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太空人?他們有什麼嚴格要求?太空最年輕的太空人是誰?

2021-01-16 網易

2020-12-30 11:38:01 來源: 清奇不凡的氣質

舉報

  太空人是指以太空飛行為職業或進行太空行走或飛行的人。在美國,以旅行高度超過海拔80公裡的人被稱為太空人。國際航空聯合會(FAI)定義的宇宙飛行則需超過100公裡。到2004年4月18日為止,按照美國的定義共計440人,在太空裡度過了一共27,082個全體乘員天(crew-day,美國的定義),在太空中散步共享了98個全體乘員天。

  

  根據國際航空聯合會制定的標準,只有434人符合太空人的資格,目前世界上至少已經有32個國家的太空人進入利潤太空,香港及東南亞也把太空人稱作太空人。太空裡程碑世界上第一名太空人是前蘇聯的尤裡?加加林,他在1961年4月乘坐東方1號進入太空。第一位女性太空人是瓦倫蒂娜?特雷斯科娃,她在1963年6月乘坐東方6號(Vostok6)進入太空。

  

  在1961年5月上太空的艾倫?謝潑德則成為美國首位太空人。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成為中國首名太空人,之後還有費俊龍、聶海勝、崔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其他曾經進入過太空的華裔人士包括盧傑、王贛駿、焦立中、張福林,所有人都來自美國。

  

  戈爾曼?季託夫是進入太空最年輕的太空人,當他乘坐東方2號上太空時只有26歲。最老的則是約翰?格倫,他乘坐STS-95上太空時已經77歲了。在太空中逗留最長紀錄是瓦裡李?保利耶可夫的438天。到2003年,個人上太空的最多次數是七次,紀錄由傑裡?L?羅斯和富蘭克林?張?迪亞斯兩人所保持。太空人離地球最遠的距離是401,056公裡(在阿波羅13號緊急事件時產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太空人在太空中吃什麼?來看看太空人的太空菜譜
    這就是為什麼各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仍在努力完善太空人的菜單原因,健康的飲食對於太空人來說比在地面上更為重要,因為在太空的無重力狀態下會改變你身體的一些機能。各國宇航局必須搞清楚如何用火箭運載食物,儘可能長時間儲存食物並且確保它能夠提供完美的營養平衡 ,而且它必須讓太空人不要覺得食物單調而無聊。試想一下,嘗試每天吃同樣的食物連續六個月。
  • SpaceX宣布太空任務第二名太空人,將成美國最年輕太空人
    Jude Children 's Research Hospital)的醫師助理海莉·阿塞諾(Hayley Arceneaux)將加入首次純民用太空之旅。作為「靈感四號」任務的一部分,她將乘坐「龍」號太空艙繞地球飛行五天。
  • 如何成為一名太空人?讓NASA告訴你答案
    2017年,他們從超過1.8萬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今年畢業。攝影:ROBERT MARKOWITZ, NASA撰文:NADIA DRAKE   競爭NASA下一批太空旅行者的競爭者有上萬人。在短暫的3月裡,有12040名候選人申請成為NASA的下一批太空人。
  • 太空人進入太空工作時為何帶槍?他們防禦誰呢?這樣做必要性是啥
    針對於太空人這樣一個工種來說,無論是各方面的補貼也好,各方面的福利也好,幾乎都做到了極致。可與此同時對於太空人的綜合素養要求,對於太空人的各方面心理需求,甚至對於太空人哪怕細緻入微的一點點的事物都有可能錯失太空人這樣一個珍惜的崗位。
  • 如果太空人在太空中生病了會怎麼樣?他們將如何得到治療?
    毫無疑問,太空人是世界上最健康的人之一,因為在進入太空之前,他們接受了嚴格的訓練、審查和隔離。例如,阿波羅13號的弗雷德·海斯(Fred Haise)在執行危險任務期間就有過腎臟感染經歷。由於太空任務是在嚴格的時間表上提前計劃好一切的行動,生病的太空人在太空任務中很難直接到地球上看醫生。
  • 太空人如何防止把太空細菌帶回地球?執行完任務有嚴格隔離措施
    地球,人類的家園但有這麼一種微生物,嚴格來說是原核微生物,其在地球的存在時間已經超過了30億年,青少年時期的地球上已經有了它們的身影太空人太空行走太空人有一套特殊的防護設備,除了可以阻擋輻射以及高低溫的太空衣外,太空人頭盔上面還有一套正負壓過濾呼吸系統
  • 太空人在太空如何工作生活?
    航天員們從周一到周五都住在航天城最神秘的「禁區」——「紅房子」裡,猶如被真空隔離起來一樣。在那裡,他們不受任何外界幹擾,接受宇航所需要的各種訓練。太空人訓練強度大,消耗能量多,每天的夥食標準自然要高些,為人均每天90元。「紅房子」外有士兵把守,如果有人想在樓外瞅瞅或是留個影,都會被士兵很有禮貌地請開,更不用說讓外界媒介採訪拍攝了。
  • 加加林成為人類首次太空之旅太空人,源於這樣一個細節?
    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上的布勞恩對於這次的發射失敗,有媒體評價,美國失去與蘇聯爭奪首次載人航空的的機會。就在美國的火箭發射遭遇失敗的同時,蘇聯這邊開始了太空人的挑選工作。而太空人這個詞本身,也是在這個時期才提出來的:因為乘坐飛船進入太空,就如同船員坐在船上駛向大海一樣。
  • 太空人工資有多少,去一次太空能掙多少錢?看完想替他們打抱不平
    小時候當我們被問起長大之後想要當什麼的時候,恐怕有不少人的願望是成為一名太空人。只是長大之後我們才發現,對於太空人的選擇,是非常嚴峻的。這樣的職業要求太空人不僅具要備健康的體格,良好的心理素質,還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可謂是真正的萬裡挑一。
  • 太空人工資有多少,去一次太空能掙多少錢?看完想替他們打抱不平
    小時候當我們被問起長大之後想要當什麼的時候,恐怕有不少人的願望是成為一名太空人。只是長大之後我們才發現,對於太空人的選擇,是非常嚴峻的。這樣的職業要求太空人不僅具要備健康的體格,良好的心理素質,還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可謂是真正的萬裡挑一。
  • 為何女太空人大多要求已婚已育?太空有何危險,是否影響女性生育
    宇宙自古以來就是最令人產生無限遐想的地方,在蒼茫的宇宙中,有太多太多的秘密等著我們去發現、去探索。以前我們仰望星空,但是由於技術的缺乏,智能停留在觀測,猜想的階段;如今技術的支撐已經能夠讓我們到太空遨遊,去探索更多的秘密。上太空看起來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其實太空人們要接受長年累月的訓練,承受太空的各種意外風險。
  • 全球最悲催的太空人,在太空漂了311天,最後究竟如何回到地球?
    在很多人眼中,成為一名太空人是一件非常厲害的事情,在傳統思維裡,一致認為這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殊不知,太空人表面的風光和滿身的榮耀都是用命換來的。太空人數量稀少,每一個都是萬裡挑一的好苗子,他們經過重重篩選,戰勝無數考驗,好不容易脫穎而出,選出來以後還需要長時間的適應性訓練,為了對他們負責,各國設立的考核標準非常苛刻,如果哪一項不合格就會失去進入太空的資格。當然,就算最後幸運和實力都到位了,真的有機會進入太空也別高興太早,因為考驗才真正開始。
  • 太空人的工資很多嗎?看完之後你還想成為一名太空人嗎?
    同時,人類的行業在365行之外又誕生了一個新的職業,那就是太空人。太空人是人類走出地球之後才誕生的一個新型職業,同時也是一個偉大的職業。相信很多的朋友對於太空人這個職業都是非常感興趣的,都想著有一天能夠成為一名光榮的太空人。可是太空人的選拔是非常嚴格 的,不僅要有超越普通人的身體素質,而且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並且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
  • 真正的太空人如何評價太空電影
    當談到科幻電影和太空中的電影時,很難評估電影的質量和準確性。我們普通人只能夢想有一天在太空中花費幾分鐘,即使那樣,我們可能也不會將體驗與電影中發生的事情進行比較。但是,擁有這種奢侈的人是太空人。他們在太空中呆了很長時間,並且完全意識到它如何影響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小的事物。
  • 太空人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窗」聲,17年後終查明,真慶幸沒出事
    ,遨遊太空除了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撐外,還需要培養特殊的人才,不是什麼人都能進入太空。且不說這個人的身體素質如何,就拿心理承受能力來講,就有嚴格的要求。一個航天員所要面對的困難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畢竟遨遊太空是一件危險的事情,一不小心可能就回不來了。即使是經過嚴格訓練的人也不一定能夠成功入選,影響太空人的因素太多,哪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是生死攸關的大事,誰也馬虎不得。
  • 成為一名太空人需要什麼條件?太空人的工資又是多少?
    當我們小時的候,有人問你長大後夢想是什麼?我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說過,我長大要當飛行員,太空人,我要飛向藍天,飛向宇宙,在浩瀚的宇宙裡凝視著閃爍的銀河,遙望無邊無際的宇宙。長大後才知道夢想往往是殘酷的!航天員的工資又會有多少呢?要成為一名航天員,除了要具備良好的體能和身體素質外,還必須要有相當的學歷,受過專業的模擬訓練,最後才有機會選中成為一位航天員,替航天局和航天站完成重要的任務。首先,航天員必須持有工程、生物學、物理學或是數學的學位,且擁有較高學歷會是必要的。
  • 屍體在太空中如何處理?只有一名太空人遇到了…
    但是把人送上太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太空中安全的活下來顯得更是困難重重。 像蘇聯的「聯盟11號」飛船就因為閥門漏氣導致了三名太空人在太空遇難。那麼如果太空人在太空遭遇了不測,他們的屍體應該怎麼處理呢?其實,太空人在太空遇難了,屍體絕對不能運回地球。這句話並不準確。迄今為止,遇難的太空人有21位。
  • 太空人在太空中怎么喝水?
    當涉及到攜帶東西到太空中去,太空人和他們的任務控制小組是世界上最高效的包裝工之一。事實上,他們必須是,因為將材料送入太空是極其昂貴的。即使是最微小的東西也必須記錄、歸檔和說明,然後才能帶到太空。 你能想到攜帶的最重要的也是非常沉重的東西是什麼嗎?
  • 史上最悲慘太空人,被遺忘太空300多天,回到地球後國家都沒了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對太空的探索越來越深入,這個過程是非常困難的,同時也誕生了很多優秀的太空人。如果想要成為一名合格且優秀的太空人非常不容易,首先有異於常人的天分,其次對身體素質要求極高,除此之外,還要進行非常嚴格刻苦的訓練才能夠勝任。按理來說太空人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財富,但是就有這樣一個史上最悲慘太空人,被遺忘太空300多天,回到地球後國家都沒了。
  • 史上最悲慘太空人,被遺忘太空300多天,回到地球後國家都沒了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對太空的探索越來越深入,這個過程是非常困難的,同時也誕生了很多優秀的太空人。如果想要成為一名合格且優秀的太空人非常不容易,首先有異於常人的天分,其次對身體素質要求極高,除此之外,還要進行非常嚴格刻苦的訓練才能夠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