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山地下水位一年下降9米
據江寧區水利局提供的數據,早在1958年,湯山溫泉還是名副其實的地上泉水,7眼熱水井全部呈地表自流狀態,地下水位高出地表。但隨著開採量加大,地表水逐漸枯竭,到1995年,所有溫泉都須鑿井開採,地下水位深埋至地表12米以下。
用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高工李後堯的話說,湯山溫泉如今已不能叫泉了,因為泉是湧出地表的,它只能稱為地下暗流。資料表明,湯山溫泉開採速度確實迅猛,解放前人工井僅有3口,上世紀60年代開鑿一口,80年代鑿井2口,90年代鑿井12口,2000年後又鑿深井7口。
湯山地區不僅地表溫泉已經絕跡,地下水位也逐年下降。2005年與2004年相比,洋蘭公司的熱水井取水口水位下降9.73米;特種水產養殖場熱水井水位下降8.95米。由於普遍取水困難,目前湯山20多口熱水井中,13口已基本乾涸、報廢或者被封填,除澳洲山莊井暫未開採外,尚有11口井正在使用。
珍貴溫泉應主要用於醫療
近日,省政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深入江寧湯山,調研地下水保護與管理現狀。對一些單位用溫泉澆花、養魚的做法,座談時有人提出異議。
省民盟調研處負責人唐雙辰認為,在湯山溫泉資源急劇減少的情況下,有必要仔細算筆大帳:養熱帶花卉和熱帶魚,到底用溫泉水划算,還是用煤等燃料燒水更經濟。她認為,現在政府正著手立法嚴格保護地下水資源,控制開採總量,從可持續發展角度來講,溫泉不應該用於澆花養魚。
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高工李後堯認為,溫泉水非常珍貴,對多種皮膚病有顯著療效,應主要用於醫療。如果把人洗澡後的溫泉用來澆灌、養殖熱帶動植物,實現循環利用,是可以的;但不應提倡直接用地下溫泉水澆花養魚。當務之急應在開採總量上嚴格控制,目前湯山溫泉年開採量近100萬立方米,消耗量巨大,已達到開採極限。如果未經許可,想採就採,勢必造成水位驟減,流量下降,最後大家都用不到溫泉,損失就大了。因此,政府應實施保護性開採,制定每年的開採總量,實現動態平衡。
人大開會規範溫泉開採使用
南京市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24次會議將於今天開幕,會議的一大議題是審議水資源保護條例(草案)。草案中明確規定,嚴格保護南京地下水開採,在江寧湯山地區、浦口湯泉地區限制開採地熱水資源。這表明,溫泉水能否用來澆花、養魚,有望給出明確說法。
快報記者 趙守成
南京市人大今天開會規範溫泉開採使用
地處江寧的湯山溫泉是我國四大溫泉之一,但由於開採量過大,水位驟降,地表泉已逐漸消失。目前尚未乾涸的熱水井僅剩11口,但仍有部分單位使用溫泉養熱帶魚和花卉。
專業人士指出,這是對珍貴地熱資源的一種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