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一片紅薯,專門為你開花

2020-12-05 樂果巴巴

以前在鄉下,見過很多紅薯花,沒有稀罕她,也沒有摘下來送給她。有一天她問我,是否見過紅薯花,我說我要種一片紅薯,專門為你開花。

我不吃紅薯,以及在味覺上和紅薯有同質化的食物,譬如土豆、芋頭、熟南瓜等等。如果對簡單的蒸煮工藝所有改良,我還是會吃的,如紅薯餅、南瓜餅、土豆絲等。在一次低血糖發作後,我也曾一口氣吞下了好幾個紅薯。

我不吃紅薯,是緣於以前吃得太多,以至於產生了本能的抗拒,潛意識中會抵制這種食物,因此,也就不可能帶來味覺上的享受。而我好吃肥肉,恰恰又是因為吃得太少,現在怎麼吃也不膩,油滋滋地一口下去,帶給我的是美妙非凡的味覺體驗。這兩者是我自身喜惡最典型的對比,或許也能從中看出點人性來吧。

在健康養生盛行乃至概念泛濫的當下,一次次的就餐,我會在一聲聲的保健食品的勸說中,反覆闡述我不吃紅薯的理由,就像我在一定程度上堅持我對美女評判標準一樣的固執,也像我在贊同「吸菸有害健康」的同時卻彰揚著我的吸菸理念一樣執著。

一談到吃紅薯,我腦子裡立馬會浮現出以前鍋裡一半米飯、一半紅薯的情形,有時是一塊塊的紅薯,有時是曬乾的紅薯粒和大米混在一起。裝飯的時候,總是會想方設法地少裝些紅薯,多裝些米飯,在米飯的比較下,紅薯真的難以下咽。也許,正是這種味覺體驗讓我的身體產生了長久的抗拒和牴觸。

母親的說法或許也強化了我不吃紅薯的潛意識。母親多次說起,在我出生的時候,正值家裡因修房子而缺少糧食,以致餵養我的奶水不夠,而我剛開始自己進食吃到的也就是紅薯飯。為此,母親還總有些愧疚,會對我多些關愛。誠然,這些根本不足掛齒,對於七十年代初出生在農村的孩子來說,食不果腹的體會都會有的。

農村缺菜,紅薯絲炒辣椒是常有的,但很不下飯,一家人得兩大碗。紅薯做菜給我的體驗並沒有不好,甚至還有些念想。晚上,煮一鍋放著豬油飄著蔥花的紅薯湯當宵夜,倒是津津有味的回憶。若是能夠吃上紅薯豆腐,就更是美妙了,城裡的湘菜館偶爾會有這道菜,凡有必點。紅薯粉是過年才會有的佳餚,真正的紅薯粉現在也成了稀缺之物,有些不太好接受與理解。

我不吃紅薯,但吃紅薯葉,現在也時常會點這道菜。鄉下雖窮,但紅薯葉做菜並不多,即使吃,也是掐尖挑最嫩的幾片葉子,比現在在城裡吃到的要鮮嫩美味好多倍。紅薯的葉莖剝皮後切段炒著吃,有點酸酸的味道,是道不錯的下飯菜。可惜時節不湊巧,每次返鄉回家的日子都是地裡沒有紅薯生長的季節。

相比來說,在農村,父母有門手藝,家裡的生活條件並不算太差,但是,這些記憶就足以讓我從此厭惡吃紅薯。朋友們大多熱衷這種健康食品,只有少數的一兩個和我有著相同的體驗與態度。

春天開始發紅薯苗,父親會挑出些不太好的種薯,不管是生吃、煮著吃、烤著吃,都是一種美味。為了保證成活率,插紅薯一般是在雨天,披簑戴笠,滿腳粘泥,年紀不大的孩子都會在家裡幫著剪紅薯苗。漸漸地,紅薯藤蔓便覆蓋了整片土地,紅薯開始長個了,小孩們是最先知道的,從指頭大小吃到幾人分食一個。

那時鄉下的紅薯主要有三種:一是普通紅薯,皮紅肉白,種植最廣,應該也是產量最好的,多用來餵豬;二是白薯,皮肉皆白,生吃甜脆,熟吃多筋,或是因為產量原因種植並不廣;三是南瓜苕(鄉下叫紅薯為「苕」),肉色像熟南瓜,味道最好,種植不多,一般是人吃,少有用來餵牲口。後來有了紫心紅薯,大概就跟現在城裡的紫薯差不多。

鄉下孩子大多都曾偷過紅薯,或是在外面玩餓了,或是放學回家的路上。徒手作業,一般會藉助石塊或樹枝,土壤鬆軟的紅薯地最遭殃,但畢竟是偷,孩子們還是不太敢放肆,否則,就會惹來村裡女人的一陣潑罵。挖出的紅薯找個水窪洗一下,或是先在草地上蹭去泥巴,再在衣服上擦幾下,就吃開了,吃到泥沙是常有的事,吐掉一口再咬一口。

秋末冬初開始挖紅薯了,霜降以後紅薯藤蔓開始枯萎,即使完全枯乾,也會收撿起來,用來餵豬或者餵牛,不會有一點浪費,也由不得去浪費。紅薯藤割了一茬又長一茬,是鄉下養豬主要的季節性綠飼料,割紅薯藤鄉下孩子基本上都幹過,相比扯豬草要輕鬆得多。

挖紅薯是絕對的體力活。鄉下人不會一次性把紅薯挖出來存放,而是根據餵豬的需要一天挖一天的,這種活很多時候是要家裡的孩子來做的。等到冬天真正來了,田地裡的其它活也不多了,就全部挖出來,或存放在地窖裡,或剁碎、切片、切絲曬乾存放。

鄉下的紅薯主要用來餵豬,也是冬季餵豬養膘最好的飼料。鄉下的豬餵養時間將近一年,春季買豬苗,先是長條架,然後養肥膘,等到冬天賣出的時候,既有重量,也有肥膘。早先都是土豬,長不太大,如果沒養好膘,很難達到食品站收購的重量標準。那時的鄉下人不喜歡瘦豬,自家殺豬,那十多斤板油是很重要的,若不是非常差錢是不會賣掉的。

冬天裡洗紅薯、剁碎、煮豬食,再剁豬草拌好了餵豬,是我幹得比較多的家務活之一。父母幹著縫紉的副業,冬天裡家家戶戶做新衣服是他們最忙的時候。兄弟四個沒有姐妹,我排行老三,年齡湊巧,幹的家務活就多了一些。鄉下的女孩子多做家務,所以那時候就很想有個姐姐。

缺衣少食的年代,鄉下人總會想辦法在這些粗糧作物中弄出些美味來,在那時看來有些也並非美味,只是便於存放罷了。晾過的紅薯煮熟後更甜更軟,煮熟再曬的紅薯幹有嚼勁,油炸的紅薯片香脆可口,曬乾的紅薯絲揣在口袋裡做零食,最好的紅薯深加工食品便是紅薯豆腐、紅薯糖和紅薯粉了。到現在,我還沒見著更好的紅薯深加工產品。

記憶中的紅薯揮之不去,總與貧窮飢餓關聯。我不吃紅薯,並不是對以往的記恨,而只是在乎自己的味覺感受,並由此帶來的精神體驗。

我想找一個紅薯茂盛的時節回去,看看紅薯花。如果能夠回到鄉下長住,就種一片紅薯,等它開花......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說:「紅薯開花是災年」,是什麼意思?有道理麼?該看看
    紅薯開花是很正常的事情,每年都可以見到紅薯開花,只是開花的數量比較少一些而已。但紅薯開花並不是災年,如果要是災年的話,每年紅薯都有開花的現象發生。一些自然現象見怪不怪,但是如果出現的特殊了就會被認為是一種不吉祥的象徵。所以紅薯一般是不開花的,主要是靠塊莖進行繁殖,一旦開花就感覺的是一種特殊的現象,也就有了紅薯開花是災年的說法。
  • 牽牛花上嫁接出紅薯,是牽牛花的「不安分」,還是紅薯「出軌」?
    牽牛花上嫁接出大紅薯,是牽牛花的「不安分」,還是紅薯的「出軌」?看了紅薯開的花,你就恍然大悟了!牽牛花和紅薯「蹊蹺」關係牽牛花嫁接種出空中紅薯,大家都稱之為神奇,如果能夠自由的「嫁接」,植物的世界是不是更加豐富多彩呢?
  • 為什麼甘薯的學名叫紅薯?他有什麼樣的故事?你真的明白嗎
    在我的家鄉蘭陵,紅薯有一個非常接地氣的名字——紅薯。據老人說,土地開發面積小,糧食供應短缺,幸運的是,在山野丘陵裡有「數之不盡」紅薯,這使他們免於飢餓。紅薯的學名是紅薯,又稱土豆、紅薯和土豆。他屬於管狀花目,成熟的甘薯莖長兩年多,臥在地上。
  • 路邊這種「野草」,莖塊像紅薯,價值卻遠高於紅薯,你見過嗎?
    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它開花一大串,很好看,但是最珍貴的卻不是它的花,而是地下的「果實」,看著像紅薯,但是價值卻遠遠高於紅薯,要是遇見了,可要趕緊帶一塊回家。它就是野葛,一種藤蔓植株,個頭不高,最高只有19釐米,葉片菱形,花很多,開花一大串
  • 這5種「攀援花卉」,一開花就是一片花海,很多人見到不認識
    這5種「攀援花卉」,一開花就是一片花海,很多人見到不認識可以往上攀援的藤本花卉,個人家居養殖的可能性比較小,即使是有露臺的家庭,攀援向上的葉片與花朵,在盛開的時候也容易擋住陽光,對居室的採光產生影響。小編今天介紹的這些可以攀援的花卉,有的是藤本類,有的是纏繞生長的草本,你一定見過它們,在城市的道路兩旁,或者小區的圍牆,或者寧靜的鄉村。當然了,估計還有很多人可能見到了不認識。畢竟有的花卉生長在南方,有的在北方。接下來,讓盆栽小棧帶您認識一下這「5種」攀援花卉1、薔薇花春末夏初的季節,正是薔薇花開的時節。
  • 四畝旱地,不種玉米種什麼好?耐旱好管理的作物:花生紅薯等可選
    四畝旱地這樣的面積在農村,若是種植農作物來賣,這面積有點小,若是種植農作物來供自家吃,不算小,而適合種植玉米的土地本身土壤疏鬆透氣、排水各方面還是挺不錯的,玉米適生力強,而且耐旱、耐貧瘠,是農村常種植的糧食作物之一,農戶露天種植一年可以種植1-2季;你不打算種植玉米了想種植其他的,是因為玉米不好賣
  • 3種攀緣植物,種一棵在庭院裡,有點陽光就開花,一片花海
    3種攀緣植物,種一棵在庭院裡,有點陽光就開花,一片花海 有院子、有庭院就要做一些綠化,種植一些漂亮好養活的花卉植物,可以打造成一個溫馨舒適的小花園,美觀又實用,能成為風光獨特,景色綺麗,舒適幽靜的環境,那麼我們可以在庭院內種一些攀緣植物,可以攀附在牆面上,花架上
  • 在庭院裡,種幾棵攀緣植物,有點陽光就開花一片花海
    3種攀緣植物,種一棵在庭院裡,有點陽光就開花,一片花海有院子、有庭院就要做一些綠化,種植一些漂亮好養活的花卉植物,可以打造成一個溫馨舒適的小花園,美觀又實用,能成為風光獨特,景色綺麗,舒適幽靜的環境,那麼我們可以在庭院內種一些攀緣植物
  • 紅薯的學名為何叫番薯,它有著怎樣的故事?你真的了解它嗎
    紅薯中國種植紅薯歷史悠久,《金薯傳習錄》中記載:明萬曆年間閩人陳振龍貿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種之法入中國試為種時,大有收穫葉片為寬卵形,大小似成年人的手掌。其莖通常叫做蔓或藤,主蔓上的分枝叫側蔓,因品種的不同蔓的長短大相逕庭,最短的僅0.7米最長可達7米以上。聽老人講在那物資匱乏的年代紅薯的葉子和莖都捨不得扔,曬乾伴著糧食磨成粉做成煎餅。老人還說當時能吃上這個的話生活就算是不錯的了...
  • 一款超好養的木本植物,扦插就能活,全年開花,能給你一片花海!
    《花聲盆栽日記·第2310期》帶你認識一款超級好養的木本花卉。今期主角說起好養的植物花卉,你可能會想到綠蘿、吊蘭、四季海棠、太陽花等草本花卉,誠然,確實是很好栽培,缺點是草花壽命比較短,往往養幾年就沒了。今期的「主角」,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同樣好養,種植一次,年年開花。
  • 冬天吃紅薯,紅心、黃心、白心哪個更好吃?老農告訴你,漲知識了
    冬天吃紅薯,紅心、黃心、白心哪個更好吃?老農告訴你,漲知識了秋天是紅薯收穫的季節,在我們這裡的農村,家家戶戶都會種上幾畝地的紅薯,除了打紅薯粉芡之外,剩下的就是留著自己吃,或者拿到集市上去賣,換一些家裡的零花錢。所以,在秋末冬初的季節,大家經常會見到街頭到處都是賣紅薯的三輪車。
  • 碩士棄20萬年薪回鄉種紅薯:加工後賣15元1斤
    記者 賀文兵  你還記得「碩士研究生放棄20萬年薪回家鄉種紅薯」的主人公彭煥新嗎?本報曾在2008年8月5日對其進行過報導。5年過去了,通過艱苦打拼,彭煥新不僅帶領當地農民發上了「紅薯財」,同時,讓「灰頭土臉」的紅薯「華麗蝶變」,以紅薯為原料生產出20多種休閒食品推向市場。日前,彭煥新與南方航空食品採購中心籤訂了採購訂單。「5年的付出,終於有了回報。」回想起自己5年來回鄉種紅薯的艱辛之路,昨日,再次面對記者的採訪,彭煥新感慨萬千。
  • 養花想省事,那就試試波斯菊,撒把種子開花一片
    養花想省事,那就試試波斯菊,撒把種子開花一片大家雖然有養花的心,但是又沒有養花的時間,因此,大家就可以選擇養一些比較省心的植物,比如說大家就可以養一盆波斯菊,有院子的小夥伴如果能撒上一些波斯菊的種子,將會特別的漂亮,整個院子也會變得非常的熱鬧,並且也不費事兒。
  • 一葉蓮,網紅新寵一片葉子就能開花?
    一片葉子就能開花的神奇水生植物!而一葉蓮的繁殖方式,就是有了新的葉子之後,剪下來一片葉子,就能從地下生根,發芽 並且開花。一葉蓮養護:一葉蓮養護非常容易, 那個大缸,把葉片丟在水面上就可以了,適宜溫度:12-35度(低於5度室內種植)功效:一葉蓮可淨化水質,適合養魚養蝦種植栽種,同時具有良好的觀賞價值,魚花共養;淨化空氣花語:怡然自得,清心你我
  • 大麗花年年都種,可是總不開花,那是因為在種之前少了一個步驟
    可是總不開花,那是因為在種之前少了一個步驟  大麗花是一種非常漂亮的花卉植物,由於它的花朵比較大,所以受到很多人都喜歡。這幾年很多小夥伴都會嘗試種植大麗花,可是效果都不理想,要麼就是錯過了它的花期,要麼就是還沒有到開花之前就已經枯萎掉了。真正的原因並不是品種的問題,在種植之前少了冷凍的步驟。
  • 一款很耐寒的爬藤植物,北方也能種,全年開花,能給你一片花海!
    今期主角花聲,每天介紹幾種好看又好養的植物花卉,總有一種你喜歡。四季勤開花單花不算美,如果還懶花,那它就沒有市場了。好在「天使」這個植物品種非常勤花,一年四季盛放不停,單花花期也很長,能持續開20天以上,還帶有淡淡的薔薇香氣,花多易爆盆,是打造花牆、花柱的絕佳材料,家裡養一株,能給你一片壯觀的花海。
  • 分辨真假紅薯粉條三步走,在家快速自製純正的紅薯粉條
    (這種粉條是最多的,紅薯粉比例達到一半就是非常好的粉條了。) 假粉條:六偏磷酸鈉、海藻酸鈉、工業明膠為原料,按照比例加熱攪拌成糊,通過篩子成為了假粉條。 買粉條時如何分辨真假粉條三步走 由於在市場購買粉條,商家不可能讓你煮一下
  • 西瓜紅的紅薯
    術堂擁有優質的沙土地資源,所生產的紅薯色澤鮮豔、口感好、耐儲存、營養價值高,具有非常好的食用效果,其次我們採用綠色種植技術,減少農藥的使用,增加紅薯的新鮮口感,在冬季採用傳統的窖藏技術(井窖)儲藏,有效保證了紅薯的原有品質和口感,保鮮時間可達次年的4-5月份,對於紅薯苗的培育我們更有優勢,優質紅薯苗成活率高,抗旱抗病蟲害等優點
  • 5種罕見植物,只長一片葉子一根莖,價值卻很珍貴
    你見過只長一片葉子的植物嗎?1、獨葉蘭獨葉蘭是一種很名貴的熱帶蘭花,它的形態很特別,細細的莖,頂端只有一片幼嫩的小葉子,卻開著大大的粉紫色花朵,莖基部膨大像頭蒜,看上去就像是一棵蒜開一朵花,所以也叫它獨蒜蘭。
  • 5種罕見植物,只長一片葉子一根莖,價值卻很珍貴!
    你見過只長一片葉子的植物嗎?獨葉蘭的種植方式很有趣,形似蒜頭的假鱗莖就跟種球植物一樣,每年秋天的時候種到土裡,一盆可以多種幾個,鱗球內會抽出來花莖,到次年春天4~6月開花,開花的同時,花朵旁邊會長出一片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