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信是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副院長,臨沂網戒中心主任,本科學歷,學士學位,被稱為「全國戒網癮專家」。1982年7月在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工作,於2006年成立了有他擔任主任的「網戒中心」,2008年因播出的電視紀錄片成為了家長們心目中的救世主,使用電擊「治療」,教育方式是對病人進行精神洗禮,這種一邊電擊加上精神上的「教育」的方法是對孩子的第二次傷害
而在前不久,一則消息的發布引發了各國媒體的注意,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遊戲障礙「納入了《國際疾病分類》(ICD-11)中,而這就使得很多別有用心的媒體就將」遊戲障礙「狹義的認為了只要是玩遊戲就是有心理疾病,這樣的報導沒有太大的價值,反而還誤導了很多不知明的人,這是非常不道德的
在此次的遊戲障礙也是給出了三個評判的標準:1、自身對於遊戲的控制,也就是自己是不是對遊戲時間無法控制,2、遊戲大於其他一切興趣和日常活動,也就是說在玩遊戲的時候其他事情是不是都要往後推,3、因為遊戲對個人、家庭、社會、等造成損傷,是不是仍然繼續遊戲如果上述情況滿足後並且持續1年就會被評判為「遊戲障礙「。據外國調查團隊對部分人群的調查研究顯示有四分之三的玩家是將遊戲當做消遣娛樂,而要到疾病程度的話將近1.5%,其中還包括了成年人,所以說概率很低
而以前網戒中心的孩子有多悲慘呢,身上都有損傷,有的甚至已經大小便失禁,可見網戒中心是多麼的罪惡,而此次的「遊戲障礙」是一種非常模糊的定位,很可能引起大家的誤解,其實對於那種網癮少年父母們的著急也是都可以理解,但是有時候就要想清楚要用什麼方式去解決,其實有時候遊戲會吸引人去玩一方面是確實好玩,但是另一方面很可能是因為現實中的不如意才會想要到遊戲裡面去逃避,而且遊戲確實是能打發時間,而對於網癮少年我們要關愛,不要總是寄託別人,有時候自己用了時間用了心思往往會比別人好,我們要防止楊永信的方法死灰復燃
大家對於這個問題怎麼看呢