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 月,一頭座頭鯨離開海岸。圖片來源:NOAA
近日,美國政府建議將座頭鯨種群移出瀕臨滅絕物種聯邦名錄,並表示,自首次被列入名錄起45年來,許多海洋哺乳動物種群已經恢復。「我們很高興地宣布一個保護成功案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漁業資源保護辦公室主任Donna Wieting在電話新聞發布會上說。她表示,相關努力已將這些物種從滅絕邊緣拉回。
「這對鯨魚和鯨魚保護而言是個好消息,值得慶祝。」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鯨魚項目主管Patrick Ramage說,「這表明,當我們採取適當的鯨魚保護措施後,它們能夠恢復。」
該提議還重新分類了世界座頭鯨種群,基於科學家建議,將其分為14個不同分支。如果該建議被批准,可能僅有兩個分支將仍被保留在名單中;另外兩個將被視為仍受威脅。這些受威脅鯨群——中美洲和西北太平洋座頭鯨——會在其遷移過程中進入美國水域。但阿拉伯海和維德角座頭鯨這兩個仍被保留在名單中的分支則不是如此。
Wieting表示,雖然座頭鯨不再受到《聯邦瀕危物種法》的保護,但它們將仍繼續由《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監督,後者也能提供許多相同的保護。
捕鯨業大肆捕撈使得全球座頭鯨數目銳減,於是1970年,其被納入瀕危物種名單。實際上,早在196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就因座頭鯨數量過低而禁止對其進行捕撈。1982年,IWC又頒布了禁止商業捕鯨法令。不過,科學家表示,一些座頭鯨種群仍遭到大量捕撈,這揭示了為何某些特定種群的數量仍較低。
自然保護論者普遍支持NOAA漁業資源保護辦公室的建議,但他們同時也警告稱,座頭鯨等鯨類仍面臨漁具纏繞、船隻碰撞、能源開發、汙染、氣候變化和海洋酸化等威脅。「在慶祝的同時,人們還應知道,哪些種群仍在恢復中或仍面臨威脅。而且,美國不應當將那些種群移出名單。」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協會海洋生物學家Howard Rosenbaum說。(張章)
《中國科學報》 (2015-04-22 第3版 國際)
更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