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擬將座頭鯨移出瀕危物種名單—新聞—科學網

2020-12-05 科學網

去年3 月,一頭座頭鯨離開海岸。圖片來源:NOAA 

近日,美國政府建議將座頭鯨種群移出瀕臨滅絕物種聯邦名錄,並表示,自首次被列入名錄起45年來,許多海洋哺乳動物種群已經恢復。「我們很高興地宣布一個保護成功案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漁業資源保護辦公室主任Donna Wieting在電話新聞發布會上說。她表示,相關努力已將這些物種從滅絕邊緣拉回。

「這對鯨魚和鯨魚保護而言是個好消息,值得慶祝。」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鯨魚項目主管Patrick Ramage說,「這表明,當我們採取適當的鯨魚保護措施後,它們能夠恢復。」

該提議還重新分類了世界座頭鯨種群,基於科學家建議,將其分為14個不同分支。如果該建議被批准,可能僅有兩個分支將仍被保留在名單中;另外兩個將被視為仍受威脅。這些受威脅鯨群——中美洲和西北太平洋座頭鯨——會在其遷移過程中進入美國水域。但阿拉伯海和維德角座頭鯨這兩個仍被保留在名單中的分支則不是如此。

Wieting表示,雖然座頭鯨不再受到《聯邦瀕危物種法》的保護,但它們將仍繼續由《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監督,後者也能提供許多相同的保護。

捕鯨業大肆捕撈使得全球座頭鯨數目銳減,於是1970年,其被納入瀕危物種名單。實際上,早在196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就因座頭鯨數量過低而禁止對其進行捕撈。1982年,IWC又頒布了禁止商業捕鯨法令。不過,科學家表示,一些座頭鯨種群仍遭到大量捕撈,這揭示了為何某些特定種群的數量仍較低。

自然保護論者普遍支持NOAA漁業資源保護辦公室的建議,但他們同時也警告稱,座頭鯨等鯨類仍面臨漁具纏繞、船隻碰撞、能源開發、汙染、氣候變化和海洋酸化等威脅。「在慶祝的同時,人們還應知道,哪些種群仍在恢復中或仍面臨威脅。而且,美國不應當將那些種群移出名單。」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協會海洋生物學家Howard Rosenbaum說。(張章)

《中國科學報》 (2015-04-22 第3版 國際)
 

更多閱讀
 

相關焦點

  • 川普將灰狼移出了瀕危物種名單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主導的行政分支周四把灰狼移出了瀕危物種名單,為大規模捕殺這一標誌性的食肉動物鋪平了道路。 此舉遭到了保護組織的抨擊,他們表示,雖然自1974年首次將狼列入保護名單以來,狼的數量已經部分恢復,但在它們以前繁衍的絕大多數地區,它們仍然屬於"功能性滅絕"。
  • 灰狼被移出美國瀕危物種名單,引發爭議
    2019年3月,管理局開始準備將灰狼移出瀕危物種名單。他們表示,在美國本土48個州,灰狼的種群數量約為6000隻,「在當前範圍內穩定且健康」。 「被列為瀕危物種超過45年後,灰狼已經超越了所有保護與恢復目標,」內政部部長在10月2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今天的聲明只是反映了我們的決定:根據國會在法律中列出的特別規定,這個物種不再是受到威脅的物種,也不是瀕危物種。」 這一決定不會影響近親墨西哥灰狼和紅狼,它們野外種群數量極少,仍在名單上。
  • 香港將鋸鰩等三種瀕危物種納入受保護名單
    中新網3月12日電 據香港中通社報導,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12日宣布,將鋸鰩、歐洲鰻鱺及巴西蘇木等瀕危物種,從3月13日起納入《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的受保護名單。  魚子醬進口豁免上限,則由每人250克,減至每人125克。
  • 瀕危座頭鯨大量聚集引人驚嘆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13日報導,近年來,科學家們首次發現靠近南極區域的南非海岸線周圍出現大量座頭鯨聚集在一起的罕見現象。這些座頭鯨的數量多達200頭,狂亂地聚集在食物區的中央。作為瀕危物種,座頭鯨的數量已經非常稀少了,如此多的座頭鯨同時出現實在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 「汽車人」將中國移出發展中國家名單與中美「脫鉤」
    和移出「發展中國家名單」一樣,美國要的是聽話的貿易夥伴,而不是失去購買力的夥伴。因此,中美在各種規則框架下的較量,將延續下去,惟獨不會一拍兩散。有點奇怪的是,USTR已經做出了決定,但將其掛在美政府的官方媒體上,則在一周之後。消息傳來,國內輿論大譁。不少人認為,這是疫情期間美國趁人之危而採取的不義行動。我國發展中國家地位喪失,將導致遭遇不利於自己的貿易規則。相同的是,幾乎沒有任何人給出一個像樣的解決辦法,可能因為這不構成嚴重後果。
  • 大熊貓被IUCN開除出"瀕危"物種名單 下調為"易危"
    珍惜動物 | 「滾滾」被開除出「瀕危」名單   IUCN北京時間5日發布報告,在全球瀕危物種名單上,將大熊貓的受威脅等級從「瀕危」下調為「易危」。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是一個衡量全球主要物種生存狀況和受威脅情況的清單。
  • 最新版《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發布—新聞—科學網
    這份報告顯示,雖然依然受威脅,但中國政府的有效保護使得大熊貓和藏羚羊瀕危級別降低。而全球僅存六種大型類人猿中的四種都已被列入「極度瀕危」物種,距離滅絕僅一步之遙。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是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領導制定的一份衡量全球物種生存和受威脅狀況的清單,將物種的瀕危級別根據瀕危程度劃分為滅絕、野外滅絕、極危、瀕危、易危、近危和無危等7級。
  • 美國國家地理微博:座頭鯨遷徙去產卵 網友:座頭鯨是胎生的
    今天16:00,美國國家地理髮布了一條微博:座頭鯨遷徙到溫暖海域去產卵。 微博中介紹「座頭鯨是一種群居動物,曾一度嚴重瀕危,不過現在已經有所恢復」,還附上一段用無人機拍攝的視頻的連結——《讓心跟隨座頭鯨一起遷徙
  • 全球瀕危物種資料庫低估滅絕風險—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Ted Matherly/Flickr 全球最受重視的瀕危物種資料庫可能低估,甚至嚴重低估了世界各地許多動物面臨的滅絕風險。這是一項新研究得出的結論,該研究發現,由於未能整合新的技術,例如衛星和航空圖像,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瀕危物種紅皮書」對數以百計的動物面臨的威脅進行了錯誤的分類。因此,動物保護組織可能會錯過許多物種面臨的滅絕風險。
  • DNA條形碼:為瀕危植物撐起「保護傘」—新聞—科學網
    目前,我國的珍稀瀕危植物保護工作已有30年歷史,但仍有許多核心問題亟待解決,如珍稀瀕危植物名單、物種的可靠性、遺傳多樣性水平、物證材料的快速可靠鑑定等等。這讓科學家們覺得,必須應用新技術來解決與保護相關的科學問題。
  • 澳洲100多種瀕危物種棲地被林火燒毀 瀕臨滅絕
    近50種瀕危物種已知棲息地的80%以上已被大火摧毀,包括7種極度瀕危的植物 圖源:AAP Images據衛報報導,澳大利亞政府表示,100種「受威脅」植物與動物的棲息地,包括32種「極危」物種的棲地,有半數以上已遭森林大火燒毀。
  • 座頭鯨的特殊癖好:出手搭救虎鯨的獵物
    事實上,座頭鯨針對的對象也不僅僅是虎鯨,領航鯨亞科的擬虎鯨(Pseudorca crassidens)及領航鯨(Globicephala spp.)也對大型鯨類的幼崽發起過進攻,也同樣遭遇過座頭鯨的主動回擊。有人曾觀察到「五隻擬虎鯨正在安安靜靜地分食一條魚,這時一隻座頭鯨突然出現,直接衝鋒到它們的最中央,然後像打保齡球一樣輕鬆把那些擬虎鯨打跑。
  • 七個蜜蜂品種史上首次有蜜蜂進入瀕危物種名單
    9月30號,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FWS)宣布夏威夷七個蜜蜂品種進入瀕危狀態。這是史上首次有蜜蜂進入瀕危物種名單。Naupaka是夏威夷特有的一種花卉。其花朵呈半圓形,看上去好像只長了一半。在古老的夏威夷傳說中,一對神話男女被迫分離,女子摘下手邊的花朵,從中間折成兩半,分別給自己及愛人留作紀念。這種花被兩人的戀情所感動,自那之後便維持「只開一半」的樣子。
  • 最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發布:鯨類恢復初見效
    最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發布:鯨類恢復初見效 2018-12-19 1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瀕危物種名單上不再有動物,大熊貓終於脫離了瀕臨滅絕
    雖然大熊貓仍在「脆弱」名單上,但幸運的是,它不再瀕臨滅絕的邊緣。斯特勒海獅(不再瀕危:2013年)斯特勒海獅是一種巨大的野獸,生活在在阿拉斯加西部寒冷多巖石的海岸上,是美國土生土長的動物之一。由於幾個世紀以來捕獵,環境惡化,漁船撞擊等事故導致海獅的數量急劇下降。
  • 微擬球藻設計與合成資料庫建立—新聞—科學網
    工業產油微藻能夠規模化地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油脂,因此是人類社會糧食、營養和燃料可持續供應的潛在解決方案之一。
  • 警鐘再次敲響,聚焦《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電話:010-68047618網址:中國自然資源報微信平臺投稿郵箱:mnrnews@163.com前不久,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公布了更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超過7000個物種被列入名錄,使該名錄收錄的瀕危物種首次超過10萬個,其中有2.8萬餘個物種瀕臨滅絕。
  • 座頭鯨,你為什麼要和虎鯨對著幹
    它們甚至會從幾千米外趕過來幹擾虎鯨的捕食,而且無論虎鯨的獵物是什麼——事實上,當座頭鯨去幹預捕獵的虎鯨時,只有11%的狀況是虎鯨在追捕其他座頭鯨,而89%的狀況是虎鯨們正在追殺海豹、海獅、翻車魨、灰鯨幼崽等其他動物。
  • 極度瀕危物種揚子鱷卵在上海崇明東灘溼地公園孵化成功
    10月28日,界面新聞從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簡稱WCS)獲悉,近期在上海崇明東灘溼地公園中築巢的極度瀕危物種揚子鱷卵已經孵化成功,來自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於峰在9月27日拍攝到這些新出生的揚子鱷幼崽。
  • 美國把北極熊列為瀕危物種
    新華網華盛頓5月14日電(記者張忠霞)美國聯邦政府內政部14日宣布把北極熊列入瀕危物種,今後北極熊將受到美國《瀕危物種法》的保護。此前,環保人士及科學家等一再要求美國聯邦政府將北極熊列為瀕危物種。今年1月,美國多家環保團體就此聯合狀告內政部,聯邦法院裁決內政部在5月15日前作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