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電影人在出演一個角色的時候,很可能會因為自己的演技好而得到認可,並被捆綁在一個固定的IP下,就像小羅伯特唐尼演的鋼鐵俠,希斯萊傑演的小丑,李幼斌演的李雲龍,似乎這樣的經典是無可複製的,但電影人的成就在於能夠突破自我,突破這個IP的限制。
顯然,並沒有多少人能夠突破自我,他們都被固封在了自己的角色當中,但是就有這麼一個電影人,似乎從來沒有約束住他的角色,而且每一個螢屏形象,都成為了經典,他就是李連杰。

早在1982年,李連杰出演了個人首部螢屏電影《少林寺》,這個作品的火熱度非常高,票房達到了1.61億元,雖然在當前電影蓬勃的年代,這點票房或許算不上什麼,但如果提到這個電影在當時的票價僅僅是一毛,那就另當別論了。

在我們兒時的時候,李連杰的電影就頻繁地出現在我們面前,他與成龍、洪金寶一樣,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諸多歡樂,也塑造了許多經典的螢屏形象,如《黃飛鴻》《方世玉》《霍元甲》等,但是似乎每一個經典IP都沒有限制住他,反而讓他一再成就經典。

論李連杰的經典IP,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必然是「黃飛鴻」,他塑造的黃飛鴻形象可謂是獨一無二,即使越來越多的電影演員紛紛扮演黃飛鴻,其中也不乏一些大咖,但是都沒有超越這一經典。在觀眾眼裡,黃飛鴻只有李連杰版本,絕無其他。
除了「黃飛鴻」以外,「方世玉」也是李連杰的一大經典IP之一,而且拍《方世玉》的時候,正是《黃飛鴻》系列大火的時候,人們不禁納悶,在《方世玉》中的李連杰是怎麼做到沒有宗師黃飛鴻影子的。

在1993年的時候,香港上映了許多李連杰的電影,最有意思的是《太極張三丰》和《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這兩部電影是同時拍攝的,這就導致了李連杰上午出演「張三丰」,下午又出演張三丰的徒孫「張無忌」。而在最後,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個IP再次沒有重合的影子,演張三丰的李連杰表現出了大義,演張無忌的李連杰表現出了霸氣。

類似的狀況還有很多,比如在《新少林五祖》當中,李連杰所扮演的是洪熙官,而洪熙官又是方世玉的好兄弟,他倆的性格完全不同,卻由一個人完成了經典。再如李連杰最認可的電影《霍元甲》,他也曾經在《精武英雄》中出演了霍元甲的徒弟「陳真」,既出演了師傅,也少不了徒弟。

一個又一個經典IP的塑造,我們在他的身上卻沒有看到絲毫的影子,就是這樣一位默默前行的電影人,為我們帶來了太多太多的精彩。

希望在未來的電影行業,也能湧現出越來越多的電影人,可以不攜帶自己的角色影子,為我們創造更多的經典,同時也向偉大的電影人——李連杰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什麼是開始,什麼是結束?沒有開始,何必結束。一首黃飛鴻經典音樂送給大家。
最後,求關注!求關注!求關注!小編會努力為各位帶來不一樣的電影人講述視角,帶您領略電影人的那些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