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44 "星系由99.99%暗物質構成之謎解開

2020-10-14 技術力量

如果沒有一種無處不在但又神秘的成分存在,星系的形成是很難理解的,這種成分被稱為暗物質。

天文學家經過測量後發現,星系的暗物質數量是可見物質的10到300倍不等。然而,幾年前,一個名為 "蜻蜓44 "超稀疏奇異天體的發現改變了這一觀點。研究發現,這個星系的暗物質數量是恆星的1萬倍。天文學家們被這一發現所折服,他們努力研究這個天體是否真的異常,還是在分析觀測中出了問題。現在我們有了答案。

由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卡普汀研究所領導,西班牙加拿利天文研究所和拉拉古納大學參與的一個國際團隊發現,蜻蜓44號星系周圍的球狀星團數量以及因此而產生的暗物質含量,比之前的研究結果要少得多,這說明這個星系既不獨特也不異常。


蜻蜓44星系位於科瑪星系團

蜻蜓44星系是在對科瑪星系團的深度調查中發現的,科瑪星系團有幾千個星系。研究人員認為這個星系非常特別,因為他們推斷出其暗物質數量幾乎與銀河系的暗物質數量相當,相當於十億太陽質量。

然而,蜻蜓44星系並不像銀河系那樣含有數千億顆左右的恆星,而是只有數億顆恆星,少了一千倍。這意味著,暗物質的數量是其恆星的數萬倍。如果真是這樣,它將是一個獨特的天體,其暗物質的數量幾乎是其恆星數量預期的100倍。

儘管如此,通過對蜻蜓44號周圍球狀星團系統的詳盡分析,研究人員發現,球狀星團的總數只有20個,而暗物質的總量約為發光物質的300倍,這意味著它並沒有超出這類星系的正常值。

加拿利天文研究所研究員伊格納西奧·特魯希略說:"事實上,我們只發現了20個球狀星團,而之前宣稱的是80個,這大大降低了該星系被認為包含的暗物質數量,此外,根據我們發現的球狀星團數量,蜻蜓44中的暗物質數量與這類星系的預期一致。可見物質與暗物質的比例不再是萬分之一,而是三百分之一。"

卡普汀研究所的研究員泰穆爾·賽福拉希指出:"蜻蜓44一直是一個異常現象,這些年來無法用現有的星系形成模型來解釋。現在我們知道之前的結果是錯誤的,DF44並不特別。"

加拿利天文研究所另一位IAC研究員、球狀星團專家麥可·比斯利表示:"我們的研究表明,這個星系並不那麼單一,也不那麼意外。這樣一來,星系形成的模型就可以解釋它,而不需要修改。"

球狀星團的總數與一個星系的總質量有關。因此,如果測量球狀星團的數量,就可以找到暗物質的數量,特別是當可見物質的數量只佔總量的一小部分時。

加拿利天文研究研究員約翰·H·納彭說:"然而,對於球狀星團總數和星系總質量之間的這種關係,我們沒有一個物理解釋。這純粹是觀測知識。它可能與恆星以及球狀星團本身所形成的原始氣體的數量有關。一個星系中的暗物質越多,它所包含的氣體就越多。"

《皇家天文學會月報》刊登了這份研究報告。

暗物質的發現歷程


瑞士天文學家弗裡茨·茨威基

瑞士天文學家弗裡茨·茨威基在20世紀30年代觀察彗星團的運動時發現了暗物質。美國女天文學家薇拉·魯賓做了大部分關於暗物質的研究工作。

茲威基在1933年對我們現在所說的暗物質進行了第一次觀測。他對科馬星系團的觀測結果似乎表明它的質量是埃德溫·哈勃先前計算的質量的500倍,此外,這種額外的質量似乎是完全看不見的。雖然茨威基的觀測結果最初遭到了很多懷疑,但後來被其他天文學家證實了。


國女天文學家薇拉·魯賓做了大部分關於暗物質的研究工作

30年後,魯賓為暗物質的存在提供了一個巨大的證據。她發現:星系中心的旋轉速度與它們的極點相同,而當然,它們的旋轉速度應該更快。想一想唱片機上的黑膠唱片:它的中心旋轉速度比它的邊緣快。這也是我們在星系中應該看到的邏輯。但我們並沒有看到。解釋這個問題的唯一方法是去推測,如果整個星系只是某個大得多的結構的中心,導致星系從中心到邊緣有一個一致的旋轉速度。

魯賓推測星系中缺失的結構是暗物質。她的想法遭到了天文學界的強烈抵制,但她的觀測結果後來得到了證實,並在今天被視為暗物質存在的關鍵證據。

相關焦點

  • 「蜻蜓44」星系暗物質構成之謎解開
    2020-10-15 08:12:21 來源:科技日報「蜻蜓44」星系暗物質構成之謎解開數量僅為普通物質三百倍 未顛覆現有模型科技日報北京10月14日電 (記者劉霞)幾年前,「蜻蜓44」(Dragonfly 44)星系橫空出世。
  • 「蜻蜓44」星系暗物質構成之謎:數量僅為普通物質300倍
    幾年前,「蜻蜓44」(Dragonfly 44)星系橫空出世。有研究人員稱,其所含暗物質數量是普通物質的萬倍——99.99%是暗物質,與其同類星系大相逕庭,因此,其形成無法用現有模型解釋。但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最新一期《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撰文指出,他們的新研究表明,該星系所含暗物質僅為普通物質的300倍,與同類相差不大,現有模型就可以闡述其形成,顛覆了此前的觀點。
  • 科學家發現一暗物質星系 99.99%物質神秘未知
    中國日報網8月26日電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8月25日報導,科學家近日新發現了一個暗物質星系,其內部物質99.99%是神秘、未知的暗物質。這個星系名叫「蜻蜓44」,距離地球大約3億光年。「蜻蜓44」的質量和銀河系相當,但其能量僅有銀河系的1%。科學家推測,「蜻蜓44」只是眾多暗物質星系之中的一個。
  • 99.99%都是暗物質?這個神秘星系的謎團終於解開了
    暗物質是科學家為保證實際觀測與現有理論相洽而引入的概念,它們是人類現有理論框架下認識宇宙必不可少的一環。比如,暗物質對維繫星繫結構起到重要作用,如果沒有額外的暗物質,所有星系都將分崩離析。然而,幾年前發現的一個神秘星系徹底刷新了我們的認知——它所含暗物質的質量居然高達普通物質10000倍。也就是說,該星系99.99%由暗物質構成,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黑暗星系。這個神秘星系名為Dragonfly 44,距離我們約3.2億光年,天文學家在對后髮星系團的一項深入探測中發現了它的蹤跡。
  • 「暗物質星系」之謎被破解,但還有一個更大的謎等著我們
    多年的觀測結果顯示,星系中暗物質與普通物質的比例通常在10比1至300比1之間。幾年前,有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極為鬆散的星系,名為「蜻蜓44」,隸屬於后髮座星系團。這個星系的暗物質含量與銀河系的暗物質含量相當,但恆星數量只有銀河系的千分之一。這意味著其暗物質和普通物質的比例達到了令人瞠目的10000比1。
  • 解決了由99.9%暗物質構成的奇怪星系的難題
    目前,如果沒有普遍存在但神秘的成分暗物質的存在,很難理解星系的形成。天文學家測量了星系周圍暗物質的數量,發現暗物質的數量在可見物質數量的10到300倍之間變化。然而,幾年前,一個名為蜻蜓(Dragonfly )44非常分散的天體的發現改變了這種觀點。人們發現,這個星系的暗物質是恆星的10,000倍。
  • 科學家承認4年前搞錯了,曾以為這個星系完全由暗物質構成
    和可見物質一樣,暗物質也並不是均勻分布在宇宙中每個角落的,而是也有密度的高低之分。在有些星系中,暗物質的比例相對更低一些,而在另一些星系之中,暗物質的比例則相對更高。但是,像蜻蜓44星系這麼高的暗物質比例,還是令科學家們吃了一驚。
  • 騙吃騙喝騙感情:99.9%由暗物質組成的奇特星系之真實面目
    震驚之餘,天文學家們努力觀察這個物體是否真的天賦異稟,抑或是在分析觀測結果的過程出現紕漏?現在,真相終於大白於天下!由格羅寧根大學(荷蘭)卡普坦研究所領導,並由西班牙加納利天文學研究所(IAC)和拉拉古納大學(ULL)參與的一個國際小組,研究了「蜻蜓44」周圍的球狀星團總數。此次測算得出的暗物質含量比先前發現的少得多,這表明這個星系既不獨特、也不異常。
  • 「蜻蜓44」星系被發現,它的密度極低,科學家此前的推論都錯了
    同時,它的亮度只有銀河系1%,這讓它完全符合超稀疏星系的特徵。緊跟著,在「蜻蜓44」星系的研究中,有科學家表示,「蜻蜓44」星系中的99.99%物質,全部由暗物質組成。這個猜想真的正確嗎?假設它是正確的,那麼,用人類現有的星系形成理論來看,是沒有辦法解釋「蜻蜓44」星系的,這就讓「蜻蜓44」星系成為了宇宙中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
  • 星系家族中最極端成員,天文學家:99.67%都是暗物質
    一個違反常理的極端星系自從2016年被發現後,星系「蜻蜓Dragonfly 44」(簡稱:DF44,也被人們暱稱為幽靈星系)。如此稱呼它,一方面,它幾乎完全顛覆著科學家過去對於星系的認識,而建立的知識體系;另一方面,DF44,似乎天生就是一個讓人無法解釋的極端的、異常分子般存在著。
  • 研究發現:「蜻蜓44」星系98%為暗物質結論有誤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0月20日發表了題為《天文學家曾聲稱某星系的98%是暗物質,他們錯了》的報導稱,在2016年時,研究人員曾聲稱發現了一個幾乎完全由暗物質構成,幾乎沒有任何恆星的星系,名為「蜻蜓44」(DF44)。現在,根據進一步的研究,這種說法已經站不住腳了。全文摘編如下:這個名為「蜻蜓44」(DF44)的星系屬於一類被稱為超稀疏星系的神秘天體。
  • 又一個宇宙之謎,暗物質未覆蓋全宇宙,19個星系缺少暗物質
    不過幸運的是,這一發現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缺少暗物質的星系的數量,暗物質是一看不見摸不著,非常神秘的東西,不會發光,但是會對周圍物質施加引力。暗物質被認為是星系形成的關鍵成分,它的引力將氣體,原子拉在一起形成星系。暗物質存在於我們的銀河系中,它使各類物質在銀河漩流中的速度比我們所看到的各類物質組成銀河系整體的速度要快。
  • 宇宙未解之謎之暗物質,暗能量,量子糾纏
    宇宙世界從本質上來說是由各種我們人類無法理解並且看不見的力量所構成的,而這些無法理解和看不見的力量正可謂是困擾物理學家們的未解之謎,它們可以是從暗物質到多元宇宙,也可以是從暗能量到量子糾纏,相信這些未解之謎能夠幫助人類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世界。
  • 科學家發現一個無暗物質星系 或顛覆暗物質定義
    網易科技訊 3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日前一個由天體物理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已經發現了一個距地球6500萬光年的星系,其包含的暗物質數量很少,甚至可以說這個星系根本沒有任何暗物質。布洛克認為,隨著暗物質粒子到達其軌道的頂端,來自鄰近星系的力量可能會將其帶走。奧斯特克則表示,下一步是要弄清楚這個星系是個例還是常態。如果天體物理學家發現更多類似的星系,他們將不得不修改他們關於暗物質的現有理論。目前的主流理論——暗物質由所謂的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WIMP)構成,每個粒子都比質子稍重——無法解釋星系中沒有暗物質存在的現象。其他理論可能會好一些。
  • 趣探索;宇宙由什麼構成、物質及暗物質由什麼構成?
    一,宇宙由什麼構成?宇宙由約5%的普通物質,27%的暗物質及佔68%的暗能量構成普通物質佔5%,暗物質佔27%,暗能量佔68%。二,物質由什麼構成?第三種說法:物質無限可分,最終由「空構成」在每一個夸克的內部都有另外一個宇宙。第四種說法:世界是虛擬的,物質也是虛擬的,物質由像素點構成(數字構成)你住在真實宇宙的概率接近於0。
  • 原初黑洞能否解開宇宙中漩渦星系引力異常之謎?
    然而在近年,在依然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其存在的情況下,它又被賦予了更多的使命,其中之一就是解釋暗物質之謎。99.86%。但天文學家發現某些星系的光度質量與其通過引力透鏡所測量到的質量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這意味著這些星系內可能存在大量的不可見物質,另一方面在研究星系(包括銀河系)外圍恆星公轉速度發現,星系外圍的恆星公轉速度高於理論值,根據星系內圍恆星公轉速度的變化曲線,外圍不應該出現如此高的公轉速度,由此,一種不可見物質被提出了,我們現在把它稱為暗物質。
  • 暗物質缺失之謎揭露星系NGC1052-DF4正進入死亡旋渦
    據外媒報導,得益於哈勃的新數據,天文學家們離解開宇宙之謎又近了一步。通過這一太空望遠鏡的觀測顯示,之前被發現的一個缺失了大部分暗物質的矮星系正在被附近一個更大的星系剝離並開始撕裂較小的星系。直到2018年,NGC1052-DF2星系是第一個被發現像暗物質那樣移動的星系。這一令人驚訝的發現次年又出現了一個同樣明亮的星系,叫NGC1052-DF4。這聽起來像是對暗物質假說的一擊,但實際上它是證明了這一規律的一個例外。反對暗物質的主要論點是,它只是我們人類計算中的一個錯誤,但如果是這樣的話,同樣的錯誤應該適用於所有領域。
  • 11個有關暗物質未解之謎:為你揭開暗物質的神秘面紗
    因此他提出,這些星系中也許存在某種看不見的物質、即暗物質,通過引力拉動星系旋轉。  此後,研究人員證實了宇宙各處都存在這種神秘物質,並且其總量多達構成恆星、人體等普通物質的六倍。然而,儘管我們知道宇宙中存在暗物質,它們仍令科學家大傷腦筋。本文將為你介紹11個有關暗物質的未解之謎。
  • 「營養暗物質」是什麼?食物中99%的成分還都是未知的
    今天再介紹一個新詞「營養暗物質」。 你只知道食物裡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實際上食物中99%的成分仍未知,這些就是「營養暗物質」。 營養暗物質 物理學家說宇宙中有 85%左右的物質雖然存在,但是卻無法直接觀察到,比如大蒜也包含了所謂的「營養暗物質」,甚至未知成分比宇宙還多。有成千上萬種化合物存在於食物中,但直到最近,其中許多化合物還完全不為人所知,而且這些化合物可能會影響我們的健康。
  • 天文學家聲稱星系是98%的暗物質。或許他們錯了
    早在2016年,研究人員聲稱發現了一個幾乎完全由暗物質組成,幾乎沒有恆星的星系。現在,在仔細檢查中,該主張已經破裂。星系蜻蜓44(DF44)屬於一類神秘物體,稱為超擴散星系或UDG。在2016年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的一篇論文中,科學家們爭辯說DF44是其中一個暗物質暈大而恆星少的星系之一。他們估計了它的質量,發現它至少是98%的暗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