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杭州出發,驅車近三小時,即是桐廬縣合村鄉生仙裡風景區。這是一個頗有仙氣的名字,當地古老傳說中,這裡是神仙出生、生長的地方。
真有這麼神?那要看從什麼時候開始說起。「駐紮這裡已是第三年,來玩的人越來越多了。」路彥峰,生仙裡景區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話語中帶著苦盡甘來的意味。
曾經靠山吃山、經濟薄弱的合村鄉如何完成「涅槃」,成為了體育運動愛好者的度假勝地,讓喜愛戶外運動的遊客,來了不想走,來過還想來?體育+旅遊正是助推器。
走進生仙裡,各類休閒運動場地、設施星星點點散落其間,網紅小火車、水上闖關超級水滑道以及1萬平米的星空大草坪,各種不同難度的運動項目散布在景區各個角落,體育項目與自然融合為一,絲毫沒有雕飾之感。
位於景區最醒目位置的是一座名為竹溪探險塔的大型戶外運動塔樓。18米高的塔樓分為四層,一層為兒童區,二至四層是成人區,設置了89種不同難度的挑戰項目,尖叫滑梯、矩形鞦韆、低空蹦極、極限攀巖融入其中,每到節假日這裡就變身大型親子樂園,可供100多位遊客同時進行冒險。雖受疫情影響,但每逢節假日,探險塔依然是遊客們必「打卡」之地,壓力重重之下,2020年景區接待人數近10萬人次,這給路彥峰很大的信心,他深信相信隨著疫情逐步穩定,2021年將會有更多團隊、散客來體驗戶外運動的魅力。
離探險塔不遠的後溪河上,一座1000餘方的大型充氣闖關城漂浮水上。後溪河,一直是村民洗衣、灌溉之地,不過,從去年開始這片小水流因為體育「動」起來了。一座灰白色調的水上城堡聳立之上。在路彥峰眼裡,戶外運動不僅只有陸上體驗,更需要水上運動的加持,而城堡的「護衛」——救生員大多都是附近的村民,在解決村裡就業問題的同時,還為他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有趣的是,在生仙裡,從探險塔到闖關城堡是通過坐小火車到達的,這無意間增加了不少遊客的體驗感和樂趣。
有水有陸,還有雪!自前年開始,生仙裡又多了一處滑雪好去處——桐廬生仙裡國際滑雪場在合村鄉高涼亭村松樹尖熱鬧開滑,佔地1000畝,海拔900米的雪場擁有中級道2條、初級道1條、衝浪道1條,總面積達10萬平方米。「雪場全部採用原裝進口設備,為遊客提供頂級雪質體驗。」路彥峰驕傲地說。以360度環繞全景雪場為特色,沿途還能欣賞到第四紀冰川遺址奇特的峽谷風貌,讓不少滑雪愛好者大呼過癮。
同樣的山,同樣的水,體育讓這片住在這片山水中的人們「動起來」「和起來」「富起來」。隨著竹溪探險樂園來到,村裡嘗試引進戶外運動賽事。去年,來自全省各地的200多位鐵人齊聚生仙裡,首屆半程鐵人三項賽在合村鄉啟幕,完成了體旅融合、全域旅遊的一次生動實踐,利用生仙裡景區自身優勢,打造桐廬的鐵人三項賽事品牌,「打開山區鄉村振興」新局面。運動員、遊客的吃、住、行、遊等消費讓當地老百姓看在眼裡,樂在心裡。
據統計,2020年1-11月,合村鄉共接待遊客60.3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600萬元,向著體育旅遊、全域旅遊的目標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