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二姐不怎麼會養魚,但耐不住家裡有個很喜歡釣魚的老爸。小時候,我經常看到他一桶一桶的魚往家裡拎,大的吃了或者賣了,小的要麼放了,要麼留在我的玻璃缸裡,只是小魚很不好養,過不了幾天全都翻白肚子了,至此也就剩下了吃魚這麼一個愛好。
偶然一個機會,我來到親戚家,看到他們家小小的玻璃缸裡養了一條蠻大的魚,視覺上就有些不匹配了,再加上我那麼點養魚的經驗,立刻就說:「這樣養魚,很容易死的吧。」
結果他回了一句:「不會的,裡面有水草。」
這時候我才正視那根佔了一小片空間的水草,根部沉在水底,可能因為空間太小,綠茸茸的腦袋露在水面上,怪好看的。
當時只是一提,後來接觸到養花這一塊,才對照得知,原來那個水草就是鼎鼎有名的狐尾藻。
狐尾藻是多年生的沉水植物,它祛除水體中氮磷鉀等富營養化的元素,吸收重金屬,還能通過光合作用提供氧氣。也就是說,如果用來養魚,它能吸收魚的糞便,還能提供魚兒呼吸所需的氧氣。而且,細嫩的小芽也能作為魚兒的食物來源之一。
狐尾藻喜歡溫水環境,喜光照,所以夏季是它的最佳生長季節,等到冬季,生長態勢會減緩,如果水溫過低,露在水裡的部分會枯死,泥裡的根莖保持完好,等來年水溫回升時再繼續生長繁殖。
狐尾藻生命力頑強,即便把它從根部摘取下來,最多開始一兩天蔫嗒嗒的,很快就能長精神。
如果是個生態魚缸,那麼,加入狐尾藻時肯定要用辦法把它的根固定在底部,如果只是普通的小魚缸,只要把狐尾藻泡在水裡就好了,只要有水,它就能活得好好的。你想問這樣怎麼過冬?那就把魚缸放在室內南面的窗臺,多曬曬太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