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人」將中國移出發展中國家名單與中美「脫鉤」

2020-12-06 汽車人雜誌

和移出「發展中國家名單」一樣,美國要的是聽話的貿易夥伴,而不是失去購買力的夥伴。因此,中美在各種規則框架下的較量,將延續下去,惟獨不會一拍兩散。

文/《汽車人》黃耀鵬

2月18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在「聯邦紀事」網站上發布公告,宣布取消25個經濟體的WTO「發展中國家優惠待遇」。其中包括中國、印度、韓國、新加坡等。

有點奇怪的是,USTR已經做出了決定,但將其掛在美政府的官方媒體上,則在一周之後。消息傳來,國內輿論大譁。不少人認為,這是疫情期間美國趁人之危而採取的不義行動。我國發展中國家地位喪失,將導致遭遇不利於自己的貿易規則。相同的是,幾乎沒有任何人給出一個像樣的解決辦法,可能因為這不構成嚴重後果。

三個誤區

這裡面存在諸多需要澄清的問題,但也有認知精準之處。

澄清點之一:我們仍然是發展中國家。

美國取消的是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優惠「待遇」,而無法取消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中國是不是發展中國家,並非由美國認定,自然也不能由美國取消。

WTO沒有對什麼是「發展中國家」有明確標準。發展中國家的認定是依靠自行宣布,但需要別國認同,即後者可以決定是否給予優惠。

「優惠」林林總總,大致可分為關稅、「雙反」政策、非關稅壁壘、海關估價、智慧財產權、磋商程序等方面。代價是受惠方開放市場、國企私有化和政府採購不得採取歧視政策。因此,這是一種政策交易,而非單方面的讓利。

澄清點之二:這是美國作為WTO成員國的合法權利。

美國可以質疑任何國家自稱發展中國家,從而自行決定是否給予優惠,這是WTO賦予成員國的權利。中國擁有同樣的權利。

USTR本次調整依據標準有三條:人均GNI(人均國民總收入)12375美元、世界貿易份額0.5%、其他因素(OECD、EU、G20成員國等)。一個WTO成員國,符合上述任何一條標準,就可能被移出名單。印度就因是G20成員國,以區區1750美元的GNI(2018年度數據)被剔除。

澄清點之三:中國的貿易沒有因此事直接受損。

最大的原因,是USTR已經22年沒有修改過名單了,而上一次1998年公布名單的時候,中國尚未成為WTO成員國。2001年中國加入WTO後,名單並未修改,而中國一直戴著「非市場經濟國家」標籤,所以在「雙反」調查中,從未享受過名單內的優惠待遇。這一次受到影響較大的國家實際上是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國;而韓國、新加坡,此前已自我放棄「發展中國家」標籤。

在中美籤訂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之後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裡,美國確實正在發起若干次針對中國的貿易限制行動。譬如醞釀中的通用電氣生產的航空發動機禁售一案(中國商飛919型客機惟一擬用發動機),甚至可能包含霍尼韋爾生產的航電設備;暫緩對華為第4次禁運(在申請名單之內)的同時,試圖限制臺積電代工華為晶片;試圖限制荷蘭阿斯麥(ASML)向中國出售光刻機。

至於輿論和法律層面上採取的行動,不勝枚舉。美國正在謀求延緩中國貿易發展、限制中國產業升級,乃至採取了除戰爭以外的所有手段,牽制中國綜合國力提高,是不爭的事實。美國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敵人」和「戰略競爭對手」之間的分野。

但是不包括這一次。

美國正在動搖WTO基礎

自從2018年9月川普在北達科他州一次籌款集會上宣布「美國也是發展中國家」,這個詞彙就被玩壞了。雖然它從沒有被嚴格定義,但「美國也是」這種話,明顯違背人們的基本認知,也喻示著美國要對WTO框架的共識再次動刀。

美國正在違背建立WTO時的精神,即不同發展程度的成員國之間、承擔義務和適用規則之間,必須有所區別。美國試圖代之以「公平互惠」概念,這反映了過去20年間,美國的貿易和投資優勢已經大幅滑落。當初能佔到便宜的規則,如今達不到同樣目的。符合WTO規則的限制手段即將出盡的時候,美國很可能將親手毀了WTO。事實上,美國正在這麼做。

中美無法脫鉤

美國一再以國家安全的名義限制對中國的科技產品出口,產生的後果是,逐步淪為對方的農產品和大宗商品供應國,這是美國一直首鼠兩端的原因。

而美國同樣躊躇的,正是所謂的「中美脫鉤」。至少對於美國汽車企業來說,尚未找到在中國以外的海外市場賺錢的鑰匙。

通用汽車最近宣布了退出中美以外的市場,這並不令人意外,而是瑪麗·芭拉2014年就任CEO之後的既定戰略實施。

之所以現在就必須走這一步,原因很簡單:通用在別的國家的銷量已經很難抵得上其當地運營支出。2019年Q3財季,通用在北美銷售86.3萬輛,中國銷售68.9萬輛,南美13國銷售17.5萬輛,全球其他地區銷售13.8萬輛,其中歐洲賣了1492輛。可以認為,歐洲市場已將通用逐出。

2015年起,通用陸續放棄俄羅斯、印度、南非、韓國、澳洲、東南亞市場,但保留了在韓國的研發機構,而不必要的車型研發也被統統砍掉。

在全球經濟動蕩期,雖然美系汽車品牌在中國表現得比市場整體更弱一些,但中美市場是「惟二」的穩定器,沒有別的選擇。

通用已經事實上變成區域品牌,而非全球品牌。通用當然保留了重新擴張的希望,那就是電動化和Cruise的自動駕駛技術。這兩者都需要大量投資,通用收縮可以理解,但是這兩者的未來,仍首先在於中美市場。

不光是車企,所有美國高科技公司、消費品牌公司,即便最大的客戶不是中國市場,「最具成長性」的桂冠也往往屬於後者,更不要提美國資本的目標。中國之所以對美國資本投向來說排名靠後,系中美貿易投資談判中,中國對美資直接進入一直沒有鬆口,而非因為美資對中國不感興趣。

這也是華為一再獲得某種程度禁運豁免的原因。在這種形勢下,奢談「脫鉤」,不啻於作法自斃。和移出「發展中國家名單」一樣,美國要的是聽話的貿易小夥伴,而不是失去購買力的夥伴。只是中國的體量和能量,特別不容易就範罷了。因此,中美在各種規則框架下的較量,將延續下去,惟獨不會一拍兩散。(文/《汽車人》黃耀鵬,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

相關焦點

  • 三翼鳥「智慧中國家」飛入尋常百姓家
    移動網際網路的下一幕「AIoT」,一直是技術創新的最大紅利市場。  在最近結束的「2020世界物聯網大會」上預測,目前全球物聯網產值大約15萬億美元左右,其年平均增長率接近23%,到2025年,全球物聯網產值將達到30萬億美元的巨大體量。
  • 觀察丨黃奇帆:全面脫鉤會雞飛蛋打,美國政客過過嘴癮
    >領教工坊領教工坊面向「價值創造型」中國民營企業,以「私人董事會」修煉企業家領導力,以領教及優學院「TMT特訓營」、「TMT公開課」、「企業過程輔導」等打造高績效組織,致力於成為中國領先民營企業突破性成長的可信賴夥伴。
  • 7位中國學者入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近日,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新增選院士名單,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37位科學家入圍,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大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成立於1983年11月,是非政府、非政治和非營利性的國際科學組織,致力於支持和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科學研究。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一般從發展中國家的著名科學家中選舉產生,外籍院士從發達國家的著名科學家中選舉產生。截至目前,全球共有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302人,分布在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農學、醫學、工程科學、社會和經濟學等十大領域。
  • 抖音快手「脫鉤」短視頻
    這一脫鉤儀式在最近完成爆發,據「Tech星球」報導,9月28日,抖音在最新的13.1版本中,將「抖音短視頻」中的「短視頻」關鍵詞剔除,僅顯示為「抖音」APP。固有標籤的褪去,往往意味著新的增長階段。2013年7月,快手在產品名稱中去掉「GIF」標籤,並開啟日活年增長100倍的奇蹟。
  • 銀河集團「鯨智洞察論壇」---翟東升:中美科技「脫鉤」不可逆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國際貨幣所特聘研究員、世界經濟專業與國際政治經濟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對外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翟東升教授,受邀擔任主講嘉賓出席本場論壇。同時,深圳廣電集團首席評論員管姚先生、銀河集團創始人兼CEO許孝傑先生與眾多銀河集團VIP客戶齊聚論壇,共話中美關係,分析當前國際環境對國內新中產人群的影響等時事熱點問題。
  • 王晉斌:美國主動和中國金融「脫鉤」?我看不像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原因是在美方主動升級技術等摩擦的背景下,很容易使人延伸想到金融「脫鉤」。金融「脫鉤」要遠比技術「脫鉤」複雜,涉及到證券市場、資金的跨境借貸與支付和貨幣體系的使用等等問題。如果從美元國際貨幣體系的運轉、金融資本和實體資本(技術)的成本與邊界、以及中美金融市場今年以來的融合趨勢來看,美方還是想要中國維持現有的國際貨幣體系,並在中國金融市場上有更好的商業機會。排除非理性的極端情形,「脫鉤」會帶來「雙輸」,「合作」會有「雙贏」。
  • 應對科技脫鉤,中國航天也許可以做什麼……
    美國的打壓,或掀起中國半導體革命儘管這一舉動符合美國自2018年以來對華為採取的打壓和封鎖的一貫邏輯,但仍被視為迄今以來美國強推中美科技脫鉤最為實質性的一步。如何應對日益成為現實的中美科技脫鉤帶來的衝擊,曾經和華為有著同樣遭遇的中國航天成為人們討論中的一個重要參照。事實上,這樣的事情在中國航天的發展歷史上早已發生過多次。
  • 汽車加水就能跑?揭秘「水氫發動機」的吸金騙局
    但凡有化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催化劑並「不參與」化學反應(實際上是參與反應並消耗,之後再生成自己),水的化學性質很穩定,沒有能量介入,水是怎麼變成氫氣和氧氣的?光能量守恆一條,我就有理由懷疑青年汽車在說謊。
  • 中美科技脫鉤愈演愈烈,為什麼要更堅定投資中國半導體晶片
    美國仍然佔據半導體設計和製造高地,主導行業發展。  半導體晶片是現代社會經濟的基石,它已存在於從汽車、洗衣機到飛彈、宇宙飛船的所有產品中。如果說數據是新的石油,那么半導體晶片就是「內燃機」,它將數據轉化為有用的「動力」。  如今,中國每年要從海外進口超過3000億美元的晶片,這比用於進口原油的支出還要大。
  • 7位中國學者入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近日,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新增選院士名單,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37位科學家入圍,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大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成立於1983年11月,是非政府、非政治和非營利性的國際科學組織,致力於支持和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科學研究。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一般從發展中國家的著名科學家中選舉產生,外籍院士從發達國家的著名科學家中選舉產生。
  • 「汽車人」十三屆全國「兩會」汽車行業代表委員名單
    2018年全國「兩會」將於3月在北京召開。2018年,不僅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而且也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今年的全國「兩會」,將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後召開的新一屆「兩會」。
  • 嫦娥五號成功宣告:美國脫鉤無法阻止中國!川普真懂產業鏈?
    儘管在包括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萊特希澤在內的政府官員都不認為這一政策可行,但川普總是自詡「交易大師」,就是要用「中美脫鉤」來施壓。面對川普的壓力,該採用什麼樣的應對手段,有各種觀點。但實際上要研究川普的政策,最好的一個辦法就是假設中美脫鉤,會帶來怎樣的影響。而航天恰恰就是中美已經徹底脫鉤的一個領域。
  • 美擬將座頭鯨移出瀕危物種名單—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NOAA  近日,美國政府建議將座頭鯨種群移出瀕臨滅絕物種聯邦名錄,並表示,自首次被列入名錄起45年來,許多海洋哺乳動物種群已經恢復。「我們很高興地宣布一個保護成功案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漁業資源保護辦公室主任Donna Wieting在電話新聞發布會上說。她表示,相關努力已將這些物種從滅絕邊緣拉回。
  • 無人機會成為另一個「汽車產業」嗎?
    《2019 中國無人機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預測,2025 年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到 700 億美元,而中國的工業級無人機市場將達到 400 億,其中農林植保約 200 億,安防市場 150 億,電力巡檢 50 億。
  • 川普將灰狼移出了瀕危物種名單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主導的行政分支周四把灰狼移出了瀕危物種名單,為大規模捕殺這一標誌性的食肉動物鋪平了道路。 此舉遭到了保護組織的抨擊,他們表示,雖然自1974年首次將狼列入保護名單以來,狼的數量已經部分恢復,但在它們以前繁衍的絕大多數地區,它們仍然屬於"功能性滅絕"。
  • 央視評論:美方想和中國「脫鉤」?問問經濟規律答不答應
    美方近日聲稱,與中國完全「脫鉤」仍然在其政策選項之內。但與此同時,美國負責經貿的高層官員表示中美經濟脫鉤「不可行」。越來越多的國際經濟界與媒體人士認為,釋放與中國「脫鉤」的極端言論,不過是迎合美國大選的譁眾取寵式自嗨而已,完全不可行。脫不脫鉤,其本質是經濟規律的問題,首先要考慮可行性。
  • 中美不能脫鉤 航空業正在發力!兩國同時增加往來航班
    這篇國際評論,木叔來分析中美關係問題。先說一個最新消息吧。因為之前一直有朋友在猜測,中美之間是不是會形成一種脫鉤的關係。木叔明白無誤地表示,這是不可能的。在全球化時代,即使一部分美國人想脫鉤,也脫不了,因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經是一個趨勢了。美國交通部的命令以及我國民航部門之前給美國航班的命令,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
  • 讓車燈「說話」,汽車的下一個交互入口?
    未來十年,全世界都對汽車行業寄予厚望。隨著城市基礎設施的改善,車聯網和電動化,以及自動駕駛汽車的落地,人們使用汽車和與汽車交互的方式正在發生徹底改變。汽車在 130 年的歷史期間經歷了多次變革。發展歷程中最令人著迷的領域之一是汽車照明的創新,它不僅是一輛車的「眼睛」,有時候它甚至決定這一輛車的性格、辨識度等等特性的關鍵要素。
  • 一個「青年汽車」倒下了,警惕下一個氫能源「神車」爬起來
    從「客車界明珠」到「水氫車鬧劇」因「水氫汽車」備受質疑的青年汽車,也曾有過一段高光時刻。上世紀90年代末,青年汽車集團董事長龐青年引入高端客車尼奧普蘭,並在2005年前後成為高端客車市場的「龍頭老大」。
  • 「圖解·汽車」3分鐘看懂「汽車電器系統」(終)
    本系列目錄:「圖解·汽車」了解發動機的基本構造「圖解·汽車」徹底看懂發動機內部結構「圖解·汽車」一篇看懂,發動機外部結構「圖解·汽車」變速箱結構,一篇看懂!「圖解·汽車」一篇看懂汽車「懸架系統」「圖解·汽車」一篇看懂「輪胎」、「轉向和制動系統」用最簡潔的圖片和最少的廢話,帶你看懂汽車!汽車電器由電源和用電設備兩大部分組成。電源包括蓄電池和發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