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廬小源村:從養殖汙染「臭臭村」華麗轉身為「綠富美」

2020-12-06 杭州網

杭州網訊 山巒疊翠,炊煙輕籠,溪澗縱橫,流水潺潺。8月的桐廬分水珊瑚嶺度假區,空氣清新,陽光明媚,滿眼綠意,野趣妙然。

「在珊瑚嶺,可以在玻璃吊橋上穿梭空中森林,可以在空中漂流裡探險,可以享受原生態的農家樂趣;也可以靜靜的沿湖而漫步,感受自然美景,享鳥語花香,回歸自然。」8月27日,來自上海的遊客周冊說道。

現在的珊瑚嶺風景秀美,讓人流連忘返,陶醉其中,遊人絡繹不絕。然而多年前,這裡的情況卻不樂觀,是遠近聞名的「臭臭村」。

「以前,小源村各個角落都是豬的家,每塊田地都鋪灑著豬糞,養殖戶經常將養殖廢水直接排入水庫,而松田畈水庫更是成為最大的豬糞堆場,水體發黑髮綠,常年散發惡臭。」桐廬分水小源村村民劉海平一邊說,一邊指著松田畈水庫。

90年代,劉海平和村裡的207戶養殖戶一樣,靠養豬賺點錢過日子。他的養豬場當時是村裡最大的,有4000平方米的地方,一年的生豬有2000多頭,一年的收入能有10萬多。

但是豬舍很臭,蚊子、蒼蠅到處亂飛。尤其是他和沿著水庫的9家養殖戶,汙水直排水庫,汙染最嚴重,被當地人稱為「九龍戲水」,不僅影響小源村的水,還影響了下遊天溪湖。

「如今,養豬汙染問題解決了,村裡的環境回到了小時候的記憶,水更清了,山更綠了,環境更美了,我們的生活也更好了。」談到村裡的變化,劉海平為村裡的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和「五水共治」工作連連豎起大拇指點讚。

為了改善村莊生態環境,還小源村綠水青山底色,2009年開始,小源村根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吹響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和「五水共治」號角,先後啟動養殖場關停和轉型升級工作,完成農村生活汙水和垃圾分類等工作。

尤其是在2013年,小源村更是抓住「五水共治」契機,迅速開啟了大清理運動,投入700餘萬元關停所有養殖場,減少生豬養殖2萬餘頭,拆除養殖棚舍3.2萬平方米。同時,實施小源溪流域治理,完成5.3公裡河道加寬、堤岸加固、生態修復等工作。

養殖汙染治理和治水工作,徹底改變了「裡弄髒、溪水臭、環境差」的情況,也給村莊帶來了綠色產業,引來了「金鳳凰」。

「關了養殖場後,我開始養殖食用菌菇這個綠色職業,每年產值200多萬元,利潤30多萬元,是養豬時收入的2倍以上。」劉海平指著自己的菌菇養殖大棚,自豪的說。

菌菇養殖,不僅讓劉海平的收入增加了,還解決了很多村裡人的生計問題,而且每天在綠水青山間工作,他的身心更舒暢了。

2015年,在外經商多年的村民孟憲有也被治理後的小源村吸引,他看中了這塊生態福地,成立桐廬農鄉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入3500餘萬元創建了集吃、住、遊、樂、養為一體的珊瑚嶺鄉村度假景區。

「以前在外創業,雖然日子過得也很好,卻一直牽掛故鄉。但是回家後,看到養豬糞便和汙水,心痛之餘,有更多無奈。」回鄉創業的鄉賢孟憲有說道。「但是2015年,我被家鄉『水碧山青畫不如』的景色震撼到了,於是決定在家鄉創業,並投資了珊瑚嶺景區」。

現在,小源村形成了「一景八園」的總格局,圍繞珊瑚嶺景區,有350畝養生中草藥園、100畝無土栽培菜園、160畝四季精品菊園、500畝臺灣高山果園、600畝安吉白茶園、12畝清水養殖園、秀珍菌菇園和親子體驗園,還有玻璃吊橋、水上漂流等網紅項目,也帶動周邊的民宿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現在每年來珊瑚嶺的遊客有17餘萬人,而且不斷增長,不僅村民的收入翻倍了,村集體經濟也由零增加到40多萬元。」小源村黨委書記費彬說。

小源村的「變形記」是桐廬生態文明建設和「五水共治」工作的一個縮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桐廬來說,是民心之所向,是發展之新時尚。

杭州市生態環境局桐廬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要繼續通過「五水共治」和汙染治理工作,將生態文明厚植於民心,將生態經濟充分挖掘,讓生態紅利、生態環境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滿足感和幸福感。

相關焦點

  • 「綠狐尾藻」——新幹治理養殖汙染靠它啦
    原標題:既能治汙水 又可當飼料 「綠狐尾藻」——新幹治理養殖汙染靠它啦近日,筆者在新幹縣溧江鎮方桂生的養豬場裡,看到一片片青翠碧綠的植物在溼地中成片生長,形狀很像狐狸的尾巴,又因其鮮嫩肥美還可用來餵豬,養豬場負責人方桂生介紹,通過到安徽等地實地考察學習,他們引進的這種綠色植物叫「綠狐尾藻」,目前種植了10餘畝,通過綠狐尾藻進行生物治汙取得了明顯效果,該場處理後的汙水樣品送至省分析測試中心檢驗,報告顯示各項指標基本符合達標排放。
  • 30 年「垃圾鎮」如何逆襲成「綠富美」?
    如此快速徹底的轉身,耿車鎮靠的是什麼? 30年產業發展把耿車變成「垃圾鎮」 耿車鎮廢舊塑料回收利用被稱為「垃圾產業」,加工戶眼中的生產原料一般為全國各地收集來的成百上千種垃圾場廢棄物和工業廢棄物。
  • 窮村莊逆襲「綠富美」
    窮村莊逆襲「綠富美」——探訪饒陽縣王同嶽鎮聖水村振興之路「河北省農村新民居建設優秀示範村」「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先進單位」「河北省美麗鄉村」……是什麼讓一系列榮譽稱號花落饒陽縣王同嶽鎮聖水村這個小村莊?
  • 30年「垃圾鎮」逆襲成「綠富美」
    如此快速徹底的轉身,耿車鎮靠的是什麼?  30年產業發展把耿車變成「垃圾鎮」  耿車鎮廢舊塑料回收利用被稱為「垃圾產業」,加工戶眼中的生產原料一般為全國各地收集來的成百上千種垃圾場廢棄物和工業廢棄物。  宿城經濟開發區主任、耿車鎮黨委書記徐光良對此印象深刻。
  • 「烏小蟹」華麗轉身 上海牌大閘蟹爬上百姓桌
    原標題:「烏小蟹」華麗轉身 上海牌大閘蟹爬上百姓桌圖片說明:王成輝教授介紹「江海21」。  「烏小蟹」的「逆襲」  崇明島地處長江入海口,是中華絨螯蟹的故鄉,因蟹的兩隻大螯上有絨毛,故崇明人稱之為「老毛蟹」。本世紀初,崇明蟹的種苗都是野生種,這些野生群體的種質混雜,養殖性能衰退明顯。因此,對河蟹良種的呼喚及需求極為強烈。
  • 甘肅清水:人居環境整治 郭川鎮的華麗轉身
    甘肅清水:人居環境整治 郭川鎮的華麗轉身 2020-12-31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盧湘儀超大冷凍離心機助力全血華麗轉身為成分血
    【中國製藥網 企業新聞】血站專用離心機常用於將紅細胞和血漿進行「分離」,是全血「華麗轉身」變為成分血的重要設備。對此,血液進入血站儲存,血站專用離心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上海盧湘儀離心機儀器有限公司血站專用離心機——DL-8M超大冷凍離心機憑藉高質量為全血轉身為成分血保駕護航。
  • 養殖大戶做環保以綠狐尾藻生態溼地處理養殖廢水
    白沙鎮第一個進行雨汙分離和乾濕分離、第一個建沼氣池、第一個建「四池淨化系統」、第一個以綠狐尾藻生態溼地處理養殖廢水的人都是他——大花村養殖大戶劉新明
  • 體育為翼,助力桐廬生仙裡振翅高飛
    走進生仙裡,各類休閒運動場地、設施星星點點散落其間,網紅小火車、水上闖關超級水滑道以及1萬平米的星空大草坪,各種不同難度的運動項目散布在景區各個角落,體育項目與自然融合為一,絲毫沒有雕飾之感。  位於景區最醒目位置的是一座名為竹溪探險塔的大型戶外運動塔樓。
  • 破舊衣服的變廢為寶華麗轉身 簡單墊子的做法圖解
    破舊衣服的變廢為寶華麗轉身 簡單墊子的做法圖解下面和大家但要一下製作方法吧:我用的原材料是幾年沒穿的擱置的舊T恤,當然還有針和線,一根開頭的皮筋。沒想到垃圾也能來個華麗轉身變成寶貝吧?
  • 鋪展水清岸綠的生態長卷
    二大溝位於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徐楊街道,東臨荷香路,西臨清拖路,北起深圳路,南接板閘乾渠,與宏恆勝路、富準路、富士康路、迎賓大道相交,全長約2公裡。由於上遊未與活水連通,所以二大溝是條「斷頭河」。不僅如此,排進河裡的汙水造成河道淤積嚴重,二大溝成了兩頭高、中間低的鍋底型河道。日積月累,二大溝水體富營養化嚴重,成了典型的黑臭水體。
  • 從航空界泰鬥到生物力學之父,科學史上最華麗的轉身
    馮元楨這一次的「轉行」也被稱為科學史上最華麗的轉身1944年,美國為20名中國優秀學子提供了一份獎學金以供他們赴美留學,馮元楨正是這20人中的一份子。華麗的轉身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全世界都在對這位「華麗轉身」的科學家所做出的貢獻進行表彰。
  • 生態養殖循環系統(狐尾藻)
    狐尾藻雖是外來物種,但比較嬌貴,在水裡連浮萍也鬥不過,所以沒有生物入侵的風險。這種植物是經過長期研究、反覆比對挑選出來的。狐尾藻可以大量吸收水中的氮和磷,同時自身飛快地生長,其數量一星期就能翻一番。「水體的富營養化越嚴重,粉綠狐尾藻就生長得越好。等水質轉好後,因為失去營養來源,它又會自然枯萎,不留下生態後遺症。
  • 《黑狐》見證李曼華麗轉身 從新人走向演技派
    與當年剛出道時飾演宮女蔣蟬的青澀稚嫩相比,《黑狐》中的李曼實現了華麗轉身,不但形象溫婉可人,表演更是極盡搶眼,從青澀的新人走向了成熟的「演技派」。出道以來,李曼由於在《黃金甲》中的表現和身材都非常惹眼,《夢幻天堂》以後虜獲了大批粉絲的芳心。
  • 看雷士照明如何優雅跳躍,完成華麗轉身
    對於O2O,很多專家的看法是看起來很美,但王冬雷似乎窺見了它的本質:「商業的本質很簡單,找到你的客戶。現在,我們的很多客戶都去網際網路上了,所以我們要去網際網路上找到他們。」正是因為這三跳,改版了雷士照明的命運。2015年,雷士照明歸屬上市公司年營業收入38.5億元,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在王冬雷的藍圖中,實現三大轉型後的雷士規模應該可以達到四五百個億。
  • 全國剪紙「十大神剪」在杭州桐廬揭曉
    9月18日至20日,第六屆「神州風韻」全國剪紙邀請賽系列活動在杭州桐廬舉行,全國剪紙最「牛」的「十大神剪」同時揭曉。&nbsp&nbsp&nbsp&nbsp第六屆「神州風韻」全國剪紙邀請賽由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指導,浙江省文化廳、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浙江省非遺保護中心、桐廬縣人民政府承辦,以「助力鄉村振興、剪刻美麗鄉愁」為主題,全國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的50個項目保護地的剪紙界藝術家和專家共聚詩鄉畫城,共襄盛舉。
  • 「技術交流」海水養殖汙染與生態修復對策
    對於海水養殖汙染,單純的物理化學修複方法制約較大,以生物修復為基礎的生態浮床修復技術、大型藻類修復技術及人工溼地修復技術,是較為有效的海水養殖汙染防治措施。在未來研究中,還應加強養殖汙染源頭的治理,加強海水綜合養殖理論方法研究,以實現海水養殖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雙贏。。
  • 廣西:「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綠了山頭 富了口袋
    中國園林網11月12日消息:綠,是八桂大地最醒目的一個招牌,廣西人也孜孜不倦地為自己的家鄉添綠。2010年,自治區黨委、政府發出通知,在全區實施「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以下簡稱「綠滿八桂」工程),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新一輪造林綠化熱潮。近日,記者來到柳州、浦北、三江等地,除了欣賞綠水青山,還感受到「綠滿八桂」工程給老百姓帶來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 杭州桐廬,為什麼會被美國《國家地理》選為全球最佳旅行目的地?
    桐廬正好奇貨可居。建於三國時的桐廬縣,在富春江和分水江的懷抱中,如琢如磨、日新月異,2020年,她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選為2021年全球25個最佳旅行目的地之一,以文化和歷史目的地入選,中國唯一。是的,7000多首古詩文落在同一片大江上,放曠婉約,雄渾自然。當一座小城人民張口都有詩句時,歷史和文化的回聲便不絕於耳,這是詩鄉畫城,這是瀟灑桐廬郡。
  • 鹽城廣袤鄉村有群「綠、富、美」帶頭人——農民經紀人富民架金橋
    隨著鹽城市現代農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經紀人逐漸成為廣袤鄉村實現「綠、富、美」的帶頭人。他們一頭連著千家萬戶的農民,一頭連著千變萬化的市場;他們對接農產品銷售,幫助農民改善種植養殖結構,實現農業的高產高效;他們幫助提升農產品加工層次,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他們在農民和市場之間架起了一座貨暢其流的橋梁,實現農民與市場的有效對接,成為帶動農業轉型發展、農民致富的骨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