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種子飛行的秘密

2021-01-19 CFD科普小站
我們每個人在某一時候都扮演過蒲公英旅行社的角色,只需要吹一小口氣就可以將蒲公英的種子吹入微風中。在開花過後,蒲公英的頂端會長出數十個可飛行的成熟種子,每個種子都有自己的「降落傘」。與普通降落傘不同的是,蒲公英的降落傘傘蓋是由大約一百根絨毛構成,如同稀疏而細膩的羽毛一樣。蒲公英種子的這個特點使得其飛行的機制與通常的降落傘或者擁有翅膀的鳥類是不同的。

通常的降落傘是依靠巨大的傘蓋產生足夠的空氣阻力來平衡重力。而鳥類在飛行時,在翅膀的後緣處產生渦旋,同時在翅膀的下方和上方會產生壓力差,由於翅膀下方的壓力較大,因此這個壓力差便會產生升力,使得鳥類可以保持在空中。而蒲公英種子的結構則完全不同,其絨毛像自行車車輪上的輻條一樣從中心處的莖放射出來,無法如同降落傘的傘蓋一樣產生足夠大的空氣阻力,同時也沒有鳥類翅膀的翼型。因此蒲公英飛行所需升力的產生機制與鳥類翅膀和降落傘是完全不同的。 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2,3],蒲公英種子飛行的秘密在於絨毛之間的間隙。在飛行時,穿過絨毛間隙的空氣在蒲公英種子的上方形成了一個渦流環。高速攝影機顯示,空氣從下到上從蒲公英的絨毛間的間隙通過後,迅速地流向渦流環的中心。同時,在渦流環處,空氣的壓力較低,因此就與周圍的空氣形成了壓力差,該壓力差便提供了蒲公英飛行所需要的升力。 

研究人員同時發現[2,3],每個蒲公英種子的絨毛總是在90根到110根之間。從頂端看,這些絨毛只佔整個蒲公英種子橫截面面積的百分之十左右,也就是說絨毛之間間隙的面積佔有百分之九十左右,而這個間隙面積的佔比對蒲公英種子上方的渦流環的產生和穩定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頂端看,蒲公英的絨毛間隙的面積約佔整個橫截面積的90%[2]


研究人員利用小型矽制絨毛來模仿蒲公英的絨毛,並製作出不同間隙面積佔比的蒲公英種子模型,並在風洞中測試這些模型種子。結果發現,要使模型蒲公英上方產生的渦流環能夠保持穩定地存在,模型絨毛間隙的面積佔比必須在90%左右,這一數值與真實蒲公英絨毛間隙的面積佔比是一致的。當絨毛間隙的面積佔比減少10%時,蒲公英模型上方產生的渦流環無法穩定地存在。這個研究結果說明了蒲公英種子絨毛間隙的佔比對維持蒲公英飛行的重要作用。


其實不僅是蒲公英,一些動物的飛行和遊動方式也採用相似的方式[2]。一些非常小的昆蟲沒有其它昆蟲所具有的膜狀翅膀(例如蜻蜓、蜜蜂等),而是具有由一根根剛毛構成的翅膀。剛毛狀的結構減小了伸展翅膀所需要的力,從而使得這些昆蟲可以利用只佔翅膀橫截面10%的剛毛產生了90%的升力,使得這些昆蟲可以空中飛行。

[1]https://www.pbs.org/wgbh/nova/article/dandelion-seed-flight/

[2]Cummins, C., Seale, M., Macente, A., Certini, D., Mastropaolo, E., Viola, I.M. and Nakayama, N., 2018. A separated vortex ring underlies the flight of the dandelion. Nature, 562(7727), pp.414-418.

[3]Ledda, P.G., Siconolfi, L., Viola, F., Camarri, S. and Gallaire, F., 2019. Flow dynamics of a dandelion pappus: A linear stability approach. Physical Review Fluids, 4(7), p.071901.

 

相關焦點

  • 蒲公英種子的獨特飛行機制
    相信圓球狀、毛茸茸的白色蒲公英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見到它便會忍不住吹上一吹。看著蒲公英種子隨風向四面八方飄散,想像著它會飄落何方,在哪裡繁衍生息。蒲公英的種子是如何隨風飛行的?它不像鳥兒、昆蟲一樣擁有翅膀,怎麼能在空中飛行幾百米,甚至更遠的距離?
  • 不可思議,直到今天科學家才發現蒲公英種子飛行的秘密!!
    該團隊使用X射線成像和顯微鏡檢查蒲公英的形態後發現,這種長距離的實現是因為研究人員稱之為「分離的渦環」,它由種子上的刷毛形成環形氣泡構成。蒲公英種子可以在風中飛行超過一公裡(0.6英裡)的距離。現在,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這要歸功於一種前所未有的卓越飛行形式。該團隊使用X射線成像和顯微鏡檢查蒲公英的形態後發現,這種長距離的實現是因為研究人員稱之為「分離的渦環」,它由種子上的刷毛形成環形氣泡構成。它們形成在頂部的垂直上方,增加了空氣阻力並且像降落傘一樣減慢了下降速度。
  • 科學網—蒲公英種子用「不可能」方式飛行
    蒲公英種子用「不可能」方式飛行科學家發現一種空氣動力學新機制
  • 科學家研究發現,蒲公英種子以獨特的方式進行飛行
    無疑,大自然是最偉大的創造者,人類的發展過程就是逐漸了解大自然的過程,近日,科學家研究發現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蒲公英,它的飛行方式竟然是如此奇妙。蒲公英在我們身邊是十分常見的一種植物,當花期時它總是讓它的絨毛種子借著風力向四面八方傳播,儘管它不像降落傘那樣有一個完全密封的下落帳篷,但是它以自身獨特的結構可以飛幾百米,甚至上公裡,這讓科學家們產生了疑問。
  • 蒲公英:大自然的「最佳飛行員」
    近日,英國愛丁堡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揭示了蒲公英「飛行千裡」的秘密:在每個蒲公英種子羽狀物的上方,會形成一種特殊的結構,這種特殊結構可以幫助蒲公英在空中停留更長的時間,因此飛得更遠。
  • 蒲公英的種子鏈
    蒲公英的種子鏈是一個非常溫馨的休閒益智類手機遊戲,這款遊戲利用蒲公英傳播種子的特點創造了連接的遊戲玩法,非常簡單容易上手,各種各樣的蒲公英形狀讓玩家們十分喜歡,清新的遊戲畫面能讓我們的內心得到放鬆,很有趣。
  • 蒲公英栽培技術,蒲公英種子
    蒲公英栽培技術   蒲公英又名黃花地丁、婆婆丁、黃花苗等,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既可作為蔬菜食用,又可全草入藥,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是一種珍貴的藥食兼用型植物。蒲公英種子發芽蒲公英在春、夏、秋季均可播種。條播,按行距25-30釐米,開0.5-1釐米淺溝,將種子均勻撒入,播後用鋤推平。如乾旱可及時澆水。高6-8釐米時定苗。做藥用的株距一般定為20-25釐米,做菜用的株距適當密一些。  3.田間管理。注意中耕鋤草。為促進生長,要及時追肥,以氮肥為主。在開花前與結籽後澆水追肥1次,這時蒲公英葉子已完全覆蓋地面,只要拔除田間個別大草即可。
  • 蒲公英種子作文(精選五篇)
    ,一顆渴望到天空旅遊的蒲公英種子。  這就是我,一顆快樂的蒲公英種子。  篇二:蒲公英種子作文  我是一顆蒲公英種子。秋天到了,我和我的朋友被風伯伯吹想藍天。一開始,我非常害怕,離開媽媽的懷抱感覺多不好呀!但慢慢的,我也習慣了。太陽公公見了,親切地囑咐我們:「孩子們記住,別落在表面上金光閃閃的地方,那是沙漠;也別落在銀花朵朵的地方,那是湖泊。
  • 繪本| 蒲公英種子的旅行
    蒲公英種子的旅行  約瑟夫·安東尼(美) 著  克裡斯·阿伯(美) 繪  龐暘 譯     獻給世界上所有的孩子,你們都是蒲公英的種子
  • 蒲公英的傳播方式,蒲公英種子傳播方式以及養護要點
    蒲公英屬於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而蒲公英的花頭其實屬於個狀花序,也就是說蒲公英花是由很多小花組成的。那麼蒲公英通過什麼傳播呢,有此可見蒲公英種子通過風來傳播,這樣也是為了防止種子過於密集,下面就為大家詳細講解蒲公英的傳播方式。
  • 蒲公英種子的播種方法,5步即可完成蒲公英的種植
    蒲公英的種植可以從5步進行,首先我們要採集當年的種子進行播種這樣種植成活率最高,種植應當在春秋季節進行,在播種之前需要準備好適宜的土壤,完成種植之後一定要加強管理,確保種子發芽。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解蒲公英種子的播種方法。
  • 蒲公英的種子
    我的回答至今沒變,公益其實就像蒲公英一樣,當有人播撒下一顆種子的時候未來他們就會不斷的走向遠方,然後就會不停的不斷的繼續生長。公益活動的力量就像蒲公英的力量一樣,我們今天幫助了他們,終有一天他們有了能力也會不斷的將這種行為延續下去成就大美的中國。
  • 蒲公英的種子最高上千塊一斤,農村千畝的蒲公英卻有點浪費了
    我們都知道,農村環境是特別的好的,不僅環境優美,空氣還十分的清新,幾乎沒有汙染,現在很多農村地區的生活水平是越來越好了,這些都是因為當地的產業帶動了周圍的村民們,這才使得他們能夠過上好一點的生活,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處蒲公英基地。蒲公英的種子最高上千塊一斤,農村千畝的蒲公英卻有點浪費了。
  • 飛揚-綻放——蒲公英種子回家暨蒲公英五期結業大趴
    飛揚-綻放——蒲公英種子回家暨蒲公英五期結業大趴發起至今,從一期的31名學員到六期的68名學員,從指定學員到推薦面試製度的完善,從單純培訓女性領導力到「共建」、「共治」、「共享」的「自·組織」,憑著獨特的理念和不懈的努力,蒲公英成長為今天這樣一個擁有293名優秀種子的大家庭。蒲公英的成員,已成為或將成為具有傑出領導能力的女性,建設、維護著蒲公英這個運轉高效、充滿創意和活力的組織,並在一次次的活動中不斷升華自我。
  • 平常的蒲公英,科學家卻用流體動力學,尋找蒲公英棒的最佳排列!
    平常的蒲公英,科學家卻用流體動力學,尋找蒲公英棒的最佳排列!來自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特恩特大學和比薩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利用流體動力學方程來尋找蒲公英中棒的最佳排列方式。在他們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的研究論文中,該小組描述了其研究及其成果。
  • 無人機或可借鑑蒲公英構造
    【新華社微特稿】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人員17日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報告蒲公英種子飛行奧秘。這一新發現或有助於研發無人機。研究人員發現,蒲公英種子上方的一圈細絲之間的氣流與種子周圍的氣流之間形成壓差,產生環狀渦流,幫助蒲公英種子飛行。
  • 蒲公英的秘密
    無論是春天、夏天還是秋天, 草地和荒原上總是鋪滿了一層明黃色的小花, 這種開著黃花的植物就是蒲公英。就算是到了冬季, 這種頑強植物的葉子依舊綠意盎然。讓我們連根拔起一株蒲公英, 仔細觀察。雖然它只是一種野草, 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中了解到植物生活的許多細節。
  • 蒲公英音樂種子六大導師曝光 貝貝當「團長」
    網易娛樂3月27日報導 近日,頂著一頭奶灰色利落短髮的內地知名女歌手貝貝現身蒲公英音樂種子計劃啟動儀式現場
  • 微小說:蒲公英的種子
    三個孩子像蒲公英的種子一般,飛向了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領域,用自己的方式實現著自己的價值。關於孩子們的志向,兩位老人表示理解和支持,大爺常說,「孩子小的時候,我們能給予他們的是物質生活,長大成人之後他們有選擇的權利,可以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前段時間,趁著假期兒子回來了一趟。他已經成長為一個有能力有責任感的人,舉手投足之間透著一股儒雅。
  • 英國「蒲公英」在中國留下合作的「種子」
    英國「蒲公英」在中國留下合作的「種子」     本報訊(記者周凱)幾乎每個到過上海世博會的遊客,都會為英國館的獨特造型而震撼。被稱為「種子聖殿」的英國館由6萬多根纖細的透明亞克力「觸鬚」組成,向外伸展、隨風搖曳,很多遊客親切地稱其為「蒲公英」。白天,每根長達7.5米的觸鬚會像光纖那樣傳導光來提供內部照明,營造出敞亮肅穆的空間感;到了晚上,「觸鬚」內含的光源會使整個展館散發出璀璨迷人的光影。每根「觸鬚」的頂端都嵌有不同種類、形態各異的植物種子。成千上萬顆種子來自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野生生物種子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