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海洋巨獸的傳聞在西方國家經久不衰,有的人表示深信不疑,但也有人全都當成笑話。俗話說「空穴不來風,無風不起浪」,既然海洋巨獸如此受歡迎,科學家們也不得開始研究。後來,考古學家們找到了3個巨大的化石,在復原之後所有人都驚呆了……究竟是什麼樣的化石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一一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揭秘之前,小編先給您說幾個經久不衰的海底巨獸傳聞:
1817年8月,一艘美國貨輪從麻薩諸塞州港口駛出,剛出去1海裡就有人大喊海裡有「水怪」。於是,船上100多船員都齊刷刷地跑去甲板圍觀,果然在前方200多米的地方出現了一個怪物,像烏龜一樣深出腦袋浮在海面上呼吸,目測其身體有40多米長,呈暗褐色,看起來令人毛骨悚然。船長也聞訊趕來,他用望遠鏡觀察了幾分鐘後,便掏出手槍朝著「水怪」射擊,其中一顆子彈擊中了它的腦袋,然後它就迅速沉入了海底。
1897年6月,法國軍艦「阿法拉什」號見到的水怪更嚇人,在阿洛洛海巡邏,返程時與兩條海中巨蟒不期而遇。士兵們都看到了巨蟒,目測有20米長,圓滾滾的身體估計直徑有2米,還對軍艦發起了攻擊,撞得艦體都能感到晃動。於是,艦長下令對巨蟒開炮,但連續發射了多枚炮彈都沒打中,而此時巨蟒就像被激怒了一樣開始猛烈撞擊軍艦。船上的士兵都嚇壞了,紛紛往海裡開槍,但即便打中巨蟒它也毫無反應,最後軍艦隻好快速駛離。
1902年10月,英國「索爾茲貝利」號貨輪發現的怪獸,更是讓人目瞪口呆,當時這艘貨船行駛在西非幾內亞海灣,當時海面風平浪靜,船員們都在甲板上享受著海風和陽光。突然,一聲巨響將船員都嚇了一跳,他們抬頭望去只見海裡鑽出來一個龐然大物,就如同一隻放大100倍的鱷魚,朝著貨輪張開血盆大口。船員們立即拉起警報,並迅速調整貨輪航線繞開海中巨獸。不到十分鐘,巨獸發出一陣怒吼便鑽進了海裡,而海面也恢復了原來的平靜,就像什麼都沒發生過。
類似海洋巨獸的發現還有很多,目擊者在向他人講述的時候,總會遭到對方的質疑,當然這也是情理之中的,畢竟誰都無法想像有如此嚇人的海洋巨獸。後來,考古學家們採訪了大量的巨獸目擊者,並通過多年的研究和考察,陸續發現了一些巨獸的化石,因此可以推測海洋巨獸的存在。下面,小編給您舉3個例子:
1948年,在法國濱海布洛涅地區,考古學家們於卡洛夫階地層中,發現一塊巨型恐龍的化石,生長有鋒利的牙齒,顯然是食肉性恐龍。後來,考古學家經過深入研究,確定這種恐龍生活在1.6億年前,還是一種海洋爬行恐龍,身體更是長達6米,它除了上浮呼吸之外,大部分時間都在海洋中捕食。專家們將其命名為滑齒龍,而且後來在英國,俄羅斯和德國等地,也都發現了滑齒龍的化石,說明它在早期海洋中分布廣泛。
滑齒龍夠威猛,但更猛的海洋巨獸,出現在1985年,新萊昂自治大學的考古學教授萊納特教授,在墨西哥的阿蘭伯利地區做考察,他無意中發現一塊巨大的巖石上有恐龍化石。於是,萊納特教授對化石進行了測量,其長度為15米,儼然是個龐然大物。在之後的幾年,該化石被命名為阿蘭伯利怪獸,同時考古學家們研究發現它也是海洋生物,長有2米多長的嘴緣,以及一對展開後長達8米的雙翅,用於在水中快速遊動捕食獵物,也算一種極具危險性的海洋巨獸。
上面的無名巨獸很危險,2004年發現的「怪龍」更危險,挪威的一支考古隊,在位於北極圈內的斯瓦爾巴特群島,也發現了一塊巨型海洋恐龍的化石,經過測量其長度為15.2米,有著像鱷魚一樣的體型,還有長達2米的血盆大口,能爆發出咬碎一切海洋生物的巨大咬合力,因此該種恐龍也被專家們稱之為「終極掠食者」,算是海洋裡的霸王龍。到2012年,古生物學家將其命名為馮氏上龍,並在博物館進行展出,吸引了數以萬計的市民前往,市民們都認為它是一種海洋巨獸。
考古學家們也通過這些化石,能夠確定在遠古的海洋中,一定存在著大量的海洋巨獸,比如以上提到的三種恐龍化石,如果它們都沒有滅亡,就一定是現在的海洋巨獸,而鯊魚在它們跟前也都是美味的盤中餐。但可惜在6500萬年前,它們在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後,就逐漸都成了海底孤魂。
對於廣為流傳的海洋巨獸傳說,很多科學家都表示或許真的存在,畢竟在地球上陸地只佔30%,其他70%都是海洋,而我們人類目前對海洋的探索都不到1%。因此也有人常說,地球上的海洋比頭頂上的太空更值得探索,因為在神秘的海洋中,一定存在我們目前還未知的生物,所以希望科學家們通過辛苦努力,在將來能有更多的新發現。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