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飲食模式相對比較固定,一日三餐是大多數人的選擇。早餐、午餐、晚餐,每一餐攝入合適的食物,我們才會感覺這一天健康滿滿。
那你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嗎:人為什麼每天是吃三頓飯呢?
我們猜測主要的原因有三點,其一是現在「食物富足」,其二是「人的消化道結構特性」,其三是「現代人的生活節奏」。
其實在秦漢以前,農業尚不發達,人們很難像今天這樣吃飽肚子。那時候,人們大多只吃兩頓飯。而現在,溫飽問題已經得到了基本的解決,餓肚子的事情已經很少發生了。
食物這麼多,為什麼人不多吃幾頓呢?「四餐」、「五餐」、「六餐」為什麼沒有成為潮流?這裡面其實也有講究。
首先,吃「一餐」是不合適的,因為人的肚子很難通過吃一次食物來提供一天的能量和營養需求,除非是要吃撐才可能。而長期吃撐(過量進食)對人的健康肯定是不好的。
其次,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決定了「一日三餐」是最合適的。人們早上起來吃過早飯之後就要上學上班,工作一上午後需要休息一下,這時吃午餐能給我們補充體力。晚上,結束一天的學習工作後,回家再吃晚餐。似乎,一日三餐的確更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節奏。
根據這些影響因素,我們來看看貓一天吃幾餐好呢?
貓的食物是否充裕?
幸運的是,隨著寵物行業的快速發展,寵物食品方面有了充足的保障。
根據《2019年寵物白皮書》的統計,貓的主糧全年銷售額已經達到了325億左右,比2018年增長了1.7%。而貓的零食全年銷售額達到了150億左右,比2018年增加了7%。
我們基本可以判斷,只要你願意給貓買貓糧,無論好壞,你都能很輕易買到。
所以,食物的充裕度不會影響貓每日攝食頻率。
貓的生活節奏會影響它們吃飯?
貓的生活節奏?養過貓的人都知道,貓哪有什麼生活節奏?除了吃飯就是睡覺。
它們不必為了每天的食物外出打獵,也不用為了生活去努力工作,甚至它們連學習也不用。
如果碗裡有吃的,大多數貓每天都會無限次地光顧飯碗。
貓吃飯的節奏大多是受鏟屎官生活的影響,如果鏟屎官因為上班打算一天餵貓咪兩次,那它們就是「一日兩餐」。
貓的消化道結構如何影響貓的飲食?
事實上,貓的消化道結構才是影響貓飲食習慣的重要因素。了解貓消化道的特殊結構有助於幫助我們了解什麼樣的「飲食習慣」更適合貓。
貓和犬消化道最不一樣的地方是消化道的長度。
體長為0.75米的犬,它們腸道的平均長度是4.5米。體長為0.5米的貓,它們腸道的平均長度為2.1米。(引自《犬貓營養需求》)
消化道長度的長短很影響食物的排空速度,這意味著食物通過貓消化道的時間會更短。如果貓一次攝入和狗一樣多的食物,那食物在貓體內的消化率會低於狗。消化不了的食物常常會導致貓的嘔吐和腹瀉。
所以,每天給貓餵食兩次食物其實並不合理,貓的消化道結構更適合少食多餐的飲食。
我們的建議是:在餵食量不變的情況下,每天給貓餵食3~5餐是比較合適的。或者你可以讓貓的碗裡一直都有食物,這並不會讓貓養成不好的習慣。相反,這更符合貓自然飲食的規律。
結語
貓獨特的消化道結構,讓它們更適合「少食多餐」的飲食。規定貓每天只吃兩餐,並且強制貓在規定的時間內吃完,這些都是人們一廂情願的想法,它其實對貓的身體並沒有好處。
我們建議各位鏟屎官,在給貓「擬人化」的同時,也要多從貓的生理角度出發,給貓選擇更合適的飲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