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楊永信網癮治療中心:女孩被7人摁住銀針穿虎口通電

2021-01-09 閩南網

  一位毀譽參半的醫者,一項頗具爭議的療法,一個吸金無數的產業,一群接受電擊治療的「網癮」少年……近日,一條名為《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的朋友圈文章讓楊永信和他的網戒中心再次走進公眾視線。

  2006年初,山東省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的心理精神科醫生楊永信成立中國楊永信網絡成癮戒治中心,其對外宣稱自己探索出了一套「心理+藥物+物理+工娛」相結合的網癮戒治模式。所謂的物理治療即「電擊治療」,即在「網癮」少年的太陽穴或手指上接通電極,他聲稱以電刺激引發孩子對網絡產生厭惡感。

  經媒體曝光後,「電擊療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引來廣泛質疑。2009年7月,衛生部以安全性、有效性尚不確切為由,緊急叫停各地電刺激(或電休克)治療「網癮」技術的臨床應用。

  時隔7年,電擊治療網癮的創始人楊永信和他的網戒中心在當地依舊炙手可熱。7年中,接受過楊式電擊療法的少年稱,改良後的電擊療法「換湯不換藥」,關在13號室內被電的痛苦令他們終身難忘,甚至多年後回想仍然手心冷汗直冒,「那種疼無法用任何語言形容。」

  7年過去,醫學界對網癮是否為精神病的爭論仍遲遲沒有定論,種類繁多的網癮治療機構卻在各地悄然興起。

電擊:被7人摁住銀針穿虎口通電後渾身痛到不能說話

  22歲的白雪至今忘不了2015年11月跟隨父母來到臨沂四院網戒中心那日,她被帶進2樓13號診室後所發生的一切。

  「當時楊永信只是簡單問了我幾句話,就示意我去13號房(接受電擊)。」白雪的爸媽被要求止步,跟隨白雪一起進房是其他7名學員。

  據多名學員回憶,13號房的構造極為隱蔽,推開最外面的白色木門,進入內室,裡面還有一道防盜門。內室裡的陳列不多,只擺放著一張病床、一個氧氣瓶、兩把座椅和幾個部分被膠布纏住的「治療儀器」。進屋後,白雪被要求坐在椅子上,身邊的7個人中有6個兩兩分組,分別摁住她的四肢和雙肩,另有1人從背後將她抱住。

  隨後,白雪接受了第一次電擊治療。她回憶,給她電擊的是楊永信助手王祥瑞,「他拿銀針從我右手虎口處穿過,接著再從治療儀上接出8根電線,用鉗子固定在銀針的兩端。」

  通電的瞬間,劇烈的疼痛輻散全身,「感覺手都不是自己的了,又麻又疼」,從背後抱住白雪的學員迅速用紙巾捂住她的嘴巴。掙扎無用,迷糊中的白雪聽到王醫師在一邊問話:「感覺怎麼樣?」痛到不能說話,白雪只能蹦出幾個「疼」字。

  白雪記憶裡,這一次電擊持續了近半個小時,她走出13號室的時候,兩條腿抖動得幾乎無法站立。她走向站在遠處的母親,央求其帶她離開。

  這一舉動被王祥瑞看到。白雪立刻被帶回13號室,進行了持續近15分鐘的電擊。完事後,王祥瑞問白雪:「還想走嗎?」惶恐到極點的白雪只能搖頭。「這裡所有的人都得呆滿4個半月才能出去。」害怕再次遭受電擊,走出13號室後,白雪沒敢再向母親提要走的事。

  「看孩子們歌聲嘹亮、朝氣蓬勃的,我當時就覺得很好,感覺到那兒真的就像是找到救星了。但我並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治療的。」一位不願具名的學員家長向南都記者透露,她對孩子接受電擊療法毫不知情。她告訴南都記者,自己是經由朋友介紹找到網戒中心,進來後才聽其他家長說起有「電擊療法」。當時,楊永信在課上向家長們描述的「電擊」只是被蚊子蜜蜂輕蜇一下的感覺。

  而據白雪描述,學員們接受電擊治療往往是在家長們外出買飯的午間操時段。上述學員家長對南都記者說,那些孩子每天都表現得非常淡定,看不出有何異樣,「後來我才感覺出來,人為了保護自己,內心有多麼痛苦,但是表面是看不出來的,因為不敢。」

制度:戒律森嚴不容違抗鼓勵學員相互舉報

  2010年入院的夏力比白雪稍許幸運,抵達首日,他未遭受電擊,而是先被帶去觀摩了一節點評課。

  點評課,就是點評學員在網戒中心的表現,這也是楊永信為學員開展心理治療的時間。夏力說,他走進教室時,看到逾百名學員和家長分坐在教室的兩頭,面對面,作為主講人的楊永信坐在中間。

  課堂上,楊永信向學員和家長匯報近期各個孩子身上的問題,被點名者要當著全班同學和全體家長的面發言表態乃至認錯道歉。

  每至提問環節,學員們高舉的胳膊讓夏力感到驚奇,「每個人都舉起了整條胳膊且同時齊刷刷地舉過頭頂。」直到進入網戒中心後,夏力才明白,這是楊永信為學員定製的無數成文規定之一。如果冒險違反,會帶來額外的電擊。

  公開資料顯示,楊永信網戒所裡制定了約86條不能觸碰的「戒律」,包括「7:30~17:30在小室掛衣服」、「點評課堂內私自調座位」、「忽悠家長想回家」、「吃巧克力」、「空腹吃藥」、「盟友未經許可坐楊叔椅子」和「上廁所鎖門」等,抽象須裁決的如「嚴重心態問題」、「執行力不足」、「挑戰楊叔模式」和「在點評課上帶有不接受情緒」等。

  從網戒中心出來的學員們稱,由學員家長成立的「家委會」和「班委會」負責監督學員,一旦「表現不好」,就會被「加圈」或者「點現錢」(點現錢,指直接實施電擊治療)。「加圈」是指在盟友名字後畫一個圈,累計一定圈數就要接受一次電擊,學員接受電擊的起始圈數根據在中心所呆時長依次遞減,這意味著剛入學的學員更容易遭受電擊。

  曾經在網戒中心接受治療並擔任班委的王欣向南都記者透露,網戒中心內部還鼓勵相互舉報,舉報他人的利好是可以給自己減圈。

  在白雪的記憶裡,每天的點評課結束前,楊永信都會宣布當日需要被「點現錢」的學員名單,「沒有一天是沒有人挨電的。」無處不在的監視讓夏力感到恐懼,在網戒所的夜晚她很少能睡踏實。

相關焦點

  • 女孩電擊治療網癮:被7人摁住銀針穿虎口通電
    (原標題:網癮電擊治療:叫停七年仍受熱捧)  一位毀譽參半的醫者,一項頗具爭議的療法,一個吸金無數的產業,一群接受電擊治療的「網癮」少年……近日,一條名為《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的朋友圈文章讓楊永信和他的網戒中心再次走進公眾視線。
  • 要求停止楊永信電擊治網癮 公開信被衛計委轉回臨沂
    被曝光7年後 楊永信今年又被學員控訴  從2009年起,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網癮戒治中心(下簡稱「臨沂網戒中心」)及其責任人楊永信就以「電擊療法」戒網癮受到質疑。  當年7月,國家衛生部(現國家衛計委)發出通知,稱「電擊治療網癮」技術的安全性尚不確切,暫不宜應用於臨床,要求停止該療法的臨床應用。  此後臨沂網戒中心一度沉寂。但今年8月,一篇題為《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的文章熱傳網絡,再次將這個被描述為「集中營」的地方帶入公眾視野。多家媒體的跟進報導中仍有學員回憶痛苦經歷。
  • "網戒中心"楊永信回應爭議:或將追究法律責任
    這裡曾一度被無數家長視為「戒網聖地」,楊永信是家長們眼中的「救世主」。7年前的2009年,媒體曝光「網戒中心」背後的暴利和電擊治療等問題。當年7月,衛生部致函山東省衛生廳,叫停「電擊治療」方法。「網戒中心」和它的掌門人楊永信一度在公眾視野中消失。事實上,熟悉的故事仍在這裡發生。
  • 全國戒網癮專家楊永信:電擊治療網癮是救人不是害人
    全國戒網癮專家楊永信:電擊治療網癮是救人不是害人時間:2016-08-24 11:26   來源:遊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副標題#e# 楊永信突然又出現在了我們的視線當中,原因就是這位用電擊治療網癮少年的專家依舊還在做著老本行。而現在全國戒網癮專家表示電擊戒網癮系救人,沒關門是因為政府支持。
  • 山東戒網專家楊永信電擊治網癮惹爭議
    最近幾則網帖,把「全國戒網專家」楊永信的治療網癮模式拉到了聚光燈下。他在網癮孩子太陽穴或手指上接通電極,以電流刺激腦部的治療方式引起了極大爭議。 目前,有100多名孩子留在楊永信所在的山東省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網癮戒治中心接受這種治療,不能擅自離開。
  • 當年楊永信電擊戒網癮有多狠?小智觀看治療過程,破口大罵畜生!
    「網癮",一詞似乎從網際網路普及中國開始就一直伴隨到現在,而」網癮少年「作為」網癮「的代名詞也一直廣受關注,多少家長為了找到讓孩子戒網癮方法而操碎了心。而在眾多方法中,比較極端而又飽受爭議的恐怕就是楊永信的電擊療法了。前幾日小智直播中觀看治療全過程,竟破口大罵——畜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一起來看看吧!
  • 楊永信電擊戒網癮為什麼經久不衰,因為他捏準了親情的弱點!
    「網癮」這個詞就是在當時的大環境下火起來的,不知道是當時人們剛接觸新事物比較有新鮮感,還是網路遊戲的確很吸引人,很多孩子深陷其中,患上了網癮。01你有什麼病我賣什麼藥,本著跟隨時代潮流的原則,楊永信帶著他的醫療小隊殺入了「戰場」,意在幫助無知少年擺脫網癮困苦!
  • 戒網專家楊永信仍在電擊少年 有人變多疑枕下藏刀
    這裡曾一度被無數家長視為「戒網聖地」,楊永信是家長們眼中的「救世主」。7年前的2009年,媒體曝光「網戒中心」背後的暴利和電擊治療等問題。當年7月,衛生部致函山東省衛生廳,叫停「電擊治療」方法。「網戒中心」和它的掌門人楊永信一度在公眾視野中消失。事實上,熟悉的故事仍在這裡發生。
  • 山東網戒中心電擊治療探秘:少年稱細胞都在疼
    中心主任為楊永信,他同時兼任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副院長。這裡曾一度被無數家長視為「戒網聖地」,楊永信是家長們眼中的「救世主」。7年前的2009年,媒體曝光「網戒中心」背後的暴利和電擊治療等問題。當年7月,衛生部致函山東省衛生廳,叫停「電擊治療」方法。「網戒中心」和它的掌門人楊永信一度在公眾視野中消失。
  • 豫章書院負責人獲刑,但治療網癮,多少家長仍在指望「楊永信們」
    「楊永信」這3個字,至今仍令很多人不寒而慄。楊永信曾經光環加身,不但是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副院長,還是「全國戒網癮專家」,享受2008年度的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也就是說,對比社會人士吳軍豹,楊永信是「根正苗紅」、科班出身的精神科醫生,他的網戒中心是有資質的醫療機構,在老百姓心目中代表著醫學權威。
  • 憤怒的網友:「為什麼沒人殺了楊永信?」
    文 / 瓦克五@遊產階級1楊永信又一次進入了人們的視野。10月22日,山東臨沂有網友發布視頻,稱在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附近聽到十三號室傳出慘叫聲。這裡正是楊永信實施「電擊療法」治療網癮的地方。2016年8月,楊永信的網戒中心已經關閉,但慘叫聲激起人們的警覺:牌子雖然摘了,但沒人知道楊教授私底下是否仍然幹著同樣的勾當。官方的闢謠一天一個版本,先說大樓裡早已無人(昆巖池?)
  • 電一最強王者 慘遭楊永信毒手電療戒網癮(圖)
    這篇名為《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的文章質疑,在2009年被衛生部叫停「電休克治療網癮」後,網戒中心主任楊永信仍在使用電刺激手段「治療」被送進去的網癮少年。風口浪尖上的網戒中心倒顯得相當平靜。這裡依舊窗明几淨,被子疊成大小一致的豆腐塊。盟友們依舊整齊地坐在點評教室裡,對面坐著父母。
  • 那位轟動全國的「網癮治療專家」楊永信,失去工作後,他現狀如何了?
    我們這代人是經歷了網絡時代從無到有的一代人。後來電腦的普及幾乎是一夜之間,大大小小的網吧開始冒出來,因為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加上孩子對自己的控制力不足,我們很多人都對網絡和遊戲開始著迷,我們甚至開始分不清現實和網絡世界。我們這一代人成了所謂的網癮少年。而楊永信,就是這個社會現狀下的產物,所謂的反網癮專家。
  • 網癮需要電療治?楊永信的網戒中心對孩子們的傷害要牢記
    楊永信是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副院長,臨沂網戒中心主任,本科學歷,學士學位,被稱為「全國戒網癮專家」。1982年7月在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工作,於2006年成立了有他擔任主任的「網戒中心」,2008年因播出的電視紀錄片成為了家長們心目中的救世主,使用電擊「治療」,教育方式是對病人進行精神洗禮,這種一邊電擊加上精神上的「教育」的方法是對孩子的第二次傷害而在前不久,一則消息的發布引發了各國媒體的注意,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遊戲障礙「納入了《國際疾病分類》(ICD-11
  • 「磁暴步兵楊永信」與他的86條:包你承認有網癮
    關於網癮是不是一種可以、或者需要戒除的精神疾病在當代的醫學界存在很大爭議,不過這並不妨礙臨沂市網戒中心藉此大發橫財。為了讓自己患有「網癮」的孩子能夠「治癒」,有許多病急亂投醫的家長把孩子送上了楊永信的治療床,在那裡,在一群壯漢的保護下,網癮戒除中心那勇敢的主任楊永信會問你許多個問題,只要你的答案與他的預期不符,「患者」就會立刻感受到物理學的強大力量。
  • 101女孩要被電療治網癮?虎牙出了大殺招 網友:難道請了楊永信?
    101女孩們雖說都是粉絲眼中可望不可即的女神,但她們說到底也是青春正洋溢的女孩,自然也是與同齡人有共同點,比如很多101女孩也都很喜歡愛玩遊戲。這次虎牙的自製節目《Pick!天命圈》就邀請了這樣兩位101女孩中的"網癮少女",錄製了這檔吃雞直播節目。
  • 「楊永信」電暈鹿晗,「雷電法王」當年有多囂張
    鹿晗主演的電視劇《穿越火線》,有電競選手被父母送到「楊教授」那裡電擊治療網癮的橋段,這讓許多人想起了被楊永信支配的恐懼。當年,臨沂第四人民醫院網絡成癮戒治中心的「13號室」,就是臭名昭著的電擊治療場所。幾千個孩子被父母送進這裡,電到昏厥,直到「承認錯誤」。
  • 這個叫楊永信的人,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收手
    稚嫩的聲音帶著掙扎與絕望,伴著敲擊金屬的聲音,聽得讓人心疼。更有網友扎心評論:孩子別喊了,就是媽媽送你來的。而視頻的拍攝地點: 「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十三號室」,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高度警覺。因為它還有另一個俗名:楊永信網戒中心。2016年,楊永信以「全國戒網癮專家」和「電擊狂人」的身份火爆了一段時間。
  • 楊永信電擊療法被叫停 網上一片歡呼聲
    但崔義才未透露楊永信和醫院是否受到了處罰。該院至今還在接收戒網者治療。 一電成名 山東省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的精神病科大夫楊永信認為,網癮患者存在的問題並不僅僅是網癮自身,還包括認知偏差和性格缺陷。沉溺於網癮的人會逐漸失去人性,而漸漸出現「獸性」。因此,為了治療網癮,最重要的就是要矯正患者的性格缺陷。
  • 八年過去了為何楊永信還活躍在大眾視野中?甚至還有了接班人?
    說起楊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臨沂市網癮治療中心的主任,被網友成為電擊狂魔。早在八年前,楊永信被人曝光了,他在網癮治療中心電擊網癮少年,他自創了一套戒除網癮的方法。網癮中心的日常安排是白天上課,下午鍛鍊,晚上上課,周六周日無休。然後就是人人皆知的"電擊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