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安全了!科學家把它移出危險名單!

2020-12-04 遨遊世界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

最新研究發現小行星2006QV89已經被排除出危險小行星名單,也就是說它現在有0%的機會撞擊地球!或許有許多人奇怪,既然它已經無法對地球造成威脅,那麼還有必要去了解它嗎?

其實不然,因為尋找這顆被稱為2006QV89的小行星對科學家來說是一段深刻的回憶!顧名思義,這顆小行星是在2006年被發現的。它是一顆近地小行星,當一個天體的近日點,即在1.3個天文單位以內時,它就被歸為近地天體。如果它的軌道穿過地球的軌道,而這個物體的直徑超過140米,它就被稱為潛在危險物體(PHO)。但是2006QV89的直徑約為30米,所以它太小,不足以造成足夠的破壞,只能算是一個潛在PHO。

2006QV89一開始很難追蹤,就像許多小行星一樣。其中一次出現在天空中,科學家有一個短暫的時間來追蹤它的大小和軌道,但是幾天後它就神秘消失了。而且幾十年後可能都不會再出現。基於這個短暫的觀測窗口,天文學家必須決定它是否存在風險,以及是否應該將其列入風險清單。

當2006QV89第一次被發現時,它只在天空連續出現了10天。當時科學家沒有太多時間去弄清楚它是否構成威脅,所以當時給了它一個看起來最準確的估計:它在2019年9月撞擊地球的機率為7000分之一,所以它被列入了風險清單。

後來天文學家想要追蹤這顆小行星,但他們不知道該從何處著手。但是其實不然,科學家們所知道的是,如果2006QV89要撞擊地球,那麼它應該在天空的某個位置。這意味著即使沒有看到這個東西,我們也可以排除它的影響。

因此科學家並沒有浪費時間尋找那塊小巖石,而是用巨大的望遠鏡對準了小行星可能撞擊地球的位置,如果它正向我們飛來的話,我們就能看到它的所在。結果到現在他們什麼也沒看見。他們拍攝了一張非常深的照片,這是2006年QV89在9月撞擊地球時的天空區域,但顯然它不在那裡。

是的,一切都被否決了。在那裡,沒有小行星。如果2006QV89要撞擊地球,它必須在這幅圖中。上圖是小行星2006 QV89在2019年與地球發生碰撞時所在的天空區域。這張照片是由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LT)拍攝的。這張圖片中三個紅色十字所顯示的部分顯示了小行星如果撞擊地球時應該出現的位置。

有些人認為,可能是這顆小行星太小了所以被忽略了。但是即使這顆小行星比天文學家想像的要小,也許只有幾米寬,它也會出現一點點亮點。但事實就是如此,那麼2006QV89也將是無害的,任何這麼小的東西都會在地球大氣層中燃燒掉。

所以我們是安全的。現在,官方數據顯示,它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為零,歐洲航天局已2006QV89從風險名單中刪除,我們可能再也看不到它了。

相關焦點

  • 川普將灰狼移出了瀕危物種名單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主導的行政分支周四把灰狼移出了瀕危物種名單,為大規模捕殺這一標誌性的食肉動物鋪平了道路。 此舉遭到了保護組織的抨擊,他們表示,雖然自1974年首次將狼列入保護名單以來,狼的數量已經部分恢復,但在它們以前繁衍的絕大多數地區,它們仍然屬於"功能性滅絕"。
  • 美擬將座頭鯨移出瀕危物種名單—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NOAA  近日,美國政府建議將座頭鯨種群移出瀕臨滅絕物種聯邦名錄,並表示,自首次被列入名錄起45年來,許多海洋哺乳動物種群已經恢復。「我們很高興地宣布一個保護成功案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漁業資源保護辦公室主任Donna Wieting在電話新聞發布會上說。她表示,相關努力已將這些物種從滅絕邊緣拉回。
  • 灰狼被移出美國瀕危物種名單,引發爭議
    20世紀90年代,科學家把這種捕食者重新引入了黃石。 攝影:RONAN DONOVAN 撰文:CHRISTINE PETERSON 10月29日,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宣布,灰狼在美國大陸不再是瀕危物種。狼群保護者或將發起一系列訴訟,他們認為做出這項決定還為時過早。
  • 「汽車人」將中國移出發展中國家名單與中美「脫鉤」
    和移出「發展中國家名單」一樣,美國要的是聽話的貿易夥伴,而不是失去購買力的夥伴。因此,中美在各種規則框架下的較量,將延續下去,惟獨不會一拍兩散。一個WTO成員國,符合上述任何一條標準,就可能被移出名單。印度就因是G20成員國,以區區1750美元的GNI(2018年度數據)被剔除。澄清點之三:中國的貿易沒有因此事直接受損。最大的原因,是USTR已經22年沒有修改過名單了,而上一次1998年公布名單的時候,中國尚未成為WTO成員國。
  • 「最危險」小行星不會撞地球
    據新華社華盛頓4月4日電美國航天局日前說,一顆被認為未來100年內對人類「最危險」的小行星,現已被科學家從撞地球危險近地天體名單中移除。    這顆編號為2007 VK184的小行星直徑130米,自2007年11月被發現以來便被列入「地球殺手」小行星名單。
  • 歐航局將一顆小行星加入「危險名單」,其或在65年後撞擊地球
    歐洲航天局(ESA)將一顆新的小行星加入「危險名單」,它可能在65年後撞擊地球。這顆小行星被命名為2019 SU3,估計直徑為46英尺(14米),被列為威脅地球的第四大危險小行星。「危險名單」列出了專家檢測到的所有非零撞擊概率的天體對象目錄。每一個條目都包含了對地球造成最大撞擊風險的方式的細節,並包括小行星的估計撞擊日期、撞擊概率、大小和速度。據《國際商業時報》率先報導,歐洲航天局根據其收集到的撞擊地球概率數據,增加了2019 SU3。它也被列入該機構的優先名單——允許專家密切關注小行星的路徑。
  • 「最危險」小行星撞地球風險被排除
    原標題:「最危險」小行星撞地球風險被排除  新華網華盛頓4月4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航天局日前說,一顆被認為未來100年內對人類「最危險」的小行星,現已被科學家從撞地球危險近地天體名單中移除。   這顆編號為2007 VK184的小行星直徑130米,自2007年11月被發現以來便被列入「地球殺手」小行星名單。
  • 俄羅斯科學家為防止小行星撞地球支招
    亞太日報編譯 蘇重北據俄羅斯衛星網12月12日報導,俄羅斯宇宙空間安全專家Igor Bakaras說,目前他們正在研究可以讓人類抵禦小行星撞擊地球風險的技術。據Igor Bakaras透露,他們的研究內容包括有關如何改變或者摧毀會對地球產生威脅的天體的運行軌道、利用引力牽引的方法將小行星移出危險軌道,以及為達到這一目的可利用的各種技術解決方案,如火箭發動機和太陽能帆等。Igor Bakaras表示,這些領域的工作目前僅限於理論研究和對各種對策建立數學模型階段。
  • 光伏和風電被移出工信部提及產能過剩行業名單
    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工信部公布工業行業淘汰落後和過剩產能企業名單,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一直重點提及,而光伏和風電被移出產能過剩行業。 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工信部會議提出的2016年主要預期目標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能耗降低4%,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4.5%。
  • 神秘星體向地球駛來,地球會有危險?科學家:或許是人造物
    實際上,地球所處的位置並不安全,雖然地球有許多的守護星,比如木星、月球、小行星帶、柯伊伯帶,但是這也免不了會有一些漏網之魚,會越過這些保護星球,向著地球飛來,比如6500萬年前的那場巨大隕石撞擊地球的事件,不就是一顆漏網之魚嗎?
  • 2010年瀕危動物名單:33%面臨滅絕危險
    日前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次締約方會議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2010年瀕危動物名單」。名單顯示,面臨危機的動物種類比2009年增加了1000多種,33%的動物種類面臨滅絕危險。
  • 宇宙環境那麼危險,為什麼只有太陽系很安全,科學家找到幕後功臣
    但即使身處在「可觀測宇宙」的範圍內,人類直到現在都還沒發現除了地球以外的擁有生命的星球,如果將宇宙環境比作是一片荒漠的話,那麼擁有地球的太陽系毫無疑問就是一片綠洲了。但宇宙的環境是極其惡劣的,即使擁有了孕育生命的基本條件,宇宙的複雜環境也不允許生命的延續和發展。
  • 被移出太陽系大行星群的冥王星很可怕?被誤會的冥王星其實很可愛
    原來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被天文學家移出了大行星群。冥王星為什麼會被天文學家移出大行星群呢?有人說被移出大行星群的冥王星很可怕?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冥王星乍一看名字有種讓人不寒而慄的感覺。冥王顧名思義就是冥界之王。冥王星的名字聽上去確實有些陰森恐怖。冥王星為什麼會有一個如此嚇人的名字呢?咱們一起來聊聊冥王星名字的來歷吧!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
  • 宇宙環境都很危險,為什麼只有太陽系這麼安全?科學家:或非偶然
    但隨著對地球外面世界的理解,我們知道擁有一個穩定和安全的環境有多麼重要,而這一切主要還是太陽系給的。在宇宙空間中存在著各種意想不到的危險,小行星、彗星、流浪星球到處飛,還有超新星爆炸、黑洞吞噬等。在地球46億多年的歷史中,遭遇過比較大的災難還是小行星撞擊,相對來說屬於小範圍毀滅性傷害,除非這顆小行星很大,不然很難滅絕地球上所有生命,至少地球還沒遭遇過這樣的小行星。
  • 美國將基因編輯技術列為危險武器名單
    美國將基因編輯技術列為大規模殺傷武器行列,認為有意或無意的不當使用基因編輯技術會對經濟和國家安全造成深遠的影響。 National Intelligence)總監詹姆斯‧克拉珀(James Clapper)將基因編輯技術(即改寫基因的一種遺傳工程技術)與北韓核武器及敘利亞化學武器一併列為危險武器名單之中。
  • 科學家稱新發現的小行星2020 NK1將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
    據外媒CNET報導,中佛羅裡達大學的科學家此前曾表示,新發現的小行星2020 NK1 「被計算出是NASA潛在撞擊者名單上所有已知小行星中最大的威脅之一」。現在這顆小行星已經被發現是安全的。關於它在太空中的路徑的不確定性使它成為美國宇航局(NASA)潛在危險天體觀察名單中的高度優先級。
  • 中國科學家:在月球發現一大危險!它比在地球上可怕1000倍
    26日,中國科學家公布最新發現:月亮上的太空人受到的輻射,最高達地球上的1000倍!這讓未來的月球探測與開發任務,變得相當的危險!(阿波羅登月飛行員)來自中國、德國的科學家們當天通過媒體發表研究結果,表示與目前在國際空間站上繞地球飛行的太空人相比
  • 中國科學家:在月球發現一大危險!它比在地球上可怕1000倍!
    26日,中國科學家公布最新發現:月亮上的太空人受到的輻射,最高達地球上的1000倍!這讓未來的月球探測與開發任務,變得相當的危險!(阿波羅登月飛行員)來自中國、德國的科學家們當天通過媒體發表研究結果,表示與目前在國際空間站上繞地球飛行的太空人相比,
  • 危險廢物運輸管理規定|危匯網|
    第一至四位數字為年份代碼;第五、六位數字為移出地省級行政區劃代碼;第七、八位數字為移出地市級行政區劃代碼;其餘六位數字以移出地市級行政區為單位進行流水編號。【填寫要求】危險廢物移出人應當通過信息系統如實填寫危險廢物轉移聯單中移出人、承運人、接受人欄目的相關信息及危險廢物相關信息。危險廢物承運人應填寫承運人名稱,運輸工具及其營運證件號,以及運輸起點、路徑、終點等運輸相關信息。
  • 地球危險了?阿爾卑斯山傳出一個信號,科學家警告:人類要重視了
    值得注意的是,阿爾卑斯山脈除了是一個旅遊點之外,還是一處很具研究價值的「寶庫」,吸引了大批科學家團隊來此搞研究。在對阿爾卑斯山脈的研究過程中,它竟傳出一個信號,地球危險了?科學家立即警告:人類要重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