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船事故發生的機率應當是相當小的,何況還是在寬闊的海面上,隨著科技的進步,普通的漁船也會配備GPS等導航設備,一般不會出現突發事件。除非是面臨非常惡劣的天氣,比如大霧、強風等。再者,就算漁船撞上軍艦,也不會導致堅船利炮受損,反而是漁船損毀嚴重。
但沒想到,這一幕竟出現反轉,我國漁船撞上日本護衛艦,日艦的船身卻出現了一個大窟窿,這一事件引發外界一片譁然,在我國的東海水域上,日艦為何會撞上一艘漁船?目前,為了徹查此事,日本防衛省已經介入調查。
3月31日,日本廣播協會發布消息稱,經日本第10管區海上保安總部(鹿兒島)表示,當地時間30日,日本海上自衛隊一艘「島風」號驅逐艦在東海海域與我國的一艘漁船相撞,事故中並未出現傷亡人員。但日本的驅逐艦船身卻出現嚴重損毀,左舷後方被撞出一塊長1米、寬20釐米的損傷。
而我國的漁船竟然「毫髮無損」,並沒有出現明顯的損傷,船上的水手均安然無恙。日本第10管區海上保安總部指出,對於撞船事故發生的原因尚不清楚,目前日本防衛省也派出團隊進行調查。在撞船事故發生後,雙方船隻動力系統完好,已經駛離事發海域。
要知道,「島風」號驅逐艦是一艘滿載排水量達到5900噸的戰艦,為何能被漁船撞處一個大窟窿?日本軍事專家表示,其實「島風」號驅逐艦算是一艘「年邁」的戰艦了,海上自衛隊並沒有放棄這艘服役32年的水上艦艇,其後期沒有得到很好的維護和保養,以至於船身不夠堅固。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撞船事故並沒有引發緊張對峙事件,由於具體原因有待調查,日本防衛省也保持著非常「客氣」的態度請我國相關部門協助,期間兩國一直在就具體的細節進行溝通。事實上,這也不是我國的漁船第一次與日本軍艦相撞。
早在2010年9月份,我國一艘編號為「閩晉漁5179」的漁船在東海海域正常捕撈作業時,遭到日本海上自衛隊一艘巡邏艇的挑釁,我國漁船直接撞向日本的巡邏艇,導致日艦船身嚴重受損,多根欄杆都被撞斷,而我國的漁船卻沒有出現任何損傷。
不管怎麼說,這次撞船事故中還有許多疑點,比如「島風」號驅逐艦被撞的窟窿出現在左舷後方,那極有可能是我國漁船主動衝撞,導致「島風」號躲避不及出現損傷。那我國漁船為何會主動衝撞,這極有可能與日艦闖入我國領海挑釁有關,也為我們敲響了海上安全的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