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居女性惡性腫瘤第四位。2012年全球有52.7萬的宮頸癌新發病例,26.5萬婦女死於該病,其中83%的宮頸癌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全國腫瘤登記中心2016年發表的數據顯示,在我國,宮頸癌是第二大女性特有惡性腫瘤。2015年我國宮頸癌新發與死亡病例數分別為9.89萬例和3.05萬例。而且,20年來我國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升高趨勢。
宮頸癌發病原因尚不清楚,有關資料證實,早婚、早育、多產及性生活紊亂的婦女有較高的患病率。目前也有認為包皮垢中的膽固醇經細菌作用後可轉變為致癌物質,也是導致宮頸癌的重要誘因。主要病因有以下幾點:
1.與性生活、婚姻的關係:性生活過早指18歲前即有性生活的婦女,其宮頸癌的發病率較18歲以後開始性生活的要高4倍。婦女性生活開始早且患有梅毒、淋病等性傳播性疾病,則宮頸癌發病率較正常婦女高6倍,現已證實若婦女與多男子發生性關係,其發生宮頸癌的機會較多,處女則很少患宮頸癌。婚及產婦女患宮頸癌的機會極少,多次結婚宮頸癌的發病率也較高。多次分娩且圍產期保護及分娩過程不好,也會增加宮頸癌的發生率。但多次分娩不至於增加宮頸癌的發生。
2.與配偶的關係:有人認為丈包皮過長或包莖者其妻發生宮頸癌的相對危險度較大。患有陰莖癌或前列腺癌或其前妻患宮頸癌,以及男子有多性對象,其妻子患宮頸癌的機會增多。
3.病毒或真菌感染:單純皰疹病毒Ⅱ型、人乳頭瘤病毒、人巨細胞病毒以及真菌感染可能與宮頸癌的發生有關。但究竟以哪一種病毒為主誘發或在哪幾種病毒協同下易發生宮頸癌等問題都尚解決。
4.宮頸糜爛、裂傷與外翻:由於子宮頸的生理和解剖上的緣故,容易遭受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因素刺激,包括創傷、激素和病毒等。
5.長期坐在一地方或長時間不動彈的人會使毒素累積,例如:麻將棋牌活動、辦公活動等。預防宮頸癌需要多運動,便可以消除。這也是大多數的發病原因。
HPV疫苗可以預防宮頸癌嗎?
宮頸癌病因清楚,HPV預防性疫苗取得很大的效果,早期發現及早期治療的技術成熟,且有多種篩查方案可供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的地區選用,具有良好的控制前景。WHO建議,在全球範圍內開展適齡女性HPV預防性疫苗的注射和宮頸癌的篩查及早診早治,認為宮頸癌防治較少依賴於資源的充足程度,而主要取決於政府的態度及醫療衛生組織的有效性。HPV預防性疫苗免疫注射可最終預防宮頸癌。
但由於存在疫苗持久性和成本效益等問題,目前研製成功的宮頸癌疫苗主要是針對HPVl6、18、6、11型的四價疫苗和針對16和18型的二價疫苗。針對其他型別的疫苗研究尚無免疫原性的數據能夠旺實其有效。因此,還沒有一種疫苗能夠抵抗所有高危型HPV感染。另外,現在還沒有證據表明一旦宮頸癌病變發生,疫苗可以逆轉宮頸癌的形成,並且也不能確定疫苗是否終生有效,因此,不應過分強調疫苗萬能而讓人盲目樂觀。
HPV疫苗什麼時間打,效果最佳?
HPV疫苗在首次性行為前打效果最好。HPV疫苗可以有效預防宮頸癌,推薦的接種年齡是9~12歲。在女性首次性生活前打,效果最佳。
除了打HPV疫苗,宮頸癌怎樣正確預防?
普查普治是國內外公認的預防宮頸癌的主要措施,通過婦科檢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普查年齡為25—30歲開始至65歲,一般人群一年一次,高危人群每半年一次;有性接觸出血、不規則陰道出血、絕經前後出血,隨時做婦科檢查、防癌塗片和局部組織病檢。
如發現有癌前疾病及癌前病變,應積極進行治療。宮頸癌前疾病包括宮頸糜爛、宮頸息肉、宮頸溼疣、宮頸白斑、宮頸裂傷等,癌前病變包括宮頸上皮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及宮頸上皮肉瘤變。提醒廣大婦女同志加強自身保健,併到正規的醫院接受全面、系統的檢查治療,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