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滕貝格法官教育中心是美國目前唯一使用電擊療法幹預自閉症等患者自殘或攻擊行為的機構。28年前這家機構剛推出電擊療法時,反對聲就不絕於耳。時至今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也提議禁止這一做法。
【「唯一有效的手段」】
提起電擊,人們往往聯想到嚴刑逼供,與「殘忍」「不人道」等字眼相連。但對於米切爾·希爾和妻子來說,電擊療法卻是女兒薩曼莎的救星。
薩曼莎自小患自閉症,動不動就攻擊別人,不管是老師、親人還是別的小朋友,她動輒上手打、張嘴咬、抬腳踢,大家對她唯恐避之不及。小姑娘對自己也下手頗重,2005年12歲時撞頭撞得雙眼視網膜脫落。父母帶她到處尋醫問藥,卻無濟於事,不少學校和治療機構因她病情嚴重還對她下了逐客令。
希爾夫婦幾經周折,找到了羅滕貝格法官教育中心。這家機構位於麻薩諸塞州距波士頓約32公裡的坎頓市,專門接收自閉症和其他精神疾病患。漸進式電子減速器(GED)是它應對薩曼莎這樣有嚴重自虐或攻擊行為者的專用裝置,一般貼著皮膚綁在患者手腕或腿上。一旦患者行為嚴重失控,工作人員會啟動遙控器,時長2秒、最高可達45.5毫安的電子脈衝將通過減速器貫穿全身,俗稱「電擊」。如此重複,久而久之,患者可能將這種痛苦和異常行為聯繫在一起,從而作出改變。
在希爾夫婦眼中,這樣的電擊療效顯著。僅僅數周后,女兒不再自虐,不久停止其他暴力行為,後來甚至不再靠藥物控制病情。雖然女兒自此再沒離開過羅滕貝格法官教育中心,但「和從前判若兩人——快樂,漂亮,常常哼著歌」。
薩曼莎的父親說,GED是羅滕貝格教育中心行為治療方案的一部分,「當孩子或成人出現危及生命的異常行為而其他形式的心理治療和精神關懷卻不起絲毫作用時,」這套方案可能是他們最後的救命稻草,雖有爭議卻是迄今唯一證明有效的療法。
羅滕貝格教育中心也認為,對一些行為嚴重失控、破壞性強的學生,傳統行為矯正方式已難見效。GED就是用於這樣的重症患者,但要事前通過一系列程序:法庭檢查,家長同意,專業委員會同行審議以及人權委員會批准,另外教育中心還要提供與GED配套使用的其他治療方案。
教育中心介紹,它的患者中既有兒童,也有成人。他們居住在附近的集體公寓,有的上學,有的工作。目前有46名患者佩戴GED,佔患者總數的五分之一。
這家機構強調,GED是工作人員最後一張牌,且要配合其他行為幹預手段開展,如正面鼓勵、教育、訓練等。它提供的數據顯示,GED能大大降低患者自虐和攻擊行為,同時減少患者服用神經藥物的需求,這些藥物多會引發肥胖、精神呆滯等副作用。
【治療還是懲罰?】
在羅滕貝格教育中心,不是所有家長都支持電擊療法。在謝麗爾·麥科林斯看來,電擊療法差點殺死了她兒子安德烈。
2012年曝光的一段視頻顯示,10年前時年18歲的自閉症患者安德烈面朝下被綁在一塊板上,7小時內接受31次最強級別的電擊。每當電流經過,他都痛苦地痙攣,一次又一次尖叫著「不!」謝麗爾說,當時教育中心突然斷了兒子的神經藥物,孩子正處於「斷藥期」。
謝麗爾後來將教育中心告上法庭,看過這段視頻的人無不動容。最後,雙方達成庭外和解,具體金額不詳。
教育中心執行董事格倫達·克魯克斯辯解道,安德烈的例子只是個案,不具代表性。中心主管們後來「認真審視了部分非常有爭議的措施」,決定今後如遇到類似情況,會提前中止電擊,加大調查患者行為失控原因。
但反對者指責教育中心迴避重點。他們認為,即使電擊療法能一時制止患者某些不良行為,但撤掉裝置後患者可能又恢復原狀。而那些看到同伴遭電擊的患者可能因此產生心理陰影,部分患者甚至出現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症狀。更現實的問題是,安德烈一案和其他被曝光的案子顯示這家機構可能並非像它宣稱的那樣視GED為終極治療方案,而是將它作為懲罰手段——只要不聽話,就電一下!
殘疾人權益組織指出,羅滕貝格教育中心使用電擊療法並非僅針對學生極端行為,有時學生只是犯些小錯,如未經允許離開座位、打斷他人講話等,都要遭電擊。更讓人擔憂的是,教育中心執行電擊的環節中有不少漏洞,最終可能傷及患者。
2007年,一名已經出院的患者冒充工作人員給教育中心打電話,提出給某房間學生予以電擊治療,導致兩名還在床上躺著的學生無緣無故被電擊數十次。4年後,麻薩諸塞州檢方指控這家機構創始人馬修·伊斯雷爾毀壞證據,授意手下銷毀相關監控視頻。最後,伊斯雷爾以離開學校為代價與檢方達成庭外和解。
【電擊之外,還有選擇嗎?】
目前,關於自閉症患者為何會作出極端行為,醫學界尚無統一認知。部分人認為,這些行為是患者自我刺激的一種形式,以緩解因無法正常交流造成的焦慮和沮喪情緒。
GED療法源於一種名為應用行為分析的治療理念。這種觀點認為要改變自閉症等患者的自傷或攻擊行為,最佳途徑是應用一系列正面和負面刺激,如表揚和懲罰。與負面刺激相關聯的治療稱為「厭惡療法」,即用痛苦的處罰方式改變病患行為習性。
伊斯雷爾相當認同厭惡療法,1971年在羅得島創建了這家中心。中心起初名為「行為研究所」,採用打屁股、掐學生、往學生身上澆水等體罰措施。
1979年,FDA批准使用一種電擊厭惡療法。9年後,伊斯雷爾在他的機構引入電擊療法,最初的GED裝置符合管理局規定。
但這家機構現實中不少做法頗受爭議。麻薩諸塞州政府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兩度試圖關閉這所學校,可許多家長紛紛為伊斯雷爾辯護,兩場官司以法庭宣判學校無罪而告終。在前一場判決中,歐內斯特·羅滕貝格法官裁定這所學校可繼續使用電擊療法,前提是每名學生治療方案需得到地方法院許可。學校由此更名為「羅滕貝格法官教育中心」。
2012年,FDA致函羅滕貝格教育中心,警告它擅自更改GED裝置,相關數據已超出政府規定範圍,如第4代GED輸出電流是起初版本的3倍。
2016年4月,FDA提議禁止使用GED,理由是這種裝置存在「致病或致傷風險,且風險極大」,而這些傷病無法徹底治癒。管理局在聲明中說:「正面行為支持等現代行為療法和藥物能讓醫務工作者找到其他辦法,治療這些患者的自殘或攻擊行為。」
GED早期版本研發者、佛羅裡達大學心理學和精神病學教授布賴恩·巖田說,GED療法已經過時,他和同事們已找到其他替代療法。他在約翰斯·霍普金斯兒童醫療中心甘迺迪·克裡格學會和佛羅裡達大學醫治了上百名存在自虐自殘行為的患者,包括「最嚴重的病例」。通過獎勵和延時、禁閉等較輕程度的懲罰,部分患者病情好轉。
「這可能要更長時間,」巖田說,「如果不管誰進門,我們就用電擊,顯效可能會快些。但大多數業內人士無法接受將電擊作為治療問題行為的一種方式。」
圍繞使用GED,羅滕貝格教育中心官司不斷,爭議不休。美國公民自由聯盟殘障人士事務律師蘇珊·米茲納說,電擊是「相當野蠻的治療手段,顯示出我們如何對殘障人士區別對待」。不過,她也指出:「如果不是走投無路,不會有多少家庭願意考慮這個療法。我們這個社會應該思考一下:為什麼沒人給他們別的選擇?」(王鑫方)(新華社專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