以及養護要點
    蒲公英屬於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而蒲公英的花頭其實屬於個狀花序,也就是說蒲公英花是由很多小花組成的。那麼蒲公英通過什麼傳播呢,有此可見蒲公英種子通過風來傳播,這樣也是為了防止種子過於密集,下面就為大家詳細講解蒲公英的傳播方式。
  • 蒲公英的種子鏈
    蒲公英的種子鏈是一個非常溫馨的休閒益智類手機遊戲,這款遊戲利用蒲公英傳播種子的特點創造了連接的遊戲玩法,非常簡單容易上手,各種各樣的蒲公英形狀讓玩家們十分喜歡,清新的遊戲畫面能讓我們的內心得到放鬆,很有趣。
  • 五月詩詞《蒲公英》,悠悠脈脈隨風至,翩然飄落舞紅塵
    春夏之交,蒲公英開出了一朵朵金黃色的花,其實不是一「朵」而是很多朵組成一朵,很多花形成一個花絮,每一朵花下面隱藏著一個很小的果,蒲公英的每一個果上,長著很密很長的冠毛,這些帶冠毛的小果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毛茸茸的圓球。每當風吹來,蒲公英的種子就被風吹起,落在地上等到第二年春天它又會發芽長大。
  • 蒲公英種子的播種方法,5步即可完成蒲公英的種植
    蒲公英的種植可以從5步進行,首先我們要採集當年的種子進行播種這樣種植成活率最高,種植應當在春秋季節進行,在播種之前需要準備好適宜的土壤,完成種植之後一定要加強管理,確保種子發芽。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解蒲公英種子的播種方法。
  • 飛揚-綻放——蒲公英種子回家暨蒲公英五期結業大趴
    飛揚-綻放——蒲公英種子回家暨蒲公英五期結業大趴蒲公英領導力研究院(DWLI)創建於2014年1月,是由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婦委會發起北京宜和書苑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承辦的女性領導力研究與培養機構。發起至今,從一期的31名學員到六期的68名學員,從指定學員到推薦面試製度的完善,從單純培訓女性領導力到「共建」、「共治」、「共享」的「自·組織」,憑著獨特的理念和不懈的努力,蒲公英成長為今天這樣一個擁有293名優秀種子的大家庭。蒲公英的成員,已成為或將成為具有傑出領導能力的女性,建設、維護著蒲公英這個運轉高效、充滿創意和活力的組織,並在一次次的活動中不斷升華自我。
  • 蒲公英種子飛行的秘密
    在開花過後,蒲公英的頂端會長出數十個可飛行的成熟種子,每個種子都有自己的「降落傘」。與普通降落傘不同的是,蒲公英的降落傘傘蓋是由大約一百根絨毛構成,如同稀疏而細膩的羽毛一樣。蒲公英種子的這個特點使得其飛行的機制與通常的降落傘或者擁有翅膀的鳥類是不同的。通常的降落傘是依靠巨大的傘蓋產生足夠的空氣阻力來平衡重力。
  • 2020邦泰蒲公英計劃·宜賓站圓滿收官
    8月29日,2020邦泰蒲公英計劃·宜賓站第四期小邦主迎來了畢業典禮。這個夏天,約120名小邦主的蒲公英之旅,在童趣滿滿的結業儀式中,畫上了圓滿句點。▼水果拼盤PK,口罩塗鴉秀,生態相框,創意手作,一次次創造力成真的見證。
  • 日本科學家提出「蒲公英」理論,認為生命的種子遍布全宇宙
    如果上文中提到的德雷克公式計算結果是正確的,則意味著宇宙中充滿了生命的種子,這個觀點也被認為是「泛種論」,簡單來說,就是宇宙中生命的種子是無處不在的,只要碰到的合適的星球,就會生根發芽,甚至像地球一樣,進化出文明生物來。那麼,宇宙中的生命種子又是什麼呢?
  • 微小說:蒲公英的種子
    三個孩子像蒲公英的種子一般,飛向了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領域,用自己的方式實現著自己的價值。關於孩子們的志向,兩位老人表示理解和支持,大爺常說,「孩子小的時候,我們能給予他們的是物質生活,長大成人之後他們有選擇的權利,可以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前段時間,趁著假期兒子回來了一趟。他已經成長為一個有能力有責任感的人,舉手投足之間透著一股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