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既能治汙水 又可當飼料 「綠狐尾藻」——新幹治理養殖汙染靠它啦
近日,筆者在新幹縣溧江鎮方桂生的養豬場裡,看到一片片青翠碧綠的植物在溼地中成片生長,形狀很像狐狸的尾巴,又因其鮮嫩肥美還可用來餵豬,養豬場負責人方桂生介紹,通過到安徽等地實地考察學習,他們引進的這種綠色植物叫「綠狐尾藻」,目前種植了10餘畝,通過綠狐尾藻進行生物治汙取得了明顯效果,該場處理後的汙水樣品送至省分析測試中心檢驗,報告顯示各項指標基本符合達標排放。
為推廣該治汙模式,新幹縣畜牧獸醫局組織部分養殖大戶召開座談會,據介紹,綠狐尾藻適應高氮磷的水環境生長,且周期長、繁殖快、氮磷吸收能力強;根系具有泌氧功能,營養價值高,是優質飼料和綠肥,並且綠狐尾藻溼地系統具有建設工程快、投資少、運行簡便、管理簡單、穩定可靠、經濟效益高等諸多優勢,突破了養殖汙水生態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長期面臨的技術瓶頸。目前,該縣已有10餘養豬戶引種綠狐尾藻,種植面積100餘畝。
陳濤攝影報導
相關新聞:
「全國生豬調出大縣」新幹:飼料生產形成規模
新幹訊(李細蘭、敖清根)4月14日,省飼料驗收專家組對吉安八維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進行了全面細緻的現場驗收,這標誌著新幹縣第六家配合飼料生產企業即將驗收投產。
新幹縣是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已有5家配合飼料生產企業落戶,形成了以生產豬配合飼料為主的包括雞、鴨、魚系列飼料產業,年飼料產量可達50萬噸,輻射峽江、樟樹、新餘、高安等周邊縣市,飼料生產逐漸形成規模化發展格局。據了解,吉安八維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播恩集團(贛州八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在新幹合作設立的一家飼料生產企業,廠房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投資5000萬元,年生產豬配合飼料1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