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沉沒」的瘟神:日本「陽炎」級驅逐艦 雪風號

2020-12-06 戰爭事典

1940 年初,剛建造完成的雪風號,結束公試前往佐世保途中的航行狀態。這是雪風號最著名的一張照片。

二戰前的日本海軍以死命努力訓練而著稱,儘管這支海軍自從日俄戰爭以後就再也沒有正經打過仗,但仍然自信無人能敵,依據就是其「艱苦卓絕」的訓練強度。在達成海軍軍備限制條約以後,儘管主力艦被限制在假想敵美國海軍的70%,但是「條約對訓練沒限制」卻使日本海軍仍然覺得有對抗美國海軍的資本。但事實證明,這些超強度訓練除了航空兵在前期的優異表現之外,其餘大多是無用功。水雷戰隊是特別鮮明的註腳,驅逐艦隊扛著重雷重炮跑遍了太平洋,但很多時候居然是在當運輸艦用,被盟軍的戰機和潛艇成批地送進海底。到戰爭結束之時,日本海軍還剩下3 艘一線作戰驅逐艦沒有沉沒,這3 艘驅逐艦是:潮號(吹雪型20 號艦)、響號(曉型2 號艦)以及雪風號(陽炎型8 號艦)。太平洋戰爭毫無疑問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為宏大也最為殘酷的海上戰爭,作為徹底失敗的一方,日本海軍的軍艦命運幾乎就是「十死十生」,所謂「運氣好」就是能夠在海上還能堅持個一兩年、航行幾萬英裡後再被擊沉,運氣不好的話就像巨型航母大鳳或者信濃那樣,莫名其妙地就被一兩條魚雷給炸沉了。3 艘艦體單薄、還頻頻衝鋒在最前線的驅逐艦能夠殘留到戰後,只能說它們絕對具有「1% 的天賦」,但就算這一點點「天賦」也有層次區別。潮號和響號在戰爭中要麼挨過炸彈,要麼撞過水雷,死傷數字都不小,而且有相當長一段時間兩艦都在阿留申群島作戰,那裡的戰況實則是太平洋戰爭中最不激烈的地方,日本人佔領那幾個臨近北極圈的荒島基本只有政治上的意義(因為是美國阿拉斯加州領土)。

但是雪風號就不一樣了,它的幸運不是用顯微鏡來看的,而是在高高的艦橋上就散發出「燦爛的祥瑞光芒」。從戰爭一開始參加南洋攻略作戰,到後來轉戰瓜島海域,多次從事「鼠輸送」任務,雪風號已經贏得了幸運艦的名聲。第三次所羅門海戰是公認最為混亂激烈的一場大炮夜戰,雪風號不但毫髮無損,還在旗艦比叡號戰列艦被擊大破以後接納了阿部弘毅中將而成為臨時旗艦。丹皮爾海峽虐殺戰使木村運輸隊及數千名陸軍士兵幾乎全滅,但是雪風號又一次毫髮無損,還撈起了不少落水者。

在所有驅逐艦中最先給雪風號安裝了雷達和聲納,因為雪風號「不會沉沒」,那當然就是最好的新武器實驗對象,於是雪風號扛著最新式的裝備繼續衝殺到腥風血雨的第一線。科隆班加拉島海戰中,美軍向日軍旗艦神通號輕巡發射的魚雷是從雪風號的艦底穿過的,但雪風號就是沒事,神通號則被這枚魚雷命中立即沉沒了。1944 年的馬裡亞納大海戰和萊特大海戰,日本海軍幾乎全軍覆沒,但是在這兩場海戰中雪風號仍然是幸運無比,只有1 人陣亡!不久之後雪風號護送日本海軍多年前的象徵——金剛號戰列艦回日本,後者在臺灣海峽被美軍潛艇給擊沉了。

海軍高層就是沒有看出來雪風號在超級幸運的同時也在扮演著僚艦「瘟神」的角色,又派雪風號去護送「最後的希望」信濃號大型航母,結果後者淪為世界海軍史上最不幸的軍艦,「出海第一天便夭折了」。大和號戰列艦的沉沒倒是跟雪風號沒什麼關係,因為也沒有什麼別的僚艦可以指派了,這一次雪風號在艦長寺內正道中佐親自操艦之下又躲過了幾乎所有的攻擊——有一枚火箭彈直插進入雪風號的食品庫,如果爆炸,則必定穿透艦體,可是它的引信失去了作用!在跟隨大和號出擊之前還發生過一件事,寺內正道中佐去參加作戰研究會議(其實也沒什麼好研究的,就是下達必須出擊的自殺性命令)時遲到了一會,被第2 艦隊前任參謀山本祐二大佐扇了耳光,可出擊的結果是雪風號沒事大和沉了,山本大佐在死前還是被雪風號的船員從海裡撈上來的,否則就是屍骨無存。這以後雪風號在舞鶴、宮津灣及吳港各處跑來跑去躲避空襲,可是美軍空襲雪風號實在是徒然,不但沒傷著雪風號反而被雪風號擊落了多架戰機,而雪風號就算是被逼急了撞上水雷,那水雷也是啞彈!

戰後雪風號還噁心了一下美國人,1945 年11 月橋本以行中佐被任命為雪風號艦長(當時該艦已開始執行運送士兵回國的任務),但是他還未來得及上艦就去了華盛頓,因為此人在7 月30 日指揮伊58 號潛艇擊沉了向提尼安島運送原子彈的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重巡洋艦(Indianapolis CA-35),此事件造成的重大傷亡幾乎衝淡了美國海軍官兵獲得戰爭勝利的喜悅,所以有人說印第安納波利斯號也間接受到雪風號的「詛咒」,儘管時間先後順序不對。

雪風號在作為戰爭賠償被轉交給中國國民政府並改名為丹陽號之後,此艦再也沒有被擊沉的危險了,然而「瘟神」的本性仍然在盡情發揮,其轉交時間是在1947 年7 月,幾乎同時國民黨軍隊在解放戰爭戰場上開始兵敗如山倒,丹陽號跟隨蔣氏政權一同逃亡臺灣。雪風號的倖存艦員在戰後組織了「雪風保存會」,與臺灣當局聯絡希望將其「返還」給日本,但臺灣當局希望以「贈送」的名義送還,雙方在這個措辭的問題爭論了幾年,直到1970 年丹陽號解體,僅存車葉兩隻、艦鍾一座及錨與舵輪,於是將錨、舵輪送還日本,舵輪被放在日本舊海軍兵學校教育參考館內,而錨則被放在庭院中展示。雪風號在戰爭中的艦長與大多數艦員都倖存到了戰後,並且他們又很積極地舉行聚會,因此有大量雪風號的資料遺存,對它的研究在日本幾乎發展為一門學問,相關著述頗豐。雪風號的故事早在1964 年就被松竹映畫電影公司搬上了大銀幕,不過那與其說是一部戰爭電影不如說是文藝片,主要是在講述雪風號艦員的愛情和兄弟之情,戰時的造船監督官、戰後日本著述最多的船舶研究學者福井靜夫為這部電影提供了雪風號的資料。

1941 年的雪風號線圖

有關雪風號的研究可能會一直持續下去,儘管其內容局限在諸如「雙聯還是三聯」等問題上,但它極為傳奇的經歷確實是能夠長久刺激人們的研究興趣。筆者以為,雪風號的幸運偶然之間蘊藏著必然。雪風號是太平洋戰爭前日本海軍擁有的最強大的驅逐艦陽炎型的8 號艦,在陽炎號之前的各型驅逐艦都劣於陽炎號,而在陽炎號之後的夕雲號、秋月號又要面臨開戰後官兵素質降低的窘境,那些松型、橘型就更不用談了。雪風號的多任艦長都是「水雷屋」中的操艦高手,它在服役後不過一年多的時間,就在開戰前(1941 年8 月)日本海軍最後一次演習競賽中獲得了優秀成績。在戰爭的前期它還只算是多艘幸運驅逐艦中的一艘,至少白露型2 號艦時雨號(1945 年初被擊沉)也參加了多次激烈的海戰而毫髮無損,當時是與雪風號齊名的。到了後來雪風號被當成了試驗艦,有什麼新型雷達、聲納都首先在雪風號上安裝使用,使其性能更上一層樓,而其經驗豐富的艦員們也培養出了「雪風號絕對不會沉」的信念,因此越發充滿信心。麥克阿瑟說「老兵永遠不會死」,在戰場上確實表現為老兵或老艦就是可以渡過一次次難關,而新兵或新艦卻總是莫名其妙就完蛋了。

雪風號老而彌堅,就連曾經和它齊名的時雨號、野風號(同樣也是1945 年初被擊沉)都進了「水晶宮」,但雪風號倖存到了戰後,而它在國民政府海軍中居然比在日本海軍中還要風光。這樣傳奇的經歷恐怕再也無法複製。

本文摘自《日本驅逐艦全史 》

相關焦點

  • 日本海軍陽炎型八番艦,號稱友軍毀滅者的祥瑞,雪風號驅逐艦
    在日本聯合艦隊中非常出名的軍艦是大和號戰列艦嗎?是赤城號航母嗎?還是裝母信濃號?其實都不是,日本聯合艦隊最出名的軍艦其實是雪風號驅逐艦,只要是雪風參與護航的艦艇必然沉沒,參加的戰鬥必然損失慘重,連日本海軍官兵們都畏懼於雪風號的「祥瑞」,稱呼其為「死神」。
  • 陽炎型,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主力驅逐艦
    從海風型以來,日本海軍一直苦苦追尋的大洋驅逐艦可以說就此正式誕生了。這批嶄新的驅逐艦,就是日本驅逐艦中可能最為知名的型號——陽炎型, 它連同其後續的夕雲型,被統稱為「甲型驅逐艦」,成為了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水雷戰隊驅逐艦主力。
  • 幸運的不死鳥們,那些撐過二戰的日本艦隊驅逐艦(上)
    雪風號驅逐艦是大家都熟悉的幸運艦和不死鳥,她的祥瑞梗網上到處都能看到。但梗這個東西,用濫了就成了尬吹。比如「唯一倖存的一艘戰前製造的驅逐艦」、「開戰時的XX艘,就它一艘浮在水面上了」。這真是事實嗎?要知道鬼子投降時候船還不少,光賠償盟國的驅逐艦就是24艘,戰前造的真只剩下雪風了?
  • 二戰日本驅逐艦發展標杆,日本造艦鬼才的神作,吹雪級的發展事跡
    之前也簡單介紹過日系的驅逐艦,所以今天就繼續就「日系驅逐艦」這個話題往下嘮嗑,簡單了解一下二戰時期的日本驅逐艦吧。其實驅逐艦這個詞並不是中國翻譯發明的,這個詞語是一個舶來品,而且是從日本傳過來的,不過在二戰時期日本驅逐艦不是直接叫「驅逐艦」而是被叫做「雷擊艦」(日文中將魚雷一類的水中兵器寫作「水雷」)。
  • 日本海軍裡的祥瑞戰艦,自佐世保而來的白露級驅逐艦——時雨號
    可是在日本海軍中,有這麼兩艘驅逐艦雖然運氣十足,卻讓友軍厭惡非常,其中一個我們很熟悉,就是號稱「雪親王」的雪風號驅逐艦,而另一個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時雨號驅逐艦。一、白鷺級的二號艦時雨號隸屬於白露級驅逐艦的二號艦,事實上這個白露級的設計就頗為有意思,因為原本是沒有白露級驅逐艦的,白露級驅逐艦的誕生完全是為了補爛攤子——說的就是友鶴事件的爛攤子。
  • 二戰日本海軍:擁有14級型號繁多,數量龐大的驅逐艦群
    因此,日本海軍需要數量眾多的雷擊艦,用來充當戰時的衝陣主力艦,於是,在二戰時期,日本海軍保有驅逐艦共計14級,包括改型則為20級,不但型號繁雜而且數量龐大的驅逐艦群。擺脫倫敦海軍條約制約後,艦長118.49米,寬10.82米,滿載排水量2500噸的「陽炎」級驅逐艦,就成為日本海軍有史以來最大的驅逐艦,即便在全球範圍內也屬於一流水平,擁有優良的遠洋性能,是水雷戰隊的新一代核心力量。採用了適應高航速的飛剪式艦艏,有高幹舷和長艏樓,2臺蒸汽輪機主機輸出功率52000馬力,雙軸推進最高航速可達35節,實測18節時最大續航力6000海裡。
  • 罪惡的報應:無條件投降後日本海軍的殘存艦艇(中)
    美軍艦載機拍攝的大和號最後一戰,擔任護航的雪風號卻得以從激戰中倖存 1. 雪風號驅逐艦。屬於陽炎級驅逐艦8號艦,是二戰中日本海軍著名的「祥瑞艦」,歷經多次血戰卻幾乎全身而退。
  • 日本最牛不沉戰艦真靠運氣?四任艦長吐血抗議:我靠實力混社會
    ▇為何"雪風"號如此強運?說到舊日本海軍的驅逐艦"雪風"號,在軍迷之中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為它的運氣實在太爆棚了,做為它的乘員,無異於捏著一塊免死金牌!可能有人不禁要問,為何它的運氣如此之好?1、"雪風"號,不沉!
  • 雪風號:一艘傳奇戰艦,既是「坑爹」又是克隊友
    各位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樸哥又跟大家見面了,今天樸哥說一艘神奇的船,這艘船是二戰時期日本聯合艦隊的一艘驅逐艦,叫「雪風」號。雪風號是日本海軍陽炎級驅逐艦的第8號艦,1938年的8月開始建造,到1943年的3月24日正式下水,並命名為「雪風」號驅逐艦。到了1940年的1月份全部竣工,這艘船的建造速度那是真快。
  • 二戰時期的日佔區幽靈船:斯圖爾特號驅逐艦傳奇
    斯圖爾特號驅逐艦  引言  在太平洋戰爭後期,美國飛行員經常在日本控制的水域發現一艘與美國驅逐艦相似的日本戰艦,雖然軍艦前兩個煙囪經過改裝後彎曲成一個煙囪的日式風格,但軍艦明顯是一艘美國克萊姆森級驅逐艦,於是引發美軍諸多猜想,是這艘軍艦在敵佔區執行秘密任務還是有軍艦投敵了,美軍內部甚至給這艘戰艦起了"幽靈船
  • 日本最幸運戰艦,二戰期間16次戰鬥安然無恙,最後花落中國
    在二戰時期,有一艘神奇的驅逐艦,它在無數次的戰爭中存留戰爭結束後。這要來看看日本建造的驅逐艦雪風號。在日本的海上戰爭中,日本建造無數的這樣的驅逐艦但是大部分都因為在戰爭中嚴重受到傷害的有著不計其數。在日本建造的三十八艘的驅逐艦中,雪風號憑藉著在十多次的戰爭中取得戰果,在戰爭結束的時候用一種幾乎毫無受損的姿態保留到二戰結束後。這艘神奇的驅逐艦參加了太平洋戰爭大部分的戰爭中,一共參加了16次戰鬥,自身都安然無恙未受到嚴重的傷害,陣亡人數不到十個人,堪稱戰爭中奇蹟之艦。
  • 鐵達尼號出事,「永不沉沒」形象崩塌,為何首次出行就遇難?
    「你跳我也跳」,這正是鐵達尼號遭遇災難時女主所說的話,這個曾號稱「永不沉沒」的鐵達尼號形象在那一晚就此崩塌,為何首次航行就遇難?船體質量有問題,還是航行期間遇到了難以避免的災難呢?鐵達尼號是一艘奧林匹克級郵輪,同時也是20世紀最先製造的一艘巨型豪華客輪。鐵達尼號是在愛爾蘭島上的貝爾法斯特的哈蘭德以及沃爾夫造船廠共同建造。建成之後,尤為壯觀,並且號稱「永不沉沒」,鐵達尼號起初從英國南岸普敦率先出發,途中會經過法國的瑟堡-奧克特維爾和愛爾蘭的昆士敦兩大地界,並且按照原計劃到達的目的地就是美國紐約,不料途中災難來襲。
  • 超級碰碰船螢火蟲號驅逐艦:一生多次碰撞 最後一次碰撞直接沉沒
    在英國皇家海軍的作戰史上,不乏海軍官兵英勇作戰的案例,不過螢火蟲號上的官兵的精彩表現確實需要著重介紹一下,這艘驅逐艦的官兵,在面對比自己大很多倍的敵艦的時候,依然忘我的進攻精神,贏得了對手的尊敬,以至於在這艘軍艦戰沉之後,他的對手德國希佩爾海軍上將號重型巡洋艦艦長通過第三方國際紅十字會,為這艘英勇的軍艦艦長申請勳章。
  • 二戰傳奇拉菲號驅逐艦,遭到22架日本自殺機圍攻,血戰後成功返航
    美國大兵以及太平洋艦隊不知道的是,日本人早已在衝繩設下「大禮」等著他們來呢。1949年3月,我們故事的主人公「拉菲」號驅逐艦隨斯普魯恩斯將軍率領的第38特混艦隊前往衝繩,為登陸作戰做準備,一代海上傳奇就此開始。
  • 平成「秋月」,下裡巴人,從「秋月」級看日本通用驅逐艦設計困局
    「秋月」級的首艦「秋月」號作為日本海上自衛隊在戰後設計並建造的第五代通用驅逐艦,「秋月」級通用驅逐艦被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日本海上自衛隊希望「秋月」級通用驅逐艦能夠成為一款性能軍用的多功能艦,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隨著各方面因素的變化,「秋月」級通用驅逐艦最終由滿載希望的「陽春白雪」變成了過渡性質的「下裡巴人」。而在這個變化過程中,也體現了日本通用驅逐艦的設計困局。
  • 「重慶」號驅逐艦退役 新家落戶天津公園供參觀
    2014年9月,133艦退役儀式  新華網今日(19日)報導,我國「重慶」號驅逐艦(舷號133)和353號常規動力潛艇退役後經過為期半年的船廠翻修改造,將被送往天津航母主題公園「重慶」號驅逐艦為我國051型飛彈驅逐艦,該艦曾在1985年執行攔截監視蘇聯海軍「伏龍芝」號飛彈巡洋艦任務,當時日本攝影師拍攝反應這一事件的照片《中國海軍之勇姿》中,記錄了我「重慶」艦不畏比自己噸位大數倍敵艦,與之鬥爭的形象。「重慶」號是中國海軍有歷史紀念意義的艦名。1949年,原國民黨海軍「重慶」號巡洋艦官兵起義,加入人民海軍,成為我海軍第一艘巡洋艦,後因遭國民黨空軍轟炸沉沒。
  • 3艘驅逐艦沉沒,800多人消失,美國海軍差點被颱風擊垮
    三艘航空母艦受損,其中包括經驗豐富的無畏號航母。這位反覆無常的「太平洋巴頓」起初將自殺式飛機視為「一種可笑的把戲。但當他看到自己的戰艦燃燒起來時,他的不屑變成了焦慮。到12月中旬,哈爾西的擔憂進一步加劇,但他怎麼都想不到,他的下一次磨難並不是發生在日本人手裡,而是一場史無前例的颱風。
  • 永不沉沒的女子:包括鐵達尼號在內3次海難沉船,她都倖免於難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永不沉沒小姐」,她一輩子坐了幾艘號稱「永不沉沒」的輪船,結果統統遇上了海難,其中包括著名的鐵達尼號,她是世界上公認的被上帝眷顧的女人。
  • 日本命名宙斯盾艦的艦名,二戰時下場很慘
    1944年11月21日方被美國潛艇「海獅」號的魚雷擊沉,成為日本海軍中唯一被潛艇擊沉的戰列艦。第三戰隊司令官鈴木義尾中將,艦長島崎利雄大佐,以及1200名乘員與艦一起沉沒。「霧島」號,日本第二艘「宙斯盾」驅逐艦,以霧島山來命名。在此之前,「霧島」號的名字屬於金剛級戰列巡洋艦的4號艦。該艦在日本三菱重工業長崎造船所建造的。
  • 日本「高波」號驅逐艦中東巡航返回後,又派「霧雨」號接班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周二,在中東執行完任務後,日本「高波」號驅逐艦返回了神奈川縣橫須賀的海上自衛隊基地。據悉,該任務已交給另一艘日本海上自衛隊驅逐艦「霧雨」號繼續進行。根據安倍內閣在去年末做出的一項決定,日本海上自衛隊首次派出驅逐艦前往中東開展信息收集活動、以確保與日本相關船隻海上航道安全。2月26日,「高波」號開始在阿拉伯海北部公海和其他水域活動,作為任務的一部分,驅逐艦在截至6月9日期間檢查了通過該地區的總共約8000艘船隻的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