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的不死鳥們,那些撐過二戰的日本艦隊驅逐艦(上)

2020-12-06 百家號

雪風號驅逐艦是大家都熟悉的幸運艦和不死鳥,她的祥瑞梗網上到處都能看到。

但梗這個東西,用濫了就成了尬吹。比如「唯一倖存的一艘戰前製造的驅逐艦」、「開戰時的XX艘,就它一艘浮在水面上了」。這真是事實嗎?

要知道鬼子投降時候船還不少,光賠償盟國的驅逐艦就是24艘,戰前造的真只剩下雪風了?

於是我就查了一下,結果如何?刨掉二戰中生產的,以及來路不正或者實在太老降級使用不好歸類的,由日本自己製造、歸類是艦隊驅逐艦的、並且一直被作為艦隊驅逐艦使用的、堅持到戰爭結束的艦隊驅逐艦一共是五艘。

下面就讓我們一一講來,字數太多分成兩篇。

躲不過的還是雪風(ゆきかぜ,Yukikaze),陽炎級8號艦。雪風我們就不介紹了,大家都知道,不過還是要把她的遺照請出來,免得克了我。

雪風

接下來首先介紹的是兩艘特型驅逐艦,特三型的響號和特二型的潮號。特型驅逐艦剛推出時被認為是世界最強的驅逐艦,至太平洋戰爭爆發時,特型驅逐艦均已服役10年左右,已顯老舊,但仍作為一線主力投入戰爭。

響(ひびき,Hibiki)

吹雪級(特型)驅逐艦第22號艦,曉級(特三型)驅逐艦第2號艦。

1930年2月21日於海軍舞鶴造船廠開工,1932年6月16日下水,1933年3月31日竣工,劃分為一等驅逐艦。

入役後,響與三艘姊妹艦曉、雷、電編成第六驅逐隊。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第六驅逐隊隸屬於第一艦隊下轄的第一水雷戰隊。隨即加入入侵馬來亞和菲律賓的戰鬥。42年1月參加萬鴉老攻擊作戰及爪哇攻擊作戰。

戰前帶領第六驅逐隊訓練的響號(左一)

1942年6月,響參加基斯卡島攻略。6月12日,在基斯卡灣遭到美國海軍PBY卡塔利納水上飛機轟炸,艦首附近遭到數發近失彈,造成艦首自1號主炮塔之前嚴重受損,龍骨折斷。經3個多小時搶修才阻止進水,在僚艦曉號護航下以5節航速向大湊返航,在當地臨時安裝艦首後轉到橫須賀海軍兵工廠一直修到十月。

此後直到43年四月,響一直為大鷹、雲鷹號航空母艦護航,往返於橫須賀和特魯克之間。

1943年5月起,回到北方水域從事北海道和千島群島的巡邏護衛工作,7月協助從阿留申群島撤出日軍部隊。

其後再次回到南太前線,擔任運輸、船團護航、航母護衛等諸般雜事,43年9月在內地訓練時,誤中島風號驅逐艦發射的魚雷,所幸受損輕微,其間還在吳港進行了防空改造。

1944年5月14日,姐妹艦電號被潛艇擊沉,響在現場撈起125名倖存者。第六驅逐隊就此解散,響轉為聯合艦隊附屬。

41年12月11日接受海上補給的響號

馬裡亞納海戰中,響配屬於第一補給隊,遭美軍艦載機掃射受輕傷,兩人戰死。

1944年9月6日,本艦護衛從高雄到馬尼拉的タマ25船團。出港不久運輸船永治丸即中雷沉沒。響上前救援時,被美國潛艇狗鱈號(SS-256 Hake)命中一雷,從艦橋構造物前開始折斷,艦首下垂25度,10人陣亡。

9月9日,在高雄緊急進港,在當地的馬公海軍工作部高雄分工廠應急處理。拆下1號127毫米聯裝炮塔後用起重機船將下垂的艦首釣起,用加強材料固定後返航基隆港,因天氣惡劣船員中出現痢疾患者。

即便已經這幅鳥樣了,響仍被指派擔任護國丸的護衛任務。11月7日痢疾大爆發,響不得不儘快返航佐世保,兩艦分開後單獨航行的護國丸即被潛艇擊沉。其後響一直在橫須賀維修,從而錯過了雷伊泰灣大海戰。

1945年1月25日,編入第二艦隊第二水雷戰隊第七驅逐隊。

3月19日在廣島灣遭遇美軍大空襲,但沒有受到損傷。

3月29日,預定隨大和號戰列艦參加在衝繩的菊水特攻,艦長對船員進行了戰鬥說明。上午9時,在周防灘被B-29轟炸機投下的感應水雷重創。雖然外表受損不重,但全艦受傷,以重油艙為首產生構造性裂縫,機關、兵器運轉有異聲,發電機故障,無法航行。只得由朝霜號驅逐艦拖曳向吳港返航,傍晚響已可恢復8到9節航速,遂決定自行返航,朝霜隨即離開。

之後,大和率第二水雷戰隊參加菊水作戰,4月7日於坊之岬海戰中破滅,僅剩初霜、冬月、雪風。朝霜也因在交戰前動力發生故障落伍,受到美軍飛機攻擊而全員戰死。

在維修中的響再次逃過一劫。

響修理完成後,5月轉移至舞鶴,6月回到新瀉成為第七驅逐隊司令艦。7月10日編入第一海上護衛艦隊第一〇五戰隊,負責日本海船隊護航。

1945年8月15日上午7時,響在新瀉港以25毫米機關炮迎戰來襲美機,這是日本海軍艦艇在太平洋戰爭中的最後一擊。

戰爭結束後,響改為復員運輸船,1945年10月5日除籍。

1947年7月5日,作為賠償艦轉交蘇聯海軍,改名為真實號(Верный)。

1948年7月初退役,改裝為十二月黨人號(Декабрист)訓練艦。

1953年2月22日除籍。

70年代,在海參崴外海作為靶艦被擊沉。

響在日本海軍中也有不死鳥之稱。但與幸運的雪風不同,響是逢戰必破,從而躲過了多次致命的大戰。而它每次遭遇重創均能返航,終戰時居然是毫髮無損狀態,又不得不承認這也是另一種運氣的體現。如果細算起來,響從下水到最終沉沒,時間竟比雪風還長。

潮(うしお,Ushio)

吹雪級(特型)驅逐艦第二十號艦,凌波級驅逐艦(特2型)第十號艦。

1929年12月24日於浦賀船渠開工,1930年11月17日下水,1931年11月15日竣工,劃分為一等驅逐艦。最初艦名定為「第五十四號驅逐艦」,下水後命名為潮。

潮入役後,和同型艦曙、漣、朧一起編成第七驅逐隊。

潮號驅逐艦

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潮奔赴長江水域參戰,並於此後廣泛投入侵華戰爭,參與進攻上海、杭州的登陸作戰以及入侵中國南方和法屬印度支那的作戰。

進攻珍珠港時,隸屬於第一航空戰隊,潮作為第七驅逐隊旗艦,與漣一同參加了1941年12月8日炮擊中途島的行動。其後護衛飛龍和蒼龍號航母空襲荷屬東印度的安汶港,隨後又在登陸作戰中為那智和羽黑號重巡洋艦護航。

1942年2月21日,潮與妙高、足柄號重巡洋艦以及第一、第四水雷戰隊共同護衛陸軍今村兵團及海軍陸戰隊所搭乘的50艘運輸艦,於印尼蘇臘巴亞港海域與盟軍聯合艦隊遭遇,發射9枚魚雷,但並無戰果。

1942年3月2日發現上浮的美國潛艇鱸魚號(SS-176 Perch),並於翌日將其擊沉,救起59名生還者。生還的美軍戰俘得到了餅乾和茶的招待,這和大多數日本軍艦的惡形惡狀截然不同。

1942年的潮號

日軍佔領東南亞之後,潮作為翔鶴號航母的護衛艦參加珊瑚海海戰,中途被指派護衛瑞鶴號航母,由同隊的曙號接替護衛翔鶴的任務。戰鬥結束後,翔鶴大破,瑞鶴安然無恙。曙因此被嚴究責任,潮則逃過一劫。

中途島海戰時,潮參加阿留申島攻略作戰,其後被配屬於大湊警備府下執行北方水域警戒和護衛任務。

1942年7月14日,潮再度被召回聯合艦隊,護送大和號戰列艦和飛鷹號航空母艦參加東所羅門海戰。

其後潮多次參加「東京特快」運輸以及護航任務,1944年初又再次被調回大湊負責北方航線護航。

1944年10月與曙一同參加雷伊泰灣海戰,於戰中救出了被美軍艦載機嚴重破壞的阿武隈號巡洋艦的生還船員。

1944年11月5日馬尼拉空襲之後,將大破近沉的曙拖回船塢進行修理。而後13日再次於馬尼拉遭受空襲,曙沉沒,潮右舷主發動機損傷,成為單引擎狀態,陣亡23人。其後轉隸第二艦隊。

12月7日應急修理後,為了進行引擎大修,而與重巡洋艦妙高一同向本土返航。途中遭到美軍潛艇青鱸魚號(SS-320 Bergall)攻擊,妙高艦尾折斷無法返航,潮擊傷青鱸魚號後繼續獨自返航至橫須賀港。

雖然到達了橫須賀港,但日本已無足夠資源和精力對潮進行修復,失去機動能力的潮上的武裝後被轉移到響號驅逐艦上。

1945年4月20日,潮所屬的第七驅逐隊解散。

1945年6月,潮被編為預備艦。

1945年7月18日,潮最後一次用防空炮對空襲長門號戰列艦的美機開火。

1945年9月15日除籍。1948年解體。

戰爭結束後解除武裝的潮號

潮號驅逐艦是參與偷襲珍珠港的22艘日本戰艦中唯一一艘倖存到戰爭結束的。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二戰日本驅逐艦發展標杆,日本造艦鬼才的神作,吹雪級的發展事跡
    之前也簡單介紹過日系的驅逐艦,所以今天就繼續就「日系驅逐艦」這個話題往下嘮嗑,簡單了解一下二戰時期的日本驅逐艦吧。其實驅逐艦這個詞並不是中國翻譯發明的,這個詞語是一個舶來品,而且是從日本傳過來的,不過在二戰時期日本驅逐艦不是直接叫「驅逐艦」而是被叫做「雷擊艦」(日文中將魚雷一類的水中兵器寫作「水雷」)。
  • 二戰傳奇拉菲號驅逐艦,遭到22架日本自殺機圍攻,血戰後成功返航
    傳奇的開始在經歷過1944年塞班、硫磺以及菲律賓之戰後,美國太平洋艦隊已經把對手日本聯合艦隊打回了本土。美軍計劃著要佔領日本全境,為此他們必須拿下日本的南大門——衝繩。不甘心失敗的日本人為了挽回敗局,開始了二次大戰乃至於整個人類戰爭史上最為瘋狂的作戰計劃和行動——神風特攻。
  • 二戰日本海軍:擁有14級型號繁多,數量龐大的驅逐艦群
    二戰前,由於受到倫敦海軍條約的限制,日本海軍重型巡洋艦的總噸位不得超過10.8萬噸,輕型巡洋艦的總噸位不得超過10萬噸;此外,對於日本海軍的潛艇和驅逐艦噸位總和,包括排水量與艦炮口徑也做出了相應地限制。
  • 「永不沉沒」的瘟神:日本「陽炎」級驅逐艦 雪風號
    水雷戰隊是特別鮮明的註腳,驅逐艦隊扛著重雷重炮跑遍了太平洋,但很多時候居然是在當運輸艦用,被盟軍的戰機和潛艇成批地送進海底。到戰爭結束之時,日本海軍還剩下3 艘一線作戰驅逐艦沒有沉沒,這3 艘驅逐艦是:潮號(吹雪型20 號艦)、響號(曉型2 號艦)以及雪風號(陽炎型8 號艦)。
  • 日本海軍裡的祥瑞戰艦,自佐世保而來的白露級驅逐艦——時雨號
    也因此作為「供奉艦」的任務結束後,時雨號就編入了日本聯合艦隊的第一艦隊之中。在太平洋戰爭爆發的時候,時雨號隸屬於日本聯合海軍第1艦隊的第一水雷戰隊下屬的第27驅逐艦隊。按說時雨號作為一個驅逐艦,長期都應該是打醬油的存在,但是命運似乎對時雨號開了一個玩笑。
  • 二戰時期的日佔區幽靈船:斯圖爾特號驅逐艦傳奇
    這級驅逐艦正是美國海軍在一戰後期開始建造的四煙囪平甲板驅逐艦之一,同級共建成156艘,顯示當時美國工業強大的造船潛力,為二戰海軍爆兵奠定了基礎。    在亞洲巡邏的斯圖爾特號  斯圖爾特號在1922年8月抵達中國並加入美國亞洲艦隊,在整個20世紀20-30年代,該艦參加過救援1923年日本東京大地震,保護海外利益,常年巡邏在中國和菲律賓沿海。
  • 「不死之艦」是如何煉成的?二戰「歐根親王」號重巡的傳奇經歷
    二戰海軍歷史上,有一些極其幸運和不幸的「邪性」軍艦,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比如幸運的舊日本海軍「雪風」、「時雨」兩大祥瑞;美軍打滿全場勞苦功高的CV-6「企業」號航母等等。不幸的有首航17小時被擊沉的日本信濃號航母;被數十枚魚雷、炸彈痛揍的大和、武藏戰列艦;以及被幾十艘英軍戰艦圍毆的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等等。
  • 日本海軍陽炎型八番艦,號稱友軍毀滅者的祥瑞,雪風號驅逐艦
    在日本聯合艦隊中非常出名的軍艦是大和號戰列艦嗎?是赤城號航母嗎?還是裝母信濃號?其實都不是,日本聯合艦隊最出名的軍艦其實是雪風號驅逐艦,只要是雪風參與護航的艦艇必然沉沒,參加的戰鬥必然損失慘重,連日本海軍官兵們都畏懼於雪風號的「祥瑞」,稱呼其為「死神」。
  • 日本海軍第4艦隊事件——艦隊慘遭颱風襲擊,數艘戰艦被風浪重創
    按照計劃,第4艦隊的組成包含有航空母艦鳳翔號和龍驤號,潛艇母艦大鯨、四艘妙高級重巡洋艦,最上號等九艘輕巡洋艦,另下轄有吹雪型驅逐艦、神風級驅逐艦和睦月級驅逐艦組成。當時第4艦隊在演習開始前移動到了北海道的函館港,預訂在9月24日出港,向預定演習海域航行集結。
  • 戰艦世界閃擊戰:日系柳級高速魚雷驅逐艦試玩!
    今天是元旦假期第一天,由於天氣寒冷小胖窩在床上試玩很少用到的日系艦艇,由於是非人民幣玩家,小胖今天分別使用了菖級和柳級兩種二戰前期的日系驅逐艦。先來看看歷史資料中真實的日帝海軍驅逐艦隊。自1894-1895年甲午戰爭後膨脹起來的日本帝國聯合艦隊,從來沒有對驅逐艦的發展花多少心思。它的艦長只是少佐(少校)軍銜,艦艏也沒有皇族的菊紋章。
  • 二戰時日本人為何被美國潛艇搞得焦頭爛額
    文/寂寞的紅酒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是二戰時期世界主要工業強國之一。作為軸心國集團的二號巨頭,二戰時的日本頗有實力,特別是日本海軍世界名列前茅,是二戰時期世界三大海軍力量之一。日本人認為,在主力艦對決的大海戰中,輔助艦隻根本沒什麼用。整個二戰,日本就沒有真正組建過行之有效的反潛體系,更沒有與之相配套的武器系統。那個年代反潛只有靠海量的護衛驅逐艦和轟炸機以及大型水上飛機密集巡邏,日本只有幾十艘驅逐艦,飛機更是嚴重不夠用,想反潛根本就是做夢。日本的護航艦隊有就跟沒有一樣,甚至連護航艦隻都成為了美國潛艇攻擊的目標。
  • 為偷襲日本聯合艦隊而生的T級潛艇,卻在二戰地中海發威
    2000噸,也就是限制建造大型遠洋潛艇,不過這一點難不倒皇家海軍,因為根據他們的經驗,潛艇並非越大越好,以當時潛艇主要以魚雷攻擊為主的技術條件來看,越大的潛艇越容易被警戒的驅逐艦發現,而一旦對方撒開網搜索潛艇,笨重的大型潛艇很難逃出生天。
  • 日本最丟人的一次海戰,被美國士兵用土豆擊沉潛艇,讓人忍俊不禁
    "如果不講奧班農號驅逐艦的故事,那麼太平洋戰爭的歷史就永遠不能完全寫出來。奧班農和她的勇敢的小姐妹們一次又一次地被呼喚抗擊敵人。她們沒有讓我失望。"——海軍上將小威廉·弗雷德裡克·哈爾西奧班農號驅逐艦為美國的弗萊徹型驅逐艦中的一艘,而弗萊徹級驅逐艦在二戰期間的生產數量高達175艘,那麼這麼多數量的弗萊徹級,為什麼非得說是不講奧班農號就不能說完太平洋戰爭歷史呢?那麼我們就得從奧班農號做過什麼來分析了。
  • 美國傳奇潛艇鸚鵡螺號戰記:中途島海戰拖住日本艦隊立下大功
    美國海軍在二戰中水面艦艇名艦無數,但水下艦隊也同樣戰功赫赫,接下來介紹美國在二戰中最富傳奇色彩的獨角鯨級大型遠洋潛艇SS168鸚鵡螺號,該艇是美國在戰前專為廣闊的太平洋作戰設計,水下排水量高達4000噸,在大量潛艇排水量低於1000噸的當時這個噸位是驚人的,巨大的噸位賦予了他強大的戰鬥力和多任務用途
  • 二戰德軍新型驅逐艦,一次海戰被「團殺」到僅剩1艘
    【話說軍世】說到二戰德國海軍的水面戰艦,戰機比較好的且有名的就是俾斯麥號戰列艦,以及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等大型戰艦,不過由於缺少與盟軍在戰艦上對抗的實力,這些大型戰艦大多早早沉沒了,還有一些中小型艦艇,比如說驅逐艦,也沒能逃脫沉沒的命運。
  • 二戰時,美國大兵為什麼和信天翁發生人鳥大戰?都是戰爭惹的禍!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大浩劫!這場戰爭不僅讓人類飽受苦難,而且連與世無爭的鳥兒也不能倖免。美國大兵就曾經和海鳥爆發過一場戰爭,這場戰爭是由美國大兵入侵無名島引起的。事情要從1941年12月7日,因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引發了日美之間爆發太平洋戰爭說起。這場僅持續了1小時50分鐘的襲擊,使美國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
  • 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附體了?日本海自驅逐艦在東海撞上中國漁船
    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3月30日日本海上自衛隊「島風」號(DDG-172)驅逐艦在東海國際海域與一艘中國漁船相撞,所幸此次海上相撞事故不是很嚴重,碰撞事故發生之後兩船動力系統均處於正常工作狀態,事故也沒有造成人員落水失蹤。
  • 戰力十足的日本海自「八八艦隊」敢否面對我國走向深藍「十十艦隊」
    【閱讀本文大概需要:3分鐘】日本的「八八艦隊」是什麼1986年日本參加演習時派出一支由八艘驅逐艦和八架反潛直升機組成的艦隊,也稱為八八艦隊。日本海上自衛隊所使用之術語中,「八八艦隊」是指日本海上自衛隊將其主力編組成水面打擊群,每一個打擊群都是由八艘水面艦以及八架艦載反潛直升機所編成,因此日本海上自衛隊便沿用其日本帝國海軍之舊名,將此種編組稱為「八八艦隊」。機動艦隊由護衛艦隊、潛艇艦隊、航空隊和直轄隊組成,是海上自衛隊的一線部隊,約佔日本海上自衛隊實力的60%,主要承擔保衛海上交通線,執行中遠海反潛、機動作戰和護航等任務。
  • 日本最新驅逐艦下水 以二戰時萬噸重巡洋艦為名
    【環球網軍事報導】7月17日,日本橫濱海洋聯合公司造船廠,日本海上自衛隊這是日本最新的摩耶級驅逐艦的二號艦。資料顯示其全長170米,標準排水量8200噸,滿載排水量超過1萬噸,採用「燃-燃電聯合」推進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