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 月 22 日)晚些時候,有媒體爆料稱,百度在洽談收購今日頭條,並希望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在公司被併購後進入百度決策層。
據「知情人士」透漏,百度收購今日頭條的訴求十分強烈。隨後今日頭條相關負責人對此事進行了闢謠,其調侃道:「這個稿子就一個錯誤,買賣關係寫反了。」之前也傳出過騰訊將收購今日頭條的消息,當時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表態不想成為騰訊員工。(來源:新浪科技)
點評:今日頭條市場估值超過 200 億美元,而百度目前的側重點在 AI 人工智慧方向,此時百度斥巨資收購今日頭條,且不說張一鳴願不願意,可能李彥宏也不一定「感冒」……
深交所上市公司廣東銀禧科技 8 月 22 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旗下子公司興科電子通過債轉股方式,將樂視移動應收帳款總計 3.2475 億元全部清理完畢,獲得共計 12.255%易到股份。
據悉,截至 2016 年 9 月 30 日,樂視移動以 3 億元高居興科電子應收帳款名單第一位,佔比高達 75.69%。截至 2016 年 10 月 12 日,樂視與興科電子還有正在執行的訂單金額 1.87 億元,並且仍有 1 億元的訂單尚未執行。
公告提到,由於涉及面較廣,本次債轉股事宜能否順利完成仍存在不確定性,興科電子科技對於樂視移動的債權仍存在壞帳風險。此外,即便本次債務重組成功實施,興科電子科技獲得易到股份,由於未來易到股份價值受多方面影響,興科電子科技所獲易到股份價值存在不確定性因素。(來源:TechWeb)
點評:興科電子只是樂視眾多債主中的一家,其它家如何解決,還是一件頭疼的事情。
國外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為了降低成本,讓自動駕駛技術早日商用,Uber 可能放棄獨自研發自動駕駛汽車的計劃。
Uber 研發自動駕駛技術已有約兩年的時間,知情人士稱,Uber 每年在自動駕駛汽車方面的研發費用高達數億美元。而如今,Uber 正想方設法卸掉這個包袱,包括與汽車廠商成立自動駕駛汽車合資公司。(來源:cnBeta)
8 月 22 日,陌陌發布了截至 6 月 30 日的 2017 財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陌陌第二季度淨營收為 3.122 億美元,同比增長 215%;2017 年上半年淨營收達到 5.775 億美元,同比增長 285%。
財報顯示,每股美國存託股(ADS)攤薄淨利潤為 0.29 美元,上一年同期為 0.08 美元。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量,每股美國存託股攤薄淨利潤為 0.35 美元,上一年同期為 0.12 美元。根據雅虎財經匯總的數據,華爾街 7 位分析師平均預計,按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 (Non-GAAP) 計算,陌陌第二季度每股美國存託憑證攤薄收益為 0.31 美元。(來源:藍鯨 TMT)
日前,魅族最新推出的 Flow 耳機被曝出並非全部採用了婁氏單元,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版本都沒有採用該配件。隨後,魅族發布了一份聲明對此進行了屆時,表示只有海外版本使用了婁氏單元,這是為了應付專利訴訟風險,價格要比國內版本更高一些。
8 月 22 日,魅族發表了一份很簡短的道歉聲明,宣布將停售並召回 Flow 耳機,一個月後對國內用戶全面提供婁氏單元,重新上架。同時,為了表示對國內用戶的歉意,婁氏版本維持原價不變,回用戶全部加送 EP52。(來源:快科技)
前不久騰訊體育宣布與 NFL 中國籤約三年,拿下第三家北美職業體育聯盟在中國市場的獨家新媒體合作夥伴身份。在此之前,騰訊已經拿下了 NBA、NHL 在中國大陸地區各五年新媒體獨播權。另據懶熊體育了解,騰訊與 MLB 的洽談也在進行中。
騰訊最終包攬北美四大職業體育聯盟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新媒體合作夥伴權益,概率將會很大。2017 年 MLB 季後賽將在 10 月打響,如果騰訊與 MLB 談妥,雙方極有可能在屆時宣布合作。(來源:網易科技)
8 月 22 日下午消息,今日,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董事長兼 CEO 俞永福在內部信中確認,UC 聯合創始人何小鵬將正式「榮退」,並「開啟自己新的一段追夢之旅」。
對此,何小鵬也在微博上作了回應:「創業一輪迴,苦辣酸甜鹹,歸來還是少年!感謝所有,祝福 UC,感謝用戶。新輪迴,終點亦是起點,顛覆自己,享受出發。」(來源:鳳凰科技)
YouTube 的面部模糊工具於近期獲得了升級,內容創建者能夠非常方便的篩選視頻中出現的人臉,只需要在左側點擊人物頭像就能在上傳的視頻中輕鬆進行模糊。Google 在人臉識別技術上做了十分充足的改進,大幅提高了面部識別的精準度,哪怕其中人臉離開鏡頭之後再次出現也能精準識別並模糊。
Google 表示:「在不影響視野、點讚和評論的情況下,內容創建者能夠對已經上傳的視頻進行模糊人臉設置,在完成之後選擇 save 就能進行保存。點擊 Save As New 設置之後則會刪除原先未模糊的視頻,從而額外提供一層隱私保護。」(來源:cnBeta)
迪士尼與麻省大學波士頓分校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了一種技術,能夠利用人工智慧算法評估短篇故事流行度。雖然這些人工智慧程序還不能像專業文學批評家一樣分析故事的好壞,但卻能夠預測哪些故事可能最受歡迎。
「我們的神經網絡在預測故事能否流行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迪士尼研究員 Boyang Li 說,「你還不能使用它們挑選當地寫作比賽的優勝者,但卻可以用於指導未來的研究。」業內人士認為,電影公司未來也可能會使用類似的技術選擇劇本。(來源:cnBeta)
韓國電子製造商 LG 是勒索軟體最新犧牲品,該公司在韓國國內市場運營的一部分網絡由於 WannaCry 感染而在本月初被關閉。目前,仍然不知道 WannaCry 如何感染 LG 網絡當中的電腦。
雖然目前不知道 LG 網絡中有多少電腦遭到破壞,但該公司決定關閉一些系統以防止 WannaCry 進一步擴散。LG 已經設法在不到 2 天的時間內恢復了所有受影響的機器,但該公司尚未確定 WannaCry 如何進入 LG 內部網絡。(來源:cnBeta)
科技網站 TechCrunch 報導稱,IBM 於 8 月 22 日宣布,正在與包括好市多(Costco)、金州食品(Golden State Foods)、 味好美 (McCormick)、雀巢(Nestlé)、美國泰森食品 (Tyson Foods)、聯合利華和沃爾瑪在內的企業共同打造食品供應鏈的區塊鏈技術聯盟。
考慮到從生產商到消費者之間食品供應鏈的複雜性,區塊鏈技術依其透明性和可追蹤性(尤其是在錯誤出現時)從而在食品供應鏈上尋求了一個可觀的平衡點。而此次合作項目背後以及各大公司之間的通力合作目的就在於摸索出區塊鏈技術便利食品生態系統的關鍵。(來源:網易科技)
華為終端官微確認將於 9 月 2 號在德國柏林的 IFA2017 上發布 HUAWEIMobileAI 晶片,從名稱和宣傳視頻來看其將會首先出現在移動端處理器上,而麒麟 970 處理器或將率先搭載。
之前已經有消息稱麒麟 970 處理器開始小規模量產了,結合人工智慧晶片之後,相信在智能調度能力上應該會有更好的提升,至於具體表現究竟如何,目前還無法下定論。(來源:網易科技)
據英國汽車雜誌報導,英菲尼迪 Prototype 9 復古概念車在蒙特利汽車周亮相。該車搭載電力發動機,0-100km/h 加速時間為 5.5 秒,極速達到 170km/h。其標識位于格柵前端,功率達到 148 馬力,峰值扭矩達到 236 磅英尺,近似第二代日產聆風。後者將於法蘭克福車展亮相。
英菲尼迪總裁羅蘭德•克魯格 (Roland Krueger) 表示,英菲尼迪的設計師及工程師對創造這樣一款復古車型感到尤其欣慰,這也是對英菲尼迪前身的致敬。(來源:環球網)
YunOS 官方微博今天下午發布消息稱,與錘子科技合作的 YunOS 版 SmartisanOS 系統將正式開放給其合作夥伴使用,這條微博在晚間得到了錘子科技官微的轉發確認:「感謝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兩家剛剛公布合作消息之後,康佳手機 CEO 付曼青就發了朋友圈宣布康佳要推出一款全面屏新品 S5,其配圖顯示,這款產品將搭載 YunOS 版的錘子 Smartisan OS 作業系統。(來源:cnBeta)
在 AMD 的緊逼下,一直在自家最為優勢的電腦晶片上採取擠牙膏戰略的英特爾,把原計劃在 2018 年第一季度發布的第八代酷睿晶片提前到了 8 月份。
性能方面,英特爾表示第八代代酷睿對比上代產品性能提升了 40% 除此之外,因為架構的升級,第八代酷睿處理器將使得筆記本的厚度能夠低於 19 毫米,新的 UHD Graphics 核顯可以支持到 4K 在線解碼、多屏輸出和 VR 內容。(來源:快科技)
據臺媒報導,日本團隊在鹿兒島縣吐噶喇群島外海進行洋流發電實證實驗,通過藉助黑潮轉動渦輪機成功發電,最大發電量達 30 千瓦 (KW),這是使用實驗機實際利用洋流成功發電的全球首例。
日本 IHI 技術開發本部的長屋茂樹部長表示,目前實現了利用黑潮發電的目標是由於口之島外海海域的洋流強度和方向很穩定,未來他們希望朝邁向實用化進行詳細的洋流調查。
如果能利用世界級強大洋流黑潮來發電,那麼相較太陽能發電會更穩定,NEDO 和 IHI 今後將針對發電成本等進行驗證,目標是到 2020 年實現實用化。(來源:環球科技)
俄羅斯「太空技術」集團新聞處日前發布消息稱,該集團與俄羅斯人體冷凍公司 KrioRus 計劃將冷凍人體、動物以及基因樣本送到太空進行長期深低溫保存。消息指出,兩家俄羅斯公司 8 月 10 日籤署了有關協議,雙方還計劃在協議框架下在近地軌道開展人體冷凍術和人工休眠領域的研究。
今年 3 月,俄羅斯人體冷凍公司 KrioRus 的總經理瓦列裡婭•普賴特表示,能用於深空飛行的人體冷凍技術可於 2032 年前面世。她說,美國從 2005 年起就在積極開展該領域的實驗,美科學家近期已成功復原了冷凍保存的兔腦。(來源:cnBeta)
美國「99 年一遇」的日全食已經證明了其驚人的吸引力。而這場天文奇觀也實現了一個難得的壯舉:令 Netflix 美國觀眾人數減少 10%。這個統計數據是由 Netflix 美國 Twitter 官方帳戶透露的。
Netflix 稱:「嗨,只是想知道為什麼 10% 的人在我永遠在這裡守候你們的時候,選擇觀看一塊巨大的石頭遮擋一個巨型氣體球。」
據悉,這是自 1918 年以來首次發生僅在美國可見且美國東西兩岸均可觀測的日全食。接下來美國本土觀看日全食要等到 2024 年 4 月。(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