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大概需要:3分鐘】
日本的「八八艦隊」是什麼
1986年日本參加演習時派出一支由八艘驅逐艦和八架反潛直升機組成的艦隊,也稱為八八艦隊。日本海上自衛隊所使用之術語中,「八八艦隊」是指日本海上自衛隊將其主力編組成水面打擊群,每一個打擊群都是由八艘水面艦以及八架艦載反潛直升機所編成,因此日本海上自衛隊便沿用其日本帝國海軍之舊名,將此種編組稱為「八八艦隊」。
機動艦隊由護衛艦隊、潛艇艦隊、航空隊和直轄隊組成,是海上自衛隊的一線部隊,約佔日本海上自衛隊實力的60%,主要承擔保衛海上交通線,執行中遠海反潛、機動作戰和護航等任務。其主力水面戰鬥艦艇配備於護衛艦隊之下,共分為4個護衛隊群,每個護衛隊群再下轄1艘作為旗艦的直升機驅逐艦,以及3個護衛隊,其中2個護衛隊使用通用型驅逐艦、 1個護衛隊使用防空驅逐艦,每個護衛隊由2、3艘驅逐艦組成。1個護衛隊群的軍艦,恰好可以組成一支「八·八艦隊」,即1艘直升機驅逐艦、2艘防空型驅逐艦和5艘通用型驅逐艦,再配以8架直升機(直升機驅逐艦攜帶3架,通用型驅逐艦每艦一機)。
升級後的「九十艦隊」
日後日本海上自衛隊對將其水面打擊群兵力擴充,再加入一艘擁有宙斯盾雷達系統的金剛級驅逐艦,同時此一級水面艦可裝載兩架多任務旋翼機,儘管此時編組兵力已經成為九艦十機,但日本海上自衛隊並未將其改稱為「九十艦隊」,只是改為低調不再積極以「八八艦隊」稱呼其水面打擊群。
在冷戰時代,身為島國的日本由於各種能源及資源都仰賴進口,因此要確保海上運輸路線的安危成為非常重要的課題。而在同一時期,美蘇兩國之間仍處於冷戰高峰,隨時有可能爆發戰爭;為了要確保以航空母艦為中心的航空母艦戰鬥群在面對假想敵結合反艦飛彈與攻擊機構築之飽和攻擊時,擁有足夠的防空能力。而日本作為東亞對蘇前線重鎮,如果有宙斯盾艦對美國的西太平洋防務可說如虎添翼。
在1986年(昭和61年)5月,防衛廳內部的監察組織升格為「防衛改革委員會」,委員會旗下有4個子單位,其中一個名為「洋上防空體制委員會」(簡稱「洋防研」),專門探討遠洋防空該使用什麼方式效率最好。他們評估了超地平線雷達、預警機、攔截機、防空飛彈系統等構築的防衛體系後,得到了在軍艦上裝上宙斯盾戰鬥系統與配套的防空飛彈效益最好這個結論,而這個研究在1987年的安保會議內獲得接納,等於為從美國引進宙斯盾系統開了決策綠燈。
因此,日本方面在1988年(昭和63年度)的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中正式將宙斯盾艦的引進納入。此級艦在開發初期原本被稱為「7,200噸級護衛艦」,其配置的宙斯盾系統相關設備是由美國方面以海外軍售(Foreign Military Sales, FMS,日文中稱之為「對外有償軍事援助」)的方式售予。新艦的船體是以美國海軍所使用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為基礎,由日方自行開發而成。單艦造價約1,223億日幣,每年的維持費為40億日幣。
當金剛級的一號艦金剛號於1993年時正式完工時,正好遇上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的時代,因此開始有人提出「到這個時期不需要高性能的戰鬥船艦」的負面意見。然而,隨著北朝鮮開始發展彈道飛彈所帶來的潛在危機,原本就擁有高性能雷達偵察能力的金剛級陸續在反飛彈作戰能力方面獲得強化,以符合新世代的任務需求。
為了使其擁有彈道飛彈防禦(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BMD)的能力,金剛級諸艦在改裝的過程中換上了Block IA版本的RM-161標準三型飛彈。不過,金剛級的VLS(垂直發射系統)僅有發射防空飛彈與ASROC(反潛火箭)的能力,並未配置原本屬伯克級主要攻擊武力一環、對地攻擊專用的BGM-109「戰斧」巡航飛彈。
與作為基礎的阿利·伯克級前期型(Flight IA)同樣,金剛級的艦尾設置有直升機甲板,卻沒有收容用的機庫,但是由於金剛級配備OQR-1直升機數據鏈,因此仍然具備與直升機協同作戰的能力。該甲板亦具有簡單的直升機油料補給能力,雖然無法載運直升機進行遠航,但仍能利用直升機上的聲納等設備,強化反潛作戰能力。在2002年(平成14年度)計劃中決定建造具備直升機搭載操作能力的金剛級改良艦——愛宕級。目前兩艘愛宕級護衛艦皆已服役。
我海軍打造全宙斯盾「十十艦隊」
今年我軍罕見透露了最強驅逐艦支隊,南海艦隊某驅逐艦隊支隊。該驅逐艦支隊是中國海軍裝備最先進的驅逐艦支隊。包括舷號170、171、172、173、174以及175的6艘驅逐艦和舷號為572、573、574以及575的4艘護衛艦。
這是非常強大的一支陣容,按照日本所謂的「九·十艦隊」的規模,這支驅逐艦支隊已經達到了「九·九」的標準。所謂「九·十」艦隊就是在「八·八」艦隊上發展而來,「八·八」艦隊說白了就是八艦八機,從「秋月」級和「日向」級驅逐艦加入編隊後,「八·八」艦隊實力不減反增。
但此次曝光的我軍最強驅逐艦支隊,卻包含6艘宙斯盾艦,兩艘052C驅逐艦,4艘052D驅逐艦,4艘054A級護衛艦,我們都知道052C是一種實驗性宙斯盾艦,被052D取代勢在必行,054A的改進型054B已經設計完成,並且有可能已經進入論證建造階段,據稱054B最大的改進就是增大噸位,將「頂板」相控陣換成小型宙斯盾級雷達,上光電一體桅杆,加上已知正在建設的4艘055萬噸大驅,由於我軍航母數量不足,我軍未來10-15年的艦隊很有可能變成,2-3支航母編隊和多支全宙斯盾化艦隊。其構成很有可能為一艘055級,3-4艘052D級,5-6艘054B級,維持「十·十」的作戰配置。
由於055的加盟可能會使我軍戰艦編隊的戰鬥力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雖然和美軍在航母編隊上還有巨大差距,但放眼全球確實可以和英國、日本等傳統海軍強國相媲美,甚至在一次性武器投射方面還有極大的優勢,加上我軍可能在電磁武器和雷射武器上取得突破,擁有未來顛覆海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