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網易科學專稿。
由於全球氣溫改變、棲息地減少以及生物入侵等多因素等影響,夏威夷群島本土蜜蜂的數量急劇下降。9月30號,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FWS)宣布夏威夷七個蜜蜂品種進入瀕危狀態。這是史上首次有蜜蜂進入瀕危物種名單。
Naupaka是夏威夷特有的一種花卉。其花朵呈半圓形,看上去好像只長了一半。在古老的夏威夷傳說中,一對神話男女被迫分離,女子摘下手邊的花朵,從中間折成兩半,分別給自己及愛人留作紀念。這種花被兩人的戀情所感動,自那之後便維持「只開一半」的樣子。
這朵憂傷之花現在又有了更憂傷的故事。由於生物入侵和氣溫變化等因素,為這種花承擔授粉工作的黃面蜂的數量正急劇下降。在1900年代,這種蜜蜂還遍及全島,而上個月30號,它們被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FWS)宣布進入瀕危物種名單。這是史上首次有蜜蜂被列為瀕危物種。
「這些蜜蜂消失的速度超出人們的想像。」來自夏威夷的昆蟲學家辛西婭·金(Cynthia King)說。美國政府2010年開始重視對蜜蜂的研究。與此同時致力於動物保護的非營利機構Xerces開始在美國全境對七個黃面蜂品種提供保護。Xerces的執行董事斯科特·布萊克(Scott Black)說:「保護蜜蜂就相當於保護了授粉過程。否則生物鏈牽一髮而動全身,後果難以預計。」
被忽略的物種
黃面蜂是夏威夷所特有的一個蜂種。這種蜜蜂體長6毫米,因雄蜂兩眼之間的一道金色斑紋而得名。
夏威夷大學的卡爾·馬格納加(Karl Magnacca)回憶自己年輕時候這種蜜蜂隨處可見,而當他試圖在近年來的學術論文中尋找這種蜜蜂的相關研究時,卻常常一無所獲。「這種蜜蜂好像從1920年之後就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他表示。
馬格納加選擇蜜蜂作為自己博士學位的研究方向。在追蹤數十種蜜蜂的途中,他偶然發現了這種幾近消失的黃面蜂。因其與普通黃蜂有幾分相似,黑容易被忽略。
「黃面蜂飛得很快,如果一隻黃面蜂從你面前飛過去,你只會看到一個小黑點一閃而過。」辛西婭·金說。黃面蜂的體態特徵還包括亮黑色的軀體,以及身體上並沒有普通蜜蜂常見的絨毛。
生物入侵
夏威夷大學昆蟲學家傑森·格雷厄姆(Jason Graham)在火奴魯魯的海岸和野生動物保護區研究這種蜜蜂的生活習性。
黃面蜂喜歡在多孔的珊瑚礁和中空的植物莖中上築巢。在產卵後,雌蜂會分泌一種防水的隔離層來保護蜂卵。
格雷厄姆還發現黃面蜂的一個競爭者——一種來自印度的同屬蜜蜂。兩者有著同樣的築巢喜好和同樣的覓食習性。夏威夷的環境在歷史上與世隔絕,從來沒有過競爭對手的本土黃面蜂在同入侵者的競爭中處於劣勢。
由於夏威夷原來沒有螞蟻生存,隨人類活動帶來的螞蟻視夏威夷為世外桃源。黃面蜂位於低地的蜂卵對螞蟻而言是無上美味。繁殖率低降低加劇了本土蜜蜂的生存劣勢。
科學家作出努力
通過實地勘察和實驗室培養,格雷厄姆發明了一種人工蜂巢,可以讓黃面蜂居住而免於螞蟻的侵擾。
「這種木製的人工蜂巢呈方形。四壁有空,正好適合產卵期的雌蜂通過。」格雷厄姆說。蜂巢用細線懸掛在樹枝上,細線表面覆蓋的粘液能夠避免螞蟻的入侵。
格雷厄姆將這些蜂巢放置在黃面蜂曾經生活過的地方,這樣一旦有新臨產的雌蜂到此處尋找巢穴,就可以輕易入住。如此漸漸地恢復種群數量。他希望這個舉措能夠挽救黃面蜂於瀕危厄境。
不過排除了生物因素,物理自然環境上的威脅仍然存在。海浪和暴風雨是蜜蜂的災難。2015年一次40英尺高的巨浪幾乎清掃了整個海岸上的蜂群。
夏威夷素來是野生動物保護難度很大的地區,不過人類在其中的保護活動從未停止。有人士就建議州政府為這些蜜蜂建立保護區,使棲息地免於工農業開發。
雖然黃面蜂被列為瀕危物種不是好消息,不過辛西婭·金樂觀地認為這則消息也會引起人們對這個物種的保護。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 王真_NT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