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醫學與健康科學》2020年第4期導讀

2021-01-20 騰訊網

《運動醫學與健康科學(英文)》(Sports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SMHS)是由成都體育學院(CDSU)和中國體育科學學會(CSSS)聯合主辦的中國第一本運動醫學領域的英文學術期刊。所有文章在 Elsevier 的平臺 ScienceDirect 發布。

SMHS 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擔任榮譽主編,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傑出教授、ACSM 前主席 J. Larry Durstine 和成都體育學院前副校長蘇全生擔任主編。

期刊主要刊登運動醫學與健康科學領域的新成果、新理論和新技術,包括原創研究、綜述及述評類論文。期刊為運動醫學和健康相關的基礎和臨床科學研究成果提供一個優秀的、高質量的全球出版渠道。

Editorial

Emerging Mechanisms for Exercise Effects on Muscle Wasting and Anabolic Resistance

運動影響肌肉萎縮和合成代謝抵抗的新興機制

A. J. William Deaver, Nicholas P. Greene*

當今,癌症導致了大約 1/6 的全球死亡,其中,癌症惡病質是一種表現為骨骼肌、脂肪丟失的漸進性症候群,影響了 80% 癌症患者並直接導致了 40% 的癌症死亡。儘管癌症惡病質對患者生存結局有巨大的影響,但其詳細機制尚不明確,了解其發生與發展對於疾病治療至關重要。運動鍛鍊具有抗炎、調節蛋白質代謝的作用,有潛在的保存骨骼肌的功效。通過運動鍛鍊保存癌症惡病質患者骨骼肌質量的治療方法近年來受到歡迎。Nicholas P. Greene 團隊在運動與骨骼肌領域深耕多年,2018 年美國運動醫學年會上, Nicholas P. Greene, James A. Carson 和 James D. Fluckey 教授做了以「運動對肌肉萎縮和合成代謝抵抗的影響的新興機制」為主題進行了系列報告,受此啟發,本期特組織了 3 篇綜述,從多個角度總結了在癌症惡病質以及合成代謝抵抗中導致骨骼肌萎縮的最新研究,以及運動如何減輕這些不利影響。

DOI: https://doi.org/10.1016/j.smhs.2020.11.001

Review Article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Cancer Cachexia: Perspectives from Bench to Bedside

癌症惡病質的發展和進階:從基礎到臨床

Seongkyun Lim, Jacob L. Brown,Tyrone A. Washington, Nicholas P. Greene*

癌症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稱,2018 年有 960 萬例癌症死亡和 1810 萬例癌症新發病例。癌症惡病質(CC)是一種極其嚴重的癌症併發症,其特徵是體重減輕、脂肪量和肌肉量減少,會對大約 80% 的癌症患者產生影響,並導致 22%~30% 的癌症相關死亡。了解CC形成的潛在機制對於治療CC、改善癌癥結局至關重要。CC是一種影響多器官的症候群,不僅可導致骨骼肌和脂肪組織大量消耗,同時也會損害其他器官,例如肝臟、心臟、大腦和骨骼。大量 CC的研究都集中在肌肉內部發生的變化上,但是對其他器官系統中的癌症相關損傷研究不足。此外,除肌肉以外的器官系統的代謝改變也可能導致CC。美國阿肯色大學的 Nicholas P. Greene 教授從全身角度闡述了CC期間機體發生退行性變化的機制,並概述了已知的機體因癌症導致的代謝變化,這對於開發和改善CC治療十分必要。由於目前CC中的許多證據來自臨床前模型,因此應注意,本篇綜述中的大部分數據基於臨床前模型。

Fig. 1 Summary of alterations previously demonstrated in non-skeletal muscle tissues during cancer cachexia

DOI: https://doi.org/10.1016/j.smhs.2020.10.003

Exercise as a Therapy for Cancer-Induced Muscle Wasting

癌症所致肌肉萎縮的運動療法

Jessica L. Halle, Brittany R. Counts, James A. Carson*

癌症惡病質是一種以體重、脂肪和肌肉丟失為特徵的漸進性疾病。惡病質引起的代謝異常可能與癌症中觀察到的相似但不同,從而幹擾了診斷和治療方法選擇。目前,得到廣泛研究的癌症導致的肌肉萎縮的系統性因素是炎症、性腺功能減退和體力活動不足。在細胞水平上,蛋白質周轉和能量代謝失調會對肌肉質量和功能造成負面影響。運動具有抗炎作用,能夠對合成代謝信號的帶來有效刺激。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鍛鍊可能恢復肌肉對合成代謝刺激的敏感性,並通過調節蛋白質合成、肌動蛋白釋放,引起蛋白水解因子下調來減少萎縮。迄今為止,運動鍛鍊管理惡病質的建議尚未出臺。鑑於其複雜的性質,一種包括運動鍛鍊在內的多維方法為癌症惡病質的治療提供了希望。美國田納西大學的 James A.Carson 教授在這篇綜述中總結了癌症惡病質有關的運動幹預的最新研究,並提供了現有的運動與癌症誘發肌肉萎縮中系統水平和細胞水平調節因子相互作用的證據。

Fig. 1 Exercise Regulation of Cancer-Induced Cachexia

DOI: https://doi.org/10.1016/j.smhs.2020.11.004

Regulation of Cellular Anabolism by mTOR: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ranslation

細胞合成代謝調節:mTOR調控mRNA翻譯起始是核心

J. William Deaver , Sara Mata López, Patrick J. Ryan, Peter P. Nghiem, Steven E. Riechman, James D. Fluckey*

過去 15 年中,學術界在真核細胞生長調控機制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而其研究的中心通常是圍繞雷帕黴素或 mTOR 的相關機制進行。該蛋白質及其相關複合物位於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的中心。細胞的代謝和調節過程極其複雜,通過並行運行的多個信號通路完成,並通常在信號轉導的上下遊出現明顯重疊。儘管機制複雜,人們通常用單一通路甚至單一蛋白質的活化來推斷細胞代謝的普遍特徵。此外,在肽鏈翻譯的起始階段存在多種途徑,根據細胞狀態和所處環境的不同,某些途徑可能是排他的或重疊的。雖然要考慮代謝調節和 mRNA 翻譯的各個方面可能不切實際,但重要的是我們要認識到,與這些途徑有關的研究通常是不完整的,並不一定表明總體的代謝狀態。尤其是當考慮到細胞合成代謝在維持健康的細胞功能和因疾病導致的細胞代謝改變在病因學中所扮演的角色時,這變得更為迫切。美國德克薩斯農工大學的 James D. Fluckey 教授綜述了細胞代謝調節的最新研究進展,特別關注了依賴 mTOR 和不依賴 mTOR 的信號進行下遊 mRNA 翻譯起始的複雜性。

Fig. 1 Multiple avenues of mRNA translation in eukaryotic cells

Fig. 2 mTOR complex signaling

DOI: https://doi.org/10.1016/j.smhs.2020.11.003

Sarcopenia: Clinical Implications in Ovarian Cancer, Diagnosis, Etiology, and Management

肌少症的診斷、病因和管理:以卵巢癌的臨床視角

Aeran Seol, Se Ik Kim, Yong Sang Song*

肌少症以骨骼肌質量及其功能的喪失為特徵,在老年人中很常見,會導致不良的健康結局,增加疾病和死亡的風險。這種漸進性和普遍性疾病給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卵巢癌是最致命的婦科惡性腫瘤,位列女性常見癌症的第 8 位,也是導致女性因癌死亡的第 8 位原因。由於非典型的臨床症狀以及早期診斷手段缺乏,近半數的卵巢癌患者在診斷時已經是晚期,且復發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癌症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所以肌少症通常在癌症患者中被觀察到。鑑於亞洲是世界上老齡化最快的地區之一,顯然,肌少症和卵巢癌的發病率在亞洲國家中都將增加。卵巢癌患者在治療和疾病進展過程中容易出現肌少症,並且相當多的患者在診斷時已經因體力活動不足而可能患有肌少症。因此,肌少症的治療應與卵巢癌的治療和監測同時進行。韓國首爾大學的 Yong Sang Song 教授在本文中回顧了肌少症在卵巢癌中的重要性,並介紹了肌少症的定義、診斷、病因和幹預措施。

DOI: https://doi.org/10.1016/j.smhs.2020.10.001

Research Articles

DEXA Overestimates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Adults with Total Knee Replacements

DEXA高估了全膝關節置換人群的骨密度

Katharine D. Harper, Terry A. Clyburn, Stephen J. Incavo, Bradley S. Lambert*

骨質減少和骨質疏鬆是影響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的可調節因素,主要由 DEXA 測量的骨密度(BMD)診斷。據報導,骨質疏鬆和骨量減少的患病率分別為 10.3% 和 43.9%,在 2010 年時,骨質疏鬆和骨量減少的患者估計為 1020 萬和 4340 萬,這些患者最終極有可能接受全關節置換。在美國,關節置換術預計從現在的大約每年 100 萬例在2030年增長到每年 150 萬例。對於接受全身 DEXA 掃描來確定身體成分和骨密度的患者,放射科醫生依靠非組織來源異物識別軟體(ASAD)來去除非組織來源的圖像。然而影像科醫生ASAD區分關節植入物的功效知之甚少。特別是近年來流行的全身掃描,其中因關節植入物導致的測量誤差有可能導致有高骨折風險的人被誤判。美國休斯頓衛理宗醫院的 Bradley S.Lambert 博士和 Katharine D. Harper 博士檢驗了ASAD是否能在全身 DEXA 掃描中排除植入物,以及人工校準後是否能夠去除植入物帶來的潛在誤差。研究顯示,植入物會導致 BMD 高估 2.5%,從而導致 80% 的低 BMD 者未被診斷。這些誤差在人工校準後均可被清除。基於這些結果,在對關節置換人群進行診斷時,需謹慎評估填充物對 DEXA 結果的影響以及人工校準的作用。

Fig. 1 Impact of knee implant on DEXA measures

Fig. 2 Single case bone mineral density analysis

DOI: https://doi.org/10.1016/j.smhs.2020.10.002

Associations between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and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rs in adul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during COVID-19 pandemic

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慢性病患者的體力活動、久坐行為與社會人口統計因素之間的關係

Jean Marinho da Silva, Rozangela Verlengia, José Jonas de Oliveira, Anna Gabriela Silva Vilela Ribeiro, Carolina Gabriela Reis Barbosa, Uliana Sbeguen Stotzer, Alex Harley Crisp *

為了減緩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傳播,防止醫療系統崩潰,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了包括保持社交距離在內的一系列隔離措施。這些措施減少了人們中等到較高強度體力活動(PA)的參與以及久坐行為(SB)增加。定期的 PA 能夠增強免疫功能,減少全身性炎症,是減輕呼吸系統病毒感染嚴重程度的重要保護因素。PA 是多種慢性疾病的預防及治療的重要手段,而 COVID-19 重症患者通常都伴有慢性疾病。PA 不足以及 SB 短期內會對健康有嚴重影響,疫情期間保持充足的PA對健康維持至關重要。目前對新冠疫情期間的 PA 研究多基於線上問卷,限制了研究對象的代表性,且研究人員無法進一步解釋問卷中的問題。為此,巴西皮拉西卡巴衛理宗大學的 AlexHarley Crisp 博士對 249 位慢性疾病患者進行了面對面採訪調查 PA 不足和 SB 的情況及其與社會人口統計因素之間的聯繫。結果顯示,男性、獨居者或兩口之家、自我隔離者以及不吸菸的人有更高概率達到最低 PA 要求,而患有多種病症的老年人有較高的 SB。呼籲人們在制定健康幹預政策時要考慮這些社會人口統計因素。

DOI: https://doi.org/10.1016/j.smhs.2020.11.002

Commentary

COVID-19: An infectious disease that is linked to physical inactivity resulting in negative consequences for physicaland mental health

新冠病毒:一種與體力活動不足有關並對身心造成負面影響的傳染病

Amira Mohammed Ali*, Hiroshi Kunugi

新冠病毒(COVID-19)大流行對全球的經濟、社會和健康造成了負面的影響。人們被迫採取居家隔離等一系列的措施以減少病毒的傳播,同時也導致了身體活動的減少和久坐行為的增加,損害了身心健康。此外,體力活動不足會改變腸道微生物組的結構,引起腸道菌群失調和全身性炎症發作,導致體內脂肪堆積。肥胖會導致一系列有損健康的疾病,進一步加劇腸道微生物的分解,同時脂肪組織刺激細胞因子釋放,促進代謝抵抗,並改變抗氧化劑的產生。導致人體被有毒分子淹沒,如促炎介質、自由基、高級糖基化終產物。這些有毒分子會改變包括大腦在內的所有人體組織的細胞功能。神經炎症與認知和運動功能的逐步下降以及情緒失調有關。日本國家神經與心理治療中心的 Amira Mohammed Ali 博士在此評論中提出了在當前大流行期間抑鬱症發展和消極情緒升級的潛在機制的見解。應通過適當的室內活動來抵制 COVID-19 大流行所造成的久坐不動現象,並攝入健康食品,可能會預防或逆轉影響人們在當前危機中返回家園的生理障礙,最終恢復身心健康。

Fig. 1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taying at home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DOI: https://doi.org/10.1016/j.smhs.2020.11.006

期刊郵箱:

投稿連結:

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smhs

文字 : Yu Wang丨審校 : Xin Li丨編輯 : Zhi Da

相關焦點

  • 《運動醫學與健康科學(英文)》2020年最受歡迎的10篇論文
    2021 年的新年已經來到,在迎接《運動醫學與健康科學(英文)》(Sports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
  • 《運動與健康科學(英文)》2020年第9卷第6期
    A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運動能否改善低氧引起的認知功能改變?【識別二維碼閱讀原文】The Catalogue of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2020
  • 第17屆IFOSMA暨2020海南省醫學會運動醫學年會在海口開幕
    11月27日,第17屆國際骨科運動醫學與關節鏡外科論壇(IFOSMA)暨2020海南省醫學會運動醫學年會在海口舉行。大會開幕為持續推進中國運動醫學發展,讓更多的中國運動醫學醫生通過IFOSMA平臺與國際前沿理論和技術對接,本屆大會圍繞當今運動醫學與關節鏡的相關熱點和難點開展專題講座,對關節鏡新技術與相關產品進行演示。除了運動創傷和關節鏡技術熱點外,還增設失敗病例分析、重返運動討論、運動康復技術,同期還召開運動醫學新書發行和馮華教授學術思想研討會、復旦運動醫學研究所周年慶等。
  • 《山東科學》2020年第3期已出版,歡迎下載
    2020年《山東科學》33卷第3期已如期出版,從第4期開始,免收作者一切費用,免費免費免費啦,《山東科學》是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主管/主辦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具體發稿範圍可登陸期刊主頁查看。
  • 「腦科學頂刊導讀52期」運動皮層微環路對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啟發
    頂刊導讀目錄 1,通過損傷和間接結構-功能中斷預測腦卒中後缺損 2,聽覺驚嚇反射的適應性是最低意識狀態的一種新標誌3,上行覺醒系統的光遺傳學操作可調節皮層寬帶gamma頻段能量,並能揭示與精神分裂症有關的功能缺陷4,野生型和脆弱X模型小鼠在NMDAR和mGluR依賴性長期突觸抑制過程中樹突棘的功能和結構可塑性解離
  • 《測繪科學》2020年第1期目次
    《測繪科學》2020年第1期目次關於《測繪科學》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主辦: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郵箱:chkx@casm.ac.cn
  • 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動態(2020年12月)
    ●12月5日,學會、《中國實用兒科雜誌》編輯部聯合舉辦2020年中國過敏免疫風溼病學專家交流及建議學術會議第二期活動。●12月7日,學會主辦侵襲性真菌線上診療系列論壇第九期活動。●12月8日,學會主辦侵襲性真菌線上診療系列論壇第十期活動。
  • 全新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啟動
    品玩12月10日訊,全新的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於今日投入使用。在這裡華為智能穿戴和運動健康業務的研究員、工程師以及開發者們將共同探索運動健康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為全球消費者帶來科學而又便捷的運動健康體驗。
  • 我校2019年第14期生物醫學留學生沙龍落幕
    12月27日中午,2019年歲末最後一期「河南大學生物醫學留學生沙龍」在我校金明校區藥學院519教室如期舉行來自基礎醫學院、藥學院、護理與健康學院、淮河醫院以及生命科學學院的20多位留學生和其他師生參加了報告,活動由該沙龍主任、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調控國際聯合實驗室學術骨幹、護理與健康學院特聘教授蔣恩社博士主持。沙龍持續得到了河南佰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翟遠坤首先講了大段骨缺損的臨床危害,現有骨修復材料具有一定程度的不足,缺乏有效的應對措施。
  • 2020年體育科學SCI期刊影響因子報告
    EXERCISE IMMUNOLOGY REVIEW這本牛逼或者稱之為的奇葩的刊物,2016年載文量7篇,2017年載文量4篇,2018年載文量6篇,因此在本年度依舊憑藉其極低的刊文量、以及每年發行1期的模式,位居第4的位置。
  • 2020年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研究報告
    在此之後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開始規模化發展, 截至 2020 年 3 月,國內在業獨立醫學實驗室共有 1570 家。規模化後的獨立醫學實驗室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時期:第一階段是快速發 展期,2016 年原國家衛計委頒布了獨立設置醫療機構相關標準,大量機構申請 進入市場或者擴大業務範圍。
  • 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動態(2020年11月)
    11月3日,學會舉辦「侵襲性真菌線上診療系列論壇第六期活動「能徵善戰—抗感染專家論壇」。11月4日,由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提出的《醫院VTE防治臨床決策支持系統建設規範》團體標準經審查予以立項。11月4日,精準用藥分會召開常委會,商討明年工作、籌備年底會議。
  • PRL導讀-2018年120卷13期編輯推薦文章
    Lett. 120, 138301 (2018)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0.138301其他相關導讀PRL導讀-2018年120卷12期PRL導讀-2018年120卷11期PRL導讀-2018年120卷10期PRL
  • Mol Psychiatry:氯胺酮調節大腦額葉紋狀體迴路|腦科學導讀62期
    頂刊導讀目錄 1,社會互動的多大腦框架2,利用功能磁共振腦動態性研究人類行為和精神病理學的多面性3,凝視偏轉揭示了如何通過凝視暗示提取眼睛後面的思維4,中度酒精暴露後海馬位置細胞表徵和theta節律發生改變5,氯胺酮調節抑鬱和健康個體的額葉紋狀體迴路1,社會互動的多大腦框架期刊
  • JAC 2020 年第 9 卷第 5 期導讀
    為便於讀者查找和閱讀近年來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上發表的論文,本公眾號將陸續推出近年來 JAC 各期論文導讀專題
  • JAC 2020 年第 9 卷第 6 期導讀
    為便於讀者查找和閱讀近年來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上發表的論文,本公眾號將陸續推出近年來 JAC 各期論文導讀專題
  • 《運動與健康科學》躋身SCI體育學期刊...
    《運動與健康科學(英文)》2011年正式啟動「創刊」工作,僅用9年就顯示標杆效應——創刊一年半進入國際權威資料庫作為我國唯一一本同時被SCI和SSCI收錄的期刊,《運動與健康科學(英文)》曾獲得「中國百強科技期刊」「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2015-2019年連續在2000餘種中國人文社科期刊中排名第一)等稱號,2017年入選中宣部等四部委聯合主辦的「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2019年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2019年獲得國家七部委「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重點期刊建設項目
  • 【全球數字健康周報第21期】京東健康上市大漲超40%|京東健康|智慧...
    重要提醒:本文為全球數字健康行業周報的第21期,發布時間為每周三。本期統計時段:12月2日-12月8日。一. 全球數字健康產業風雲1.   8)藍帆醫療擬再投24.5億加碼防護手套,預計建成產能增超3倍2020年12月4日獲悉,藍帆醫療發布公告稱,子公司山東藍帆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擬投資24.5億元,在山東臨朐投資建設產能為200億支/年高端健康防護丁腈手套項目。
  • 毓璜頂醫院公益直播課第11期:健康體重是良好免疫力的基礎
    超重和肥胖所帶來的健康危害要遠遠大於我們的預想。所以,如何保持健康體重就成了不可迴避的話題。宋新娜介紹,2020年5月1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發布的通知中指出「保持健康體重」是新冠肺炎營養健康指導建議的核心內容之一。老人保持健康體重有助於慢性病的管理,對於青少年來說,保持健康的體重能夠預防營養不良和超重肥胖。
  • 高校學報及社科類綜合刊2020年第4期法學要目彙編
    編者按:北大法律信息網(北大法寶)陸續推出2020年法學專刊、高校學報(法學文章)及社科類綜合刊(法學文章)月度目錄盤點。核心範圍參考CLSCI、CSSCI(含擴展版)及北大中文核心評價標準。本期推送高校學報及社科類綜合刊共17家期刊2020年第4期法學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