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血型女童罹患先心病,300ml p型血跨省救援。最終手術取得成功,這袋血功不可沒。然而p型血是怎麼回事?作為普通人需要去查這個血型麼?容我娓娓道來。
什麼是血型?它是怎麼工作的?
所謂血型,就是根據血細胞(一般指紅細胞)表面「抗原」的種類來對血液進行劃分的一個分類系統。抗原是什麼?通俗一點理解,它就是來區分「自我」與「非我」的標記。如果抗原顯示是自己人,那麼抗體就不會和它結合。但如果抗原顯示不是自己人的話,抗體就會與之結合,誘發免疫反應將其清除。
1902年,奧地利科學家卡爾·蘭德斯坦納(Karl Landsteiner)最早發現ABO血型,拉開了血型鑑定的序幕。他隨後又和助手菲利普·列文發現了MN血型和P血型(1927年),以及和美國科學家亞歷山大·維納對恆河猴的研究導致了Rh血型的發現(Rh即來自恆河猴Rhesus的前2個字母)。目前全球已經發現35個血型系統。其中,ABO血型系統發現最早,應用最廣,其次是Rh系統。平時我們說的熊貓血即RhD陰性血,在白種人中,RhD陰性血佔所有人的15%,而在亞洲人中,這個比例驟降至0.3%。
這裡需要補充說明一下,不同血型系統之間只是分類方法不一樣,並不存在矛盾。就好比ABO血型指的是性別、Rh血型指的是膚色、P血型指的是學歷。所以不是P血型罕見,而是P血型系統裡面的p型血罕見,具體的往下看。臨床上常用的「O+血」這樣的標註指的就是O型血、RhD+型血。
什麼是p型血?
p型血是P血型系統(P antigen system)的一個罕見血型。P血型系統同樣是由卡爾·蘭德斯坦納發現的,是第3個被發現的人類紅細胞血型系統。
P血型系統裡的抗原包括P1,P和Pk,而對應的抗體包括抗P1抗體,抗P抗體,抗Pk抗體,以及抗PP1Pk抗體。p型血為P血型系統的一種罕見表型,表現為缺失所有P血型系統裡的抗原,而相對應的,該群人體內具有抗PP1Pk抗體,與P血型系統所有抗原均產生反應,導致溶血反應的發生。所以當p型血的患者需要輸血時,他只能接受p型血的輸注,他身體裡大量的抗體會打擊所有其他類型的P抗原!
那麼p型血出現的概率有多罕見?公式計算得出p型血出現概率為5.8例/百萬人。RhD陰性血雖然被稱為熊貓血,但其出現概率已經是它的50倍了。
額外的,對於p型血的婦女來說,由於體內存在抗PP1Pk抗體,又因為她的血型與胎兒的血型不符,繼而導致抗體對胎盤產生抗原-抗體反應,使得孕婦自發性流產可能性增加,並且胎兒出生後發生新生兒溶血的概率也增加。
我需要去化驗p血型麼?
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沒有必要。
為什麼這麼說?這要從正常的配血程序說起來。
當你面臨需要輸血的時候,醫院首先會需要用一管血來檢測你的血型(這是血型鑑定),然後還需要用一管血來檢驗你的血和要輸入的血是否會相溶(這是交叉配血)。當我們需要輸血的時候,即使ABO和Rh血型相符,也依然會進行交叉配血,只有當交叉配血偶爾失敗的時候,才會進行進一步的檢測。所以有交叉配血在前面扛著,溶血的可能性已經降得很低了。
當然,如果您的親戚證實是p型血了,還是最好提前完善血型檢查,以備不時之需。
事件背景
據報導,拯救小文昊的p型血是最終在江蘇省血液中心配型成功的。該血樣來自於一名張姓男士,1999年在為自己哥哥胃癌手術獻血之後,他又在2013年一名新生兒獻血300ml,由於一直沒能用上,凍存至今,最終為小文昊解了燃眉之急。
對於罕見血型的人群來說,因為配血相對較難,而看病用血用得急,所以往往大家之間都有一定程度的聯繫,緊要關頭可能就是彼此的救命恩人。
所以如果自身是罕見血型,提前知道除了給自己上了一道保險,更可能在關鍵時刻給絕境中的他人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