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廣中文報導,加拿大司法部長拉麥迪(David Lametti)星期一(3月9日)向議會眾議院提交法案,建議修改刑法,禁止性取向矯正治療。新民主黨已經表示會投贊成票,因此可以肯定該法案能在眾議院獲得通過。
性取向矯正治療指的是把同性戀及雙性戀轉變為異性戀,方法包括心理諮詢和練習,用祈禱和說服等方式施加壓力。儘管電擊、催吐等極端手段在加拿大早已絕跡,但是據一些接受過治療的人說,現在的治療方式仍然會引起抑鬱,自我孤立甚至自殘。
拉麥迪表示,性取向矯正治療不僅沒有科學依據,而且是不道德的。「你是誰和你愛誰並無對錯之分。」
這意味著,當發明「電擊療法」的楊永信在中國逍遙法外之時,加拿大已經採取立法行動制止暴力。
一、「電擊療法」的陰影
對於活躍於中國網際網路的大多數人來說,他們對楊永信這個名稱恐怕不會感到陌生。從最初的「戰網魔」到隨後的「矯正治療」,「電擊療法」無時不刻地震動著人們的內心。網民們為這種主導了此類虐待式的人身傷害的楊永信起了這樣一個名字:「磁暴步兵」。磁暴步兵是遊戲「紅色警戒」當中蘇俄陣容中的步兵單位,使用高壓電武器攻擊敵人。
根據柴靜的調查報導《網癮之戒》,曾經被楊永信收治過的受害人的身上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手上,太陽穴上,拔掉針灸針之後已經是一個黑色的小洞,連血都不流了,想必是已經電焦了。」
蓋飯故事早前的報導當中詳細描述了楊永信的電擊療法:據悉,這是一種電休克療法,但這又與醫學界當中的常規電休克又很大區別。通常的電休克是為了治療抑鬱症等精神類疾病,在使用前,需要為病患做麻醉,並且評估病患的身體狀況。楊永信的電療,壓根就沒有體檢和麻醉:「要得就是疼,疼才長記性。」
親歷者對這種療法的描述更是令人感到驚悚。進行電擊之前,楊永信會把導針插進受害人的太陽穴、下巴、虎口、指甲蓋等位置,然後操控手中的按鈕調整電幅,而在「病床」上,接受「電療」的人只得渾身顫抖。
這還不是最為可怖的部分,在治療進行期間,楊永信還會微笑地詢問:「知不知道錯了?承不承認有網癮?要不要留下來接受治療?」
這哪裡是治療,簡直是謀財害命。
通過這些強迫式的治療方式根本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他們所看到的順從,只不過是在被電流折磨後,對外界麻木的反應。在楊永信的治療機構當中,受害者不僅僅是「網癮少年」,還有被父母「綁架」到此的學生,以及被認定成為不正常人的同性戀青少年。在媒體2017年的報導中,對於這種治療有著這樣的記錄:「這些戒網癮中心也不僅僅是接收所謂的網癮孩子,抑鬱症、自閉症、同性戀、不婚不育、早戀等等,只要不符合那些父母的價值觀的人都可以被送進去,即便這個「孩子」已經是成年人甚至是大學生也可能被送進去。」
在中國,同性戀群體依舊處於被汙名化的尷尬地位。耽美文學隨時可能面臨被封殺的局面,而這些文學作者也有可能被鋃鐺入獄。而在社會環境下,「同性戀是病」,「同性戀傳播病毒」等等毫無根據的謠言依然在被人傳播。知名文字類遊戲平臺橙光當中曾有創作者原創遊戲《A Gay’s Life》 ,通過這樣的方式向公眾講述一名同性戀者的在家庭、生活、以及社會當中在於的偏見、歧視、與不公正對待。
事實上,對性取向的轉變治療遭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否定。這樣的做法不僅沒有足夠的醫學理論支持,更會對這些潛在受害者造成嚴重傷害。
這裡的今天,像極了加拿大的昨天。在過去的加拿大,同性戀與同性性行為曾經是觸犯刑法的罪行。而在那時的加拿大,很遺憾地,也有類似的「轉移治療」,早年甚至有人使用「電擊療法」。
此外,美國版「楊永信」也層出不窮。公開資料顯示,從1970年起,美國精神病學家Robert Heath將「電擊治療」普及並應用於同性戀者治療。
根據路透社報導,近年在美國有將近70萬人被強迫接受性向轉變治療。而這樣的治療帶來的結果十分慘痛。根據美國防自殺公益組織The Trevor Project的數據,在13到24歲的性取向少數群體中,42%的被進行治療的青少年曾經在過去一年內試圖結束自己的生命。而這一比率,是沒有遭受過此類虐待的青少年的兩倍還多。
而在美國,目前也只有20個州擁有立法禁止此類行為。但在美國聯邦政府層面,憲法第一修正案當中的宗教自由卻成了杜絕這項慘無人道的暴行的絆腳石。
二、加拿大政府提交法案,禁止對性取向的矯正治療
2001年,第三版「中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才終於將同性戀從精神病目錄中剔除。
修改刑法,禁止性取向矯正治療,這項法案也是在2019年大選當中,加拿大聯邦自由黨提出的競選承諾。雖然在今天的加拿大,電擊、催吐這樣的治療早已被大多數人摒棄,但是在法律上,還沒有做出過禁止。在此之前,關於轉變治療的罪行往往以綁架、限制人身自由、傷害、甚至是詐騙等罪名起訴。不過,目前的加拿大聯邦政府表示,修改刑法依舊必要,這將能夠明確禁止此類行為再次發生。
法案建議在加拿大刑法中增加五項新條款,包括禁止強迫別人接受性取向矯正治療(如果是未成年人,通過說服、促成或鼓動的方式使對方接受治療也屬非法),禁止以此獲利或做廣告。但是關於性取向的私下談話並不在法案禁止之列。
這項法案的細節已經可以在加拿大國會的網站當中被查閱,法案明確規定了性向轉變治療的定義。任何強迫其他人轉變性向的治療將會可能遭到刑法公訴檢控,一經定罪,強迫成年人或未成年人接受治療的相關人士可能面臨不超過五年的監禁。
這其中不僅僅是包括在加拿大的治療,法律同時還會禁止未成年人前往其他國家進行治療。此外,違背任何人意願的治療,以及通過治療獲利,宣傳性向轉移治療的廣告,也將屬於違法行為。
在法案通過後,法庭將會被賦予權力,沒收此類治療的廣告,並且要求任何刊登這類廣告的平臺移除廣告。違反相關法規的人士一經定罪,將會面臨不超過兩年的刑事監禁。
人們誤以為性向轉變治療已經是陳舊的過往,但根據《溫哥華太陽報》的報導,在加拿大,依舊有數以千計的受害者遭受著這種治療的迫害。這些治療往往出現在醫療系統以外的私人機構當中。
三、在同性平權問題上,需要繼續抵制歧視
一些人看到了加拿大多處飄揚的彩虹旗,總認為這是「政治正確」的結果。這樣的說法,顯然沒有了解過加拿大同志群體曾經遭受的迫害。在上個世紀,同性戀群體經常遭到執法人員的騷擾。
加拿大知名同性平權運動家Jim Egan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鬥爭。在1995年,Jim Egan與他的伴侶將加拿大政府告上法庭,要求政府承認他們的實際婚姻關係,並以此發放養老金。當時的Egan一家輸掉了官司,但這一起來自最高法院的判決,確定將性取向認定成為權利憲章當中保護的權利。這一重要判決也成為了日後加拿大取得同性婚姻平權的重要裡程碑。
在同性平權問題上,加拿大已經取得了重大的進步。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進步已經變得不值得一提。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聯邦大選中,保守黨領袖安德魯-謝爾被扒出當年的「反同」言論,在2005年的同性婚姻合法化前,謝爾曾用狗來比喻同性戀群體,並表示他們「永遠不會是正常人」。
在2019年的大選中,保守黨也曾經在溫哥華Burnaby North—Seymour選區當中啟用仇視同性戀群體的華裔候選人梁漢華。直到當年的仇恨言論被媒體曝光後,保守黨才將這名候選人開除出黨。
如果我們將文明的發展比做一條長河,那麼每一個國家正在經歷的,都有可能是其他國家過去曾經經歷過,或者將會經歷的事件。在加拿大並不算長的歷史當中,在這片土地上的政府曾做出了不少的錯事:從原住民寄宿學校,到針對華人勞工徵收人頭稅並實施旅行禁令,再到針對同志群體的打壓與迫害,加拿大的歷史上,不僅有那些令人稱嘆的成就,也有這些並不光彩的過往。
過去的錯誤令人遺憾,但絕非不可逆轉,後人的反思與行為顯得更加重要。期望人們不要再繼續重複過去的錯誤。
美國對抗疫情升級:國民警衛隊出動,集體進駐紐約郊區
義大利封城第一天,居民親述:城市像鬼城,很多人失去理智
韓國是怎麼搞疫情捐款的?大企業和明星帶頭共捐2.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