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受國家主管部門委託,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自1997年10月開始發布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至今已十五次。基於深入分析我國網際網路、更深刻的揭示網際網路在我國發展狀況的諸如「誰、何時、在哪裡、如何使用網際網路、網際網路的影響」等基礎性問題的目的,以第十五次和以前歷次調查的數據為主要基礎,完成本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分析報告。
和以往類似,本次分析報告撰寫過程中主要採用了趨勢對比、橫向對比、縱向對比、分組、頻數分析、相關分析、交叉分析等分析方法。兼顧重點和全面,本次分析報告在內容上包括中國網際網路宏觀概況、網民的結構特徵、網民的上網途徑、網民的上網行為、非網民狀況、網民和非網民對網際網路的看法等幾個部分。
本分析報告中的數據主要來自於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歷次的調查數據,和全國人口有關的數據來自於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年鑑等。除非明確指出,本報告中的數據均不包括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在內。
由於時間和我們水平的原因,本分析報告可能存在不足、錯誤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內容摘要
從第十五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調查所展現的數據可以看出,2004年下半年的中國網際網路在整體上保持增長態勢的同時,網民特徵結構、上網途徑、上網行為等各方面也出現了一些較為明顯的變化。
從宏觀的角度看,我國網際網路繼續保持了增長態勢。其中網民數、上網計算機數分別達到了9400萬、4160萬;CN下註冊的域名數、網站數分別達到了432077個、668900個;網絡國際出口帶寬總數達到74429M;我國大陸的IPv4地址數達到了59945728個。
在網民的特徵結構方面,男性、未婚、25歲以下、大專及以下、月收入在2000元及以下(含無收入)網民的比例繼續在網民各特徵數據中佔據相對主要地位,所佔比例分別為60.6%、57.2%、51.7%、69.3%、80.6%,其中未婚、25歲以下網民的比例和半年前相比都有所下降,但男性網民、大專及以下、月收入在2000元及以下(含無收入)網民所佔比例和半年前相比有所上升;在職業方面,學生、專業技術人員仍然是網民主體,比例分別為32.4%、12.6%,其中學生網民的比例和半年前相比有所上升;在行業方面,製造業、教育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IT業、批發和零售業是網民的主要分布行業,比例分別達到了14.6%、 13.0%、11.9%、 9.3%、7.7%。
在網民的上網途徑方面,家中仍然是網民上網的主要地點,比例達67.9%;網民的上網設備主要是臺式計算機,比例達95.3%,但同時採用其他上網設備的網民日趨增多;撥號上網是網民上網的主要方式,但專線、寬帶等其他上網方式繼續得到發展,其中寬帶(xDSL、CABLE MODEM等)上網用戶數達4280萬,上網方式進一步多元化。
在網民的上網行為方面,網民在一天中有三個上網的峰值時間段:第一個峰值時間段為早晨10:00,網民上網比例為25.5%,第二個峰值時間段為下午14:00、15:00,網民上網比例分別為32.8%、33.0%,晚上的20:00、21:00達到一天中的最高峰,網民上網比例分別為51.8%、51.0%,和以往的結果相比,從上午11點以後一直到凌晨2點這段時間上網的網民比例都有所增加;網民每周的上網時間分別為13.2小時和4.1天,每周上網小時數和半年前相比有所增加;絕大部分網民每月實際花費的上網費用在100元以內,比例值達68.4%,該比例和半年前相比有所上升;網民平均擁有的電子郵箱帳號數和以往相比基本未變,電子郵箱總數和免費的郵箱數分別為1.5和1.4;用戶每周收發的郵件數分別達到4.4封和3.6封,收到的垃圾郵件數達7.9封;網民上網的最主要目的主要是獲取信息和休閒娛樂,比例分別為39.1%和35.7%,網民的上網目的繼續向多樣化發展。
從非網民的狀況看,其不上網的最主要原因是「不懂電腦/網絡」,比例為40.1%,其次是「沒有上網設備」,比例為23.1%,再次是「覺得上網沒用」,比例為16.1%,第四個主要原因是「沒有時間上網」,比例為15.9%,這和上次調查結果相比略有差異;在未來是否可能上網的問題上,11.6%的非網民表現了一定的興趣,表示一年內有可能上網。
分析網民和非網民對網際網路看法的數據可以發現:類似於以往,非網民對網際網路有著比網民更高的期望和評價。
( 責任編輯:黃順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