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心叵測!美軍全面「復活」第二艦隊

2020-12-04 深藍銳評

文/深藍

隨著新時代國際格局與中俄新型大國夥伴關係的形成及美國國運、美國對全球掌控力的不斷衰落,美國與中俄之間的對抗與較量也不斷變得異常激烈,這種對抗與較量表現在很多方面與層面,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等等。

為對抗中俄兩國,美國自2018年5月份就開始著手重建美國第二艦隊。

2018年5月4日,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約翰·理查森表示,美國海軍正重建第二艦隊,艦隊行動範圍將在美國東海岸與大西洋北部海域。

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約翰·理查森(資料圖)

同年8月24日,美國海軍艦隊司令部司令克里斯多福·格雷迪上將在海軍儀式上說:美國已經正式重新啟動第二艦隊以應對來自俄羅斯和中國日益激烈的海上競爭。

美國的第二艦隊為什麼還重建呢?因為之前的美國曾把第二艦隊解散。

美國的第二艦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支持北約與俄羅斯的對抗而建立,在上個世紀美蘇之間的冷戰較量中,美國的第二艦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那時的美國第二艦隊主要負責美國東海岸及北大西洋,其主要任務就是防範在歐洲被華約機械化部隊衝垮之時,保護增援歐洲的艦船航線。

在美蘇冷戰古巴飛彈危機期間,隸屬於美國第二艦隊的埃塞克斯號航母就曾執行封鎖任務,還有1989年對巴拿馬的非法入侵等。

隨著前蘇聯的解體及美蘇冷戰的結束,美國認為俄羅斯的軍事威脅已經被大大削弱,於是在2011年就撤編與解散了第二艦隊。

很顯然,現在的美國又認為第二艦隊有用了,於是就居心叵測地予以重建與「復活」。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2019年12月31日的報導:美國海軍宣布總部位於維吉尼亞州諾福克的美國第二艦隊經過一年多的重組,現已全面形成戰鬥力,以對抗來自俄羅斯的威脅。

在筆者看來,很顯然,美國重建後的第二艦隊主要用來在與中俄兩國的較量中對抗俄羅斯。這從美國第二艦隊的新標誌中就可以看出,三叉戟直接指向巴倫支海及北極、北冰洋地區。

除此,表面上看似美國用其重建後的第二艦隊來對抗俄羅斯,實則是用來對對抗中俄兩國。

近年來,中俄兩國不斷在軍事、經濟、科技等多領域多層面展開深化合作,現已結成堅定的新型大國夥伴關係。

美國對今天的中俄兩國羨慕嫉妒又是恨,今天的中俄關係也正是令美國無比懼怕的,因為中俄兩個世界級大國的聯手,足以會對美國形成絕對戰略壓制。

還有就是,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國際格局的演變及在全球氣候不斷變暖的大趨勢下,北極資源正成為世界各大國投向目光的一個地方。

在這樣的時代機會與機遇下,我們中國與俄羅斯正不斷聯手在北極地區展開一系列大規模的項目合作等。比如,被譽為北極圈上能源明珠的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項目-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北極航道,等等。

但,美國對北極地區的虎視眈眈及對中俄兩國的陰險圖謀註定不會得逞,註定將是徒勞的無用功!

因為現在的全世界都能夠深刻的意識到,中俄聯手,是真真正正的天下無敵!

相關焦點

  • 美國海軍如何打造第一艦隊?|最忠平論
    ,或許是在新加坡,建立美國海軍第一艦隊,以更全面地應對美軍印度太平洋司令部面臨的挑戰。  美國海軍目前有兩大艦隊,大西洋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大西洋艦隊下轄老牌的第六艦隊和川普任內復活的第二艦隊,太平洋艦隊改為印太艦隊,下轄老牌的第三艦隊、第五艦隊和第七艦隊,如今復活第一艦隊的可能性是客觀存在的。按照美國海軍發展戰略規劃,第一階段將會把大中型艦艇數量提升到355艘,第二階段可以把美軍艦艇數量提升到500艘以上,這就需要有更多的艦隊來支撐。
  • "眼鏡蛇"重創美軍最強艦隊:"哈爾西的颱風"傳奇
    威廉·哈爾西,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美國海軍名將。在他的指揮下,美軍太平洋艦隊節節取勝,最終擊敗了強大的日本海軍。不過,這位名將的指揮生涯也並非一帆風順。縱觀哈爾西戎馬一生,他最大的敵人並不是日軍艦隊,而是太平洋上生成的超強颱風。
  • 美軍重建大西洋艦隊圍堵大國,北約一拍即合:維持軍事力量常態化
    有媒體報導稱,美軍欲重建大西洋艦隊圍堵俄羅斯,而北約盟友一拍即合,將維持在黑海地區的軍事力量常態化。12月3日,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稱,美國將重新組建大西洋戰區的艦隊用以對付俄羅斯,遏制其在該地區及周邊地帶的軍事力量迅速增長。美國認為,在當前的國際環境下,俄羅斯仍然是最具有威脅力的對手,尤其是在軍事競爭上。
  • 美軍第七艦隊亞太部署新型殺器 還有更大的胃口?
    美海軍方面表示,在未來的無人艦隊中,目前由海軍官兵擔負的駕駛導航,武器操作等任務將由無人系統接替。媒體進一步猜測。為配合美軍印太戰略,無人艦隊未來或將優先部署亞太地區。那麼無人艦隊的出現是否會改變未來的海上作戰方式,部署亞太又會帶來哪些威脅呢 ?其實美軍的胃口不小,目前除了有兩艘大型無人艦艇要服役,而且未來要定10幾艘大中小型無人艦。
  • 「雙艦隊遏制」中國:不能光靠第七艦隊,美欲在印太重建第一艦隊
    美國海軍過去有過第一艦隊,在1973年遭到裁撤,人員、武器和任務都歸入現有的第三艦隊。第七艦隊中國人更熟悉,當年杜魯門下令第七艦隊開到臺海,相當程度上使得兩岸分治的態勢延續至今。冷戰時期,第七艦隊還在臺灣設有分遣隊,直到中美建交,駐臺美軍才撤走。第七艦隊總部,在日本神奈川,橫須賀海軍基地,擁有2萬人、70多艘軍艦與潛艇、150架戰機。
  • 美軍第七艦隊「零感染」背後的真相
    一、第七艦隊海上「零感染」 一天後,海軍官網直接放出報導「第七艦隊艦上零感染」,大意是: 早在3月14日,美海軍前沿部署預防醫學分隊(FDPMU)和海軍醫學研究中心(NMRC)就分別登上了幾艘第七艦隊轄區內的美軍巡航戰艦,以幫助應對COVID-19的風險並在艦上提供批量測試能力。
  • 中國的老朋友第七艦隊不夠用?美國打算恢復第1艦隊,常駐東南亞
    海軍希望將新編的艦隊放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十字路口,從而更好地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第七艦隊是中國的「老朋友」了,在歷次歷史事件中它都是美軍的急先鋒。第七艦隊總部位於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是該地區唯一的美國艦隊。它包括隆納·雷根號航母打擊群,該艦隊有時會得到總部位於聖地牙哥的第三艦隊的艦隻的支持。
  • 國際形勢丨美軍正打造「未來艦隊」,中國有更多軍艦也不是對手?
    就算美國現在開始暫停軍艦製造工程,中國想要縮小與美軍海軍力量差距還是最少需要數十年。軍艦是海軍力量的重要部分,但並不能決定海軍力量。"美方調動資源確保領先地位據悉,埃斯珀表示,當然,美軍也會有自身危機意識,動用自身資源,採取必要手段來保持住目前在世界上海軍力量的領先地位。
  • 蓬佩奧才嗆中國南海主張非法 美軍第七艦隊證實:驅逐艦航行南海
    美國海軍第七艦隊14日證實海軍驅逐艦拉爾福強森號當日航行至南沙群島周邊海域的消息,透過挑戰中國、越南及臺灣對「無害通過」的限制,維護國際法海上航行自由權。CNN報導,美國今年持續對中國加強施壓力道,繼中國在西沙群島進行軍演後,美國海軍派出尼米茲號及裡根號雙航母打擊群,經由菲律賓聖伯納地諾海峽進入南海展開演習。
  • 長徵5火箭殘骸重返地球,美軍雷達嚴密追蹤,多國艦隊衝向墜落點
    目前美軍的地面雷達、偵察衛星正在進行嚴密監視,準備在第一時間得到殘骸墜落的準確地點,據悉有多個國家的艦隊正在駛向南太平洋,那裡是最有可能的墜落地點。美國艦隊雖然天文學家想儘可能的算出火箭殘骸的準確墜落點,但是氣候變化、太陽不規律活動都會影響殘骸返回大氣層的時間,而返回大氣層的時間延長
  • 潛伏海底3000米,美軍無人水下艦隊將成軍,改寫未來海戰
    圖為美國正在測試的海上獵人無人艇 前不久,美軍在無人作戰平臺領域的投入引發關注,尤其在無人機、無人戰艦、無人潛航器等方面,而現在比較成熟的就是無人機技術,可以說有人駕駛飛機能承擔的作戰任務,無人機都可以承擔,相對於飛機,艦艇要複雜的多了,不過,美國海軍宣布要打造一支無人艦艇艦隊,如果成軍,或改寫未來海戰。
  • 美戰艦四次上演「碰碰船」鬧劇,面向中國方向的第七艦隊司令丟官
    8月23日,美國有線電視網報導,因連續發生嚴重撞船事故,美國第七艦隊司令約瑟夫·奧庫安將軍已經被解職。近日約翰S麥凱恩號在馬六甲海域與商船碰撞,是美國軍艦今年第4次在亞洲海域發生事故。美軍終於按耐不住,做出了嚴厲的撤換關鍵指揮官決定。
  • 伊朗艦隊駛向中東公海,和美國航母將正面交鋒,反霸權作了出榜樣
    這一隻伊朗海軍艦隊由伊朗海軍上將,第一艦隊司令塔扎克爾作為指揮官並參加了啟航儀式。同時,由伊朗「薩巴蘭」號驅逐艦、「哈爾克」直升機航母和「拉凡」號後勤軍艦組成的第70艦隊,在完成任務並為亞丁灣和巴布·曼德布海峽的伊朗貨船建立安全護航後,再返回阿巴斯港。
  • 北約黑海挑釁不斷,美國聯合艦隊大舉壓境,俄羅斯黑海艦隊翻身了
    但是美軍內部報告將令美國及其合作夥伴感到失望:俄羅斯將有能力摧毀黑海地區的任何北約聯盟軍事力量。北約與俄羅斯的這場「海戰」的結果是:美軍得到該地區其他國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土耳其,烏克蘭和喬治亞)支持,也無法在黑海徹底擊敗俄羅斯。
  • 比神風更可怕的是美軍的火力網!
    1945年5月28日,衝繩戰役激戰正酣,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卻來了個兵家大忌的臨陣換將,由哈爾西接替斯普魯恩斯擔任艦隊司令,麥凱恩接替米切爾擔任航母分艦隊司令,希爾接替特納擔任登陸分艦隊司令。在太平洋戰爭中,美軍中太平洋戰區的主力艦隊一直都是一支艦隊兩套班子——哈爾西指揮就叫第三艦隊,斯普魯恩斯指揮就叫第五艦隊,通常是兩位將軍輪流出戰,這樣既能讓二人保持良好狀態,又能讓日軍產生誤判,而日軍也一直以為美軍中太平洋戰區有兩支艦隊。▲看著徑直衝過來的日軍自殺機,美軍士兵滿臉驚恐但是像這樣戰中換將,則是前所未有的。
  • 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遠徵軍與第3艦隊共同展開太平洋大演習|軍情觀察
    荔枝軍事:今日軍情觀察(4月2日)    今天的軍情觀察之「談兵論戰」我們將一起關注:【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遠徵軍與第3艦隊共同展開太平洋大演習】、【美國陸軍新軍事改革開始,首支驗證部隊組建,美軍會再次引領世界軍事改革潮流嗎?】。
  • 從西伯利亞艦隊到太平洋艦隊,俄羅斯的遠東海洋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共有14.3萬名太平洋艦隊的官兵參加史達林格勒戰役等陸上戰鬥,這也是沙俄時代以來,海軍參與陸戰的傳統。到了1945月,太平洋艦隊有2艘巡洋艦、1艘驅逐領艦、10艘驅逐艦、2艘魚雷艇、19艘巡邏艇、78艘潛艇、10艘布雷艇、52艘掃雷艇、204艘摩託魚雷艇和1459架戰鬥機。
  • 美高官稱病毒屬於生物武器:緊急叫停9萬美軍出國,艦隊不準靠岸
    這項命令將會讓所有在海外的30萬美軍保留在原地不動,9萬兵力部署也被推遲。所有計劃返回的軍艦都需要在海上至少停留14天,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司法部副部長傑弗裡·羅森在備忘錄中寫道,這種病毒「符合『生物製劑』的法定定義」。也就是說,美國認為新型病毒可以歸入生化武器行列。
  • 美軍E-8C飛機被曝再次現身南海上空 三天內第二次抵近中國廣東沿海
    7月13日當天也有一架E-8C「聯合星」由臺灣南部進入南海,隨後自東向西飛行,一度飛至距離廣東海岸67.51海裡(約125公裡)的位置。與此前美軍派出的對中國實施抵近偵察的P-8A反潛巡邏機、RC-135偵察機的不同的是,E-8C「聯合星」是一款空地監視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