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尼西亞的一座島嶼上,野生動物專家發現了消失多年的華萊士巨型蜜蜂。它比普通的歐洲蜜蜂大4倍,和成年人的大拇指一樣長,是世界上最大的蜜蜂。
華萊士巨型蜜蜂是以英國博物學者、探險家Alfred Russel Wallace的名字命名的。1858年,Wallace首次發現了這一物種。而自1981年以後,華萊士巨型蜜蜂就再也沒有出現過,被認為已經滅絕。
目前,人們對於這種巨型蜜蜂的了解十分有限,只知道它喜歡獨居,在白蟻巢中挖洞並將其用防水的樹脂包裹起來。
上個月,野生動物攝影師Clay Bolt在印度尼西亞的一個白蟻窩中發現了這種巨型蜜蜂。 他表示,在野外真實地看到這種消失已久的昆蟲,聽到它飛過時翅膀震動的聲音,實在是太讓人難以置信了。
(中國青年網編譯報導)
研究人員在近40年後重新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蜜蜂。此前,人們都認為這種巨型蜜蜂已經滅絕。
這種被稱為「華萊士巨型蜜蜂」( Wallace)的生物大約有人類拇指大小,顏色為黑色,最早於19世紀50年代中期被發現。科學家們上一次看到活著的華萊士巨型蜜蜂還要追溯到1981年。最近,科學家們在印度尼西亞北部再次發現了華萊士巨型蜜蜂。
根據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說法,一支科學家小組今年1月啟動了一項尋找巨型蜜蜂的任務,他們在印度尼西亞的雨林中待了五天,終於找到了一隻華萊士巨型蜜蜂。這是38年來研究人員首次發現活著的華萊士巨型蜜蜂,證實這種特別巨大的昆蟲仍然存在,並未滅絕。
與普通的蜜蜂相比,華萊士巨型蜜蜂的體型是普通蜜蜂的四倍,並且是黑色的。1859年,博物學家阿爾弗雷德·拉塞爾·華萊士(Alfred Russel Wallace)首次發現了這個物種。當時華萊士正在印度尼西亞的北馬魯庫群島(North Maluku islands)探險。華萊士設法收集了一隻雌性巨型蜜蜂的標本,但在接下來的很多年裡,這種昆蟲仍然相對神秘,人們很難看到。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稱,1981年美國昆蟲學家亞當·梅塞爾(Adam Messer)在印度尼西亞再次發現了巨型蜜蜂。梅塞爾仔細觀察了華萊士巨型蜜蜂,並發現它們在白蟻中築巢。
華萊士指出,雌性巨型蜜蜂的下顎大得不尋常,梅塞爾發現這背後的小秘密:雌性華萊士巨型蜜蜂用下顎從樹上採集樹脂,然後把樹脂排列在蜂巢的內部。樹脂隨後會變硬,能防止討厭的白蟻進入。
華萊士巨型蜜蜂標本的價格不菲,曾經以9000多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一位收藏家。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近年來動物以驚人的速度死亡,一些研究表明地球正走向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但是現在,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了華萊士巨型蜜蜂,這是昆蟲近40年來從未現身。
華萊士巨型蜜蜂,或稱為Megachile pluto,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蜜蜂物種,體長可達3.8釐米(1.5英寸),翼展6.4釐米(2.6英寸)。這大約是歐洲蜜蜂大小的四倍。這種昆蟲最初於1858年被發現,隨後消失了一個多世紀,直到1981年才再次被發現。而近日研究人員通過全球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的尋找消失物種計劃( Search for Lost Species)重新發現了這種蜜蜂。
最近對印度尼西亞北部島嶼進行的一次科學考察中,華萊士巨型蜜蜂的一個雌性標本出現了。由Simon Robson、Glen Chilton,Eli Wyman和Clay Bolt組成的團隊在一個特別感興趣的地區進行了為期五天的搜索。
研究人員此前已經了解,雌性華萊士巨型蜜蜂傾向於將它們的巢穴放在樹木中活躍的白蟻丘中,用那些巨大的顎擊打白蟻,同時還收集樹脂以進行築巢。
雖然一個物種在消失如此長時間之後通常被認為可能已經滅絕,但也有例外,一些物種可能會再次重新現身。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腔棘魚,這種被認為在數百萬年前與恐龍一起滅絕的魚類在1938年重新出現。
參與這項新研究的科學家正在與印度尼西亞當地保護主義者合作,在印尼周圍尋找更多華萊士巨型蜜蜂,並制定新的措施,以防止它永遠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