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田勘專欄:電擊療法治網癮未獲循證醫學支持

2020-12-04 海外網

摘要:循證醫學的基本內容可歸納為一個核心概念、兩個金標準證據、三個基本要素、四個基本步驟和五級證據梯度。電擊療法治網癮,需要更充分的科學評價和嚴格的循證醫學證據。

科學精神

張田勘專欄

7年前的2009年,媒體曝光臨沂「網戒中心」背後的暴利和電擊治療等問題。當年7月,衛生部致函山東省衛生廳,叫停「電擊治療」方法。「網戒中心」和它的掌門人楊永信一度在公眾視野中消失。然而,熟悉的故事仍在這裡發生。「網戒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後,每年仍有數百名青少年被送到這裡接受「治療」。

為何一個被叫停的電擊療法又死灰復燃?原因有幾個。一是部分家長相信這種療法能治好孩子的網癮;二是楊永信稱電擊療法「從未出現過安全事故」,而且「電擊後,孩子們都改變得更好了」;三是原衛生部2009年叫停的「電休克治療儀」已經停止使用,現在的「電擊治療」實際上是精神科廣泛使用的「低劑量電刺激治療」。

問題的本質還是要回歸到2009年原衛生部叫停電擊療法的理由。當時,衛生部組織了專家研究和論證了相關問題,認為電刺激療法治療網癮技術的安全性、有效性尚不確切,國內外並無相關臨床研究和循證醫學依據,暫不宜應用於臨床。

儘管楊永信稱電擊療法有效,但並未經過嚴格的循證醫學的驗證。循證醫學(EBM)意為「遵循證據的醫學」,是指「慎重、準確和明智地應用當前所能獲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據,同時結合醫生的個人專業技能和多年臨床經驗,考慮病人的價值和願望,將三者完美地結合制定出病人的治療措施」。

循證醫學的基本內容可歸納為一個核心概念、兩個金標準證據、三個基本要素、四個基本步驟和五級證據梯度。

一個核心概念就是醫生治病要講證據和依靠證據,而證據來源於高質量的臨床研究,是相關最新而且可靠的文獻信息,這是相對於個人經驗的外部證據。不過,證據有真有假,所以需要有可靠的或者是重要的證據,也就是兩個金標準證據。一是多個隨機對照試驗(RCT )的系統評價(SR),即系統綜述或薈萃分析,二是單個樣本(病例)量是足夠大的隨機對照試驗,這兩者是證明某種診療方法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最可靠證據。

顯然,從這兩個金標準來看,電擊療法治療網癮都是達不到的。首先是隨機對照試驗,即一種療法有無效果,需要隨機雙盲抽取條件相似的人群進行對照試驗,以判定是否有效。對於電擊療法同樣如此,即需要接受電擊療法和未接受電擊治療的同樣數量的志願者參與試驗,並且受試者是隨機選擇的,而且受試者和治療者都不知道每個受試者分在哪一組,也不知道何組接受了試驗治療,以避免來自受試者與研究者的偏倚。

其次,試驗的樣本要足夠大。在2009年原衛生部叫停電擊療法後,臨沂「網戒中心」又治療了數百名網癮少年,這些人到底有多少顯示了療效,是多大的療效,也並不清楚。即便所有接受治療的人都有效(實際上是不可能的),這個數量樣本也並不是足夠大。所以,從這兩點看,電擊療法的循證醫學證據並不足。由此,就有可能是在拿「網癮少年」的健康和生命作賭注。

另一方面,即便是「網絡成癮」和「網癮少年」這樣的定義也有巨大爭議。最有意思的是,2013年5月,美國精神病協會將北京軍區總醫院醫學成癮科、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主任陶然的《網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納入該協會正式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這似乎意味著「網絡成癮」成為一種新的精神病。但是,迄今為止這種所謂的疾病並未被美國承認,因為其治療費用並不能由醫療保險來支付。

另外,儘管電刺激治療也在臨床中應用,但其適應症並非「網癮」,而是睡眠障礙等神經系統疾病,而且多數情況下被作為一種輔助療法使用。在使用的過程中也並不會帶來受治療者所描述的難以忍受的巨大痛苦。

所以,電擊療法治網癮,需要更充分的科學評價和嚴格的循證醫學證據。而且臨沂「網戒中心」進行電擊療法也明顯違背了原衛生部的禁令,需要衛生管理部門調查,為何有醫療單位不執行規定,並且衛生部門調查後應當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和處理辦法。這種粗暴、野蠻和侵犯人權的所謂電擊治療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

(作者系北京學者)

責編:海聞

相關焦點

  • 臨沂市精神病醫院稱「網癮電擊療法」已停止
    【搜狐IT消息】7月14日消息,衛生部向山東省衛生廳發出通知稱,近來,該省臨沂市精神病醫院開展的「醒腦電擊治療網癮法」受到關注。衛生部組織專家研究和論證了相關問題,專家一致認為,電刺激治網癮技術的安全性、有效性尚不確切,國內外並無相關臨床研究和循證醫學依據,暫不宜應用於臨床。
  • 楊永信電擊療法被叫停 網上一片歡呼聲
    這條新聞的跟帖中,網友們用一貫的搞笑方式來表達:「電傻了就戒掉了」「主治人應該立即逮捕,然後判它每天電擊半小時,刑期三年,不得保釋。」「電擊腦袋可以製造電腦啊,怎麼就停了呢?」…… 山東省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業務副院長崔義才接受財經網採訪時說,在媒體質疑電刺激療法時,該院就停止了這一療法。但崔義才未透露楊永信和醫院是否受到了處罰。該院至今還在接收戒網者治療。
  • 要求停止楊永信電擊治網癮 公開信被衛計委轉回臨沂
    一個多月前,他向國家衛計委反映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網癮戒治中心(下簡稱「臨沂網戒中心」)及其責任人楊永信,至今仍存在療法不規範甚至濫用藥物涉嫌犯罪問題,希望有關部門徹查。而山東省衛計委答覆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規定,該來信轉臨沂市衛計委處理。
  • 《循證醫學》重點大全
    循證醫學是最佳研究證據與臨床醫生技能、經驗和病人的期望、價值觀三者之間完美的結合。循證醫學的基本原則1證據必需分級以指導臨床決策2僅有證據不足以作出臨床決策循證醫學的特點1「證據」及其質量是時間循證醫學的決策依據2臨床醫生的專業技能與經驗是實踐循證醫學的基礎3充分考慮病人的期望或選擇是實踐循證醫學的獨特優勢循證醫學實踐的基本步驟和方法1提出明確的臨床問題2系統檢索相關文獻,全面收集證據3嚴格評價,找出最佳證據4應用最佳證據,指導臨床實踐5
  • 女孩電擊治療網癮:被7人摁住銀針穿虎口通電
    2006年初,山東省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的心理精神科醫生楊永信成立中國楊永信網絡成癮戒治中心,其對外宣稱自己探索出了一套「心理+藥物+物理+工娛」相結合的網癮戒治模式。所謂的物理治療即「電擊治療」,即在「網癮」少年的太陽穴或手指上接通電極,他聲稱以電刺激引發孩子對網絡產生厭惡感。  經媒體曝光後,「電擊療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引來廣泛質疑。
  • 山東戒網專家楊永信電擊治網癮惹爭議
    最近幾則網帖,把「全國戒網專家」楊永信的治療網癮模式拉到了聚光燈下。他在網癮孩子太陽穴或手指上接通電極,以電流刺激腦部的治療方式引起了極大爭議。 目前,有100多名孩子留在楊永信所在的山東省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網癮戒治中心接受這種治療,不能擅自離開。
  • 電擊治網癮生不如死:電流擊太陽穴 皮膚被燒焦
    近日衛生部緊急叫停「電擊療法」後,以「電擊治療網癮」聞名的楊永信網戒中心如今已成眾矢之的。本報記者在幾天內連續撥打該中心電話,但已經無人接聽。  電流擊向太陽穴  據統計,目前中國3.38億網民中,青少年網民就有1.6億以上,而且存在不同程度網癮的佔10%。
  • 中醫藥抗疫效果的循證醫學思考
    以上結果令人振奮,但也有未說清楚、令人疑惑的地方。從循證醫學的角度看,有以下幾個問題值得探討:這裡說的「有效率」是什麼意思?怎麼定義的?這些中藥方劑或中成藥,對新冠肺炎有明顯療效,指的是什麼,在哪些方面有效果?通過官方、媒體和中醫類自媒體等的廣泛宣傳,中醫或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的效果,已經廣為人知。
  • 全國戒網癮專家楊永信:電擊治療網癮是救人不是害人
    全國戒網癮專家楊永信:電擊治療網癮是救人不是害人時間:2016-08-24 11:26   來源:遊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副標題#e# 楊永信突然又出現在了我們的視線當中,原因就是這位用電擊治療網癮少年的專家依舊還在做著老本行。而現在全國戒網癮專家表示電擊戒網癮系救人,沒關門是因為政府支持。
  • 電擊療法 shock therapy/treatment
    電擊療法 shock therapy/treatment[ 2009-07-17 08:37 ]衛生部近日發布《關於停止電刺激(或電休克)治療「網癮」技術臨床應用的通知》,對近期各地出現的「網癮電擊療法」做出暫不宜應用於臨床的研究結論,要求各地立即停止該項治療。
  • 楊永信電擊戒網癮為什麼經久不衰,因為他捏準了親情的弱點!
    2006年,只有本科學歷的楊永信在臨沂市成立了第四人民醫院網絡成癮戒治中心,目標人群就是那些深陷網癮的少年。如果把事情放到現在,大家聽說誰辦了家戒網癮醫院,一定嗤之以鼻,因為網癮這個詞已經離大家越來越遠了,但如果放到當年那個時代背景下,網癮在青少年不良嗜好中能排首位。
  • 循證醫學名詞術語總匯
    Traditional Medicine,TMDD—L法 DerSimonian & Laird method發生一例不良反應所需治療的病例數  the number needed to harm one more patients from the therapy,NNH對抗療法   allopathic medicine,AM
  • 楊永信,誰給了你電擊孩子的權利?
    他被一些人稱為「全國治網癮專家」,是一些家長眼中的「救世主」。同時,他也是另一些人眼中慘無人道的「電擊叫獸」、行「地獄之惡」的虐待狂。他就是楊永信。2006 年 1 月,楊永信在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成立了網絡成癮戒治中心,提出採用電擊可以戒除孩子網癮的說法。2008 年 7 月,中央電視臺製作的《戰網魔》,將楊永信推上了一些家長心中的神壇。
  • 醫學英語:循證醫學名詞
    relative risk increase, RRI   效果 effectiveness   效力 efficacy   效應尺度 effect magnitude   效應量 effect size   序貫試驗 sequential trial   選擇性偏倚 selection bias   循證兒科學
  • 楊永信的電擊療法究竟是啥?歷史比你想的更黑暗
    2009年被扒出以極端方式對待孩子們之後,他看似銷聲匿跡。但這麼多年過去了,他還在「幫孩子們戒網癮」。我們今天要說,就是這個被楊永信和所謂家長們奉若神靈的電擊療法(更科學的稱呼應該是「電休克療法」)。上世紀30年代,現代醫學起步不久,人們對人類大腦運作機制的認知還處在一片空白的階段,也不能正確認知精神疾病的發病原理。對精神病人的治療方法更是有限——不是找人做法驅魔,就是送到精神醫院。
  • 電擊催吐加心理壓力,加拿大版的楊永信療法要被刑事處分
    加拿大司法部長拉麥迪 這意味著,當發明「電擊療法」的楊永信在中國逍遙法外之時,加拿大已經採取立法行動制止暴力。一、「電擊療法」的陰影對於活躍於中國網際網路的大多數人來說,他們對楊永信這個名稱恐怕不會感到陌生。從最初的「戰網魔」到隨後的「矯正治療」,「電擊療法」無時不刻地震動著人們的內心。網民們為這種主導了此類虐待式的人身傷害的楊永信起了這樣一個名字:「磁暴步兵」。磁暴步兵是遊戲「紅色警戒」當中蘇俄陣容中的步兵單位,使用高壓電武器攻擊敵人。
  • 揭秘楊永信網癮治療中心:女孩被7人摁住銀針穿虎口通電
    一位毀譽參半的醫者,一項頗具爭議的療法,一個吸金無數的產業,一群接受電擊治療的「網癮」少年……近日,一條名為《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的朋友圈文章讓楊永信和他的網戒中心再次走進公眾視線。
  • 關於循證醫學、精準醫學和大數據研究的幾點看法
    沒有循證醫學的敦促,醫學研究就多會停留在理論上;沒有循證醫學的反饋,醫學研究可能會偏離正確的軌道;沒有循證醫學這張盾牌,資本就會更肆無忌憚地讓醫學為利潤服務。然而,在肯定證據在醫學決策中重要性的同時,還必須強調證據本身並不是決策,決策還必須兼顧現有資源的多寡、患者的需要和價值取向。如果把證據稱為理,證據以外可以影響決策的因素就是情。
  • 電擊治療,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真相?
    一周回報20萬,備受爭議的「電擊治療」竟然還存在?近日,浙江溫州一名記者暗訪一些某養生館,該館推薦了電擊治療來配合一種衝劑治療,需要繳納10萬元不等費用,加入會員後就會有回報,投入10萬一周工資就能拿到30萬。電擊治療、酸鹼平衡,加入會員發展下線......這些槽點,我想已經是在無從說起了。
  • 最新研究發現循證醫學存「缺陷」
    過去二十年以來,統治整個臨床研究領域的方法學範式是循證醫學,對於臨床醫生而言,循證醫學代表著三樣東西:大樣本前瞻性臨床試驗,尤其是大樣本隨機對照試驗(RCT);Meta-分析;循證指南。循證指南基於RCT和Meta-分析,尤其是後者,在權威的循證醫學國際組織Cochrane協作網的定義中,是所謂的「最高級別」的臨床證據,被認為是制定指南以及指導臨床醫生進行診療決策最重要的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