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44」星系暗物質構成之謎解開

2020-10-15 中工網

2020-10-15 08:12:21 來源:科技日報

「蜻蜓44」星系暗物質構成之謎解開

數量僅為普通物質三百倍 未顛覆現有模型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4日電 (記者劉霞)幾年前,「蜻蜓44」(Dragonfly 44)星系橫空出世。有研究人員稱,其所含暗物質數量是普通物質的萬倍——99.99%是暗物質,與其同類星系大相逕庭,因此,其形成無法用現有模型解釋。但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最新一期《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撰文指出,他們的新研究表明,該星系所含暗物質僅為普通物質的300倍,與同類相差不大,現有模型就可以闡述其形成,顛覆了此前的觀點。

天文學家在對擁有數千個星系的后髮座星團(Coma Cluster)進行深入研究時發現了「蜻蜓44」,距離地球約3億光年,其所含暗物質數量與銀河系所含暗物質數量相當,為10億個太陽質量。但銀河系包含數千億顆星體,而「蜻蜓44」只有一億顆星體,這意味著其所含暗物質數量是其星體數量的萬倍左右——超出預期100倍。

但來自荷蘭、西班牙加納利天體物理研究所(IAC)等的天文學家攜手,對該星系周圍球狀星團開展研究後,駁斥了上述觀點。他們的研究發現,該星系周圍球狀星團的總數量僅為20個,而非此前認為的80個。

研究人員解釋說,球狀星團的總數量與星系總質量有關,如果知道球狀星團的數量,就可以得出暗物質的數量。他們藉此得出「蜻蜓44」所含暗物質的總數量約為可見物質(星體)的300倍——此前科學家估計,普通星系所含暗物質的數量為可見物質數量的10—300倍之間,這意味著該星系所含暗物質的數量並未超出正常值。

IAC研究人員伊格納西奧·特魯希略解釋說:「此前,研究人員宣稱有80個球狀星團,但我們發現只有20個,這大大減少了該星系所包含暗物質的數量,暗物質與可見物質的比例不再是萬比一,而是三百比一,因此『蜻蜓44』並非此前認為的無法用現有星系形成模型解釋。真實的情況是,它並非那麼奇異,現有模型就可以解釋它。」

總編輯圈點

當年「蜻蜓44」的重大發現,可說是為科學界帶來一個龐然大物般的暗物質研究目標。《連線》《新科學家》等紛紛對這一聞所未聞的傢伙進行報導,鑑於「蜻蜓44」與人們對星系形成的觀念背道而馳,科學家不禁感嘆:我們對星系的認識仍如此微不足道!但4年後,人們發現當初對所謂的暗物質星系或有很大誤解——「蜻蜓44」泯然眾星系矣。這其實也不是件惋惜的事,反而恰恰是在技術進步、深入研究後,更加尊重科學本身規律的體現。

編輯:盧雲

相關焦點

  • "蜻蜓44 "星系由99.99%暗物質構成之謎解開
    如果沒有一種無處不在但又神秘的成分存在,星系的形成是很難理解的,這種成分被稱為暗物質。天文學家經過測量後發現,星系的暗物質數量是可見物質的10到300倍不等。然而,幾年前,一個名為 "蜻蜓44 "超稀疏奇異天體的發現改變了這一觀點。研究發現,這個星系的暗物質數量是恆星的1萬倍。
  • 「蜻蜓44」星系暗物質構成之謎:數量僅為普通物質300倍
    幾年前,「蜻蜓44」(Dragonfly 44)星系橫空出世。有研究人員稱,其所含暗物質數量是普通物質的萬倍——99.99%是暗物質,與其同類星系大相逕庭,因此,其形成無法用現有模型解釋。但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最新一期《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撰文指出,他們的新研究表明,該星系所含暗物質僅為普通物質的300倍,與同類相差不大,現有模型就可以闡述其形成,顛覆了此前的觀點。
  • 「暗物質星系」之謎被破解,但還有一個更大的謎等著我們
    暗物質可列其一。這種神秘的物質理論上是星系的主體,沒有它星系無法存在,但我們卻怎麼也找不到它。天文學家會通過種種方法測量星系的總質量,然後與星系中普通恆星物質的質量進行比較,來獲知星系中暗物質的比例。多年的觀測結果顯示,星系中暗物質與普通物質的比例通常在10比1至300比1之間。幾年前,有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極為鬆散的星系,名為「蜻蜓44」,隸屬於后髮座星系團。這個星系的暗物質含量與銀河系的暗物質含量相當,但恆星數量只有銀河系的千分之一。這意味著其暗物質和普通物質的比例達到了令人瞠目的10000比1。
  • 研究發現:「蜻蜓44」星系98%為暗物質結論有誤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0月20日發表了題為《天文學家曾聲稱某星系的98%是暗物質,他們錯了》的報導稱,在2016年時,研究人員曾聲稱發現了一個幾乎完全由暗物質構成,幾乎沒有任何恆星的星系,名為「蜻蜓44」(DF44)。現在,根據進一步的研究,這種說法已經站不住腳了。全文摘編如下:這個名為「蜻蜓44」(DF44)的星系屬於一類被稱為超稀疏星系的神秘天體。
  • 「蜻蜓44」星系被發現,它的密度極低,科學家此前的推論都錯了
    同時,它的亮度只有銀河系1%,這讓它完全符合超稀疏星系的特徵。緊跟著,在「蜻蜓44」星系的研究中,有科學家表示,「蜻蜓44」星系中的99.99%物質,全部由暗物質組成。這個猜想真的正確嗎?假設它是正確的,那麼,用人類現有的星系形成理論來看,是沒有辦法解釋「蜻蜓44」星系的,這就讓「蜻蜓44」星系成為了宇宙中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
  • 科學家承認4年前搞錯了,曾以為這個星系完全由暗物質構成
    和可見物質一樣,暗物質也並不是均勻分布在宇宙中每個角落的,而是也有密度的高低之分。在有些星系中,暗物質的比例相對更低一些,而在另一些星系之中,暗物質的比例則相對更高。但是,像蜻蜓44星系這麼高的暗物質比例,還是令科學家們吃了一驚。
  • 解決了由99.9%暗物質構成的奇怪星系的難題
    目前,如果沒有普遍存在但神秘的成分暗物質的存在,很難理解星系的形成。天文學家測量了星系周圍暗物質的數量,發現暗物質的數量在可見物質數量的10到300倍之間變化。然而,幾年前,一個名為蜻蜓(Dragonfly )44非常分散的天體的發現改變了這種觀點。人們發現,這個星系的暗物質是恆星的10,000倍。
  • 騙吃騙喝騙感情:99.9%由暗物質組成的奇特星系之真實面目
    圖源:泰摩爾·賽福拉希(Teymoor Saifollahi)與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目前,假如沒有無處不在卻又神不可測的暗物質,星系的形成是難以理解的。天文學家測算了眾多星系周圍的暗物質,發現其數量大約是可見物質的10到300倍。然而,幾年前發現的一個稀疏天體改變了這一觀點。觀測表明,這個名為「蜻蜓44」的星系其暗物質質量是其可見恆星質量的10,000倍!
  • 科學家發現一暗物質星系 99.99%物質神秘未知
    中國日報網8月26日電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8月25日報導,科學家近日新發現了一個暗物質星系,其內部物質99.99%是神秘、未知的暗物質。這個星系名叫「蜻蜓44」,距離地球大約3億光年。「蜻蜓44」的質量和銀河系相當,但其能量僅有銀河系的1%。科學家推測,「蜻蜓44」只是眾多暗物質星系之中的一個。
  • 又一個宇宙之謎,暗物質未覆蓋全宇宙,19個星系缺少暗物質
    不過幸運的是,這一發現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缺少暗物質的星系的數量,暗物質是一看不見摸不著,非常神秘的東西,不會發光,但是會對周圍物質施加引力。暗物質被認為是星系形成的關鍵成分,它的引力將氣體,原子拉在一起形成星系。暗物質存在於我們的銀河系中,它使各類物質在銀河漩流中的速度比我們所看到的各類物質組成銀河系整體的速度要快。
  • 宇宙未解之謎之暗物質,暗能量,量子糾纏
    宇宙世界從本質上來說是由各種我們人類無法理解並且看不見的力量所構成的,而這些無法理解和看不見的力量正可謂是困擾物理學家們的未解之謎,它們可以是從暗物質到多元宇宙,也可以是從暗能量到量子糾纏,相信這些未解之謎能夠幫助人類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世界。
  • 暗物質缺失之謎揭露星系NGC1052-DF4正進入死亡旋渦
    據外媒報導,得益於哈勃的新數據,天文學家們離解開宇宙之謎又近了一步。通過這一太空望遠鏡的觀測顯示,之前被發現的一個缺失了大部分暗物質的矮星系正在被附近一個更大的星系剝離並開始撕裂較小的星系。直到2018年,NGC1052-DF2星系是第一個被發現像暗物質那樣移動的星系。這一令人驚訝的發現次年又出現了一個同樣明亮的星系,叫NGC1052-DF4。這聽起來像是對暗物質假說的一擊,但實際上它是證明了這一規律的一個例外。反對暗物質的主要論點是,它只是我們人類計算中的一個錯誤,但如果是這樣的話,同樣的錯誤應該適用於所有領域。
  • 99.99%都是暗物質?這個神秘星系的謎團終於解開了
    暗物質是科學家為保證實際觀測與現有理論相洽而引入的概念,它們是人類現有理論框架下認識宇宙必不可少的一環。比如,暗物質對維繫星繫結構起到重要作用,如果沒有額外的暗物質,所有星系都將分崩離析。然而,幾年前發現的一個神秘星系徹底刷新了我們的認知——它所含暗物質的質量居然高達普通物質10000倍。也就是說,該星系99.99%由暗物質構成,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黑暗星系。這個神秘星系名為Dragonfly 44,距離我們約3.2億光年,天文學家在對后髮星系團的一項深入探測中發現了它的蹤跡。
  • 星系家族中最極端成員,天文學家:99.67%都是暗物質
    一個違反常理的極端星系自從2016年被發現後,星系「蜻蜓Dragonfly 44」(簡稱:DF44,也被人們暱稱為幽靈星系)。如此稱呼它,一方面,它幾乎完全顛覆著科學家過去對於星系的認識,而建立的知識體系;另一方面,DF44,似乎天生就是一個讓人無法解釋的極端的、異常分子般存在著。
  • 天文學家聲稱星系是98%的暗物質。或許他們錯了
    早在2016年,研究人員聲稱發現了一個幾乎完全由暗物質組成,幾乎沒有恆星的星系。現在,在仔細檢查中,該主張已經破裂。星系蜻蜓44(DF44)屬於一類神秘物體,稱為超擴散星系或UDG。在2016年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的一篇論文中,科學家們爭辯說DF44是其中一個暗物質暈大而恆星少的星系之一。他們估計了它的質量,發現它至少是98%的暗物質。
  • 11個有關暗物質未解之謎:為你揭開暗物質的神秘面紗
    因此他提出,這些星系中也許存在某種看不見的物質、即暗物質,通過引力拉動星系旋轉。  此後,研究人員證實了宇宙各處都存在這種神秘物質,並且其總量多達構成恆星、人體等普通物質的六倍。然而,儘管我們知道宇宙中存在暗物質,它們仍令科學家大傷腦筋。本文將為你介紹11個有關暗物質的未解之謎。
  • 暗物質「斯芬克斯之謎」有待求解
    科學家使用哈勃衛星探索了在星系碰撞過程中的暗物質性質,暗物質甚至比以前想像得更加「黑暗」。通過研究哈勃太空望遠鏡和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的觀測資料,他們試圖在星系團碰撞過程中發現暗物質的行為,科學》雜誌刊載了科學團隊的研究成果。
  • 世界未解之謎(宇宙之謎):暗物質之謎
    只是給出了一些估計的數字:在宇宙的總質量中,重子物質約佔2%,也就是說,宇宙中可觀測到的各種星際物質、星體、恆星、星團、星雲、類星體、星系等的總和只佔宇宙總質量的2%,98%的物質還沒有直接觀測到。在宇宙中非重子物質的暗物質當中,冷暗物質約佔70%,熱暗物質約佔30%。
  • 沒有暗物質的星系又現身?暗物質理論面臨更大的挑戰
    1933年,天體物理學家弗裡茲·茲威基(Fritz Zwicky)利用光譜紅移測量了后髮座星系團中,各個星系相對於星系團的運動速度,他得出的結論支持了雅克布斯.卡普坦的假說。儘管科學家們對暗物質的研究已近一個世紀,證實了暗物質遍布於整個宇宙中、其總量是一般物質的6倍等等,可暗物質仍籠罩於重重神秘面紗之下,科學家們對它的了解比較有限、而且爭議極大。
  • 神秘的宇宙:暗物質之謎
    暗物質之謎雖然我們不知道暗物質到底是什麼,但能夠感知暗物質對浩瀚宇宙產生的巨大影響。那麼暗物質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物質呢?之前的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誕生之前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物質,也沒有能量。約為一百五十億年前,一個很小的點爆炸了,逐漸膨脹形成的空間和時間,宇宙隨之誕生,並經過膨脹冷卻演化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