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庭上,孟朝紅指著照片上兒子的傷,質疑鑑定結果。京華時報記者孫思婭攝
在西南交通大學門前,媽媽為兒子拍了最後一張照片。家屬供圖
家屬認為屬安全生產事故告西城區政府
法醫專家稱死者跌下站臺前遭詭異電擊
證人稱是否有人刪除監控不在鑑定範圍
2010年8月23日晚10點40分左右,在地鐵2號線鼓樓大街站,21歲大學生馬躍跌下地鐵站臺不幸被電擊身亡。
馬躍因何跌下站臺至今是謎。有人證實,事發時,馬躍身邊沒有旁人,是自己直挺挺地倒向站臺下。資深法醫根據馬躍身上的傷痕得出結論,稱馬躍在跌下站臺前遭遇詭異電擊,懷疑地鐵漏電。而鑑定又顯示,事發地附近絕緣良好,不存在漏電使人觸電的可能性。
所有的可能和懷疑原本可以由現場的監控設備來解答,但地鐵公司未能提供這份監控,理由是設備故障,沒有錄像。
家屬認為這是一起安全生產事故,狀告西城區政府,要求撤銷其做出的不屬於安全生產事故的認定。昨天,「馬躍之死案」在市一中院開庭審理。
庭審現場
認為旁聽席少曾拒絕庭審
昨天上午8點多,孟朝紅、律師、專家、證人以及多名親屬一起來到法院。
走入法庭後,見可容納20名旁聽席位的法庭幾乎座無虛席,孟朝紅向法官抗議稱,自己曾在開庭前一晚與法官聯繫過旁聽席位,在得知法庭可以容納20名旁聽者後,她表示家裡有不少親友大老遠來旁聽,「好多人是從外地來的,而且還有我兒子生前好友,為什麼不能換個大點兒的法庭,讓他們都能旁聽?」
對此,法官解釋稱,因為開庭公告是三天前就已經向社會公開了,所以不能隨意調換。法官同時協調被告讓出3個旁聽席位,但孟朝紅表示不滿,她要求至少要有10名親朋參加旁聽,並表示要與代理律師解除委託關係,以此來拒絕參加沒有自己親友旁聽的庭審。
孟朝紅當庭書寫,稱「因為法院限制原告親屬及馬躍生前好友等人的正當旁聽權利,為保證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及法律的公正公開,為此解除與代理人的委託關係。」隨後她將解除委託書交給法官,律師只得收拾東西離開法庭。
之後,經過近半個小時的協調,法官協調被告方的幾名旁聽人員撤出法庭,同時讓維持秩序的法院工作人員臨時加了幾張椅子,使得孟朝紅一方7名親友進入法庭,庭審才得以順利進行。此後,孟朝紅撤回了解除委託書,律師也返回庭審現場。
區政府認為地鐵沒有責任
西城區政府認為,其做出的批覆,行為事實認定清楚、證據充分,且事故調查符合法定程序。
西城區政府一方表示,2010年10月15日,西城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西城區安監局)收到北京市安監局轉來的信訪件,內容是孟朝紅對其子馬躍的死亡原因、經過提出質疑。10月20日,西城安監局、市公安局公交分局等部門組成了「8·23」地鐵鼓樓大街站死亡事故調查組。調查組於12月24日出具了《關於「8·23」地鐵鼓樓大街站死亡事故的調查報告》,並上報西城區人民政府。12月27日,西城區政府批覆了該請示,並於次日將事故調查結論書面告知了孟朝紅。
昨天,代表西城區政府出庭應訴的是一位西城區安監部門的工作人員以及一位西城區政府法制辦的工作人員。
安監部門的工作人員表示,構成安全生產事故需要四個要素,即發生事故的單位必須是生產經營單位,事故必須發生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地點,企業對於事故的發生負有一定責任以及事故實際造成了人員傷亡。由於馬躍事件中,現有的調查材料顯示企業對於事故的發生沒有責任,因此調查組認定該事故不屬於安全生產事故。
家屬稱地鐵未及時報安監
孟朝紅則指出,西城安監部門是在其前往北京市安監局信訪後才成立了調查組啟動調查,此時距離事發已經過去了兩個月。「他們只調取了公安機關在事發後對目擊證人製作的詢問筆錄,公安機關是負責判定是不是刑事案件的,和安監部門的調查方向都不一樣,憑這個判斷不是安全生產事故是很不負責任的。」
面對孟朝紅的質疑,作為西城區政府代理人的安監部門工作人員承認,事發當晚,「安監部門並不掌握這一情況」。而作為第三人出庭的地鐵公司的代理人也表示,事發後,及時將情況通報給了上級領導,以及公安部門和交通委,並未通知安監部門。
對此,孟朝紅當庭表示,國務院《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九條明確規定,事故發生後,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後,應當於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對此,安監部門工作人員解釋道,「儘管沒上報我們,但是地鐵方面通知了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比如公安和交通委。」
庭審臨結束母親失聲痛哭
在庭審進行到最後時,先前一直表現較為平靜,並據理力爭的孟朝紅終於忍受不住失聲痛哭。
孟朝紅對坐在對面的區政府一方以及第三人地鐵公司一方邊哭邊說:「一個人在750V的高壓電下忍受5分鐘,我不知道你們地鐵公司做何感想?所有工作人員來回溜達打電話,馬躍還在軌道上,沒有人救馬躍,而是疏散乘客生怕人知道,生命在那裡一分一秒地過去。120大夫連心肺復甦都不做,沒有人送他到醫院。不僅不救他,還把他放在廁所裡,我想就是為了取得心電圖,120大夫在東城法院說過,人到人民醫院只有5分鐘,你們就送進冰櫃,你們明明是在殺人!作為地鐵,40年來,絕緣救援鉤(專業工具)哪都能買到,可以承受1000伏電壓,你們有這樣的人員為什麼不救人?」
迷霧重重
大學生為何跌下地鐵站臺?
>>家屬
生前沒愁事他不會自殺
對於馬躍的死因,雙方其實沒有爭執。經過中國法醫學會司法鑑定中心的屍表檢驗和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司法鑑定中心的屍體解剖檢驗,得出了完全一致的鑑定意見,「馬躍符合電擊導致急性呼吸、心臟驟停死亡」。孟朝紅對於這點也是認可的,但她卻不明白兒子為什麼會跌下站臺。
孟朝紅曾多次對記者說,馬躍死得不明不白,她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兒子會在發出最後一條簡訊「我上地鐵了」之後,就突然跌下站臺。孟朝紅說,「我上地鐵了」是兒子留給她的最後一句話。此前兒子一直跟女朋友互發簡訊,兩人有說有笑,而且兒子的身體和心理都非常健康,正在讀大學的他也沒有什麼煩心事,絕對不可能是自殺。
>>政府
鑑定明確絕緣良好不漏電
對此,西城區政府表示,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司法鑑定中心於2010年12月15日,針對地鐵2號線是否需要對第三軌(供電軌)進行充電、三桂的漏電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設計要求、三軌與站臺的絕緣情況、事故點周圍可見用電設備是否存在漏電使人觸電的可能性進行了鑑定。
鑑定意見明確表示,鼓樓大街站三軌的漏電防護措施符合設計要求,不需要對三軌進行充電,三軌與站臺的絕緣良好,事故點周圍可見用電設備不存在漏電使人觸電的可能性。
此外,區政府還提出,《中國法醫學會司法鑑定中心司法鑑定意見書》中,明確記載了馬躍的「雙足未見損傷」,說明馬躍在站臺上未遭受電擊。
>>專家
死者生前曾經歷詭異電擊
著名法醫王雪梅曾根據研究屍檢鑑定文書及相關屍體照片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她表示,馬躍的身體在與750V的帶電軌道直接接觸,導致電擊致死之前,還曾經經歷了另外一次非常詭異的非致命性電擊。
而這或許能夠解釋兩名目擊證人所看到的馬躍奇怪的墜落方式。據目擊證人稱,馬躍在掉進軌道之前,身體略向前傾,兩手都不動,像軍訓一樣,然後直挺挺地掉下去了。
王雪梅認為,根據法醫鑑定書的記載,出現在馬躍屍體上的電燒傷絕非一次形成,也絕非在同一個體位上形成。其中「左耳廓上部、右耳廓上部、右耳尖上方及右耳尖上方6公分處頭皮均可見黃褐色皮膚燒傷狀改變」,說明他站立時突然遭遇空氣中高壓電弧導致的並不通過心肺的局部電燒傷。屍體照片顯示,馬躍右耳尖上方以及右耳尖上方6公分處頭皮的線條狀黃褐色皮膚燒傷,這表示此次電擊將馬躍當時佩戴的且至今依然沒有蹤影的眼鏡,從右耳向其上方位移了6公分,而電擊完成後,該眼鏡依然沒有離開身體。
搶救是否得力?
>>地鐵
一直本著不停頓原則處置
人在受到高壓電擊,導致心臟驟停,是否就意味著這個人的生命已經走到盡頭?這是孟朝紅在法庭上提出的第二個重要疑問。
對此,作為第三人出庭的地鐵公司代理人表示,事發當時地鐵公司於22點49分申請停電,22點52分正式停電。在發生事故後,地鐵工作人員一直是本著不停頓的原則,由值班人員告知中控室,再由中控室告知總調度,隨後他們撥打了120。120到達現場時,急救醫生為馬躍做了一個心電圖後,發現心電圖已經呈直線了,於是判定馬躍已經死亡。
地鐵公司表示,根據不同情況,他們的應急預案是不同的,由於地鐵三軌所帶的是高壓電,因此遇到像馬躍這種已經遭受電擊的,只能是先行停電。
>>家屬
對17分鐘後才報急救存疑
雖然地鐵公司多次用「馬上」、「立即」等形容詞來描述該單位的救治措施是沒有停頓的飛速進行,但是孟朝紅表示,從馬躍落下軌道,一直到最終停電,已經間隔了2分鐘,「你們認為這2分鐘對於一個被高壓電擊中的生命,是否稱得上是及時?」
此外,孟朝紅還指出,急救站的接令時間是23點04分,也就是說,意外事件發生後的17分鐘,地鐵工作人員才將此信息傳遞到救命的急救部門。在此期間,馬躍沒有得到任何形式的救助。
>>專家
如果積極搶救有生還可能
法醫王雪梅認為,馬躍遭受電擊後,各個臟器仍然處於高度應激狀態,最值得關注的是,他的肺臟重量超過正常人的一倍,其中左肺重1322克,右肺重1378克。這些數字還是在馬躍死亡的近7個月之後測量的結果。
這說明馬躍在遭遇電擊導致的呼吸心跳驟停後,其身體各重要臟器的生命活動並沒有因此而很快終止,心臟與肺臟突遭電擊導致的麻痺狀態下,以各自獨特的表現形式拼盡全力與死亡抗爭,假如此時及時做心肺復甦術、人工呼吸等,激活電擊後麻痺的心肌與呼吸肌,馬躍很有可能生還。
此外,根據北京急救中心東城區急救站的院外病案記錄,事件發生後的17分鐘後,急救站才接到指令。而當急救人員在23點10分趕到現場一直到零點25分離開現場的全過程中,除了對馬躍進行包括心電圖在內的體檢外,沒有對馬躍採取任何施救措施。
王雪梅認為,急救人員犯了常識性錯誤,沒有就地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的復甦搶救。她表示,即便現場沒有電除顫器械,施救者也可以「赤手空拳」進行除顫,即手握空心拳頭,在病人心前區捶擊2次,如無反應,則可再捶擊2-3次。總而言之,面對電擊猝死者,急救人員要做的就是爭分奪秒就地施救,而不是費時費力地做什麼心電圖檢測,而且,即使心電圖提示心跳停止,對於電擊者,也絕不應輕易放棄心肺復甦的實施。
現場監控錄像哪去了?
>>家屬
無法提供監控是一種漠視
孟朝紅在兒子出事後,曾請求地鐵公司提供當天錄像,但地鐵公司表示,8月11日至24日的監控設備故障,沒有錄像。
孟朝紅告訴記者,她在東城法院起訴120後,東城法院從公安局調取了部分錄像,她曾看到過一節錄像,是兒子出事後的現場錄像,當時地鐵已經停運,很多人都在圍觀。所以,她懷疑是人為因素,造成這重要的10多分鐘視頻消失,「不多不少,正好是馬躍墜入鐵軌的那段沒了,這之前的和這之後的視頻都有,這不能不讓人生疑。」
孟朝紅表示,地鐵公司有責任和義務把監控和視頻資料保管好,不能說一旦發生問題,監控就壞了,正在維修,出現故障,提供不出來。如果保存好的話,就能證明這個人是怎麼掉下去的。她認為這是地鐵公司作為壟斷行業的一種無恥行為,是對生命的漠視。
>>證人
是否有人刪監控未做鑑定
為了搞清楚事實,庭審前,孟朝紅曾申請參與鑑定的人員出庭質證。合議庭表示,電力部門的鑑定人中有兩人身在國外,一人年事已高不便出庭,而法醫學會的兩名鑑定人因工作在身也無法出庭,只有司法鑑定中心負責鑑定監控視頻的鑑定人出庭參與了質證。
這位鑑定人是來自北京法源司法科學證據鑑定中心的鑑定員張先生。記者了解到,由於視頻鑑定非常專業,孟朝紅還提前聘請了一位北京市計算中心的助理研究員作為其專家證人出庭參與質證,但可惜的是,由於昨天的庭審從早上10點一直持續到下午,待到這一質證環節時,孟朝紅聘請的專家證人因要回單位開會而未能出庭。
鑑定員張先生首先闡述了他所做鑑定的內容。張先生稱,他受委託鑑定的內容之一是送檢磁碟(7塊)是否記錄了8月23日22點39分至22點49分時段內,監控錄像的相關數據信息;其二是如果存在相關數據信息,對該數據信息記錄的上述時段內容進行檢驗。
鑑定員張先生說,由於環境溫度過高,導致地鐵3個磁碟陣列中的兩個出現問題。當時他們拿到7塊磁碟時,進行的工作是搜索和提取,其中還包括數據的恢復,也確實搜索到了8月23日的一些信息,並恢復了一些。
對於孟朝紅最關心的是否存在人為刪除的問題,鑑定員張先生表示,這些問題已經超出公交分局委託他們鑑定的範圍,所以他無法回答,但他表示這些是被系統選擇刪除的。
追憶愛子
不讓別人有同樣遭遇是兒子留給我的任務
在孟朝紅的眼睛裡,馬躍是一個陽光帥氣的小夥子,「他是一個好孩子,懂事,有思想,有理想。」孟朝紅說,其實兒子的理想很簡單,就是希望以後能夠事業有成,讓媽媽過上更好的日子。
孟朝紅說,作為單親家庭的孩子,馬躍比別的孩子都更早地成熟,記得孩子在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她不慎摔傷了腿,當時年僅10歲的馬躍,就無師自通地學會了照顧媽媽保護媽媽,為媽媽買飯,給媽媽端屎端尿。
馬躍是孟朝紅的希望,是她的精神支柱。作為一個單親母親,為了能夠將孩子撫養長大,孟朝紅付出了比正常的家庭多得多的努力。
在她的記憶裡,馬躍小的時候,她每天都要5點多起床做飯,然後7點多送馬躍上學,然後自己再趕到單位。下班後再去接馬躍,回到家中給馬躍做飯,輔導功課,聊天談心。
孟朝紅說,馬躍與她與其說是母子,不如說是朋友。馬躍有什麼事情都會告訴她,聽她的意見,而她也一直努力不去過分地約束馬躍,給他自由發揮的空間,所以馬躍並沒有受到單親家庭的影響,身心都發展得特別健康。
「我感覺我今天開庭,我是和我兒子一起來的。」孟朝紅說,弄清兒子死亡的真相,讓其他的孩子不再遭受同樣的遭遇,是兒子留給她的任務。
孟朝紅說,雖然她現在的情緒表面上已經比較平靜,但是喪子之痛是永遠不會抹掉或者減輕的。原來挨著枕頭就能睡著,蹦起來就精力充沛的她,再也快樂不起來,她盡力去調整,不希望萎靡。
「我覺得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體現我兒子生命的延續。」孟朝紅說,她現在首先要弄清楚事情是怎麼發生的,一個21歲生命的消逝不能不明不白。
專家建議
坐地鐵時最好關掉手機
王雪梅說,馬躍的左耳廓上方被燒焦了,這是電流通過的時候,形成的電燒傷,是電流的熱效應。但是燒焦的程度和整個接觸中電是不一樣的,接觸中電會被完全碳化,而馬躍的左耳廓上方是黃顏色的。同樣,在馬躍的右耳廓上方,也存在同樣的燒焦,損傷的面積也相同。此外,由於電擊的時候眼鏡挪位了,因此馬躍的右耳尖和右耳上,都出現了損傷。
王雪梅說,這些損傷,一定是在馬躍處於直立位置時形成的,所以在站臺上,馬躍就已經中電了。王雪梅說,馬躍的腳下是高壓電軌,存在高壓電,高壓電存在一個電弧放電現象。高壓電軌平時是在安全係數上的,人身上帶的電壓,與高壓電軌的電壓形成不了吸引力,但是當人的導電體突然發生一個強烈的磁場變化時,便會激惹腳下的高壓電,就形成了正負相吸。導致原本應該在高壓電軌道上向前運行的高壓電流衝上來,擊穿空氣形成高壓電弧,高壓電弧會產生一個高壓電能,並最終打向馬躍的頭部。此時,高壓電弧是不路過心臟的,但是會導致意識喪失,可能會跌落站臺。而目擊者「馬躍直挺挺倒下」的形容,也印證了這種情況。
因此,王雪梅提示,坐地鐵時,儘量把手機關掉,因為手機的無線網絡的終端是全球性的,存在一個電磁場,如果這個電磁場因為空間、天體的變化突然發生一個巨大的變化,那麼便會導致身體電磁場的變化,並在身體中形成一個異常電壓,並最終激惹腳下的高壓電流,在瞬間導致意識喪失。
北京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牽引供電研究所所長吳命利教授此前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乘客在站臺上是否觸電取決於人體所接觸到的電位差。列車通過時會引起列車所處位置的走行軌及其附近地面電位有所升高,但一般數值不大,只有供電系統在站臺附近出現短路故障情況下,站臺上才可能因較大電位梯度而出現比較危險的跨步電壓。
吳教授說,從技術角度而言,可在出事點附近測試地面電位分布,檢查是否存在較高的跨步電壓,「如果在正常行車情況下站臺上有人觸電,那地鐵的設計就存在缺陷」。
京華時報記者孫思婭
延伸閱讀:首席女法醫質疑「馬躍案」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