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其實作為男性也是很怕婚姻不幸的。設身處地地想一下,如果一個已婚男士白天在單位辛苦工作一天,下班後拖著疲憊的身軀還要面對家中的"河東獅",這種日子想想就壓抑憋屈。
所以說:"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這句話是很正確的。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只有大後方穩定好了,前方的士兵才能安心地衝鋒陷陣、攻城略地。而世界建築大師貝聿銘的成功同樣少不了他的妻子盧愛玲的默默付出和背後支持。
一、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
自古以來,才子配佳人一直都是人們喜聞樂道的佳話。門當戶對更是深入中國人內心的交往觀念,其實這個觀點並不陳舊反而十分正確。無論是交朋友還是找伴侶,人們總是傾向於將找尋目標放在和自己有共同之處的人身上。
1、一眼定終生
貝聿銘和盧愛玲的相識、相知和相愛就是建立在兩人的諸多共同之處上的。說起貝聿銘的"追妻路",這還是一段佳話呢!其中最為有趣的就是二人的初見場景。
盧愛玲,別名盧淑華,1919年生於香港,祖籍東莞虎門。盧家是當地的望族,不僅財力雄厚更是世代讀書的高門大戶。出生於書香世家的盧愛玲從小就喜歡讀書,琴棋書畫更是樣樣精通。由於盧家的讀書人多,所以盧愛玲的啟蒙教育就是由盧家族中的能文者負責的。
雖然盧家的讀書人世代接受的都是中國傳統教育,但盧家的長輩們卻是一點兒都不"老頑固"。當新興思潮來臨時,盧家的老人們更是鼓勵小輩們要勇敢地走出國門學習先進思想,領略更廣闊的大千世界。
在家人的鼓勵和幫助之下,盧愛玲在1938年踏上了去往美國的留學旅途。盧愛玲的這次遠洋留學不僅給她帶來了豐富學識,也讓她見識了更廣闊的天地,還讓她結識了自己的一生摯愛。
緣分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情。就在盧愛玲到達美國的那個夏天,貝聿銘恰好趁暑假來到紐約度假。這一天,貝聿銘按照約定前往中央火車站去接自己的朋友。火車站人多,貝聿銘找的很費事。終於,貝聿銘看到了自己的朋友。但是在看到朋友的瞬間,貝聿銘的視線就被朋友身邊的一名中國女性給牢牢鎖住了。
這個令貝聿銘驚為天人的女子就是盧愛玲。貝聿銘看到盧愛玲後就在心裡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她追到手。於是貝聿銘殷勤地提出要開車送盧愛玲前往目的地。但是此刻的盧愛玲和貝聿銘只是第一次見面,所以她拒絕了他的幫助,按原計劃搭乘火車前往。
許是上天不忍看才子佳人錯失彼此,盧愛玲要坐的那班火車因為颶風停開了。當貝聿銘知道這個消息後第一時間趕到火車上,挨個車廂尋找盧愛玲的身影。盧愛玲感動於他對自己的關心和在意,接受了貝聿銘的幫助。自此,二人算是正式相識了。
2、一起變得更優秀
盧愛玲來美留學的目標就是大名鼎鼎的衛斯理學院。這個學校曾經培養出很多優秀的中國女性,例如:宋慶齡、宋美齡等。作為一名擁有新時代思想的進步女性,盧愛玲一直都是很獨立的。雖然是獨自在異國他鄉留學讀書,但是盧愛玲將自己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條。再加上她的如蘭氣質,這一切都將貝聿銘給深深迷住。
此時的貝聿銘正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建築專業,他為了能夠佳人在懷,只要自己有時間就會不辭辛苦地去找盧愛玲。終於,經過一段時間的相互了解兩人確定了戀愛關係。
成為戀人之後的二人並沒有因為兒女情長耽誤學業,反而都為了未來更加努力了。兩人都是有志青年,對於未來的規劃極為明晰。1940年,貝聿銘從麻省理工畢業。學業完成的貝聿銘面對兩人日漸深厚的感情開始想要和盧愛玲組成家庭了。但是此時的盧愛玲還有2年的學業沒有完成,她想要等大學畢業之後再結婚。善解人意的貝聿銘十分理解盧愛玲的想法,一直到2年後兩人才完婚。
1942年6月20日,貝聿銘和盧愛玲在紐約舉行婚禮,這一天是盧愛玲大學畢業的第5天。結婚之後,兩人的感情與日俱增。
二、世界級建築大師貝聿銘的進階之路
正常的夫妻過日子,即使是再相愛,也總會有磕磕絆絆。但是貝聿銘和盧愛玲卻從不吵架,兩人一直相敬如賓、相親相愛。夫妻倆在生活中遇到困難了就一起解決,齊頭並進。
1、"母親是父親的秘密武器。"---貝聿銘長子貝定中
盧愛玲深知丈夫貝聿銘的建築才華是十分難得的,為了貝聿銘的事業能夠發展得好,她甘願回歸家庭,全心全意的照顧家庭和孩子。白天貝聿銘在設計所工作,而盧愛玲就在家裡照顧孩子。晚上盧愛玲會早早地做好晚飯,哄好孩子等待丈夫回來。
雖然建築事業上是貝聿銘在全力打拼,發揮自己的建築設計天分。但是貝聿銘天生性格溫良,不愛與人爭執。即使是貝聿銘能言善辯,口才很好,他就是不喜歡和人有任何過於激烈的討論。每當這個時候,盧愛玲就會挺身而出,必要的時候甚至會抱著孩子去對方的辦公室進行理論。
貝聿銘作為世界聞名的建築師,他先後設計了甘迺迪圖書館、摩根大廈、香山飯店、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等舉世聞名的建築。他作為黃皮膚的華人設計師,將世界上幾乎所有重量級建築獎項都拿了個遍。
其實這些獎項的背後不僅是貝聿銘熬過的無數個日日夜夜,更有盧愛玲作為妻子日復一日的陪伴與支持。
2、變的是時間,不變的是一顆始終炙熱的中國心
貝聿銘和愛人盧愛玲雖然都是美國籍,但是兩人的中國心卻是從未變過的。夫妻二人生育的3個男孩分別叫做貝定中、貝建中、貝禮中。3個孩子名字中的"中"字,就是指代中國。
夫妻二人一直認定自己最終還是會回到故土的。在他們的意識裡,當他們回到中國後就是說漢語的環境了,所以他們從不刻意地教孩子學中文。只是由於時局的原因,兩人一直到尼克森訪華之後才得以再次踏上魂牽夢縈的故土。
雖然貝老先生和妻子的晚年是在美國度過的,但是他們的住處一直是別具中國韻味的。這樣即使是身在美國,依舊能時時刻刻感受家鄉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