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16日,今年第22號颱風「山竹」從我國廣東登陸,中心風力可達14級。廣東全省從颱風登陸之前開始已經進入全省Ⅰ級應急響應狀態,僅通過運營商全網發布的簡訊預警消息就達到7149萬條,告誡所有人要時刻注意安全。在颱風登陸前十幾分鐘,濃霧般的大雨橫飛,廣東境內航班、鐵路大部分取消、停運,廣州和深圳的國際機場以發布公告,在17日早8時之前暫停所有航班起落,所有航班取消,海南和廣東兩省的高鐵全部停運,大部分普通鐵路也停止運營。
截至目前,颱風造成了廣州、深圳等部分地區出現斷電情況,相關部門也在第一時間進行搶修,受影響用戶共157.09萬戶,未修復用戶達97.68萬戶。
16日中午,一艘4萬噸中的工程船在惠州走錨漂移,廣東省海上搜救中心接到報警後,協調指揮深圳分中心、廣州打撈局、南海救助局、惠州海事局派出船舶營救,將船上73名船員安全營救上岸。
16日下午,一名15歲的男孩在暴雨中被一顆突然倒塌的樹木砸中腿部,派出所民警接到報警迅速前往現場將小男孩救出,並及時送往醫院,目前情況已經穩定。
每一個颱風都有一個名字,這個名字是早已經起好了的。大國大陸使用的颱風的名字共140個,是由14個亞太國家或地區提出的,每個地區提供10個名字,經世界氣象組織下屬的颱風委員會認定後使用,颱風名稱按照提名地去的英文字母排序輪流使用,名稱用盡後重新循環。這14個地區常年受到西太平洋的颱風侵擾,包括柬埔寨、中國大陸、朝鮮、香港、日本、寮國、澳門、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和越南、,儘管臺灣歷來是颱風受害者,但因其並未是氣象組織成員因此無颱風提名權。 中國提出的名稱包括:龍王、悟空、玉兔、海燕、風神、海神、杜鵑、電母、海馬、海棠,其中龍王和海燕被海葵和白鹿所替代。
對於中國大陸來說颱風的名字不過17年歷史,這些颱風在中國只有自己的編號,這非常不方便,而加勒比地區早在19世紀就已經為颱風命名當時多是根據颶風登陸時的勝利時間、船隻名稱等方式命名,1887年英國氣象學家開始在澳大利亞氣象站開始用人名為颶風命名,最初採用希臘神話人物,此後人名命名的方式被美國人發揚光大,應用於全世界。
「山竹」使今年的第22號颱風,這個名字是由泰國人提供的,山竹就是我們也經常遲到的一種水果,也是泰國很常見的一種水果,可以代表泰國的地域特色。下一次颱風按照排序是美國提供的「百裡嘉」,之後是越南提供的「潭美」,柬埔寨的「康妮」,然後就是我們中國提供的「玉兔」。
颱風的名字一般都起的比較文雅、溫柔,預示著儘可能減少給人們帶來的傷害,而每一次造成巨大破壞力的颱風的名字,將被認為是不吉利了,將被除名,將會由心的名字代替。我們也希望這次「山竹」能夠儘快遠離我們,也提醒在颱風途徑的人民注意安全,儘量減少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