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漁船撞上日本驅逐艦,日艦船身出現大窟窿,防衛省介入調查

2021-01-10 子非耕牛

撞船事故發生的機率應當是相當小的,何況還是在寬闊的海面上,隨著科技的進步,普通的漁船也會配備GPS等導航設備,一般不會出現突發事件。除非是面臨非常惡劣的天氣,比如大霧、強風等。再者,就算漁船撞上軍艦,也不會導致堅船利炮受損,反而是漁船損毀嚴重。

但沒想到,這一幕竟出現反轉,我國漁船撞上日本護衛艦,日艦的船身卻出現了一個大窟窿,這一事件引發外界一片譁然,在我國的東海水域上,日艦為何會撞上一艘漁船?目前,為了徹查此事,日本防衛省已經介入調查。

3月31日,日本廣播協會發布消息稱,經日本第10管區海上保安總部(鹿兒島)表示,當地時間30日,日本海上自衛隊一艘「島風」號驅逐艦在東海海域與我國的一艘漁船相撞,事故中並未出現傷亡人員。但日本的驅逐艦船身卻出現嚴重損毀,左舷後方被撞出一塊長1米、寬20釐米的損傷。

而我國的漁船竟然「毫髮無損」,並沒有出現明顯的損傷,船上的水手均安然無恙。日本第10管區海上保安總部指出,對於撞船事故發生的原因尚不清楚,目前日本防衛省也派出團隊進行調查。在撞船事故發生後,雙方船隻動力系統完好,已經駛離事發海域。

要知道,「島風」號驅逐艦是一艘滿載排水量達到5900噸的戰艦,為何能被漁船撞處一個大窟窿?日本軍事專家表示,其實「島風」號驅逐艦算是一艘「年邁」的戰艦了,海上自衛隊並沒有放棄這艘服役32年的水上艦艇,其後期沒有得到很好的維護和保養,以至於船身不夠堅固。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撞船事故並沒有引發緊張對峙事件,由於具體原因有待調查,日本防衛省也保持著非常「客氣」的態度請我國相關部門協助,期間兩國一直在就具體的細節進行溝通。事實上,這也不是我國的漁船第一次與日本軍艦相撞。

早在2010年9月份,我國一艘編號為「閩晉漁5179」的漁船在東海海域正常捕撈作業時,遭到日本海上自衛隊一艘巡邏艇的挑釁,我國漁船直接撞向日本的巡邏艇,導致日艦船身嚴重受損,多根欄杆都被撞斷,而我國的漁船卻沒有出現任何損傷。

不管怎麼說,這次撞船事故中還有許多疑點,比如「島風」號驅逐艦被撞的窟窿出現在左舷後方,那極有可能是我國漁船主動衝撞,導致「島風」號躲避不及出現損傷。那我國漁船為何會主動衝撞,這極有可能與日艦闖入我國領海挑釁有關,也為我們敲響了海上安全的警鐘!

相關焦點

  • 日本軍艦東海撞上中國漁船,卻把自己撞出個大窟窿
    3月31日,環球網援引日本廣播協會報導稱,日本一艘驅逐艦撞上了中國的一艘漁船,驅逐艦竟然被撞開一個大窟窿。據日本防務省發布的消息表明,就在前日晚間,在我國東海的一處海域,一艘中國漁船正在緊張有序的從事漁業活動,與往常一樣,一切都看起來十分正常。可突然之間,緊急情況出現了,只見一艘掛著日本國旗的軍艦向漁船所在位置急速駛來,與漁船越來越近,可並沒有明顯減速,撞船的危險越來越大。
  • 日本5900噸驅逐艦與中國漁船相撞被撞出1米長損傷
    日本5900噸驅逐艦與中國漁船相撞!日媒稱驅逐艦撞出一米長損傷)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天也】日本廣播協會(NHK)剛剛援引日本防衛省消息稱,30日晚,日本海上自衛隊「島風」號驅逐艦在東海海域與一艘中國漁船相撞。
  • 日本海自驅逐艦在東海撞上中國漁船
    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3月30日日本海上自衛隊「島風」號(DDG-172)驅逐艦在東海國際海域與一艘中國漁船相撞,所幸此次海上相撞事故不是很嚴重,碰撞事故發生之後兩船動力系統均處於正常工作狀態,事故也沒有造成人員落水失蹤。
  • 中國海軍「太原」驅逐艦穿過彩虹大橋來到東京,慰問日本災區
    當地時間10月14日9時左右,於10月10日離開日本躲避颱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052D型驅逐艦「太原」艦通過東京港聯絡橋(即「彩虹大橋」),進入晴海碼頭,重返日本。10月13日,日本防衛大臣河野宣布取消了原定於10月14日舉行的日本海上閱艦式活動,並下令原定於參加閱艦式、目前正在海外躲避颱風的部分日本海自艦艇儘快歸航,編成「緊急救援部隊」,投入到颱風災後救難工作中,在直升機驅逐艦「加賀」上成立指揮基地。同時,日本防衛省還發布公告稱,此前曾經申請過閱艦式參觀券、體驗航海券的民眾,可以留意後續的海上自衛隊艦艇開放活動,可持10月14日券參觀。
  • 遼寧艦艦員自曝,霧中險撞漁船,緊急左轉彎讓艙內物品倒了一地
    近日,中國海軍「遼寧」號航母的一名女兵登上了國內某檔電視節目,她是這艘6萬噸巨艦的雷達導航兵,堪稱航母的「眼睛」。她詳細而生動的描述罕見為我們揭開了中國海軍當前唯一服役航母的種種不為人知的故事。在這其中,不乏某些驚險時刻,如遼寧艦曾險些在大霧與高海況環境下與漁船發生相撞事故。
  • 日本首相要求重組防衛省(圖)
    資料圖片:2007年1月9日,日本防衛相久間章生(前)出席在首都東京舉行的防衛省牌子揭幕儀式。當天,根據此前日本國會眾參兩院批准的法案,日本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防衛廳長官升格為防衛相。新華社發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22日說,在後,需要重組日本防衛省。
  • 日本防衛相相繼下臺 引發防衛省省內不滿
    日本防衛相相繼下臺 引發防衛省省內不滿 2008年09月25日 10: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9月25日電 日本新首相麻生太郎24日組閣,防衛相再次換人。
  • 新宙斯盾艦急缺船員,「徵兵難」讓日本自衛隊發愁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晨陽】為提升反導能力,日本計劃建造兩艘超級宙斯盾驅逐艦。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決定面臨的阻力不僅來自額外的防務費用開支,還包括增加相應的人員編制。《日本經濟新聞》12日稱,如今自衛隊連增加五六百人都成難事,足以彰顯日本「徵兵難」的現實情況。
  • 一退役驅逐艦常駐煙臺海邊供實習教學(圖)
    原標題:一退役驅逐艦常駐煙臺海邊供實習教學(圖) 停泊在黃海明珠北側的軍艦引得不少市民好奇地駐足觀看。記者 韓逸 攝 艦上的軍用望遠鏡可清晰地看到千米外的地方。記者 韓逸 攝  6日午夜,退役的海軍驅逐艦132艦成功坐灘煙臺市區海邊,此後132艦將常駐煙臺,供海軍航空工程學院實習教學,並開展國防教育宣傳。  7日,煙臺市萊山區黃海明珠北側停靠的一艘海軍驅逐艦引發眾多市民、遊客的圍觀和熱議。這艘軍艦為海軍132艦(合肥艦),長132米,重3250噸。
  • 間隔12年,中國海軍大不同!兩次訪日:同一位置的太原艦與深圳艦
    據網友14日發布的一組照片,中國052D飛彈驅逐艦「太原艦」在抵達東京之後,因為日本最強颱風「海貝思」登陸,太原艦暫停港口躲避颱風,這時有細心的網友發現,日本人十分細心的將太原艦安排在12年前「深圳艦」首次來日訪問的同一位置。這一畫面不由得令人感慨,同一位置的對比,也令日本感到了中國海軍的巨大變化。
  • 日本海軍裡的祥瑞戰艦,自佐世保而來的白露級驅逐艦——時雨號
    若是誰能服役在不沉之艦上,那就更是讓其它水兵羨慕無比。可是在日本海軍中,有這麼兩艘驅逐艦雖然運氣十足,卻讓友軍厭惡非常,其中一個我們很熟悉,就是號稱「雪親王」的雪風號驅逐艦,而另一個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時雨號驅逐艦。
  • 算錯宙斯盾部署調查結果,日本防衛省道歉
    (觀察者網訊)日本防衛省戰略企劃課課長五味賢至8日在秋田市議會上向媒體透露,日本防衛省給出的適合陸上自衛隊部署「陸基宙斯盾系統」的調查結果有誤。五味賢至表示,在使用谷歌地球服務計算山體仰角(仰視山體等的角度)時,在沒有發現「高度」與「距離」比例尺不同的情況下用尺進行測量和計算等,導致數值出錯。
  • 二戰日本驅逐艦發展標杆,日本造艦鬼才的神作,吹雪級的發展事跡
    之前也簡單介紹過日系的驅逐艦,所以今天就繼續就「日系驅逐艦」這個話題往下嘮嗑,簡單了解一下二戰時期的日本驅逐艦吧。其實驅逐艦這個詞並不是中國翻譯發明的,這個詞語是一個舶來品,而且是從日本傳過來的,不過在二戰時期日本驅逐艦不是直接叫「驅逐艦」而是被叫做「雷擊艦」(日文中將魚雷一類的水中兵器寫作「水雷」)。
  • 挪威船撞了美國艦,順便毀了中國浮船塢,美國海軍也出過這種洋相
    據美國網站3月30日報導,一艘挪威運輸船在碼頭轉彎時,闖下了大禍。先是與駁船相撞,接著不受控制般的撞向美國全新驅逐艦,致使美國DDG119號宙斯盾艦船體受損,並大量進水,不得不返廠修理。有趣的是,挪威半潛船上運著一個中國製造的浮船塢,這個中國製造的浮船塢是美國造船廠購買的,由挪威護送。
  • 二戰傳奇拉菲號驅逐艦,遭到22架日本自殺機圍攻,血戰後成功返航
    神風特攻取自日本歷史典故,在古代中國元朝時期,元世祖忽必烈數次嘗試跨海進攻日本本土,但都被海上的颱風所阻,由此日本民間有了關於「神風」護佑日本免遭大難的典故和故事。日軍希望神風特攻隊能夠在在太平洋上掀起人為的「神風」,將美國人再次擋在本土之外。1945年初,在位於珍珠港的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的作戰地圖上,一道巨大的紅色箭頭指向了衝繩。
  • 日本防衛省「升格」後醜聞不斷 度過灰色的一年
    日本防衛省「升格」後醜聞不斷 度過灰色的一年 2008年01月09日 21: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圖為掛牌首日的日本防衛省大樓。 中新社發 王健 攝     日本防衛廳2007年一月九日正式掛牌升格為「防衛省」。圖為當天上午舉行的升格儀式現場。
  • 釣魚島「撞船」真相曝光:大噸位日船一再發蠻撞
    ① 7日10時15分許,一艘有15名船員的中國拖網漁船在釣魚島附近海域進行捕撈作業時,日本海上保安廳一艘巡邏船「與那國」號趕到現場,並衝撞漁船。  7日,一艘日本救援艇接近中國漁船,登上航行中的漁船檢查。
  • 「永不沉沒」的瘟神:日本「陽炎」級驅逐艦 雪風號
    到戰爭結束之時,日本海軍還剩下3 艘一線作戰驅逐艦沒有沉沒,這3 艘驅逐艦是:潮號(吹雪型20 號艦)、響號(曉型2 號艦)以及雪風號(陽炎型8 號艦)。潮號和響號在戰爭中要麼挨過炸彈,要麼撞過水雷,死傷數字都不小,而且有相當長一段時間兩艦都在阿留申群島作戰,那裡的戰況實則是太平洋戰爭中最不激烈的地方,日本人佔領那幾個臨近北極圈的荒島基本只有政治上的意義(因為是美國阿拉斯加州領土)。
  • 日媒稱中國漁船非法作業 日本高官呼籲各方冷靜
    解說: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宋濤當天奉命約見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就該事件提出嚴正交涉,並要求日方停止非法攔截行動。9月7號晚,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已就日方在釣魚島海域扣留中方漁民和漁船問題向日方提出驗證交涉,要求日方立即放人,放船,避免事態進一步升級。
  • 因用谷歌地球數據計算弄錯比例尺,日防衛省調查報告出錯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天也】8日,日本防衛省戰略企劃課課長五味賢至向日媒透露稱,防衛省在一份有關宙斯盾系統部署的調查報告中出現錯誤,其原因是在使用「谷歌地球」的數據時,沒有注意到「高度」與「距離」的比例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